第四十八章 最後一道屏障

字數:3933   加入書籤

A+A-


    此時被人打擾,諸守備很煩躁,但看著店小二那神秘的眼神,他還是站了起來,向居中的一位大人點點頭,跟著店小二走了出去。

    再回來之時,他麵上帶著一抹莫名的激動,並不住地看向居中而坐的那位紅鼻頭大人。

    此時唱小曲的少女已經退下,新一輪拚酒又開始了。一個富紳模樣的人起身,端著酒杯對剛進門的諸守備說道:“守備大人,您剛剛逃掉了四杯酒,現在得補上,來來,在下陪您。”

    諸守備急忙搖手,“今個可以了,明晨一早還有任務,不能再喝了。”

    “任務?嗬嗬,守備大人,這冰天雪地的有啥任務啊?我們驪城現在平安的很,城裏城外要多安靜就有多清淨,別找借口了,是不是一會兒要去雲樓啊,哈哈哈。”

    “這個……”

    “李員外,放過諸守備吧。”那位居中而坐的紅鼻頭大人開口道。他是吳中的知州管豐。

    知州大人說話,李員外不得不坐了下去。

    “要說我們能如此清心地在此喝個小酒,聽個小曲,那得感謝我們的恒帝啊。”管豐繼續說道,“幾月前,恒帝的一紙公告將我們的大麻煩都帶走了,嗬嗬,來,為恒帝的偉大幹杯。”

    “是啊是啊,不然在這樣的天氣裏,城內城外該忙著拖死屍了。”

    大家起身碰杯,非常讚同知州大人的說法。

    “今天就到此吧,諸守備明晨應該真有公幹,不然他不醉不休啊。”管豐放下酒杯,出言終止了這場也許沒有盡頭的酒宴。

    白雪覆蓋的街道上,諸守備騎馬跟在一輛馬車後,走過兩條街,來到一處隱蔽的宅院中。這是管豐的第二個家。

    進得廳堂,管豐伸手請諸守備落座,“有什麽喜事?”

    “裘一天派人送來消息,有一支特大的商隊今夜駐紮在小饅山上,他請守備隊在明天清晨與他一起吃掉這支商隊。”諸守備抑製不住地興奮道。

    “特大商隊?”管豐蹙起了眉頭,“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從固衛來,應該是去明城。”

    “特大商隊從固衛來,你不覺得奇怪嗎?固衛除了出產小量的猛火油,再無其它特產,它與我們吳中一樣,去年遭災,哪個商隊會頂著大雪從固衛運貨去明城呢?運土還是石頭?”

    “這個……”諸守備被管豐如此一問也覺得怪異,但他突然一拍大腿,站了起來,“從疆拜國或阿土國來的,一定是。”

    “下院的走私貨?”

    “對頭!”諸守備說完,卻坐了下去,興奮的神情漸漸收斂,“若是下院的貨,我們……”

    “有傳言,西邊軍正與這兩國開戰,下院此時能走通私貨嗎?你的人還沒有探聽到確切的消息?”

    諸守備搖頭,“固衛前段時間很緊張,西邊軍的崗哨直接派到了吳中界上,任何人不得進入或外出。”

    管豐在廳堂內踱步,“看來西邊軍與阿土和疆拜兩國確實有戰事,不過這結果令人意外。按說該是下院或朝廷的車隊向兩國的邊境而去啊,不該相反。西邊軍那點戰力怎能抗衡這兩個如狼似虎的小國呢?”

    “這是好事啊,不然我們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諸守備在這點上一點也不糊塗。

    “嗯,是好事,隻是有點奇怪。讓我說你不要去趟這道渾水了,不管是下院的貨,還是朝廷的物資,都不能隨意動,免得惹禍上身。”

    “是啊,可是,年關就要到了,大家總得弄點油水分分吧?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錯過了,就不可能再有第二份。”

    一句話說到了管豐的心裏去了。朝廷幾次三番地催促補交秋賦,他總拖著也不是辦法。但讓他帶頭自掏腰包,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去年此地遭災,朝廷今年不但不再下發救災錢糧,還要足額上交秋賦,弄得今年沒機會撈已經夠憋屈的了,還能將吃進嘴裏的再吐出來?萬萬不可以!

    “即使我不去,以裘一天的尿性,他自己也要動的,如此便宜了他,還不如我們冒險一試。小饅山地處荒涼之地,很偏僻,截了就跑,他們到哪去找人?”諸守備道。

    “這樣,明天一早你帶人去視情況而動。讓裘一天先動手,你以守備軍的身份去收繳土匪所得的贓物,這樣你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將貨物帶回來了。”

    “還是大人高明!”諸守備伸出了大拇指。“不過,我擔心裘一天當場與我翻臉,畢竟消息也是他送來的。”

    “他若配合,回頭分他一份就是了。若是不配合……”管豐伸手做了一個切的動作,“那就做掉他,這種人不能留得時間太長,遲早會惹出大麻煩來的。你多帶點人手,州府衙的捕快以及鄉勇都歸你指揮,在人數上要絕對超越裘一天。”

    ……小饅山南麵的緩坡地帶,幾盞氣死風燈的光暈裏,偌大的山嶺全部被馬車覆蓋住了。有幾輛馬車甚至騎到了舒緩的山脊上。

    按說該再走上兩裏路下到山穀裏,但曾陽忌諱在山穀裏過夜,哪怕地方局促了一點,寒風凜冽了一點,他還是選擇在山坡上過夜。

    他選擇在野外露營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減少各地接待的麻煩。若是他公開了身份,沿路的州府縣衙勢必要大行接待。這幾地本就招災,連秋賦都沒能交齊,再為此勞心費力,耗費錢糧,那就沒意思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曾陽不想在路上浪費時間,西水城那等米下鍋,他必須盡快趕回去。他是東明帝國的皇帝,他金口一開,將近十萬災民一起湧到了西水城,要說沒有壓力,那是笑話。可他當著丞相的麵應承下西水城的一切開銷由他和下院來解決,總不能再反悔吧?

    別人可以有退路,他不成,他是東明最後的一道屏障,說出的話必須兌現,不然,恒帝和朝廷的信譽還有嗎?

    同阿土、疆拜兩國的開戰與西水城給他的壓力不無關係,原材料緊張也是個誘因,下院的貨物被收繳是直接的導火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大涼和大遼正在開戰,無暇他顧,是個難得的好時機。

    他本來是要將教訓這兩個霸蠻小國的時間推到春節之後,可形勢比人強,他隻得將戰爭提前到了春節前。

    車輛在山坡上圍成了一個碩大無比的圓圈,卸了龍套的戰馬安靜地圍在車輛的外圍,認真吃著草料,士兵們將提前準備好的幹柴架起,生起了一堆堆的篝火,一邊烤火一邊煮飯。

    唯一的一頂大帳篷內,曾陽正在寫作戰總結。這是習慣,每一次勘驗完,必須詳盡地總結得失,如此才能在心中刻下牢固的印記,得出經驗和教訓。

    當寫到阿土國時,曾陽想到了戰死的姚皇後,不自覺地抬頭看了一眼與他呆在一個帳篷內的三個皇子。

    阿土國的太子正在默默垂淚,四皇子則一臉暗沉。

    “你們不如你們的母後啊!”曾陽心中感歎。姚皇後是被亂箭射死的,她最後瘋狂地衝到了大街上,很潑婦也很英勇,至於亂箭是哪方射出的,丁峰表示不清楚,特戰隊、四方軍、阿土的禁軍、少量的家丁、及阿土守備軍殺成了一鍋粥。(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