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傳召宸殿

字數:3205   加入書籤

A+A-


    當下元長音換了衣裳,隨樓春去了宸殿,路上經過花香四溢的玫瑰苑,瞥見苑中玫瑰開得正好,一簇一簇的蕊紅香花依偎著嫩綠枝葉,層層瓣瓣重疊,裹著不仔細看便會漏掉的蜂蜜。

    樓春見她有意觀賞,便笑道:“娘娘可是喜歡玫瑰?那陛下還真是猜對了。”

    元長音奇道:“這怎麽說?”

    樓春解釋道:“先帝不喜玫瑰,故而這玫瑰苑便常年荒廢著,無人栽種澆水,昭平元年時,苑中的雜草都長得快要一人高了。自娘娘上月入宮小住時,陛下便命人重新打理園子,有一日奴才多嘴,問這是何故,陛下說您很像玫瑰。”

    “哦?”元長音本想不鹹不淡地應一聲過去,轉念一想又覺不妥,好歹她頂著陛下寵妃的名頭,當然要作出漫不經心的歡喜:“是嗎?陛下真是有心了,回頭還煩請公公向陛下道聲謝。”

    樓春不禁有點愣神,讓他道謝?她自己親自謝不更好嗎?再說陛下也是,修整了玫瑰苑也不跟人家說一聲,巴巴的還要自己這個中間人去說。樓春搖搖頭,對二人的感情狀況表示無法理解。

    走至殿前,卻見侍衛正在杖打一個小太監,他臉朝下趴在地上,看不清長相。元長音本以為是哪個做錯了事的太監,被按在殿前責罰,誰知聽那慘叫聲和侍衛揮擊木杖的力度,卻不像是懲罰,而是杖殺。

    “樓公公,這是怎麽回事?”元長音一把抓住樓春的手臂。

    樓春亦摸不著頭腦,隻得道:“奴才也不曉得,奴才來找娘娘的時候,還什麽事都沒發生呢。”

    二人都知道周豫的脾性,他若做了什麽決定,可是誰都勸不回的,當下匆匆忙忙步上台階,避開殿前觸目驚心的鮮紅血跡。

    小太監的慘叫聲漸漸低弱下去,當元長音步入殿中時,木杖揮動的聲音已聽不見了,大約人已經死了。

    被夕陽籠著的正殿裏,橙紫的雲霞透過窗紗篩進來,絲絲點點撒在周豫身上,為他冰冷的麵容平添了一絲暖意。然而他一開口,又是素日那副冷淡的模樣:“回來了?”

    “陛下,敢問吉安犯了什麽錯?”樓春大著膽子開口道,這孩子平時伶俐得很,手腳也利索,他實在想不通到底惹到了周豫哪裏。

    周豫淡淡的聲音從大殿深處傳來:“毛手毛腳的,倒撒了一杯茶,差點潑到朕的手。樓春你就不用操心了,此事不會連累任何人,也沒必要為他求情……朕已經下令杖斃了,現在人都死透了。”

    樓春渾身一凜,連忙退了下去,留下元長音一人麵對這肅然深靜的大殿。

    “愣著做什麽?還不快過來。”

    聽到周豫的聲音,元長音這才回過神來,方才死的是吉安,可不正是元雍的人麽?難不成周豫已知道了?打翻茶杯這種錯誤,一向是可輕可重的。

    周豫合上奏折,總算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其實他除了陰晴不定的脾氣外,其他情況下還是個不錯的帝王,勤政、禦下甚嚴。臣子們雖怕他,但對於周豫下放的命令,都不敢再像應付先帝一般,草草了事。因為這冷著臉的皇帝,總有辦法調查到具體實施情況,再依據當日的心情,將辦事不力的官員降職或免職。

    “唔,嚇到你了?”他見元長音臉色有點發白,遂詢問道。不過這話看起來體貼,但以周豫的口吻聽來,實在是一種不懷好意的試探。

    “沒有,吉安做錯了事,被罰也不是無緣無故的。”元長音從容道:“陛下今天怎麽了,可是有什麽惱人的事嗎?”

    周豫轉過臉來,深不見底的黑瞳似要凝進元長音的眼眸中:“你問朕嗎?難不成你不曉得原因?”

    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元長音剛剛還在想元雍的眼線,這下子就被周豫揪出來一個。

    她避開周豫的目光,低頭笑道:“臣妾自然是知道的,剛才還想著要告訴陛下呢,吉安是父親在宮中的眼線。”

    周豫一笑,又問道:“你說得不錯,不過元雍這般信任你,想必告訴你的內線,不止吉安一個吧?”

    元長音一怔,抬眼正對上周豫探詢的黑眸,心底不僅起了一層寒漣。元雍自以為天衣無縫的安排,周豫究竟知道多少?如今他殺了吉安,剩餘的那些,他是想試探自己的忠心,還是真不知道?

    “在想什麽呢?”周豫陡然變了臉色,冷冷道:“朕瞧你還是有二心吧?是不是在掂量著,舊主做的事哪些能說,哪些不能說?”

    元長音見他唇角微動,銀牙暗咬,知是發怒前的征兆,便趕在怒氣迸發前解釋起來:“臣妾已是陛下的人了,心中哪有舊主。臣妾方才愣神,隻是在心中感歎陛下明察秋毫而已。”

    對於她的奉承誇獎,周豫並不為所動:“既如此,那便回答朕的問題。”

    元長音不敢再躊躇,遂道:“宸殿的內監吉安、吉寧,宮女水意、荷意,都是父親的人,除此之外臣妾便再不知了。”她沒有說廖歌,其實她亦想知道,周豫查到了多少。

    “朕知道的也是這些,看來你沒有撒謊。”周豫對元長音,永遠在不停地試探,很顯然,他們誰都不相信對方。

    “不過朕問的不止是宸殿,整座皇宮裏,元雍的眼線都有哪些?”周豫又將範圍擴大到了禁宮上下。

    他從桌案上挑出一本廢棄的折子,又從白玉筆架上隨手取過一管狼毫,似乎要做個筆錄。

    元長音便將前世今生知道的,諸如宮牆下的守衛、小廚房削紅薯皮的宮女、禦花園某個清理池塘的小太監,將他們一一說了出來。其實也沒多少,統共不過十來個而已。

    周豫按她說的記下了,不由笑道:“有些人你不說,朕還不知道呢,不過真的隻有這些嗎?朕想以元雍對你的信任,還可以再多一點。”

    元長音搖頭道:“再沒有了,臣妾再不曉得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