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阿拉人敬權貴

字數:13937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五十六章 阿拉人敬權貴

    五月的上海,是一年中天氣最好的月份。

    再說王浩從平湖回來之後,白天繼續在上海跑市場。上海那麽大,紙箱廠又那麽多,王浩不可能靠打的去找廠家,隻能拿著上海地圖,乘公交車一家一家去找。好在這個時候的上海,天氣不是很熱。白天氣溫雖然有三十多度,但上海靠近海邊,風比較大,所以王浩並不覺得很熱。與當年王浩去跑深圳時候相比,那是更好了。當年的深圳,剛開始發展,很多工業園區在地圖上都找不到,全憑亂跑找廠家。深圳也比上海熱,雖然深圳也在海邊,但夏季依舊沒上海風大。

    王浩跑了幾天,進展不大。但是,通過李軍在電話中的提醒,王浩找到了同是國家林業係統的上海木材廠。

    上海木材廠就在上海火車站廣場附近,王浩走進這家老國營企業,按照李軍的介紹,直接找到該廠的錢總工程師。

    這個錢總工程師,是個年近六十歲的長者,或許用腦過度,錢總頭上幾乎找不到一根頭發。不過,錢總是一個和藹可親的技術領導,當他知道王浩來自廣西洛清江造紙廠,並且負責上海一帶銷售工作之後,便馬上熱情地讓王浩在他的辦公室裏坐下,並親手給王浩泡了一杯茶。

    錢總還打電話叫來了廠裏幾個部門的領導,並對王浩說:“在坐的幾位包括我,都去過廣西洛清江造紙廠。你們廠的確不錯,你們安司長領導有方。”

    王浩這時方才知道上海木材廠有人去過廣西廠裏,錢工叫來的幾個都去過廣西紙廠。

    閑聊之中,王浩便說明來意。那錢工倒是爽快,他馬上向王浩介紹在坐的那位姓朱的供應科長,叫王浩一會與朱科長去供應科談業務。

    錢工告訴王浩,上海木材廠很快就要搬遷到市郊新廠房,所以大家都很忙。同時,錢工又給王浩介紹了一位開紙箱廠的申老板,說申老板是從上海木材廠銷售科長職位上辭職下海的。

    王浩謝過熱心的錢工,又考慮到錢工等人忙,他便向大家告辭,並跟著朱科長來到供應科辦公室,簽了一份木漿合同。朱科長在簽合同時,還明確地對王浩說清楚,先進一車皮木漿,等老廠搬遷到新廠房後再繼續進。

    不管怎麽樣,這是王浩來上海後的第一份銷售合同,他知道這份合同不是通過自己努力而得來的,完全在於木材廠領導看重廣西洛清江造紙廠安老板,因為安老板身份特殊,是林業部裏的一位司長(確切說是副司長),同是林業部直屬單位的上海木材廠領導,理所當然要支持安司長了。

    王浩能得到木材廠合同,小吳先來卻得不到,這也是人事關係問題,王浩得到大老板和李軍的支持,這也從側麵證明了靠山的極大作用。

    再說王浩從錢工那裏得到了從木材廠銷售科長位置上辭職出去、開著一家中型紙箱廠的申老板的聯係地址和電話,他從木材廠簽了合同出來時,便馬不停蹄地乘公交車趕去離市中心有點遠的城西近郊。當他來到申老板廠門口時,這才發覺己近中午。

    王浩用手機跟申老板說明來意,當他知道是錢工介紹之後,便邀王浩立刻進廠,因為他下午一般不在廠裏。

    王浩與申老板在他的辦公室裏見了麵,申老板熱情地給王浩沏茶,並開始暢聊。

    申老板是位比較健談之人,這或者與他從銷售科長轉身出來有關係。他長的英俊而又儒雅,年紀與廣西洛清江造紙大老板安司長一般,也是穿著時尚,頭發梳理的有型有樣。他個子與大老板一般高,但身材更顯長條,他的臉型也有點像韓國男人,也是長條臉。看上去人很精練,但沒有安司長顯得霸氣,他有阿拉人的含蓄氣質。

    或許申老板在國營單位呆的時間太長,也或許他做生意與林業係統有關聯,他對安司長也是敬重有加。

    申老板對王浩說:“下次如果安司長來上海,你告訴我,我安排請安司長吃餐飯,我喜歡與聰明有才幹的安司長交朋友。”

    王浩則說:“大老板上海是要來的,主要還得看我在上海市場做得怎麽樣?如果市場打不開,大老板也來不了。”

    申老板說:“你把紙樣留下來,我給技術員測試,如果能用,我是盡量幫你忙的。上海市場很大,但廣西距離太遠,運輸不方便,我是實話實說。退一步來說,即使我們做不成生意,也不影響我們成為好朋友,你們大老板來上海,我一樣會熱情款待他的,你記住我今天對你的承諾!”

