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穎川群賢3
字數:2601 加入書籤
戲誌才,曹操早期重要謀臣,雖然史書記載不多,然而從《三國誌》字裏行間仍可觀其才能——彧言策謀士,進戲誌才。誌才卒,又進郭嘉。由是可見,戲誌才的才能應該和郭嘉不相伯仲,甚至還在郭嘉之上,很簡單的道理,如果戲誌才的才能與郭嘉相差甚遠,荀彧不可能放著有更出色的人才不推薦,而找戲誌才來濫竽充數,而郭嘉的身份則更傾向於戲誌才的替代者,當戲誌才死後,找不到如此出色的人才,荀彧這才推薦了郭嘉,至於後世中郭嘉的名頭遠高於戲誌才,大概是因為戲誌才早卒,成就不多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三國演義》的廣泛流傳所造成,恰恰是這部四大名著對戲誌才之隻未提!
陳群此人同樣非常了得,興平元年,劉備任豫州刺史時以他為別駕,後劉備兵敗徐州,陳群投入曹操之下,一手創立了九品官人法,為魏晉南北朝主要的選官製度。
毛玠此人名氣不大,然而當獻帝逃離長安,來到洛陽後,發覺洛陽被董卓一把火燒成了廢墟,獻帝與眾大臣衣食無著,曹操、袁紹二人都在猶豫是否將這個香餑餑攢在手中之時,正是他向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的意見,力主迎獻帝,曹操采納了他的意見,奉迎天子到了許縣,其後占據大義之名的曹操勢力開始騰飛。由此可見,他是一個極具戰略眼光的人物。
逢紀此人為袁紹主要謀臣之一,品德高尚、公私分明,時審配與他有私怨,官渡之戰後審配兩位兒子被虜,有人向袁紹講審配的讒言,眾人都在落井下石,隻有他肯定審配的氣節,為他仗義執言。
李嚴,字正方,先仕劉表,劉表滅亡後投了劉璋(劉璋表示,看起來這一次李嚴要早二十多年投到自己手下了),後在綿竹一帶抵抗劉備,對峙一段時間後,率部降了劉備。劉備臨終之際,他與諸葛亮受遺命輔佐後主,統管內外軍事,鎮永安以擋東吳。
婁圭乃曹操幼時好友,曹操常感歎“子伯(婁圭字子伯)之計,孤不及也”。如不是劉璋意外降臨,他日後應該投了昔日好友曹操,至於現在,就看劉璋是否能憑三寸不亂之舌將之留下。
梁習,又是一個被老羅選擇性遺忘的人物之一,曹魏並州刺史,治理並州期間,政績為曹魏各州之首。其才能不止於施政方麵,軍略也極為高超,可謂文武雙全,時鮮卑屢犯並州,正是他率並州士兵一次次擊敗了鮮卑的入侵。
……
席間,劉璋舌綻蓮花,眾人被他忽悠的昏頭八腦,頭腦一熱,竟然一個不落的投到了他的麾下。心情歡暢的劉璋於席間喝了個酩酊大醉,被人抬入荀府休息了。
第二日,荀彧告訴劉璋,如今穎陰城中,他還為劉璋留下了一位大人物。
劉璋得到驚喜已經太多,聞言不免很是期待,問道:“不知是何人,能得文若如此推崇?”
荀彧隻說了五個字:“蔡邕,蔡伯喈!”
原來董卓得勢後,采取女婿李儒“擢用名流、以收人望”的意見,下旨召包括仍被流放江南的蔡邕等人入京供職!蔡邕途經穎川時,想起自己昔日好友荀爽,十餘年未見,此番路過,他自然便帶著妻女前去拜訪。荀彧也被召回參加荀爽為蔡邕舉辦的宴會,荀彧覺察到蔡邕的作用,便勸他:“如今董逆倒行逆施,乃大漢第一罪人,公一旦入京,事賊則對漢不忠,如果反抗則徒損性命,不若不去。”蔡邕表示自己也知道這一點,他也曾上表推辭,可是董卓威脅如若不去,則誅其滿門,他懼其淫威,不得不帶著妻女從江南萬裏迢迢的趕回洛陽。荀彧便給他出個主意,告訴上表稱自己年老體弱,不適舟車之苦,病倒了,暫時不能入京,待身體稍適後既行入京,先拖上一些時日,等諸侯討董後董便沒有心思管他了。他從荀彧之言,來了個拖字決。其實董卓招賢納士不過是做個麵子工程,請這些人入京隻不過是讓他們當花瓶,對他們並不十分看重。此前威脅蔡邕,不過是覺得他不識實務、掃了自己的麵子。如今既然蔡邕服軟,那董卓也不會派人去查看一下真病還是假病,心想“養病就養病唄,萬一進了洛陽,自己聽不慣他的嘮叨,把他給宰了,豈不是惡了自己的名聲?”
而這個名字劉璋當然不會陌生,來到漢末雖然首次聽說,然而二十一世紀的他卻也知道蔡邕這個有著諸多“家”的大人物,文學家、史學家、音樂家、書法家……而且他還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才貌雙全的女兒——蔡文姬!
雖然蔡氏父女名聲極重,劉璋卻不免有些失望,他原以為自己可能再斬獲一名或如荀彧、郭嘉、徐晃、黃忠這樣的人才……
可是荀彧的開導很快便讓他開心起來。荀彧告訴他,或許蔡邕施政、打仗不行,然而他學養深厚、剛直不阿,靈帝時因直言勸諫而獲罪被流放江南,這讓他在仕林之中有著極高的威望,如果他能投到劉璋麾下,將極大的增加劉璋在士人心中的份量,對以後劉璋招攬人才將有莫大的助力!一個政治團體想要沿續下去,人才不能出現斷層,因而培養人才是一個政治團體的重中之重!蔡邕學識淵博且長於教學,知己(所謂往來無白丁,能和他做朋友,能力想必不會差,不然話不投機半句多,如何還能做朋友?)、學生更是遍布大漢,如果蔡邕投效,則可借他之名招納其好友、學生辦學,為源源不斷的輸送各式人才……
聽到這兒,劉璋如何還能不知道蔡邕的重要性?立即便與荀氏叔侄一同前往荀氏祖宅拜訪荀氏如今的掌舵之人,荀彧的六叔荀爽(蔡邕仍正在荀氏祖宅做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