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字數:4002   加入書籤

A+A-


    朝廷在幾個月後失去耐心,嘉靖三十七年七月,把俞大猷、戚繼光等將領就地免職,戴罪立功,並令胡宗憲負責監督。

    這回把戚繼光和俞大猷逼到絕境。

    再怯戰的兵碰到眼睛紅了的主帥,也不敢畏戰。

    付出重大傷亡後,岑港終於獲得了一場慘勝。是的,是慘勝,而不是大捷。至於勝不勝的……就算是贏了吧。

    你以為岑港之戰到8月份就結束了?太天真了。以當時明軍的攻擊力來說,這是一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十月,岑港倭盜潰退移巢柯梅後,胡宗憲都急了,甚至多次親自督軍,想要把這股倭寇盡數剿滅,可惜的是似乎應了汪直死的時候說的那句話,我死就死了,就是苦了浙江的百姓。

    本來一場戰鬥的輸贏勝負並無關抗倭大局,但這次胡宗憲真的急了。

    因為胡宗憲靠著趙文華起家,而工部尚書趙文華被彈劾、免職、抄家,身為嚴黨的胡宗憲壓力山大,急需一場大勝來表明自己的功勞。

    胡宗憲不信邪,離了你王屠夫,我老胡就得吃帶毛的豬?

    可惜戰五渣的明軍著實不給力,即便有俞龍戚虎在,拿下一個岑港都用盡了洪荒之力。

    這都不是關鍵,關鍵在於明軍用盡洪荒之力之後,還是拿不下岑港來。

    這回不光是戚繼光、俞大猷,連胡宗憲都坐蠟了。

    汪直似乎在天上冷笑,我死之後,倒要看你們怎麽解決倭患。

    這個月,救兵終於來了。

    兵部郎中唐順之從天而降,與胡宗憲協謀剿倭。十一月十三日,柯梅倭盜出海,俞大猷、戚繼光等率舟師自沈家門攔擊,乘勝追擊,直搗其巢,倭盜遂揚帆南去。

    事後,胡宗憲上疏道:“舟山殘孽,移往柯梅,即其焚巢夜徙”,南奔閩廣。

    徐渭即便再妙筆生花,也無法掩飾當時明軍的無奈。

    打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用了大明最牛的將領,對手隻是海盜,結果卻差強人意。

    麵對岑港之戰,戚繼光繼續苦惱,鬱悶著。家庭沒地位,事業沒前途,未來的軍神即便郎心似鐵,也多了一絲迷茫。

    就在這時候,一個老人來到戚繼光的麵前,帶來他自創的兵書。雖然隻是其中一本,但戚帥識貨,如獲至寶。

    這個老人就是唐順之,他自己寫的兵書就是《六編》。在一段時間的觀察後,唐順之認為戚繼光是個合格的人選,所以借此機會把自己兵書的一卷贈予戚帥。

    少年,拯救世界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在清理岑港的時候,戚繼光把繳獲的白鹿獻給胡宗憲。胡公如獲至寶,由江南第一軍師徐渭親自寫了《獻白鹿書》,把那隻白鹿作為祥瑞獻給嘉靖。

    岑港之戰結束,他和俞大猷因為平汪直和岑港“大捷”的功勞官複原職。倭寇因為汪直的死亡陷入了勢力重新劃分的紛爭之中,浙江、福建一帶終於獲得了短暫的和平。而這和平雖然短暫,卻給了戚帥最需要的喘息之機。

    嘉靖三十八年,戚繼光訓練的三千義烏兵終於新鮮出爐。

    天下精兵,閃亮登場。

    而唐順之老爺子給他的兵書也被戚帥研究透了,新的戰陣——鴛鴦陣也出現在抗倭的沙場上。

    終於不用使喚那些老爺兵的戚繼光看著自己親手訓練出來的義烏精兵,一吐胸中鬱悶之氣。

    在戰爭天賦點滿的戚帥看來,打倭寇這種烏合之眾,打出零傷亡才是正常的,而被倭寇打出零傷亡才不正常。

    戚帥的底氣在於練兵,尤其是有了鴛鴦陣的輔助,更是如虎添翼。

    鴛鴦陣貢獻極大,簡單點說吧,就像是魔獸世界一個世界頂級行會的精英會員集合起來推普通本的BOSS。

    鴛鴦陣一隊12人,其中有兩個持盾的,是MT。看看,連MT都配備了兩個,沒有主副之分,這配置簡直奢華,隻有頂級的大團隊才能配備。

    哪裏是對戰烏合之眾的倭寇這種普通副本,簡直就是要去刷地獄難度的英雄模式副本。

    有兩個MT就可以了?少年,你太幼稚了。

    沒有副T還叫團隊?所以除了MT之外,戚繼光還安排了兩個專精招架和掩護的副T。

    戚帥要的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他要的是一場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是斬獲無數,自損極低的大勝。

    這種配置,打不出一百比一的戰損來才叫奇怪。

    四個長柄輸出主力近戰DPS,兩個輔助近戰DPS,一個團隊近戰輸出……他隻負責撿人頭,再配置一到兩個火槍手擔任遠程輸出DPS。

    這就是鴛鴦陣的基本配置。

    縱使倭寇武藝再好、長刀無敵,遇到這樣的隊伍,也是分分鍾的事——MT拉住,副T覬覦,隨時頂上,DPS等仇恨值穩住,便歡快的一擁而上捅個痛快。

    而且從前明軍曾經有過搶人頭的劣跡也被戚帥防微杜漸了。

    有搶人頭者,殺無赦。

    每小隊有專門負責搶人頭的人,最後的戰功平分。

    把一場場PVP近戰變成PVE刷BOSS,隻需要站樁無腦輸出就行,這就是戚帥的本事。

    囂張跋扈的倭寇、海盜們驚訝的發現自己的對手變了,從一堆戰五渣變成神兵神將一般的角色。

    納尼?

    到底發生了什麽?!

    嘉靖四十年,倭寇萬餘、船數百艘蜂擁浙東象山、寧海、桃渚諸地。

    要是以往,明軍必然如臨大敵,能守住就算不錯了,要是能有一場類似於岑港之戰的慘勝,就要吃齋念佛……不,齋戒告天了。

    可是戚繼光卻不這麽想,自己練出來的兵,自己知道實力有多強。

    充滿自信的戚帥確立“大創盡殲”的滅倭戰策。

    戚繼光率軍沿寧海、桃渚、龍山、雁門嶺一線連續作戰,親手斬了倭寇首領,把其他倭寇都趕下瓜陵江淹死。

    人頭有的是,軍功也有的是,老子不稀罕。

    一股倭寇圍攻新河,戚繼光的夫人王氏悍勇,死死守住新河,一直到戚帥率軍把這股倭寇全殲。

    殘餘的倭寇逃到台州,與倭寇大部隊匯合。

    戚繼光在新河,距離台州有一百一十裏。而倭寇已經要抵達台州,要是從前,這仗肯定沒法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