    王浩與申老板暢聊了將近一小時,其間申老板要邀請王浩吃中飯,被王浩婉言謝絕了。他想,既然申老板信誓旦旦會款待大老板,這個吃飯的機會,就等到大老板來上海時用上吧。大老板是一個喜歡講排場的官員,有個上海老板熱情款待,自己臉上也有光。

    王浩估測時間,該是告辭申老板的時候了。他便起身,向申老板告辭。

    臨走之前,申老板忘不了又叮嚀一句:“小王,記得常聯係,安司長來上海一定要通知我!”

    王浩從申老板那裏出來之後,在回來的公交車上,他回想今天與木材廠及申老板的接觸過程,幾天來對上海市場的難以打開,對上海人距人千裏的心態,驀然茅塞頓開。原來阿拉人敬重權貴!

    正當王浩忽然明白上海人的為人之道時,手機鈴聲突然響了起來。王浩拿出手機,朝屏幕上看去,一個上海陌生電話,王浩納悶,人生地不熟的上海,誰會主動打來電話?

    “你好!”

    “請問你是廣西紙廠駐上海辦事處王總管嗎?”電話那邊傳來阿拉人那輕柔的上海普通話。

    王浩更是驚訝,對方知道自己的來曆,自己剛來不久,能叫出自己在東莞的稱謂的人,除了廠裏跑銷售的,還真想不出誰能叫出自己的東莞稱謂。

    “朋友怎麽知道我的稱呼和電話好碼?朋友是不是做紙張生意的?”

    對方在確定接電話之人就是王總管之後,馬上熱情地自我介紹起來:“王總管你好,我是上海茂源紙業有限公司,我是王佳偉,專做紙張生意,原來與你們單位的小吳聯係過,今天打電話到辦事處,才知道小吳回廠,上海由王總管負責。”

    聽說是小吳在上海的客戶,王浩一陣暗喜,總算有他的一家客戶找上門來了。他沉著地說道:“原來是王老板,你好!我是新接手上海組的王浩。”

    王佳偉高興地說:“王總管你好,歡迎你到上海!”

    一陣客套之後,王浩心裏在想,小吳怎麽沒帶我去這家廠?而且賬本上也沒有上海茂源紙業有限公司這家單位,難道是沒做過一單生意的熟客?

    王浩懷著疑問,便問王佳偉:“王老板好像沒與我們廠做過生意?”

    王佳偉直爽地說:“沒做成,但很想做。王總管現在什麽地方?”

    王浩說:“我就在市裏。”

    王佳偉說:“那你能不能現在就到我公司來,我們麵談一次好嗎?我們公司就在離上海外灘不遠的北京東路靠外灘一側。”

    王浩心想該去王佳偉那裏看看,看他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公司,為此,他問清楚地址之後,就決定打的士直接過去。

    在去王佳偉公司的出租車上,王浩為了事先知道他的一些底細,便打電話到湖北施恩駐上海辦事處,陳大哥接了電話。

    陳大哥對王浩去找王佳偉,明顯表露出不快。他的意思是,上海經營廣西洛清江造紙廠紙張的最好隻有他們一家,多了就難做了。同時,陳大哥也告訴王浩,說王佳偉隻是私人開的一家小公私,跟本沒有實力經營廣西紙,不要去相信這些小公司,以免被騙。小吳在的時候,王佳偉也來找過,被小吳拒絕了。

    王浩當時告訴陳大哥:“你們公司在上海一年,市場還是那麽一點點,每個月連一個車皮都沒有。我可不能就這樣把全上海市場留給你們這樣浪費掉。”

    王浩掛斷了電話,心裏還有氣,一兩個月都賣不出去一個車皮,還想獨占上海市場?

