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夢想!
字數:3604 加入書籤
第二日。
戍卒軍營。
場外的呼喝之聲不斷傳來,經過張鵬廣募的青壯年加起來,如今戍卒人數在180人左右,比原來多了三倍,但這些仍舊遠遠不夠,比起紅巾軍的數量還差的遠,所以方黎才想出了以投石車攻城之法。
早先,他與許立談話之時,除了要回軍營數年未發的軍餉,他還特地要了縣府衙典籍庫的一批藏書,讓眾人幫忙一並搬回了軍營。
方黎看著身邊一摞摞碼的整整齊齊的竹簡,清理完灰塵,按照醫學、農學、墨學等等分類完畢,他這才覺得輕鬆許多,這下軍營裏的人也方便讀書。
“學習這種事,再怎麽也不算晚!”這是方黎對徐軒戲說的一句話。
也正是多虧了這些典籍,每次訓練結束,方黎總會手捧一份竹簡,樂不思蜀地讀著,與徐軒多次討論,所以這次投石車的點子,他也歸功於這些書裏。
案幾上,方黎拿起一根筷箸,橫在一塊圓木上,另一端是一塊土坷垃,他彈手間便輕易地撬動起這塊土坷垃,飛到了營帳門口!
徐軒撿起來,有些釋然地道:“原來這便是三郎所言的杠杆作用?那些投石機車也是借助此力才能攻城略地、無往不利!”
“然也。”
原本從春秋戰國時代到大隋朝,投石車經過幾次演變到霹靂車,威力等雖然有變化,但是它的作用力無非是人力、畜力等等。
有時,一個重達數噸的投石車一端還要幾十人去推動、在繩的另一端發力,機械的作用往往跟不上戰場變化,它的製作因素實在是太多了!
那麽如何改變投石車的作用力,而且讓它更加輕便使用呢。方黎首先聯想到的是彈弓,因為彈弓後麵的皮筋是最為有力,彈弓之所以彈射範圍遠,石子的作用能夠以小博大,正是因為皮筋!
“假設有了橡膠作為彈射力,那麽射程就可以大大提升了。”
但是這個想法甫一生出,立即就被方黎否決了,因為彈弓的皮筋是橡膠做的,這個時候特麽哪裏來的橡膠?
古代的弓弦都是獸筋做的,如鹿筋、魚鰾、上好的絲等,橡膠這玩意也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看見那群土著拿橡膠球當悠悠球玩,這才感興趣帶到各地,除非現在自己能夠憑空變出來……
所以橡膠製作大弓的方法就行不通,方黎隻好回歸原位,他盯著畫出的草圖,思維隻能回到原有的機械作用上,看著投石車的一個個部位:杆臂、牽引繩、弦索、大絞底盤,終於讓他想到了一個絕妙法子!
那就是在底盤加上一個滑溝,加長阻力臂,也就是杆臂,便可達到效果,輕易解決這個問題!
方黎對徐軒解釋了這個原理,徐軒立馬就明白了,這就相當於人拉弓作用的拉力,這裏的拉力也就相當於投石車的彈力,加上滑溝剛好保持了這個原有的力,後世釣魚也有一種滑溝釣法。
方黎畫出投石車的草圖,因為投石車的杆臂越長,拋投也就越遠越高,將支點看作圓心,阻力看作半徑,當然是半徑越大、圓越大!
徐軒道:“據我查看軍中古籍所知,大型投石車高過3丈,射程約在200步,朝廷大軍所用的霹靂車可連續發射巨大石彈,厚重的牆體也承載不住!”
方黎可以想象,即使是巨石濺射的碎石,遠距離投射而來,那效果也相當於後世的小型子彈,足矣穿三甲了,誰能擋住!
計算好了杆臂的距離,巨石的大概重量,方黎便畫好了草圖,他讓張鵬找來了城中好幾家木匠,親自對這些木匠解說。
又讓徐軒找了郊外鐵匠鋪的翁老頭,讓他打造滑溝。
分工明確後,方黎來到軍營校場上。
十匹泥塑馬栩栩如生,大小如同真馬一樣,還全都配備了馬鞍,一群戍卒們分成十隊,在高士遠等人帶領下接受訓練,穿戴簡陋鎧甲的戍卒們,背負長弓、挎著箭囊,腰佩刀劍,有的手持矛盾,從左右兩側開始翻身上馬,再迅速下馬,從慢到快,逐漸熟悉訓練。
軍營裏馬匹數量稀缺,這泥塑馬確實解決了真馬的消耗。
幾日裏眾人也就隻遍尋到不足二十匹,糧秣也是臨時拉來的,專門請來了城裏的馬夫飼養馬匹。
軍營裏馬匹牲畜的休養維護也是極為重要,方黎可不敢保證,若是讓這些糙漢養馬,估計早就出問題了,所以他寧可請來有經驗的馬夫,搭建了臨時的馬廄,不時還出城遛馬,這些都是為了能夠派上用場。
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雖然戍卒們訓練時日不長,還有近幾日臨時加入的,但是方黎依然沒有讓他們拉下訓練,每日跟著一起,從五公裏的負重拉練熱身,到站軍姿、軍體拳、單雙杠、包括百米匍匐前進,一個也沒有落下,這些都是日常訓練。
眾人皆在刻苦訓練,新來的鄉勇們記得他們與響馬的仇恨,為了報仇,沒有一句怨言。
方黎還時常拿出自釀白酒,置酒饗士,與眾人一起用飯,分發了軍餉後,軍中夥食也豐富起來,很多士卒從破舊的草鞋換上了素履,對方黎甚是感激。
軍庫裏搬出來的箭矢,那些生了鏽的箭頭被磨得光溜溜的,鋒利無比,刀劍器具全都帶上,所有都知道下來他們麵臨的是真正的戰鬥,是為禍漠北一帶的最大響馬紅巾軍!
還有很多人在緊急製作著輜重裝備,方黎走過去檢查了一下,這一看有錢沒錢立馬就看出來,裝備稀缺的緊。
弓的數量最多,有用於遠射的長弓、角弓,短距離射殺的稍弓,箭矢幾乎都是竹箭和木箭,兵箭和駑箭的數量最少,連百支都不到,所以方黎讓眾人自林外伐木,加緊趕至一批數量足夠的木箭……
其次就是鎧甲的數量,總共也就十來副,離每人一副是個很遙遠的夢想。
這些甲都是兩當甲,跟當初李義身上穿的那件一樣,卻是比起寒酸許多,這甲穿起來前後兩塊用帶子一束,腰部再以束,看上去跟背心馬甲般。
“彭排(盾牌)的數量有多少?”
“十四副,一副團排,一副漆排,其餘……全是木排!”負責輜重管理的戍卒阿布回答。
方黎內心有種無奈,用手敲著這些長方形的彭排,想著自己的軍營哪一天也能全副武裝多好……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