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求收藏)
字數:2535 加入書籤
天啟皇帝對陸文獻的提意不以為然,如果真的按他的來做,估計建虜還沒打來,京城首先就要亂套了,但看在此人還算一片忠心的份上,隨口敷衍了幾句”嚴邊備,修城守,援古證今,確有碩畫,即當著實舉行。“
兵科都給事中羅尚忠疏言”賊攻圍寧遠,哨探已斷,駸駸乎及關門矣。有謂聽寧遠自為堅壁、不須救援者,是孤注也。臣謂寧遠當援,關門尤為吃緊,宜催援兵速集,厚其兵勢。惟是,關門有關門之守,京城有京城之守。……“
天啟皇帝看了一後,心想還是兵科的人專業,右屯的糧草丟失問題,暫時可以放過,但寧遠是不容再有失了,於是下旨曰”這所奏言言切實,所宜急行。如右屯糧草輕棄與賊,而退守寧遠,已為失著。寧遠為關門障蔽,急當移兵應援,不可拘畫地分守之說,遲誤者定以軍法從事。吏部此際用人,當選真正邊材司官,不得專徇情麵。在京各官通曉兵事者,公舉十數員來,以備九門之用。……“
大學士顧秉謙等人幾天沒有得到寧遠的消息,生怕寧遠已經陷落,心中焦急,上奏曰“寧遠報圍數日,消息無聞。即使堅守無事,亦當逐日報聞,其應援時刻,並兵馬之數,亦當日奏兵部,亦當向關門探信,豈可坐待?”
天啟皇帝心中也是惴惴不安,於是下詔給高第,讓他去收集情報“朕軫念邊事,寢食不遑。自圍寧遠報後,杳無信息。即使寧遠路絕,經略本鎮豈宜安坐以待?卿便傳示該部,作速馬上差人沿途接報,其出關應援時刻及兵馬數目,俱逐一馳奏,不妨一日再報,以慰朕懷。”
兵部尚書王永光言”寧遠報絕,則關門之哨卒不前也。楊麒先遣李卑率二千出關,何曹莊二百夷騎無敢加一矢者,遂棄寧遠乎。……得旨救援將奉令不出關者斬。……“
原來老奴不愧為能征慣戰的宿將,他為防山海關明軍救援,派出人馬做了戰場遮斷工作,山海關總兵楊麒派二千人馬救援,卻求發一矢就被二百建虜給嚇退,這件事讓天啟皇帝很不滿,放出”奉令不出關者斬!“這樣的狠話,這也為後來天啟皇帝撤高第、楊麒職務打下伏筆。
天啟六年正月十八日奴賊率眾渡河,左輔、蕭昇、鄧茂林、陳兆蘭等路兵馬俱從右屯等處收回。二十一日城外聚集兵馬完畢,總數不滿二萬,總兵滿桂、副將左輔、參將祖大壽皆習見奴兵,未可爭鋒,以死守爭,祖大壽遂發塞門之議,諸將朱梅、徐敷奏並王喇嘛皆主祖大壽議,而何可綱按劍決之。於是王喇嘛請撤西洋大炮入城,彭簮古率勍兵挽而登之,盡焚城外民舍積芻,攜守具入城,清野以待。
胡子睿知道所謂塞門死守,本身是一種非常規的方法,唐朝時張巡守睢陽期間,就曾打開城門用騎兵衝擊攻城方;土木堡之變,於謙也拒絕了死守不出的戰法,選擇列陣迎戰也先軍;然而,明軍接連遭受失敗,正是士氣低迷的時侯,不要說出城直麵建虜大軍,就連死守寧遠城的勇氣也缺乏,所以這是寧遠守軍不得已而采取的“孤注一擲”的戰法。
二十二日,袁崇煥與總兵滿桂、同知程維楧召集眾將官,袁崇煥遂安排眾將曰”本道為死守計,安排寧遠防務;寧遠城內以廣武營步卒守之,更撤中左所都司陳兆蘭帶領步兵,與都司徐敷奏憑城為守。滿桂提督全城,而以東南首衝身任之;左輔分西麵,祖大壽分南麵,朱梅分北麵。總兵標下內丁,城上及四門為援;袁崇煥親督內丁專一城內,搜拿奸細。其傳宣督陣,則中軍孫紹祖、何可綱、霍一厚、李國輔、黃惟正、彭簪古等是也。
修武營參將王承胤領營內健丁,出興水、瓦窯衝為援。前鋒既撤,蕭升不許西入,領其轄下之兵,緣紅羅山一帶堡在賊後;遊擊馬爌、鄧茂林,各簡其健卒,合營為寧遠外援;其各小堡,俱歸並於覺華、寧遠,各堡官如孟繼孔、孫呈惠、王太運、周良馭、張存仁、餘國鳳、戴光祖、孫定遼、趙邦寧,馬兵一二百或數千,俱攢而入在大營中,從北應援。“
袁崇煥吸取了沈陽、遼陽、廣寧或陷於內奸、或陷於奸細的教訓,使得寧遠獨無奪門之叛民,內應之奸細”水營遊擊姚禹賢、喬桓、季士登,都司王錫斧,守備王鱉、查應才,各簡其船上勁兵,援之於南。中右所城雖小,然在寧遠之後稍緩,該將劉永昌與尤岱,自願為死守,應聽之。各總兵趙率教自應以步卒守其信地,為寧遠之後勁;其馬兵及各小堡主將、戰將,如竇成功、高如嵩、孫繼武、劉應選、陳應龍、張弘謙等,俱應令其領所部馬兵,從西應援。通判金啟倧按城四隅、編派民夫、供給飲食,衛官裴國珍鳩辦物料,諸生守巷口,有一人亂行動者即殺,城上人下城者即殺。“
最後,袁崇煥總結曰“總之,今日以寧遠為前鋒。寧遠一固,則奴必不敢舍堅城而西;寧遠不守,諸城堡如中右、中後未必能存。又當集關內之力援前屯。本道身在前衝,奮其智力,自料可以當奴;然事變不可知,且奴之蓄銳三年,其圖我必深,萬一不測,本道定與此城為存亡。而本道申明,內有各將領,或守或援,俱當與本道為存亡,結連一處,彼此同心,死中求生,必生無死。……若潰兵入前屯,趙總兵以賊論,執而殺之;放一賊過前屯,亦總兵趙率教之罪。總兵楊麒固守關門,即放一逃兵入關,亦楊麒之罪。本道通行各將領外,擬合發抄。”
袁崇煥總結了以往守城將士不能齊心協力,針對遼兵善逃而造成失敗這一客觀事實,提出不準放一個潰兵入前屯、山海關的死命令!他的這些舉措在胡子睿看來是符合孫子兵法"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