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私心

字數:3952   加入書籤

A+A-


    雕陰郡,延水穀地。

    一行八百人的輕騎穿過茂密的林道,自朔方而來,正準備渡過延水河穀,進入樓煩郡境內。

    最前方兩騎,分別是持轡策馬的梁師都和方黎二人,身後是徐軒、司馬晃,還有梁師都的兩名親信近衛。

    勒馬放緩速度,梁師都站在高處,極目遠眺,不禁胸中豪情萬丈,即便是方黎也有一種想作詩的感想,但是他並非李白,隻能壓製住自己的衝動。

    對於腳下這條延水河,梁師都倒是深有印象,他來過數次了,每一次來都有一番心得,而方黎卻是第一次來,延水穀地兩側山脈,盡是高達幾十丈的參天古木,高聳如雲,像極了原始林海,常年鬱鬱蔥蔥。

    徐軒和司馬晃望之,亦是心馳神往。

    趁著身後眾多士兵下馬歇息,填充補給時,梁師都朝著河邊而去,他道:“三郎,可曾聽說過這延水穀地?”

    方黎思索了番,回道:“略有耳聞。”

    “哦?說來聽聽。”

    “我是聽說在先秦時期,諸侯爭霸,秦國的上將軍白起曾駐兵於延水河穀,為刺探燕國軍情,每日三放狼煙。

    是時,恰逢秦國國君武王暴斃,白起為接回嬴稷母子,日夜蟄伏於此,燕國竟渾然不知,後來白起僅一人便獨自完成使命,順利迎回秦國新君。”

    “不知我所說是否正確?”

    “大丈夫也!”

    徐軒和司馬晃也頷首,諸如白起、韓信之輩,曆來為古之將士楷模,自當奉敬,其一生掌兵鮮有一敗。

    “而此去雁門,三郎,還有諸位,汝等便是吾之白起、吾之韓信,汝等誠心甘願跟隨於我,冒著生死之危,師都拜謝!”

    說著,梁師都當真雙手並掌,奉於額前,朝著方黎三人一拜,方黎三人訝然,自沒有托大,也還了一禮。

    雁門之行,梁師都有自己的私心,但方黎呢,他焉能沒有,這次方黎沒有帶他的兩千子弟兵,自然是出於私心,那兩千人訓練如火如荼,自然不能隨意消耗,況且這長途奔襲之戰,隻能以梁師都的輕騎為主。

    還有最大的私心,便是見一見那位……

    蒙山林間山路上。

    “駕!”

    ……

    兩道揮鞭聲時而交互響起,一位容貌英俊神武的少年背負弓箙,弓箙裏擱置著他平日視若珍寶的那張角弓,馬背上的褡褳一邊是箭囊,一邊是幹糧,這位穿甲戴胄的俊美少年正是李二。

    他身後丈餘處,那瘦弱書生便是柴紹,他此刻也穿上甲胄,在策馬奔馳。

    可是無論如何,柴紹的速度都遠遠追不上李二,隻能喘著粗氣道:“嘿,你慢點啊二郎,我這緊趕慢趕都追不上你,不帶你這麽玩的啊,你以為……誰的坐騎……都是你那白蹄烏不成?”

    李二這才放緩速度,拍了拍胯下戰馬,哈哈大笑,“嗣昌,你可知道這馬的來曆?”

    “當年天子西巡,大開西域,擊退吐穀渾,萬國來朝,其中便有這為數不多的西域良駒,阿耶曾有幸得到一匹,純墨色,四蹄俱白。

    吾當年見之,便心生歡喜,愛不釋手,阿耶見我心愛無比,便賞賜於我,後來我便騎著這白蹄烏,跟隨阿耶四處征戰,平賊寇、剿亂匪……”

    “晝夜之間可奔襲兩百餘裏啊,追擊敵軍,使其望風而逃?”柴紹也放緩速度,翻個白眼,開始打趣地接話道。

    “行了啊,這話你說了多少遍,我這耳朵可快要磨出繭了。

    哎,你說大人什麽時候能到,我看其信上說,他要直奔馬邑郡,與那郡守王仁恭合兵一處?”

    坐鎮晉陽時,李二早就通過與其父的來信知曉。李淵任撫慰大使後,奉命在河東平亂,前幾日剛剛鏟平那魏刀兒,此次可謂之大勝,還一並收編了萬餘義軍,如今實力大增!

    而此次,李二本沒有打算告知阿耶,不料李淵早就收到了勤王令,並且已經在前往馬邑郡的路上。

    李二當然知曉阿耶的用意,之前李淵鎮守弘化之時,便有不少當地豪傑慕名前來投靠,畢竟唐國公的名號,在關隴一帶還是挺響亮。帝心難測,隨之而來,這件事也遭到了楊廣的猜忌。

    調李淵去河東平叛,也是楊廣的用意,其為他的兩手打算,要麽贏了,魏刀兒這顆毒瘤就能拔除,若是輸了,他也好借這個口將李淵下獄斬首。

    畢竟在隴右一帶,李氏的名望太甚,李淵曾自認為西漢名將李廣的嫡孫,然隻有他知道,自己其實是趙郡李氏一脈。

    其祖父李虎在西魏官至太尉,其父李昞在北周官至柱國,多年的積澱,讓李家儼然有成為隴右第一望族的趨勢,這種趨勢被楊廣看在眼中,所以他需要借助這把義軍的旺火,來燒一燒這個李淵,卻不曾想這把火,最終越燒越旺了……

    李二嗤笑一聲,道:“王仁恭不足為道,我還不屑與其為伍,隻是李將軍還曾來信,那所提之人,嗣昌,你可還記得其名?”

    柴紹低頭努力回憶著,“似乎叫方……什麽來著?”

    “方黎,朔方的一位下鎮將軍!”李二從容回道。

    他記憶力極好,所讀詩書但凡過目,日後亦能連篇誦讀一兩句出來,在李家三兄弟之中,甚是矚目,因其善於騎射,李淵這才將那匹稀有的良駒白蹄烏,贈予這個寶貝兒子。

    李二口中的李將軍,不是李淵,自是與其父一同奉命為撫慰大使的李義,隻是李義之前身在河北,總領軍務,才平了王須拔之亂,整編回歸潼關。

    所以李淵與李義在官場上即是同朝為臣,又是同姓,所以也就有所來往,但隻是表麵客套。

    在這次勤王令發出後,李義就修書一封,送給了李淵,李淵在寫家書時,也轉手給了自己的兒子,這封信中便提了方黎,信中就是簡單、客氣地提及,即是說方黎當年如何在自己手下當兵,又如何破解突厥扣關,如何曾擊退突厥重騎等等。

    其做法顯而易見,就似一名將軍在推薦自己的親衛,這自古以來皆有,在隋朝也有很多例子,諸如宇文述就曾推薦自己的幾個兒子,楊廣還把自己的女兒許給了宇文家。

    “這方黎,倒是有些意思,能夠在朔方闖出點名堂容易,但是能夠與突厥數次交手,還有所斬獲,這個小將,可是厲害呐……”李二自語道。

    柴紹喚了李二兩聲,嘟囔道:“在想甚?

    馬上就日落了,快走吧,等過了這段破地方,就要到交城了,屆時在城中找間客棧,好好歇息一番,翌日便可入樓煩郡了!”

    “走吧。”

    “駕!”

    李二、柴紹再次揮鞭,兩馬化作疾風奔著交城而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