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選婿

字數:3509   加入書籤

A+A-


    朱翊鋼和如意進了一趟宮,帶回了好消息,同時也把軒如帶了回來,太後覺得她也大了,姐姐也找回來了,也該回王府陪陪朱翊鋼,讓他享受一下天倫之樂了。

    軒如雖然回了府,司禮監卻接了太後的懿旨,要張羅著為軒如遴選儀賓了。

    大明除了公主的丈夫叫駙馬以外,郡主、縣主和郡君等宗室女子的丈夫都稱為“儀賓”。

    為了防止外戚做大,公主的丈夫都是從民間遴選,一般是教低級的官員的兒子或者是名門的次子和幼子等等。

    被選上了儀賓以後,就不能做官問政或者是從事任何職業了,俸祿和田產都由朝廷撥給,雖然比不上公主那樣豐厚,但這是種榮耀,畢竟沒有幾戶人家不想跟帝王家結親的。

    郡主的儀賓本來歸宗人府遴選,但是太後疼愛軒如,所以就交給了司禮監秉筆太監魏朝去辦。

    按照李太後的意思,最好是從彰德本地和京師附近遴選,彰德是東安王府所在地,李太後是京師附近大興人,她的意思就是離得近一些,也好知根知底。

    魏朝從一百多位適齡的男子當中選出了三人,呈報給太後以後,太後又讓蔡姑姑親自去查看,以免有什麽閃失。

    蔡姑姑看的第一個人是懷柔的,名叫李成,父親是個七品知縣,但是蔡姑姑發現此人說話的時候總往一邊斜眼,怕他是有什麽惡疾,所以此人就被淘汰了。

    第二個人是祖籍彰德,二十歲的杜長風,父親也是一個七品知縣,哥哥是北鎮撫司的一個總旗,他屢試不中,現在城南開了一家名為“淮南子”的印社,並以此為生,家境一般。

    第三個人是李太後的同鄉大興人,名叫伍九齡,二十一歲,母親那一邊據說是一個開國功臣的後代,祖父做過京官,他父親中過舉人,從他這一輩開始,就是靠祖產生活,據說家裏有良田千頃。

    要說家世,伍九齡略勝一籌,不過遴選儀賓本就不太考慮家世。

    要說樣貌嘛,杜長風儒雅,伍九齡俊俏,倒是各有千秋,不過想到杜長風是做印書生意的,跟柳承誌一樣,又是一個商戶,蔡姑姑就覺得膈應,他們王府有一個商戶做儀賓還不夠嗎?

    倒是伍九齡豐厚的家資引起了蔡姑姑的興趣……

    她心疼軒如沒了娘,又覺得郡主和儀賓成婚以後,朝廷的俸祿太少,隻能維持日常開銷,如果要添置點什麽貴重東西,還要靠朝廷逢年過節和生辰的賞賜,總覺得太寒酸了。

    所以按照蔡姑姑的標準,家世可以不計較,但是一定要有錢,供得起以後郡主的開銷才是。

    但是按照規矩,這剩下的二位都要進入國子監學習皇家的禮儀和法度數月,然後再由太後和王爺來決定,所以蔡姑姑再怎麽偏愛這個伍九齡,也隻能讓他們倆同時通過,同時送入國子監。

    她知道如果因為貪慕伍家的家財而讓王爺傾向於選伍九齡的話,一定會被王爺責罵,而太後會最後問問軒如的意思,所以軒如本人的意願是至關重要的。

    蔡姑姑才從宗人府回了東安王府,走到大門口的時候,見停了一輛豪華的馬車,車旁站了一隊侍衛,車夫正把馬車往王府後的馬棚趕,幾個府兵正把一些行李抬進王府,一個典仗模樣的人正站在門口跟一個太監說話。

    “蔡姑姑,您回來了,這是趙王府的齊典仗,趙王爺家的六王子來了。”太監見蔡姑姑回來了,趕忙上前迎接。

    朱翊鋼本是前任趙王的幼子,他父親去世後,嫡兄世襲了王位,這位六王子朱常池雖然也是嫡出,但卻是嫡次子,也是趙王的幼子。

    他自由聰慧,精於學業,今年正好是他十八歲,宗室不能做官和問政,但是可以到國子監學習,於是趙王便上疏請求皇帝恩準自己的兒子到國子監學習。

    到了京城,朱常池是自然要首先來拜望這個太後身邊的紅人,自己的親叔叔朱翊鋼。

    而且趙王知道朱翊鋼好不容易得了東安郡王這個可以世襲的封號,卻死了兒子和王妃,而且沒有再娶的意思,眼看東安王府就要絕嗣,如果他願意從自己的侄兒中選一個作為養子繼承王位,豈不是兩全其美。

    趙王知道朱翊鋼生性簡樸,為了給他留下一個好印象,便沒有讓朱常池去朝廷分配的官舍,而是暫時寄住在朱翊鋼在京師的王府裏,如果能夠讓朱翊鋼看中自己的兒子,也不失給這個他疼愛的幼子找了一條好的出路。

    正堂裏,朱翊鋼和朱常池正在熱絡地寒暄著,朱翊鋼又讓人去叫如意和軒如,並為常池引薦這兩個堂姐妹。

    軒如自小經常到趙王府去玩,自然是認得常池的,二人之間也沒那麽拘謹,倒是如意才回到王府,這是第一次看到朱翊鋼以外的宗室男子,雖然她做為柳家的主母這一年也見過不少大場麵,但是跟常池畢竟是第一次見麵,總歸要生分一些。

    常池見這位寡言的堂姐垂著眼,顯得溫婉可人,聽他堂叔說是自小流落在王府外的長女,為了找到她費了好些力氣,看堂叔提起她的時候,眼睛也滿是慈愛,所以這位堂姐也是需要好生應付的人之一。

    不過常池見如意挽著婦人的圓髻,又有一大一小兩個兒子,便料定叔叔找到她時,她已經成婚了,但是為何未見她的夫婿?

    常池自幼在趙王府學會的就是謹言慎行,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問,既然叔叔和堂姐都沒有提到這個堂姐夫,他也不便開口問。

    晚上的家宴,朱翊鋼特許小環抱著啟瑞上桌,讓他坐到了常池的旁邊。

    啟瑞看著常池蟒袍上的四爪蟒龍問道:“他們說您是我娘的堂弟,那我該叫您什麽啊?”

    “夫人的弟弟,少爺你自然是叫舅舅了!”小環說道。

    “那你就是我的舅舅了!”啟瑞笑著說道。

    常池應了一聲,這個孩子倒是聰明伶俐,不像他兄長們的那些孩子們,要麽嬌生慣養,要麽孤僻少言。

    晚宴因為有了啟瑞的笑聲,氣氛也活躍起來,常池也體會到了在趙王府從來沒有體會過的家的感覺。

    ------題外話------

    陳昱和田靜珩的姻緣算是成了,不過婚禮會在後麵一點的章節簡單提到,下麵王府的人又該為軒如的婚事操心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