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大壩溝
字數:3810 加入書籤
是夜,微風漸起。
大壩溝底下不遠處的密林之中,一處臨時搭建的營帳中,篝火亮起,火上翻烤著一些醃製的肉脯,分泌的油脂滴落在火堆裏,響起劈裏啪啦的聲音。
高士遠和高安二人流著口水,忍不住拿起一條熟肉脯就著芝麻胡餅啃了起來。
幾名士卒也紛紛覺得餓了,加入隊伍當中,營帳裏麵,一名裹著黑色頭巾的男子被縛住,口中塞著一團粗布,被打的鼻青臉腫,嘴角還掛著血漬,終於在這股肉香味下醒了過來,他便是高士遠幾人偶然在附近抓到的一名響馬!
方黎一行不到十人,在天黑前便趕到了這大壩溝山下,找到這處人跡罕至的密林臨時紮營,就是為了防止別人發現。
經過一個下午的肉眼觀察地形,方黎等人確實發現了響馬的蹤跡,他們順著溝地河邊找到了幹燥的馬糞,果然看到了偶爾出來巡邏、下山取水的馬賊。
上山的路確實有些崎嶇,經過方黎的觀察,大壩溝地勢複雜,南北兩側為陡峭山峰,溝間地勢最高的平緩地帶建著一座石城,夜晚也依稀可見山頂有火光照亮,方黎猜測那兒必定是紅巾軍老巢所在!
方黎起身,對徐軒道:“走吧,應該醒了,咱們是時候去問問了。”
“三郎吃一些吧。”高士遠招呼著。
“不用了,你們吃吧,吃完了晚上輪流守夜。”
兩人回到營帳,方黎緩緩走到那名響馬麵前,那人見到方黎眼睛瞪得跟牛眼般,極為恐懼,生怕方黎一刀殺了他。
方黎微微一笑,取下來他口中那團布,“問你一句你答一句,我可沒有耐心啊!哎,這誰給塞的這麽幹淨的布,咋不塞自己的兜鼻褲……”
一聽到這話,幾人哈哈大笑,都沒想到方黎這麽損,那名響馬更是臉都綠了,看著麵前這個人畜無害的少年,他覺得這個人比那幾名壯漢還要可怖!
“您……您問,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你是從那山上的石城下來的?你們有多少人,領頭的是誰?”
方黎開始細細盤問起來,徐軒也在一旁聽著。
果然,與他猜測一樣,對麵大壩溝頂的石城正是這夥響馬住處,城牆由條石築成,極其堅固,自山頂到下方不時會有人來巡邏換守,一旦發現情況就會層層匯報。
方黎得知,這個石城也正是他們的大掌櫃,也就是那位司馬晃的傑作,眾所周知,白城的城牆便是條石砌成,這司馬晃竟然仿照白城的樣子也以條石砌了自己的老窩,在建築方麵,可以說是一個合格的包工頭!
這也正是司馬晃最大的依仗,所以即使有人借此攻上去,他們也能借助石城防守,直至對方彈盡糧絕。
這種情況製約自己這一方的就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地形,大壩溝的複雜地勢,以及紅巾軍的嚴密防守,二就是對方人多勢眾,而且士氣旺盛,己方人少勢孤,補給輜重又嚴重缺少,這樣一來士氣就難免會低落許多。
而且眾人如何又能長途奔襲六十裏來此,剿滅這夥響馬?
方黎和徐軒二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擺在他們麵前的現實是殘酷的,這兩個因素製約了太多。
對方的石城依山而建,不但高,而且地形崎嶇,就是搬來雲梯也不可能穩穩架上去,弓弩箭矢也無法射到,這個時候也沒有火炮,不然對付這種石頭城,方黎早就教這夥響馬做人了!
“三郎,確實難打,弓箭不頂用,雲梯又太短,我翻來想去也隻有爬上去了,可是咱們眾人若是從正麵攻擊,還沒到頂估計就被知曉了來意,頂多殺幾個響馬解恨。
若是他們龜縮在城裏不出來,待耗的咱們筋疲力竭後再殺個回馬槍,咱們這點人可不夠他們打牙祭啊!”徐軒一臉愁意。
這時候,那名響馬則是得意道:“嘿嘿死心吧你們,別說你們,就是那些郡兵來了,也不可能攻上山!憑你們要能滅了我們紅巾軍,不用你們動手我自己就撞死。”
“我勸你們還是乖乖放了我,我可以不計較,就當一切沒發生過!”
方黎不厭煩道:“多說一句,就割了你的舌頭。”
“小安,把你的兜鼻褲脫下來!”
“啊?那我穿啥?”
“先掛會空檔。”
小安撓頭:“掛……啥。”
聽到這話,那名響馬臉上露出恐懼的神色,接著便是一陣殺豬般的慘叫響起……
高士遠看了那響馬一眼,嘿嘿一笑:“這滋味這可美滴很。”
方黎也有些蛋疼,對方這種情況,他們似乎真的很難攻上山,而且自己還承諾了十日之內剿滅響馬。
他在自己內心推演了很多次,或許根本用不著試探,算上張鵬今日新招募的人手,加上北塬上留下來的青壯年,所有戍卒也不到兩百人,而紅巾軍的數量是他們的十多倍!
不用爬山就知道,他們的人手經不起消耗,如何能夠以逸待勞,一舉打擊對方呢?
“火炮……火炮,是了!”
方黎靈機一動,他忽然想到了一樣東西,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攻城器械——投石機,專門對付這種堅固牆體的大型秘密武器!
“投石車!”徐軒聽到方黎的話後,腦子立馬就活絡起來,興奮地跳起來:“我怎麽就沒有想到,若是有了這投石車,那石城根本不足道哉,十日之內剿滅這夥響馬也有望了……”
象棋棋子裏的炮,其實也作‘砲’,說的就是這種古代大型攻城器械,以其強大的威力和震懾力統治了中原長達數十個世紀,甚至在歐洲大陸,在波斯和希臘都曾廣泛流傳。
投石機車最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記載,首先大規模使用投石車是秦國在伐楚之戰中,楚國秘密準備了大量投石車,在秦軍毫無防備情況下發起襲擊,結果二十萬秦軍全線潰敗,李信大敗而逃。
之後再次出現,就是三國時,《魏誌》曾記載:“太祖乃發石車,擊紹樓,皆破。紹眾號曰霹靂車!”說的是官渡之戰中,袁紹方使用大型攻城器械高櫓,麵對此情況,曹操的部下劉曄獻策以霹靂車擊之,大破袁軍。
南北朝到大隋滅陳國,投石機與霹靂車也被大量使用,霹靂車便是加強版投石車,發生隆隆如雷音,因此名為霹靂!
雖然這個想法有了,但是徐軒卻道:“隻可惜這諾大的白城,也沒有一輛投石機車啊,更別說霹靂車,那都是朝廷的正規軍才能用的,又怎麽會發給咱們這些戍卒呢?”
方黎微微一笑,“灰心甚麽,沒有,咱們自己造出來不行?這有何難!”(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