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好基友變仇敵(求收藏)

字數:2621   加入書籤

A+A-


    軍民人等丟下的盔甲、器械,真是堆積得像小山一般,待將進關的軍民人等放完之後,熊廷弼又差人一一盤點入庫。熊廷弼此舉不僅保全了遼東百萬難民,又得到了不少盔甲、器械,也增加了山海關的守備力量。

    王化貞與遼東各路關員此時也進入山海關中,廣寧失陷後,祖大壽為避禍,逃往覺華島,方震孺向熊廷弼獻計道:”我願意為經略將祖大壽招回來!“熊廷弼大喜,召來總兵張國卿,跟他商謀曰:“我聽聞建虜為攻擊山海關,四麵搜索糧草,聽聞祖將軍在覺華島上有米、豆二十餘萬,將士、百姓十餘萬人,戰艦、器仗、馬、牛無數,建虜如果能得到島上的將士、軍需,再用他們來攻打榆關(山海關的別稱),榆關如何能保得往呢?”

    方震孺、張國卿就此辭別了熊廷弼,出海航行到了覺華島,他們在覺華島上找到了祖大壽,祖大壽聽完方震孺的講辭後,麵露難色,久久不作聲;方震孺、張國卿幾次催祖大壽回山海關,他都推說自己還要考慮一番;。

    方震孺知道祖大壽尚有疑慮,普通的言辭恐怕很難打動他的心;方震孺心裏盤算了一番後,一咬牙下了決心,猛地一下抽出隨身攜帶的寶劍,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慷慨對祖大壽說道:“今天,國家已經到了最危急的關頭,將軍如果聽我的話回到山海關,我保將軍‘富貴榮華’、‘享之不盡’;如果將軍不願意回山海關,震孺就用自已頸上的血來濺醒將軍。”

    祖大壽被方震孺的忠義所感動,泣不成聲,方震孺亦痛哭流泣,祖大壽於是和方震孺一起回山海關,獲得了無數軍民輜重。建虜追逐王化貞等人二百餘裏,因為熊廷弼“堅壁清野”工作作得徹底,他們得不到被給,不得已隻能退回。

    聽到廣寧失敗的消息,京城人心惶惶,天啟二年二月,王化貞被捕,熊廷弼也被閹黨彈劾,免職聽侯審判,原來王化貞本是東林黨人,東林黨人對王化貞相當重視,正在為營求他奔走的時侯,王化貞見朝中閹黨當權,立刻改換門庭投靠閹黨,閹黨於是將禍水引向熊廷弼,反誣陷他是廣寧之戰失利的責任人。

    張鶴鳴怕皇上和朝臣們怪罪他,也在熊廷弼身上倒髒水,不光附和閹黨對熊廷弼的攻擊,還冤枉熊廷弼貪汙受賄:“今天下事豈不皆以貪壞,而遼東尤甚。向來鎮、撫、道、將以下,每任滿,率人人漁獵官私金錢,多至數萬計。”,又說他身邊有建虜的奸細佟卜年,更誣蔑他私退建虜。

    太仆寺少卿滿朝薦仗義直言,為熊廷弼抱曲道:“遼陽之禍,起於袁應泰之納降,被降夷盡占居民婦女,故遼民發憤,招奴攻城。事發倉卒,未聞有何人獻送之說也。廣寧之孽,起於王化貞餉金以啖西虜而不給卒伍,偶有聲息,驅之城外,捍禦謬聞。奴酋過河又不見西虜策應,不覺手腳慌忙,抱頭先走,亦事發倉卒,未聞有何人獻送之說也。深求奸細,不過為敗撫脫卸之地耳。”

    閹黨卻一番操作,硬是把熊廷弼判了死罪。熊廷弼本是個清官,為了保命,他在迫於無奈下,湊了四萬兩銀子給汪文直,沒想到這件事被閹黨知道了,硬是借著熊廷弼的案件,將楊漣為首的東林六君子全部一網打盡。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熊廷弼本來就不被楊漣等東林黨人看好,他們更看好王化貞,魏大中更是附和張鶴鳴等人要冶熊廷弼的死罪,結果閹黨給他安排的罪名,竟然是收受熊廷弼的賄賂,故意唱反調。

    閹黨為了把這件案子辦成鐵案,讓天啟皇帝盡快處死熊廷弼,又想出一條詭計。閹黨的另一個重要成員--馮銓出手了。馮銓生於萬曆二十四年(公元一千五百九十六年),他是順天府涿州(今涿州市)人。萬曆四十一年(公元一千六百一十三年),馮銓從小就很聰明,他的科舉之路也頗為順暢,十七歲時就考中了進士,後來又以庶吉士的身份,入選翰林院,萬曆四十四年又被皇帝授以翰林院檢討一職。

    馮銓長相俊美,出入時都要照鏡子整理儀容,他與父親馮盛明同朝為官,朝臣們親切地稱其為“小馮”,又因為馮銓年紀輕輕,就中了翰林,又叫他“小馮翰林”。

    天啟元年,馮銓之父馮盛明在遼東為官,他對建虜異常恐懼,幾次三番向朝廷上疏請辭,甚至不等朝廷回複,就擅自脫離前線,返回家鄉,沈陽、遼陽失陷後,熊廷弼上疏追究馮盛明擅離職守望之罪。馮銓於是向好友繆昌期求助,繆昌期以其機智、聰慧名列《東林黨點將錄》中“智多星吳用”一角,馮銓和繆昌期本是一對好基友,然而,馮銓這一次是找錯了人,繆昌期隻是把他當成玩物,所以他不僅沒有幫助他們父子,還當眾把馮銓羞辱了一頓,馮銓發誓要報這個奇恥大辱。

    馮銓本是涿州人,當地有個涿郡娘娘廟,據說頗為靈驗,皇宮裏有很多人專門跑去上香;有一次,魏忠賢也去上香,馮銓跪在涿郡娘娘廟大門口迎侯,還無恥地說自己是魏忠賢原配夫人的親戚,魏忠賢此時正欲扳倒東林黨,兩人於是“狼狽為奸”,很快勾搭在一起。

    魏忠賢在天啟皇帝麵前推薦馮銓人才難得,還以甘羅十二歲就拜相的故事,讓馮銓入閣。馮銓入閣後,不僅事無巨細的把朝堂上每天發生的事情報與魏忠賢,還極力叢恿魏忠賢對東林黨人發難,後來繆昌期果然被牽入遼案中,死在牢裏。

    馮銓積極參與遼案,不光害死了繆昌期,更連楊漣、左光鬥等人也一起陷害。原來吏部原任尚書星本是東林黨魁首,名列《東林點將錄中》“天罡星玉麒麟”,星深為魏忠賢、崔呈秀所忌憚,他們在天啟皇帝麵前屢次詆毀星,終於將他從吏部尚書的位置拉下馬來。魏忠賢看中了一個中立派,此人既不是東林黨,也不是閹黨。這個人就是崔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