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追逐海外利益(求推薦)

字數:2577   加入書籤

A+A-


    天啟元年四月,遼陽覆。廷議設天津巡撫,專飭海防,改畢自嚴右僉都禦史以往。置水軍,繕戰艦,備戎器。及熊廷弼建三方布置策,天津居其一,增設鎮海諸營,用戚繼光遺法,水軍先習陸戰,軍由是可用。魏忠賢令錦衣千戶劉僑逮天津廢將,畢自嚴以無駕帖疏論之,報聞。四方所募兵日逃亡,用畢自嚴言,攝其親屬補伍。兵部主事來斯行有武略,畢自嚴請為監軍。山東白蓮妖賊起,來斯行率五千人往,建功頗多。

    萬曆四十六年時,因遼左用兵,議行登、萊海運。萬曆四十七年二月,特設戶部侍郎一人,兼右僉都禦史,出督遼餉,先帝乃命畢自嚴代。敘前平賊功,進右都禦史兼戶部左侍郎。時議省天津巡撫,令督餉侍郎兼領其事,即以委畢自嚴。又議討朝鮮,畢自嚴言不可遽討,當俟請貢輸誠,東征效力,徐許其封耳。京師數地震,因言內批宜慎,恩澤宜節,人才宜惜,內操宜罷,語甚切直。畢自嚴在事數年,綜核撙節,公私賴之。

    天啟五年,以右都禦史掌南京都察院。天啟六年正月,就改戶部尚書。魏忠賢議鬻南太仆牧馬草場,以助三大殿工。畢自嚴持不可,遂引疾歸。

    崇禎元年,畢自嚴以度支大絀,請核逋賦,督屯田,嚴考成,汰冗卒,停薊、密、昌、永四鎮新增鹽菜銀二十二萬,俱報可。畢自嚴又上疏言“諸邊年例,自遼餉外,為銀三百二十七萬八千有奇。今薊、密諸鎮節省三十三萬,尚應二百九十四萬八千。統計京邊歲入之數,田賦百六十九萬二千,鹽課百一十萬三千,關稅十六萬一千,雜稅十萬三千,事例約二十萬,凡三百二十六萬五千有奇。而逋負相沿,所入不滿二百萬,即盡充邊餉,尚無贏餘。乃京支雜項八十四萬,遼東提塘三十餘萬,薊、遼撫賞十四萬,遼東舊餉改新餉二十萬,出浮於入,已一百十三萬六千。況內供召買,宣、大撫賞,及一切不時之需,又有出常額外者。乞敕下廷臣,各陳所見。”

    於是廷臣爭效計畫。畢自嚴擇其可者,先列上十二事,曰增鹽引,議鼓鑄,括雜稅,核隱田,稅寺產,核牙行,停修倉廒,止葺公署,南馬協濟,崇文鋪稅,京運撥兌,板木折價。已,複列上十二事,曰增關稅,捐公費,鬻生祠,酌市稅,汰冗役,核虛冒,加抵贖,班軍折銀,吏胥納班,河濱灘蕩,京東水田,殿工冠帶。帝悉允行。

    崇禎皇帝詔輯《賦役全書》。畢自嚴言“《全書》之作,自行一條鞭始,距今已四十五年。有一事而此多彼少者,其弊為混派;有司聽奸吏暗灑瓜分,其弊為花派。當大為申飭。”因條八式以獻。帝即命頒之天下。

    給事中汪始亨極論盜屯損餉之弊。畢自嚴言“相沿已久,難於核實。請無論軍種民種,一照民田起科。”崇禎皇帝是其議。先是,魏忠賢亂政,邊餉多缺,畢自嚴給發如期。又疏言“最耗財者無如客餉。諸鎮年例合三百二十七萬,而客餉居三之一,宜大裁省。其次則有撫賞、召買、修築諸費,皆不可不節。”崇禎皇帝褒納之。

    福建海盜猖蹶,崇禎皇帝又提拔熊文燦為右僉都禦史,巡撫福建,讓他去招降海盜頭目鄭芝龍;熊文燦出生於萬曆三年(公元一千五百七十五年),正是在他出生的這一年裏,常年出海的福建籍水手們將煙草從菲律賓帶到福建種植,這一年也成為中國煙草種植元年,當時人是這樣記載的“此物自古未聞也,近自我明萬曆時始出於閩、廣之間,自後吳、楚皆種植之矣。”福建中煙為紀念此事,還專門出了一種香煙品牌—土樓1575。

    熊文燦出生於四川瀘州市瀘縣,萬曆三十五年(公元一千零七年)中進士,授貴州推官,遷禮部主事,曆郎中。出封琉球還,擢山東左參政、山西按察使、山東右布政使。憂歸,自是徙家蘄水。

    崇禎元年,起福建左布政使。三月,就拜右僉都禦史,巡撫其地。海上故多劇盜,袁進、李忠既降,楊六、楊七及鄭芝龍繼起。總兵官俞谘皋招楊六、楊七降,鄭芝龍猖獗如故。然鄭芝龍嚐敗都司洪先春,釋不追;獲一遊擊,不殺;俞谘皋戰敗,縱之走。當事知其可撫,遣使諭降之。熊文燦至,善遇鄭芝龍,使為己用。

    鄭芝龍又名鄭一官,出生於萬曆三十二年(公元一千六百零四年),出生在福建南安石井(閩南漁村),鄭一官從小就對海事感興趣,,性情逸蕩,不喜讀書,有膂力,好拳棒,跅弛放縱,漸流蕩逸,失父愛。

    鄭一官生長到十六、七歲時,因少年落魄,偕其弟鄭芝虎、鄭芝豹前往澳門,依附舅父黃程;當時,黃程是個從事海外貿易的海商,鄭一官就留在黃程身邊幫助協助商務;在黃程的影響下,鄭一官走遍東南亞各地,逐漸學會了怎樣進行商業競爭、追逐海外利益;鄭一官還學會了葡萄牙文,為方便與葡萄牙人打交道中,鄭一官遂取教名賈斯帕(nis),另名尼古拉,葡萄牙人都叫他尼古拉?一官(nichos iquan)。

    黃程與東洋人有貿易往來,見鄭一官如此能幹,天啟三年(公元一千六百二十三年)譴其附日本華僑李旦之舶,押送一批白糖、麝香、鹿皮等貨物;李旦為旅日華僑的領袖,擁有一支專門從事大明、日本海外貿易的船隊,鄭一官於是投入他的門下,並得到李旦的重用,當時,居日華僑,鹹推重鄭一官,此時的鄭一官已公認是繼李旦之後的華僑領?。

    鄭一官自幼年起,就喜歡“舞刀弄劍”,在日本期間認識了為幕府將軍鍛刀劍的泉州冶工翁老,又通過翁老的介紹,得以在駿府(今靜岡縣)晉謁當時已退隱的幕府將軍德川秀忠,德川秀忠是個中國通,他向鄭一官問起中國事,鄭一官口齒清楚、“對答如流”,德川秀忠欣喜之餘在長崎賓館招待鄭一官,賜賚頗為優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