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寶卷

字數:3326   加入書籤

A+A-


    滿座哈哈大笑起來,而沉醉的徐渭這一次沒有聽清楚了,也跟著哈哈笑了一通,卻連酒杯都端不穩了,直往鼻子裏灌去。見狀眾人可是笑得絕倒。

    徐渭娶妻潘氏,潘氏家中富有,底氣就足,徐渭也常常要倚賴潘氏,潘氏雖然因病去世了,而潘父還建在,他雖是個典吏,但不慣徐渭狂放的毛病,徐渭還不是以後癲狂的模樣,總也要低頭貼耳乖乖聽訓。所以吳兌調侃潘父的厲害,這個老泰山的確是壓在徐渭頭上的一座山啊!

    眾人笑罷,孫鋌歎息一聲道:“今晚宴樂之極也!可惜明日開始,就要好好讀書,準備歲試了。”

    孫家家教嚴格,祖母楊太夫人是姚江名門之後,孫鑨兄弟自幼就養在祖母膝下,楊氏從童蒙施教,不許他們學其他諸生貪玩好樂,這一次能來會稽,也是托了沈炎和沈煉的福,總算有幾天放鬆的日子了。

    “也不知道今年學政是哪個?”諸大綬道:“現在還杳無音信呢。”

    科甲流程就是考過秀才之後,去往省府應鄉試,然而在鄉試之前,還有一道考試,即“歲試”。歲試是學政到任之年舉行,凡生員要鄉試的要先行科試,考一二三等者才準送鄉試。

    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由朝廷委派到各省的學政主持,而學政的品級是很有意思的,有高官任學政的,比如六部侍郎,也有翰林院修撰、編修、甚至有科道給事中、禦史充任的,從二品到六品的都有,但是唯有一條——由進士出身者簡用。也就是說各省學政並無固定品級,若以侍郎而授學政即為從二品,以郎中授學政者即為正五品,唯其必須是兩榜進士出身。

    而且和舉人考進士不同,考中秀才後,按規定還不能隔年就考舉人,必須得在學校讀上兩三年,過了兩次歲試才能考。所以說孫鋌說自己的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少了,因為他馬上要去府庠之中,加倍努力地準備自己的科舉應試了。

    諸大綬和吳兌也要去府學上學了,他們這一次算是幸運而又不幸的,因為他們是一進去會遇到歲試,第一次考過了,隔年考第二次考過,第二年年尾就可以順利鄉試一把了。而歲試有一條規律,因為考秀才側重於四書,其後的考試便大都以五經為主了,歲試的考官即學政全部出經義大題,這種東西必須要在學校裏多學幾年,年紀大的比剛入學的優勢很大,所以許多年長的考生紛紛考過,而許多在秀才考試中表現亮眼的人,反而可能成績不佳。

    孫鑨和孫鋌對視了一眼,默不作聲了。他們其實剛剛得知一條消息,是京中任國子監祭酒的父親告訴他們的,說今年浙江學政很有可能是李默。

    學政說是掌管一省教育,其實也算是主考官,這個主考官雖然不如鄉試主考重要,但是恰好卡在鄉試之前,考不中歲試比考不中鄉試還叫人鬱悶,所以摸清學政的底細,投其所好,就是考生的捷徑了。

    陳惇的目光從每個人臉上掃過,他看到了這些人對自己“士人”身份的驕傲,看到了他們提到應試的時候又愛又痛的神色,科舉最大的特色就是折磨人,這種折磨一直會延續到考中進士的那一天,當中蹉跎多少年華,多少青絲變為白發,又有多少春風得意和窮蹇困頓之人,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但是僅憑這連續數十年的應試,便能讓考生苦其心誌,增益其所不能了。

    《浣紗記》在滿堂喝彩中結束,沈老爺看得心滿意足,嘴角微微翹起,隻吩咐沈三道:“去,問問他們還有什麽新戲沒看過的,隻管演了。”

    果然不過一會兒,前麵的戲台子上又咿咿呀呀唱了起來。

    “喲,是寶卷!”眾人哈哈一笑。

    寶卷唱佛經,或者唱別的神仙故事,唱之前還有一套焚香請佛的儀式,之後有一人要坐中宣講,唱道:“彌勒寶卷才展開,諸佛菩薩降臨來。天龍八部神歡喜,保佑大眾永無災。”這其實就是一種說唱和說白相間的形式,表演方式為一人獨唱,後麵還有鑼鼓、拍板、方響等樂器合奏,今天這一出戲名叫《目連救母出離地獄生天寶卷》,陳惇聽著就故作疑惑道地“嘶”了一聲。

    “奇怪啊。”果然吸引了吳兌的注意,他把頭探過來:“怎麽奇怪了,你第一次聽?”

    “不是第一次聽,”陳惇道:“但這一出戲是第一次聽。剛才是不是唱的是,‘如貧人得寶,嬰兒見娘,漂舟到岸,孤客還鄉’?”

    見吳兌點頭,陳惇就道:“這有點像白蓮教的教義啊。”

    寶卷中這幾處確實和白蓮教“無生老母,真空家鄉”有極大的相似之處,不過吳兌不以為意,道:“我看不像,這寶卷都是佛教的東西,什麽娘啊家鄉啊,唱著都差不多。”

    吳兌和陳惇這邊說話的聲音不小,而他們這一桌離沈老爺的主坐位置不遠,朱九爺就聽了個清楚,他登時虎目一瞪:“白蓮教?”

    他這樣說出來,沈炎和曹正也算是心頭一跳,看著對麵的戲台,也不由自主皺起了眉頭。

    要說白蓮教這個教派,化身無數,各地大小教派,似乎都有它的影子,它對朝廷也采取敵視態度,無非是因為太祖依靠白蓮教起家,登上皇位之後卻取締白蓮教,而永樂時候,山東白蓮教女教首唐賽兒發動起義,也是聲勢浩大,但旋即被鎮壓。之後不再有那樣大的氣候了,朝廷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去年剛剛發生了一件事,讓朝廷的態度驟然轉變,對白蓮教的政策又變成了打壓,各地的白蓮教活動受到了很大限製,尤其是北方地區。

    這件事情就是庚戌之變。

    去年也就是嘉靖二十九年,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帶領蒙古軍隊長驅入內地,圍困了僅有羸弱士兵防守的京師,明軍一觸即潰,京師危在旦夕。好在俺答當時並不想強攻,隻是為了逼迫嘉靖皇帝同意他的互市請求,最後也以撤兵結束。

    這個事情被視作土木堡之變以後的有一大巨變,讓嘉靖皇帝憤怒不已。然而蒙古軍隊那麽長時間都沒能再次圍困明朝京師,而俺答汗為什麽能輕易做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投奔俺答汗的漢人多是白蓮教徒,這些白蓮教徒不僅熟悉大明北邊的防線,且對用兵布陣也很有研究。此外,俺答還讓一些白蓮教徒幫他製造攻城器械,這樣使得九邊的防禦能力大大下降,所以蒙古軍隊能夠從容地進攻大明防守最薄弱的地方,搶掠完畢之後再從容地回到蒙古。

    嘉靖皇帝對這群坐實了奸細的白蓮教教徒們恨之入骨,如今北地追查白蓮教匪首,抓住即判死刑。而會稽縣雖處於江南,離庚戌之變發生的京畿很遙遠,但同仇國愷,若是這些人真的和白蓮教有瓜葛,沈老爺自然要表態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