    就在王浩心中氣惱之際,手機又響了。他以為是王佳偉打來的,接過電話一聽,又是一個陌生人,並且與王佳偉一樣,能叫出“王總管”。通過電話之後,方才知道對方是上海宏運紙張有限公司的張老板,是從小吳那裏獲得王浩信息的,並約王浩下午見麵。

    王浩終於明白了,王佳偉和張老板都是從小吳那裏獲得自己的信息。這兩家公司,都沒有與廣西紙廠做過一筆生意,小吳為什麽要介紹他們來找自己?王浩心裏對此產生了很大的疑問,莫不是小吳想讓我進套?

    王浩正在思考如何應對小吳介紹來的這兩家公司時,出租車停住了。

    “老板,你要來的地方到了!”

    “哦,到了,多少錢?”

    “36元!”

    王浩付了錢,下了車。抬頭朝路邊門牌號看去,正是王佳偉公司所在地的618號。這是一簡普通的二層店麵房,樓房也是老洋房建築。

    一樓門口,一塊長方形牌子橫著掛在門簷上,白底黑字,上寫:上海茂源紙業有限公司。

    王浩便朝一樓店裏走去,隻見不大的店裏擺放著兩張辦公桌,其中一張桌子上坐著一位五十多歲的男人,他麵朝門口,見到了王浩走進來,便馬上招呼道:“老板找誰?”

    王浩馬上回答道:“我找王佳偉老板。”

    那五十多歲的男人和氣地問道:“找老板有事嗎?”

    王浩說:“我是廣西紙廠的,你們王佳偉老板約我到公司洽談生意的。”

    那五十多歲的男人聽了王浩的回答後,馬上站立起來,滿臉堆笑地說:“你就是廣西紙廠的王總管,老板前吩咐說過了,讓我在這裏等你。走吧,我帶你上樓去,老板在樓上等你呢!”

    王浩隨著那男人走上二樓,隻見在二樓臨街窗戶前,也擺放著兩張背靠背地辦公桌,裏麵辦公桌前坐著一位年輕男子,麵朝著樓梯口。

    帶著王浩上樓的那五十多歲的男子,一見到二樓辦公桌上坐著的年輕男子,馬上用上海話向他說話。

    王浩雖然聽不懂上海話,但能估摸到上了年紀的男子一定是向老板匯報。

    果然,那年輕男子一聽到上了年紀的男子匯報之後,馬上從坐椅上彈了起來,向王浩迎了過來,嘴裏還熱情地說道:“歡迎王總管的到來!”

    王浩看著眼前這位稍微有些單薄的年輕男子,估摸比自己要小好幾歲,這麽年輕就能獨自開公司,看來對方也是個有頭腦有闖勁的年輕人。

    “你好!你就是王佳偉王老板吧?”

    “是的,我就是王佳偉!”

    一陣寒暄之後,王佳偉請王浩在他對麵辦公桌坐椅上坐下,並用普通話對那上了年紀的男人說:“張叔,麻煩你給廣西客人泡杯茶來!”

    張叔馬上動手給王浩泡了一杯茶,然後問王佳偉:“佳偉,還有事需要我幫忙嗎?”

    王佳偉很禮貌地對他說:“張叔,沒事了,你去忙你的吧!”

    張叔聽了王佳偉說過之後,便向王浩告辭:“王總管,我先下樓,你們談!”

    張叔下樓去了,王浩就問王佳偉:“張叔是你親戚嗎?”

    王佳偉說:“不算是親戚,是同學的老爸,我們關係挺好的。”

    王浩說:“看得出來,你們互相之間很尊敬!”

    王佳偉這時轉移話題:“王總管可能比我大幾歲吧?”

    王浩問:“你今年多大?”

    王佳偉說:“我剛過而立之年,三十一歲了!”

    王浩說:“那我大你五歲。”

    王佳偉馬上說:“既然王總管年長我五歲,那我以後就稱王總管為大哥吧!”

    王浩笑笑說:“謝謝小弟!”

