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屯田以人為本(求收藏)
字數:3004 加入書籤
胡子睿點了點頭肯定徐光啟說的幾項措施,沉思片刻後道“玄扈先生在這個問題上確實考慮得比較周詳,本王想做一個補充,雖然玄扈先生在天津試種過水稻,但北方人普遍不太會種水稻,這樣就需要大量的南方民眾,相比於江蘇、浙江兩省的較高稅負來說,北方的稅賦就顯得較低了,玄扈先生可以利用這個優秀來招攬開墾的民眾。”
徐光啟連連點頭,拿出毛筆在紙上作著記錄。
胡子睿整理了思路,“抑揚頓挫”地道“本王的意思可以仿照洪武皇帝當初實施的軍屯,給與武功功爵例。”
徐光啟點頭道“如此甚好。”
此時一直坐在一旁旁聽的孫元化似乎想到了什麽,他正在“欲言又止”的時侯,胡子睿眼珠一轉,笑道“初陽先生莫非也有高論發表?“
徐光啟聽胡子睿這麽說,也用期待的眼光看著孫元化,那意思好象在說,你心裏怎麽說的,就怎麽說唄。
孫元化受到兩人的鼓勵,笑道“高見談不上,我剛才想到了一個問題,想拿出來與王爺,老師共同商議一番。”
孫元化整理了下思路,侃侃而談道“剛才老師與王爺說的都非常好,我的想法仍是以王爺所說的‘從人為本’出發,試想開墾農田的人中難免有可以適用科舉或者子弟是可以參加科舉的,如果我們製定的政策中把這部分人的情況考慮進去,必然會增加開荒人的積極性,我們甚至可以為屯田的人專門開辟屯田學校,如此一來,他們也可以在繁忙的農作之餘,學習文化知識。”
胡子睿點了點頭,沒有作聲,端起茶壺給孫元化、徐光啟各倒了一杯水。
孫元化端起茶杯,一飲而盡,續道“如此一來,不光是可以吸引開荒的人,也可以吸引落弟學子前來開荒,既為國家開辟了財源,也為國家儲備了人材。“
胡子睿拍掌歎道“初陽先生此議甚好,望兩位先生能拿個章程出來。”
孫元化和徐光啟兩人將軍屯、武職和科舉名額結合在一起,列出了一個初步的計劃
二人,耕水田十畝,入米一石。二十人,耕百畝,入米十石,為小旗。糧食自身留存一半,其餘一半交納官糧。
五十人,耕二百五十畝,入米二十五石,為總旗。糧食留存比例同上,下麵不複述。總旗允許嫡親兒子一人考縣童生。
一百人,耕五百畝,入米五十石,為試百戶。試百戶允許給出縣考童生二個名額。
一百五十人,耕七百五十畝,入米七十五石,為百戶。百戶允許給出縣考童生三個名額。
二百人耕一千畝,入米一百石,為副千戶。副千戶允許給出縣考童生四個名額。
二百五十人,耕一千二百五十畝,入米一百二十五石,為正千戶。正千戶允許給出縣考童生五個名額。
三百人,耕一千五百畝,入米一百五十石,為指揮僉事。指揮僉事允許給出縣考童生六個名額。
三百五十人,耕一千七百五十畝,入米一百七十五石,為指揮同知。指揮同知許縣考童生七個名額。
四百人,耕二千畝,入米二百石,為指揮使。指揮使許縣考童生八個名額。
孫元化、徐光啟在這條下麵注明,屯田童生同樣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得到舉人、進士的功名,在錄取名額上可以適當向屯田仕子們傾斜;所授武職享受衛所官一樣待遇,可以世襲,不參與出征,如果沒有屯田或雖然交納糧食,但實際沒有種田(即糧食是購買的),則所授的武職、功名都可以取消等等;由他人冒名頂替代考的,依照大明王朝製度規定,實施連坐法,本人及頂替代考者,俱革除田地、功名,職位。有首告者,以一半充賞。
胡子睿明白孫元化、徐光啟搞的這個武職,為了增加屯田收入,在千戶及以上的武職授予上是放寬了條件的,大明王朝開國的時侯,千戶可是要管一千多號人的,至於在千戶以上的指揮僉事、指揮同知等職位,人數要求更高;
胡子睿批示道“依孤看來,關於屯田官員與衛所官員的品級問題仍需進一步明確。”
徐光啟針對胡子睿所說的補充了數條細則新授指揮以下官員,俱用附近衛所名號,別稱屯田職銜。如附近某衛所者,即銜稱某衛所屯田指揮使,位在衛所官之下,屯田指揮同知、指揮使,位在本衛指揮同知、指揮使之下。
若此地屯田官員既多,願自行於緊要去處,設立屯衛衙門及屯學者,聽其轉移文書、檔案,若有關於武職等級事,俱經由本衛的官員向都察院、十三道監察禦史申訴。若涉及農田、土地、錢糧事宜,屯田官員經由各府、州、縣、申詳。如果遇到有迫切、委屈、複雜的事情,徑自向都察院、十三道監察禦史申訴,不關本衛所之事。
屯衛所官員,除有軍功世襲外,其餘俱以耕墾入米為事。不在征調之列。其屬下除自願應募充兵者外;不許邊境將官,用強勒充家丁,以致屯國人不安心,好事變成壞事。如有違反者,允許被害人向都察院、十三道監察禦史申訴,如有查實,以國法論處。
生員入學,俱納入附近各衛、府、州、縣總數。與考童生二十名,進學(進入府、縣學讀書,即考中生員)。一名;生員五名,科舉一名。科舉計二十五名。準加中進士一名。俟本學生員滿二百名,別立屯學,設廩膳(由官府供給膳食)生員十名,增廣(定員以外增加的)生員十名;如果四年開考一次科舉的話,滿三百名生員,設廩膳、增廣生員各十五名;如果三年開考一次科舉的話,滿四百名,設廩膳、增廣生員各二十名。
廩生所用其廩膳銀,待考試成功之日,財用充足,另用與他處。貢生舉人進士如果要自行開立牌坊銀兩,俱按照兩京十三省的例子,行文給原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