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慷慨捐軀的六君子(求收藏)

字數:3036   加入書籤

A+A-


    張惟賢點了點頭,眼裏露出讚許的目光道:“難得你這麽認真說爹的話,確實還有一個人不是死在那裏的!”

    張世澤好奇地問道:“他是誰?”

    “他就是顧大章。顧大章曾經主管過一段時間的監獄,所以獄卒們跟他都很熟悉,對他也很客氣,但是顧大章既然在牢中,所謂的安全也隻是短暫的,當六君子隻有顧大章一個人沒有被殺害的時侯,他的處境也就危險了。“

    張惟賢用“抑揚頓挫”讓人聽起來很舒服的語調道:”當許顯純決定要害顧大章的時侯,獄卒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燕大俠,燕大俠賄賂了獄卒,讓他拖延了幾天,並告訴獄卒轉機就在這幾天之內!“

    張世澤用崇拜的眼神看著張惟賢:“想來顧大章的所謂轉機,也是爹暗地在背後做的手腳!”

    “爹雖然救不了楊漣、左光鬥等五人,但說到忠君愛國之心,我們英國公府世受皇恩,決不會輸給任何人!”

    張惟賢挺起胸膛,看了看張世澤、張之極兄弟二人,頗為“顧盼自雄”的道:“為父托人送了封信給張皇後,信中說明楊漣、左光鬥等五人被許顯純虐待致死的事情,讓她在皇帝麵前為顧大章說話。張皇後對於魏閹擅殺大臣的卑鄙行徑也很憤慨,她說這些大臣都是朝堂上的重臣,就算有罪也應該交給刑部來審訊,像許顯純這樣動用私刑虐待致死,實在是太過分了!她一定在陛下麵前為顧大章求情的!“

    張世澤讚道:”聽說張皇後人生得極美,沒想到心腸也這麽好!“

    張惟賢繪色繪影地道:”說來也巧,當天晚上,皇上就擺駕坤寧宮,張皇後於是勸諫皇上應該讓刑部來審訊顧大章,皇上聽了後覺得有理,於是讓魏忠賢將顧大章轉到刑部衙門。可笑的是許顯純那賊子‘作賊心虛’,生怕顧大章揭發自己害死楊、左諸公的事,還欺騙顧大章說什麽過幾天他還會轉到北鎮撫司。”

    張之極也訕笑道:“顧大章既然曾經管過監獄,這方麵的規矩自然清楚。”

    張惟賢長歎道:“可惜那刑部尚書李養正也投靠了閹黨,他居然拿著許顯純的狀書判了顧大章死罪。”

    張世澤氣憤地舉起拳頭地在桌子上錘了錘:”這個狗官為了向魏閹討好,居然‘草菅人命’,真是該死!“

    張惟賢說到這裏,也很沮喪:“現在大明朝堂上就是像李養正這樣的昏官、貪官太多了,為父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啊,我們大明朝太需要來一場由上而下的改革了,所以不要你勸說,我也會在朝堂地支持信王的動作。“

    看到自己冤枉了爹爹,張世澤不好意思地把頭垂下。

    張惟賢心裏最痛愛的就是二個兒子,他怎麽會計較這些小事呢,他續道:”燕大俠晚上來找顧大章,告訴他這個壞消息,可是顧大章一點都不怕死,反而找燕大俠要了一件東西,還說要燕大俠明天在刑部大堂見他最後一麵。”

    “見最後一麵?看來顧大章也準備殉國了!“張之極急紅了眼,忙問道:”難道燕大俠就這樣看著他死不勸說一下麽?”

    張惟賢強忍熱淚,哽咽道:“燕大俠勸顧大章不要急著死,再等二天,說不定還有轉機,顧大章慷然道:‘我與楊漣、左光鬥等人並稱六君子,他們現在都在黃泉路上等我,我能夠當眾揭露魏忠賢、許顯純陷害忠賢的仇惡嘴臉,就是現在死了,也沒有什麽遺憾了!’

    張世澤眼睛也溫潤了,輕聲問道:“顧大章要了什麽東西呢?”

    “第二天的刑部大堂上,除了刑部的人之外,還有都察院、大理寺的官員參加,可惜這些人都迫於魏忠賢的氣焰不敢主持正道,因此還是判了死刑,並轉到北鎮撫司的大牢。顧大章當著眾人的麵念出楊漣的血書,顧大章念完之後,整理了下衣寇,看了看天空,慨然道:‘我堂堂七尺男兒,豈能再去受許顯純的侮辱,五位仁兄久等了,我來也!’說完,顧大章掏出放在袍裏的毒藥,慷慨赴死,名滿大明朝野,無人不知的東林六君子自此全部慷慨捐軀!“

    張惟賢沒有馬上回答他的問題,他用哀傷的語氣道:”三堂會審的那一日,燕大俠急匆匆地來找為父,為父馬上跟他一起來到了刑部大堂,準備拚著這個官不做,也要保全顧大章的性命,誰知道還是晚了一步!隻見到了顧大章的屍體。“

    ”如果沒有東林六君子在朝堂上與魏閹進行‘針鋒相對’的激烈爭鬥,魏閹的勢力還不知道會膨脹到何種程度,說不定在圍繞他身邊一般別有用心的人慫恿下,他真會‘喪心病狂’地將九千九百歲變成萬歲!“

    張惟賢頗為自責的道:“為父從那一日開始,每天晚上睡覺都會失眠,平日裏我常常以忠君愛國頗為自許,然而對比東林六君子的‘高風亮節’、‘勇猛果斷’,一向奉行‘明哲保身’的我感到不禁自慚形愧!試想如果沒有了大明王朝,還會有我們這個成國府麽?”

    張之極、張世澤已經泣不成聲,紛紛勸張惟賢道:“爹爹已經盡力了,現在魏閹蠱惑了陛下,這種形式下誰也救不了六君子“

    “一時輿論大嗶,朝堂上眾臣都以為楊漣、左光鬥等六人是因為收受了熊廷弼的賄賂,到此時才知道他們的冤情,眾人一致對魏忠賢、許顯純濫用私刑,擅殺大臣的卑鄙行徑進行聲討。”

    ”魏閹為了掩蓋自己的罪惡,決定以失陷疆土的罪名馬上處死熊廷弼,更有甚者,魏閹居然下令將他的首級--傳首九邊(九邊——指的是大明王朝遼東、薊州、宣府、太原、大同、延綏(榆林)、固原、寧夏、甘肅九個邊鎮)!“

    張惟賢繼續一字一句地說道:”當日建虜在遼東剛剛興起之時,眾位朝臣皆不認為他們有能所作為,甚至還有人私下說建虜的實力還比不過南京城的一個世家,當時隻有熊廷弼‘一針見血’地向皇帝指出,建虜乃我大明王朝之勁敵也,絕對不容小覷!他的這番引起了萬曆皇帝的注意,才有後來派他去經略遼東,如果萬曆皇帝能多活幾年,也許建虜早就平定了!熊廷弼一代人傑,竟然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怎不教人為他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