    接下來王浩和王佳偉就開始談論生意問題,主要是王佳偉想在上海經營廣西紙。

    對於王佳偉要經營廣西紙,王浩當然表示讚成,關鍵在於付款方式。而王佳偉想讓王浩墊資一到兩個車皮紙款,這是王浩不能接受的。王浩考慮到對王佳偉不了解,怕幾十萬資金墊底,萬一又來個趙亮飛式的卷款逃走,那自己就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死定了。況且,王浩還給王佳偉說了,隻要第一個第二個車皮先付款,做熟了,到時候可以考慮給他墊資一個車皮。王浩告訴王佳偉,人家湖北公司可是從廣西紙廠的欠款中以紙抵款拿的紙,一分不欠,湖北公司還不希望我們在上海發展其它代理商。

    或許王佳偉的確沒有支付一個車皮紙款的實力,因此他一直堅持要王浩給予他一個車皮的周轉。

    雙方至此就無法再繼續談下去了,但雙方依然有交往下去的願望。因此,兩人繼續閑聊。

    王浩當時有意向王佳偉談及來時路上接到的上海宏運公司張老板的電話,沒想到王佳偉對這家公司倒是很熟。王佳偉告訴王浩,這個張老板是個三十歲左右的安徽人,沒有什麽實力,跟他做生意可要小心,上海人最不喜歡跟安徽人打交道。

    王浩謝過王佳偉的提醒,然後告辭出來。

    這時己經是下午兩點多鍾,王浩正考慮要不要去赴約張老板時,手機又響了,正是張老板的來電。

    接了張老板的電話之後,雖然王浩心裏覺得這個張老板基本上不是自己想與之打交道之人,但去會一會他,對自己了解上海市場多少還是有點幫助的。為此,王浩決定馬上打的去見張老板。

    張老板公司在靜安區,距離北京東路不算太遠,打的二十來分鍾就到了。

    張老板的公司也是在一棟寫字摟裏租的一間辦公室,王浩按照張老板給的地址,很容易就找到了這裏。

    王浩走進宏遠紙張有限公司這間明亮寬敞的辦公室,隻見一張嶄新的紅木辦公桌擺放在辦公室靠裏右側,一位年輕俊郎的後生坐在辦公桌前,王浩估計此人便是張經理。正想打招呼時,坐在桌前的年輕後生己迅速站了起來,用標準的普通話向王浩說道:“你好!你就是廣西紙廠的王總管吧!”

    王浩見此人反應迅捷,心中覺得此人腦袋特別靈光,是個做生意的料子。他馬上回答道:“你好!你就是宏遠紙張公司的張老板吧!”

    那張老板從辦公桌前朝王浩走了過來,並伸出右手,與王浩握起了手:“我就是張振宇,歡迎王總管光臨,快請坐!”

    王浩朝辦公室裏唯一的一張白色真皮長沙發走去,並落了坐。張老板立即動手給王浩泡了一杯綠茶,然後又從辦公桌那裏拉來了他的那張辦公椅,隔著一張茶幾與王浩相對而坐。

    雙方通過交談,王浩方才知道張老板的真實年齡,他比王佳偉還長兩歲,己是一個三十多歲的成熟男子,隻是他因為長的英俊,皮膚又好,因此,看上去他最多隻有二十五、六歲。

    張老板做紙的時間比王佳偉長,但具體實力如何,王浩無從知曉。隻是,張老板與王佳偉一樣,也是要求王浩先發一個車皮廣西紙做墊底,這是王浩無法接受的。

    又跟王佳偉勸王浩小心一樣,當張老板知道王浩從王佳偉那裏過來之後,張老板也勸王浩小心,說王佳偉入行沒幾年,做的不是很好,資金不夠雄厚。

    生意談不攏,再談下去也沒意思。王浩便告辭張老板,打的來到上海火車站,在站前廣場郵局給廣西紙廠打了一封電報,將上午與上海木材廠簽的合同告知大老板,並下了訂貨單。

    到了這個時候,跑了一整天的王浩方才鬆懈下來。在走回永紅旅館路上,忽卻肚子空空,這才想起忙了一天連午飯都忘了吃。想到午飯沒吃,更覺饑腸轆轆。王浩加快步伐,不一會便回到永紅旅館。

    那小劉正在一樓總台值班室,見到王浩回來,馬上高興地叫道:“王大哥回來啦,我給你開門去!”說完就拿著一串鑰匙走了出來,陪著王浩走上二樓。

    王浩邊走邊問:“小劉,今天不去外麵拉客?又住滿啦?”

