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東南半壁可無憂(求推薦)

字數:2515   加入書籤

A+A-


    商周祚給天啟皇帝的奏折中寫道:“荷夷突駕五舟犯我六敖。六敖逼近漳浦,勢甚岌岌。該道程再伊、副總兵張嘉策多方捍禦。把總劉英用計沈其一艇,俘斬十餘名。

    中左所(今屬廈門)為同安、海澄門戶,洋商聚集於海澄,夷人垂涎。又因奸民勾引,蓄謀並力,遂犯中左,盤據內港,無日不搏戰。又登岸攻鼓浪嶼,燒洋商黃金房屋船隻。已遂入泊圭嶼,直窺海澄。我兵內外夾攻,夷驚擾而逃。已複入廈門,入曾家澳,皆實時堵截,頗被官兵殺傷。”

    商周祚應對荷蘭人進攻毫無章法,引起天啟皇帝的不滿,於是火速換上了南居益,南居益到福建後,很快發現局麵不容樂觀,南居益在給天啟皇帝的奏章中提及:“紅夷倡亂已占據彭湖,又築城營壘,偽立不拔之基。乘汛出沒,虜掠商艘,焚毀民廬,殺人如麻,與國為敵。沿海震驚,官兵觀望,但恃撫諭一道,以圖徼幸。而海上奸民,且利夷金錢,交通接濟。法紀既已蕩然,封疆幾為淪沒。當時南北台省交章論閩事者,無不謂東南半壁,岌岌乎有薦食之盧矣。”

    南居益又描述荷蘭艦隊的戰船道:“舟長二十餘丈、高數丈,雙底。木厚二尺有咫,外鋈金錮之。四桅,桅三接,以布為帆,……中橫一杆,桅上有鬥,鬥大容四、五十人,係繩若梯,上下其間,或瞭遠,或有急擲矢石。舟前用大木作照水,後用柁。水工有黑夷者,最善沒,沒可行數裏。左右兩檣列銃,銃大十數圍,皆銅鑄;中具鐵彈丸,重數十斤,船遇之立粉。器械精利,非倭寇等諸夷可比。”

    南居益最後表現出對戰事的信心不足:““夷舟堅銃大,能毒人於十裏之外,我舟當之無不糜碎。即有水犀十萬,技無所施;而彼方(荷蘭)依大海波濤之險,挾巨銃堅舟之利,盤據以築城,勾連以內向。而我積衰之兵、不完之器,汪洋澎湃之中,一彼一此,能操其必勝乎?”

    當時,繼遼東的建虜、陝西等地的流賊、奢安之亂後,原來是大明傳統稅源地之一的福建亦響起了警報,天啟皇帝啟用抗倭名將俞大猷之子俞谘皋出任總兵,同時他向俞谘皋灌輸了一個道理,西夷生性凶殘、霸道、欺軟怕硬;大明跟荷蘭人之間開展正常的貿易往來,沒有武力的依仗是不行的。

    天啟皇帝對南居益、俞谘皋諭曰:”此戰在所難免,朕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紅夷打痛打怕,卿等放手而為!“於是南居益申明大義,獎率三軍,就見在營寨之兵,聊為戰守之具。檄行各道將,略抽水兵之精銳五千,列艦海上,以張渡澎聲討之勢。仍分布水陸之兵,連營信地,以為登岸豕突之防。俞谘皋發動的奇襲戰果豐碩,焚毀戰般一艘,活捉夷將高文律在內的五十多名俘虜,斬首八級。天啟皇帝祭告郊廟,禦門受俘,將高文律斬首,傳首九級,震懾蠻夷。

    荷蘭人於是向南居益求和,南居益表示澎湖乃是朝庭信地,不可以讓你們逗留;荷蘭人苦苦哀求在台灣大員逗留,南居益口頭上同意了這個請求,他在給天啟皇帝的奏折上表功道:“向非本院排眾議於紛紜,獨建渡澎之策,運神機於幃幄,屢盡推轂之奇,何以能驀奏膚功,複祖宗百年疆土,弘敷遠略,舒廟堂宵旦焦勞,有如今日者哉?”

    “是役也,不折一矢,不缺一刃,徒以命將出師,聲靈遐鬯,能使數年逋寇,一旦驚逃,海波不揚,邊鄙無聳,視彼功成而骨為枯、虜滅而水盡赤者,不啻倍之。同思數年枕戈露宿於鯨濤鱷浪之中,不知死者幾人,生者幾人,才為國家複得澎湖一塊疆土,為閩人除卻百年隱禍。紅夷寄泊於瑤波碧浪之中,暫假遊魂出沒,不足問也。”天啟皇帝允之。胡子睿知道,後來荷蘭人抓往沒有書麵文件的漏洞,宣稱台灣是大明皇帝賜給自己的,這就是大明人缺乏法律意識的惡果了,當然這也是後話了。

    鄭芝龍以中立者的身份罷身於明荷戰爭外,他埋頭做生意,置蘇杭細軟、兩京大內寶玩,興販琉球、朝鮮、真臘、占城、三佛齊等國,以等侯時機。

    天啟六年--七年,福建一帶發生了極為罕見的旱災,幾個月都沒有下過一場雨,赤地千裏,一向富裕的福建人,此時連草皮、樹根都吃盡了,鄭芝龍趨機招攬了大批饑民赴台灣,用海舶載至台灣,令其芟舍開墾荒地為田。厥田為上,秋成所獲,倍於中土。其人以衣食之餘,納租鄭氏。

    鄭芝龍發展壯大後,又乘機進攻福建、廣東沿海等地,一時間聲威大振,鄭芝龍略有紀律,不許擄婦女、屠人民、縱火焚燒、榨艾稻穀。比乘風橫行,羽檄飛報,沿海戒嚴。當事者咄咄,一籌莫展。工科給事中顏繼祖在給崇禎皇帝的奏折中就寫道:“海盜鄭芝龍,生長於泉,聚徒數萬,劫富施貧,民不畏官而畏盜。”

    鄭芝龍知道自己想在海上成就一番事業,離不開大明的支持,他所到地方但令百姓報水(即通報官府消息),而未嚐殺人。有徹貧者,且以錢米與之。鄭芝龍曾經向熊文燦表達曰:“苟得一爵相加,當為效死力,東南半壁可高枕矣。”

    於是,熊文燦向崇禎皇帝為鄭芝龍請命,崇禎皇帝知道鄭芝龍說的是大話,鄭芝龍串起太快,不要說荷蘭人仍然堅船利炮,不可憾動;就是李旦、顏思齊手下也有不少海盜並不服他,此時的鄭芝龍還不是日後那個橫行四海的梟雄,當然,鄭芝龍被招安,讓他去和海盜、荷蘭人鬥,讓福建暫時安定了下來,也是一件好事。崇禎皇帝於是授鄭芝龍為海防遊擊,鑄”五虎遊擊將軍“印,又給了鄭芝龍一塊地,允許他在老家興建豪華府邸,鄭芝龍被崇禎皇帝感動,表示要誓死效忠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