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自由價更高
字數:4610 加入書籤
“媽,您別哭了,我現在過的多好啊,您這哭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您女兒很慘似的”
高悠遞上幾片紙巾,左手搭在媽媽的肩膀上,幫她擦淚。高母體態還算豐腴,肩膀並不瘦弱,隻是,摟在懷裏的感覺卻有點無力而單薄。
這是獨屬於上了歲數的人的體虛。
“我不哭不哭”
高母接過紙巾,自己抹了一把眼淚,用力擤了兩下鼻涕,整個身體頹廢地耷拉著。
她在努力平複著自己的情緒,讓自己適應從狂喜到失望的跌宕起伏,認清現實:“我們也是為了你好,別人誰會來說你,你要不是我女兒,我也不用操這份兒心”
高母眼神裏有一份縹緲的空洞,仿佛在一刹那間回顧了自己的前半生,眺望了自己的後半生,從中延伸出難以抵擋的無奈和蒼涼。
這種真切的難過,不是為了逼婚假裝出來的。
世界上最難破的局莫過於此:母親是真的為了女兒好,女兒也是真的為了自己好,隻是大家對好的認知,出現了分歧。
有時候,高悠寧願自己的母親是自私的人,寧願母親的逼婚是為了自己的臉麵,這樣她就能理直氣壯毫不愧疚地拒絕了。
然而不是。
高母硬撐著老邁的身體和精神,拚盡點滴心力為女兒謀劃著未來。
所以,高悠進退維穀。
按照她的想法,就這樣一個人帶著兩個小鬼,過得挺開心滿足的!可是,父母心力交瘁,沒法頤養天年。況且他們這麽大的歲數,說不定哪一天就帶著遺憾走了,高悠不敢保證自己到時候不後悔。
也不知道是從什麽時候開始,高悠理想的生活裏就完全不存在另一個人的身影了,蒸蒸日上的事業、健康可愛的寶寶、長壽快樂的父母,這就是她想要的全部!
而現在的生活就是她理想的生活,一模一樣!
當然,除了一直被父母逼婚這件事
“媽,您說咱家現在主要的矛盾,就是我要不要找個人的事兒,其他一切都挺好的。咱不能為了這點事兒,破壞了幸福的家庭氛圍呀!”
高悠再一次提醒自己,解決問題不能靠吵,即使問題解決不了,也絕對不會再吵了。如果不能發自內心地接受,起碼保證一個良好的態度,哪怕是敷衍敷衍也好。
“悠悠,我們就是不明白,為什麽你不肯再找一個人呢?你得跟我們說真心話,我們才能理解你啊”
還是這個“為什麽”的問題。
“媽,我以前說的都是真心話。”
高悠這句話重複無數遍了,她自己都懶得說了。
“你說什麽真心話了?你就說不找,說喜歡現在這樣兒,到底是為什麽呢?我和你爸想破了頭也沒想明白。”
“我現在多好,黃金單身女一個,公司越做越大,錢越賺越多,全球旅行說走就走,家人朋友我都不缺,還有一份無拘無束的閑心。我的生活裏完全沒必要再加一個人!”
說起現在的生活,高悠就像置身烏托邦,每一個毛孔都被世外桃源的微風細雨滋潤著。
“你啊,缺愛!”
“噗”
高悠臉上掛著無奈的笑搖了搖頭。
“你們年輕人不都說要尋找真愛嗎?你怎麽就不想?談戀愛是很美好的啊!你現在經濟條件好,沒有生活壓力,正是具備了追求純粹愛情的條件呀,你怎麽就死繃著這根弦”
高母開始轉變策略,盡自己最大努力“設身處地”地試圖站在“年輕人”的角度看問題,當然,最終目的還是想找出能勸女兒結婚的切入點。
“既然您要跟我聊真愛,我就跟您聊一聊。”
“可以呀!”
高母挺直了腰板兒,進入備戰狀態,從坐姿裏就能看出她的鬥誌。
“媽,我沒有說一定不結婚。
我不是不婚主義,也不是單身主義,我不排斥婚姻這種形式,我排斥的是你們強迫我進入婚姻這件事情。
人做出一切選擇的標準,應該是讓自己自由。完全支配自己的精神和身體,就是最大的自由,獲得這樣的自由,就是人生的幸福。
也許有一天遇到一個人,也會願意和他嚐試婚姻這種形式。
但現在,我很享受單身生活,談戀愛或者結婚帶給我的快樂還不如拿下一個項目、吃一頓好飯、泡個牛奶浴來得實在。”
高母原本以為自己抓住了一線希望,誰知,卻連最後一點火星兒都被死死地按滅了。
“你說的話,我都聽不懂了。一會兒要真愛,一會兒又要自由。我隻知道,兩個人在一起就比一個人要強,起碼有個人聊聊天說說話啊!”
“為了聊天而結婚?這不是殺雞用了宰牛刀嘛!
我想聊天的時候人家陪我聊,人家想聊天的時候我也得陪人家聊啊,一想到要把寶貴的時間花在毫無意義的廢話上,我就更慶幸自己是一個人了。
活了這麽多年,大道理小道理我都懂,聊天隻是那一點錦上添花的安慰罷了。
要是為了這一點安慰結婚,那付出的成本也太高了!”
人到中年,高悠越來越能體會辛棄疾那首詩的意味: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人生中的大多數時刻,都是需要一個人走過來的。
她從小就不喜歡被安慰,安慰這種短暫的精神麻醉劑連雞肋都不如,如果是能改變的事情,安慰顯得像個跳梁小醜,如果是不能改變的事情,安慰又有點自欺欺人的意思了。
所以,見山開路遇河開船,剩下的時間不如補補美容覺。
“結婚有什麽成本?你越說我越糊塗!”
“麻煩啊!
結婚前,了解一個人得花時間和精力,是人是鬼還不一定能看清;
結婚後,要費盡心思經營夫妻關係吧,他的父母長輩要照顧吧
關鍵這些付出換來的東西,我根本就不感興趣。
所以,也沒動力去做。”
那些亂七八糟的關係就像是一團麻,完全沒有一個人時月朗風清雲淡星稀的迂闊。
對現在的高悠來說,生活已經很豐富了,實在沒有一塊兒地方專門騰出來給別人。
因為沒有動力,所以找對象這件事對她來說完全是單向輸出,是一件棘手的任務。
“你怎麽能這麽想?一個人生活多麽難,萬一遇到什麽坎兒,你怎麽過?兩個人互相幫忙,也有個照應。你這是心理有問題!”
高母終於憋不住下了判斷。
一家人生活得久了,彼此什麽樣兒心裏都有數兒。
高悠知道,“心理有問題”這個詞絕不是她的媽媽提出來的,而是她爸。
她爸是個固執、自以為是、從不肯承認自己錯誤的人。
他曾經不止一次地認為高悠“心理有問題”。很多年前,高悠有一次因為工作變動很煩躁,情緒幾近崩潰,她爸不管不顧地把高悠拉進精神科讓醫生給她開藥。其實醫生都說了,高悠沒有抑鬱症,隻是心情不好,但她爸愣是覺得自己女兒病得不輕,逼著她吃藥。
原本完全可以自愈的情緒問題,硬生生演變成了一場需要治療的精神病。(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