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話本

字數:3191   加入書籤

A+A-


    “好吧,”陳惇思索了一會兒,笑道:“給咱們薇兒講一個話本好不好?”

    “好好,”薇兒眼前一亮:“我愛聽話本!”

    明代的小說不稱小說,稱為“擬話本”,這是魯迅先生給出的名稱,在此時應稱作話本,魯迅先生是將明代的小說與宋元話本進行了區分。宋元的話本用通俗文字寫成,多以曆史故事和當時社會生活為題材,是宋元民間藝人說唱的底本,代表作就是《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和《大宋宣和遺事》等作品,而明代的話本的體裁與宋元相似﹐都是首尾有詩﹐中間以詩詞為點綴﹐辭句多俚俗,但與話本又有所不同,所謂“近講史而非口談,似小說而無捏合”,反應的是市民的生活和價值情趣。

    這一回陳惇先問她:“你聽過哪些話本?”

    “好多呢!”尚薇嘰嘰喳喳興奮起來:“李翠蓮,董永、瑞仙亭……”

    陳惇一怔,腦海中浮現出了一本他這具身體曾經看過的書籍:“《清平山堂話本》?”

    洪楩所刻印自編的《清平山堂話本》又叫《六十家小說》,一共六十卷,分為《雨窗集》《長燈集》《隨航集》《解閑集》《欹枕集》《醒夢集》,都是收集了元明間的戲劇曲目,保存了大量宋元話本小說,深受讀者及說唱藝人的歡迎,尚薇聽過的這幾出話本就是其中膾炙人口的故事,而她也是跟著尚老二從說唱藝人那裏聽來的。

    陳惇閉著眼睛回顧了一遍這本書,等他睜開眼睛的時候,他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

    “《西湖三塔記》聽過了嗎?”陳惇問道:“就是卯奴和宣讚的故事?”

    “那個白衣婦人,化作白蛇的故事!”尚薇道:“我聽過!”

    《西湖三塔記》就是這六十個話本中的一個故事,而這裏麵的主人公,倒像是《白蛇傳》裏的許仙和白娘子的原型——

    “隻見卯奴變成了烏雞,婆子是個獺,衣娘子是條白蛇。奚真人道:‘取鐵罐來,捉此三個怪物,盛在裏麵。’封了,把符壓住,安在湖中心。奚真人化緣,造成三個石塔,鎮住三怪於湖內。至今古跡遺蹤尚在。宣讚隨了叔叔,與母親在俗出家,百年而終。”

    陳惇想起後世考證,《白蛇傳》的最早的成型故事記載於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清代乾隆年間,方成培改編了三十四出的《雷峰塔傳奇》,使故事的主線綱架自此大體完成。

    馮夢龍的故事也許就脫胎於《西湖三塔記》,這個故事簡直就像是白蛇傳的前身。

    但現在,馮夢龍還沒有出生,《三言二拍》根本沒有現世。

    陳惇精神一振:“《三塔記》不過是三個妖怪迷惑世人,最終現出原形的故事罷了,今兒哥哥給你講一個真正的白蛇傳奇。”

    陳溫回到家裏,就聽到陳惇郎朗的聲音傳來:“禪師喝道:‘是何業畜妖怪,怎敢纏人?’白娘子答道:‘禪師,我是一條大白蟒蛇。因為前世宿緣,來到西湖安身報恩。未曾想冒犯天條,卻不曾殺生害命。望禪師慈悲則個!’禪師又問:‘小青是何怪?’白娘子道:‘小青是西湖內第三橋下潭內千年成氣的青魚。一時遇著,拖她為伴。她不曾得一日歡娛,並望禪師憐憫!’……須臾庭前起一陣狂風。風過處,看那白娘子時,變了三尺長一條白蛇,兀自昂頭看著許宣。”

    “啊——”尚薇聽得屏氣凝神:“白娘子現形了!法海要將她怎麽辦?許宣救不救他的娘子?”

    陳惇說的其實也不是馮夢龍的那一版白娘子了,他已經將白蛇傳改編成了一個白蛇與許宣真心相愛曆經千難萬險不曾動搖的故事,這一點不論是洪楩的《三塔記》,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還是黃圖珌的《雷峰塔》,都不曾這麽寫過。這些人筆下的許宣和白娘子,永遠人妖異路,許宣在發覺白娘子真身之後,都是害怕、驚恐,想要趕快逃離,將以前的恩愛全都拋之腦後。

    陳惇在他的故事裏,增添了上輩子看過的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裏的情節,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水漫金山寺後,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還有可愛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故事是一個大圓滿的結局。

    陳惇講了一個真正的人妖之間的愛情,他們的愛情開花結果,受到了無數的阻攔和磨難,要拆散他們的豈止是一個法海禪師,然而維係著他們的是始終不渝的愛情,許宣的出家,並不是悟出“色即是空”的道理,而是為了以彌補罪過,為愛妻白素貞早日出雷峰塔而贖罪。

    故事講完,隻見薇兒聽得眼淚盈盈,小小的鼻頭一抽一抽地,感動壞了。

    “許宣和白娘子真的在一起了嗎?”

    “真的真的真的在一起了,”陳惇微笑道:“他們一家人,過著煙火世俗的日子,再沒有人來拆散他們了。那雷峰塔裏,殘留著白娘子的一身蛇蛻,告訴世人這個故事,是真的。”

    “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故事!”尚薇捧著心口仿佛陷入了故事裏。

    “這也是我聽過的,最為離奇而又最為委婉動人的故事。”陳溫提著醋瓶站在門口,不知道聽了多久,腳都麻了,走了一步哎呦地叫了起來。

    “這個故事是從哪兒聽來的?”陳溫道。

    “是從……”陳惇想了想笑道:“夢龍公子那裏聽來的。”

    “夢龍公子是個奇才啊,”陳溫竟也相信了,大概陳惇隻要不說自己寫的,他都信:“寫的真是好,有點像《西廂記》。”

    “《西廂記》在文人墨客中流傳甚廣,”陳惇道:“但是夢龍公子的《白蛇傳》一定會婦孺皆知,雖然兩個都是衝破了艱難險阻走到了一起,但白蛇傳是不是更加跌宕起伏,富有傳奇性呢?”

    陳溫點頭道:“陽春白雪與下裏巴人,我跟你說,《西廂記》之所以能上品,那是因為王實甫的戲折子寫得太妙了,這《白蛇傳》若是改編成戲曲,怕是也要風靡天下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