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片刻溫存

字數:3220   加入書籤

A+A-




    元長音心頭微驚,見周豫動作愈發曖昧,不由問道:“陛下要做什麽?”

    周豫不答,手指從腰間劃過,扯開了腰帶。他將元長音抱上床榻,冰涼的手指撫到哪裏,哪裏的衣衫就滑落一截,如拂過花瓣的雪。

    元長音閉緊了眼睛,唯恐與他對視。天長日久,她也逐漸發現了,每當她與周豫獨處時,總不敢看向他的眼睛,其實不僅是她,哪怕是跟隨周豫十數年的樓春和衛宜,也少有與他對視的時候。這世上若真有深不見底的寒淵,那便是周豫的雙眼了。

    可憐一室春光白白辜負,翩翩曳動的燭影裏,二人怎麽看都像是在僵持。

    良久,周豫方低低問道:“我就這樣駭人嗎?”他聲息不穩,似是歎息,又似哀求。

    元長音周身一震,睜開了眼睛。這是她第一次聽到,周豫沒有用那象征帝王的“朕”字,他說的是“我”。

    “我今天,本想和你說個事情的……可惜前麵鋪墊了那麽多,到頭來你還是害怕。”周豫頹喪地坐在榻上,凝視著自己涼白的指尖:“我也沒有辦法,小時候著了涼,生了寒熱病,從此指節就是涼的。”

    “陛下要說什麽事情?”元長音乍著膽子,拉過周豫的手指,一根根纏繞上去。今晚是她疑心病太重了麽,當他要做什麽?元長音忽然覺得,當周豫的神情不那麽涼薄時,還有一點討人喜歡。

    不過隻一點而已。

    “十月初六時,宮裏舉行宴會,宣布北穆與羌國締結姻親關係,當然勒支和列蒼也來。不僅新羌王會將王妹送來,列蒼也會獻上他們的三公主金久縈。”

    元長音一臉事不關己的笑容:“陛下又有豔福了?”戰爭中輸家送王室女,似乎已成了慣例,管你想不想要,都要送來以示誠意。

    “朕還沒說完呢,”周豫輕哼一聲,又道:“到時除了她們倆,還會多兩位新妃,其中之一是顧太尉的孫女顧洛玉,另一位是你的嫡姐。”

    元長音這下傻眼了。顧洛玉她是知道的,攝政王舅舅的孫女,周豫的遠房表妹。可是元菀衣,她怎麽會入宮?難道是為了周豫?

    腦海裏的思緒如喂飽了雨水的草,開始瘋長起來,交錯盤踞,枝枝節節橫豎伸展著。這個節骨眼上,該不會是元雍懷疑自己,為保住元家勢力,才要元菀衣入宮的吧?

    要不然,便是元菀衣太過思念周豫,非要入宮同自己爭寵……元長音寧願是前者。若可能性在第一種,好歹她和元菀衣的利益明麵上是一致的,即使她恨自己,也會顧忌到家族利益;但若是第二種,她為報複而來,自己身邊就不啻多了個火雷。

    “元菀衣真要入宮?”元長音喃喃問道,看來不是冤家不聚頭,這一世她們又會活在同一座宮裏。

    “還能是假的?”周豫抬手在她眼前晃一下,免得她繼續愣神:“朕是在問你的意見,如果你不喜歡她,大不了推掉。”

    元長音不曉得還能這樣做,一時喜得拍了下周豫的肩膀:“當然要推掉啊!”

    周豫瞧她喜不自勝的樣子,心裏覺得好笑,口中感慨著:“她是大魔頭嗎?值得你喜成這個樣子,朕記得你當初在府裏作妖,殺害嫡兄陷害嫡母時,可是天不怕地不怕啊。”

    他見事情已經圓滿解決,便道:“反正元家還有個女兒,為了讓你父親安心,朕就娶你家的八小姐吧。元洛十四歲雖然小了些,但也說得過去。”說著便要吹熄燭火。

    “陛下說什麽呢?元洛可不行!”元長音嚇了一跳,未曾想到要用元洛代替元菀衣:“阿洛是個好孩子,她不能進宮!”元長音一下子焦急起來。

    周豫的頭還沒挨到玉枕,就被她強行拉了起來:“不能是元洛。”

    “嗯?”周豫這下倒奇了:“怎麽,好孩子不能入宮嗎?”他想起宮裏種種見不得光的醃臢事,不由笑了:“你說得對,宮裏合該是我們這種人住的。”

    “陛下,那,那還是讓嫡姐入宮吧。”雖然都不是好選擇,但她寧可禍害嫡姐,不然像元洛這等天真單純的,不被利用到死才怪。

    周豫口中答應著,笑道:“你雖不是元家人,怎的對這個小姑娘有感情?你從前口口聲聲說自己利益至上,為了活下去連命和尊嚴都可以不要,卻想保護你在意的人。”

    “你不想讓元洛入宮,是怕她會死吧?”

    元長音默然不語,他猜到了她的心思。

    “所以你說自己利益至上的時候,又在騙朕是吧?”周豫問道。

    他們不是剛剛討論到元洛嗎?怎麽轉瞬又說到騙人上了……元長音連忙否認道:“臣妾沒有。”她可不想再多待一年,在蘇景煉藥成功的好消息還未傳來之前,她還是小心為妙。

    周豫的態度倒是很和藹:“罷了,朕也不想追究了。”就這樣輕易地放過她,連周豫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朕今晚想說的,就是要你放心,無論元家鼎盛或落魄,你都不會受到牽連。”周豫自覺今夜的話與他平日相比,太過甜蜜,聽在耳裏怪怪的,遂道:“隻要你乖乖聽話,朕舍不得動自己的棋子。”

    元長音口中應承著,心裏不由冷哼一聲,說了一晚上還算好聽的話,總算露出狐狸尾巴來了。她就知道,周豫對她沒安好心。

    除了元家的陣陣心慌外,昭平元年的九月在多數人眼中,是象征著希望的開始。為慶祝擊敗羌國的漠地大捷,周豫宣布大赦天下,釋放天牢內的死囚,並減半流放者的刑期。

    人們都在感慨新帝英明,隻有元長音和少數幾人知道,在大赦令頒布的前一晚,周豫翻看一頁又一頁的死囚名單,勾畫其中罪不可赦者,在黎明前毒死了他們。

    真正該死的,不會活著出去;君主的英明,向來不會對著他的政敵。元長音合上塗抹著朱批的紙頁,在周豫的吩咐下,一把火燒進了香爐中。(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