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破譯信件

字數:4815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大皇子妃生下死嬰的消息傳出宮,顧清漪被嚇了一跳,連忙招來周大夫問診,得到腹中胎兒一切健康,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雖然她和顏舜英有仇怨,但是同作為母親的,聽到孩子死了,她還是為此感到難過。
    過不了多久,顧清漪就被轉移了注意力,因為秦王回來了。
    她又驚又喜,扶著肚子迎上去,看著他因為消瘦而更顯堅毅的麵龐,心疼得不行,紅著眼看他,“昨日有下人看到你押送廢太子宮人出城,我就想著你今日能夠回來,果然,你終於回來了。那件事是什麽章程,廢太子一家被趕出宮,你是洗脫嫌疑了嗎?”
    秦王把手覆在她的小腹上,輕輕地磨搓著,牽著她的手往內室走,“你別當心,父皇已經查明真相了,廢太子和皇後一個都跑不掉。”想起他被謀害身亡的母妃,他的眼神驟然變得深沉。
    顧清漪隻當他被陷害心情不好,連忙讓人把小團子抱過來,“小團子,看看這是誰回來了?你還認得嗎?”
    小團子窩在楊嬤嬤懷裏,歪著小腦袋盯著秦王看,半晌才露出一抹燦爛的笑容,伸出肉嘟嘟的小手,奶聲奶氣地喊著,“爹爹!”
    “乖女兒。”
    秦王的臉色立馬由陰轉晴,抱起小團子親個不停,略帶胡茬子的臉紮得小團子嫌棄得不行,小手不停拍打著秦王的臉,偏偏秦王還不在意,逗孩子逗得不亦樂乎,還真是一對冤家。
    顧清漪看得哭笑不得,心疼得不行,她不願意看到女兒被欺負,也心疼秦王被打臉,連忙把小團子奪過來,嗔了秦王一眼,“你就愛逗她,昨日是不是沒空梳洗?我讓人準備了水,先去梳洗一下吧。”
    看,連胡子都沒刮呢。
    秦王昨晚確實沒空,回宮複命後又碰上大皇子妃生下死嬰,皇後不管事,廢太子昏迷不醒,顏舜英生完孩子後脫力昏迷了,下人隻得稟報到皇上那兒,他不得不又料理了一樁後事。
    想起被小棺材裝起來埋掉的嬰孩兒,秦王臉色有些沉,因為是夭折,連像樣的葬禮都沒有,隻是無聲無息地埋了,實在讓人糟心。
    看了看顧清漪的小腹,他覺得有些晦氣,便添了一句,“準備些艾葉,去去晦氣。”
    “我早就想到了,你平白無故地被誣陷,晦氣的很,正好洗一洗晦氣。”
    顧清漪把小團子交給楊嬤嬤,親自推著秦王進了浴間,都是老夫老妻了,當著麵寬衣解帶根本不是事兒,偏偏秦王扭捏了半天,就是不脫衣服,反而勸著她離開,“浴室地滑,若是摔了就不妙了,你快出去吧。”
    顧清漪根本就沒想久待,隻是站在那兒接個衣裳,好拿出去讓下人洗了,但秦王這副模樣讓她察覺到了異常,以往他身上有傷,豈不都是這個樣子的嗎?
    她臉色一沉,“你受傷了?”
    秦王頓時苦笑,他身上但凡有丁點兒動靜,都休想瞞得了她。
    昨日被打了板子,雖然是皮肉傷,但也是青腫了的,但他愛麵子,即便是腫痛也忍著,還騎了馬,可不就更嚴重了麽,難為他還表現得和平常一樣,連皇上都忽視了,他和廢太子一樣挨了三十板子呢。
    傷處畢竟不雅,他不願意讓顧清漪知道,但是在她灼灼的目光逼視下,不得不承認,“被父皇打了三十板子。”
    顧清漪二話不說就上前解衣服,然後就看到青腫淤血的傷處,臉立馬就拉了下來,“你身上不是常年帶著藥嗎?為什麽沒上藥?”
    皮下都結血塊了,一看就知道沒活血化瘀。
    秦王沒有說話,顧清漪才反應過來,受傷的位置尷尬,秦王不方便上藥,也不願意讓宮女太監侍候,可不就是忍著嗎。
    她擦了擦眼角的淚花,從他荷包裏取出金瘡藥,“別動,我給你上藥。”
    秦王看她挺著大肚子,實在是心驚膽戰,連忙製止她,“你別彎腰,回去內室等著吧,本王順便沐浴一番,等會兒再回去給你上藥。”
    顧清漪想想也是,勉強聽了話,等到秦王沐浴出來,讓他趴在炕上,她手上塗滿藥膏,使出全身力氣替他活血化瘀,憋了一身的汗。秦王也像她似的,紅著一張臉,但不是累的,而是尷尬的,雖然夫妻兩親密無間,他也不願意讓自家王妃搓他這般尷尬的地方。
    等到顧清漪停了手,他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把褲子穿起來,主動打了一盆水替她洗手,一邊用巾子擦著她的手,一邊說道,“這種力氣活不用你做了,本王是不習慣宮中的侍候太監,自己人還是使得的,改日讓下人擦藥就是。”
    秦王也是有侍候太監的,侍候得也盡心,顧清漪擔心自己力氣不夠大,淤血沒能完全化開,終究還是應了下來。
    不過她還是不放心地囑咐了一句,“一定要讓人擦藥,不許忍著,我會找人問的。”
    秦王連連點頭,下了保證,這是才終於揭了過去。
    秦王回來,秦王府像是有了主心骨,原先顧清漪為了能讓他出來,找了門下的智囊團謀劃了許多注意,這會兒秦王也得見見他們,一是安了他們的心,二是把廢太子安插進來的人踢出去。好在廢太子那些人品級不怎麽高,也不受信任,倒是沒有泄露出什麽機密之事。
    解決了一些細碎的麻煩,還有個大的麻煩在等著。
    封鳴已經抵達涼月城,還與武安侯聯係上了,廢太子之前送去的人都在武安侯府上住著,目前沒有什麽動靜,倒是匈奴王庭那邊開始練兵、征集糧草駿馬,眼看著就不安分了。
    形勢越來越嚴峻,秦王整日都在研究從廢太子密室裏得到的書信,就算是手下的智囊團也看不出端倪,他隻好帶回去內院,在顧清漪看書時也拿出來看,倒是讓顧清漪好奇起來。
    ”這是什麽信?你都捧著看了好幾天了。”
    秦王把信遞過去,“廢太子和匈奴人聯絡的信件,我們都懷疑上麵用了某種藏字密碼,一直研究不透,你看看能不能看出什麽端倪來。”
    她心思縝密,才智又不輸於男兒,許多他們沒能看透的事,她轉變一下思路就想出來了。
    顧清漪雜書沒少看,各種話本更是看了不少,旁門左道比秦王還要熟一些,像這種藏字密碼的把戲,與江湖有關的話本有著不少,便道,“若是藏字密碼,一般都是那麽幾種,若是雙方早就約定好落字的方位,依次填充,那就沒辦法了,但看這封信,明顯有不少數字出現,或許是可以猜測是頁碼和行數,隻要找出準確的書來對照翻譯,結果就能出來了。”
    也不是沒有人提過設想,但是天底下的書何其多,找起來都要費一番功夫,但這也是一種可能,秦王已經安排了人選了書對照,至今沒有結果呢。
    顧清漪細心,想得更多一些,“如果是對照密碼,想必是雙方都有這本書的,匈奴人文風不盛,又不尊禮教,手上的書怕是不多,這個咱們無從判斷,但是廢太子那裏還是能看到的,王爺可曾注意到,這封信出現的地方,可曾發現什麽特別的書籍?”
    經她這麽一提醒,秦王立馬就想起當日搜查之時的不對勁來。
    因為當時要替皇上找解藥,再加上秦王也想找出廢太子和匈奴人來往的證據,搜查得格外仔細,書房裏放了什麽都記得一清二楚,其中就有一本歌頌匈奴人的詩集,這原本是匈奴人歲供時獻上來的,秦王自己也有一本,因此在太子密室裏發現,倒是沒怎麽注意,現在一想就覺得不對,普通的一本詩集,何必放到密室裏去?
    他顧不上多說,獎勵地在顧清漪額頭上親了一下,立馬去了外書房,連夜召集門人拿了詩歌對照,果然有了結果——若不是有顧清漪提醒,他們誰會想到這麽偏門的一本書?
    隻是包括秦王在內,所有人都沒能因破解了密碼而欣喜,實在是上麵的消息太過驚心了——匈奴人來信,秋日進犯涼月城,向廢太子索要邊關布防圖和守邊將士人員安排!
    秦王終於知道,廢太子派去涼月城送家書的人是做什麽的了。這些人不僅僅是調查涼月城實力布局那麽簡單,等到匈奴人進犯,他們怕還要裏應外合的。
    謀士們麵麵相覷,其中有人道,“主子,此時幹係重大,還是要稟告陛下才好。”
    確實如此,現在滿朝上下都當匈奴人已經投降和談,根本沒預料他們會在今年秋天進犯,和對方的早有預謀相比,自家人被打個措手不及,到時候糧草供應不上,又有內應搗亂,情勢很是不妙。
    也有人持反對意見,“私以為這則消息告知武安侯戒備就可以了,陛下中毒後元氣大傷,現在才堪堪逼出毒素,身體還沒好,乍一知道這消息,氣出個好歹來,便陷主子於不孝了。”
    親兒子通敵賣國,任誰都會生氣,昭明帝如今的身子脆弱得很,若是有個萬一,擔責任的就是通報消息的人了。
    秦王皺了皺眉頭,采納了前一個意見,“本王明日進宮一趟,等到匈奴人進犯,皇上總能收到消息的,還不如現在有了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咱們的勝算也能大一些。”
    至於昭明帝會不會氣個好歹來,還真是不好說,但秦王相信皇上,他當初也是跟著先皇一起打天下的,現在雖然老了,但也不是外人想象中那麽脆弱,更何況,他與廢太子已經沒有多少父子情了,就算是生氣也是有限的。
    謀士們左右不了秦王的決定,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