    小劉歡快地說:“大哥來的這幾天生意特別好,今天又早早住滿了!”

    王浩笑笑:“那又陪大哥吃晚飯去吧!”

    小劉爽快地答應道:“好的,一會老板娘來了我就來叫你。這幾天生意好,老板娘很高興,還對我說是王大哥給帶來的好生意。我跟老板娘說陪你吃飯,她保準答應。”

    王浩聽了小劉說的話,便笑笑說:“你們老板娘真的這麽說?”

    小劉說:“真的這麽說。”

    這時,小劉己將房門打開,待王浩走進房間,她就說:“大哥,我去看看老板娘來了沒有,你在房間等我。”說完便匆忙地下樓去了。

    又餓又困的王浩,將黑色挎包往床上一摔,然後整個人也四仰八叉地倒在床上,渾身骨骼咯咯地一陣響過之後,頓覺如雲裏霧裏般地舒爽。他閑目養神片刻,手機響聲又起。

    王浩心裏罵道:“老子正躺著舒服,誰又來電話打擾?”

    罵歸罵,電話還得要接的。王浩打開手機,一看電話號碼是廣西廠裏李軍副總打來的,他立馬一個翻身爬將起來接了李軍來的來電。

    “王浩,你的電報老板給我看了,己通知銷售處立即給車間下生產單。另外,你在上海那邊市場好像沒進展,老板叫我明天就趕去上海協助你。”

    “李副,上海市場的確有難度,等你到上海,我再給你詳細介紹。”

    “好的,我估計後天晚上就能趕到上海,你後天開個雙人房吧。”

    “李副,你明天買好車票告訴我是哪一趟火車,到時我好去接你。”

    掛了電話之後,王浩看看時間己是傍晚六點多鍾。饑腸空空,小劉怎麽還沒來叫呢?王浩等不及小劉來叫了,他走出房間,順手將門關上,然後走下一樓。

    隻見小劉正和老板娘在總台值班室裏說話,那老板娘一眼就看到了剛從樓梯上走下來的帥氣的王浩,她馬上笑著向王浩招呼道:“小王,去吃飯了吧,小劉剛剛對我講了。陪你去沒問題,你們倆一起去吃吧,吃好飯叫小劉陪你去城隍廟玩玩,那裏晚上可好看了。”

    王浩見老板娘如此厚待自己,心裏十分感激。他馬上微笑地回答道:“謝謝老板娘,一會給你帶點好吃的回來!”

    老板娘馬上說:“不要帶,什麽都不要帶,我晚飯吃過以後什麽都不吃的。”

    王浩哦了一聲,隻好說:“那我帶小劉吃飯去了,謝謝了!”

    王浩說完話,便和小劉朝後走。身後還傳來老板娘的說話聲:“別客氣!”

    王浩和小劉走出永紅旅館,沿著小巷朝前走。

    “小劉,今天想吃點什麽菜?”王浩一邊走一邊問身旁的小劉。

    小劉眨眨眼,想了一下,才回答道:“大哥,我們去上海城隍廟去吃吧?”

    王浩不知道上海城隍廟在哪,再說,城隍廟一個寺廟還有什麽好吃的,帶著這種疑問,王浩就問小劉:“城隍廟不是個寺廟嗎?那裏怎麽會有小吃?”

    小劉朝王浩大哥哥笑笑說道:“王浩大哥,上海城隍廟不單單是有寺廟燒香的地方了,它可是上海最有名的商業步行一條街,那裏的小吃應有盡有,你要是每種隻吃一點,保證你吃不完街上所有的小吃。”

    王浩出差雖然去的地方很多,但除了工作,一般都不會去找當地小吃,更不會到處閑逛,因此,王浩自然也不了解上海城隍廟。現在既然有小劉帶去,王浩自然會答應的。

    “小劉,那你帶路去吧?”

    小劉馬上說:“坐公交車去,在外灘那邊,有點遠。”

    王浩哦了一聲,然後才說:“那麽遠,現在坐公交車去,正是高峰時間,我們還是打的去吧。”

    說完話,王浩便帶小劉回頭往火車站方向走去,那邊的士多些。還沒走到火車站,王浩就攔到一輛出租車,兩人上了後坐,王浩便對出租車司機說:“到上海城隍廟!”

    出租車上了高架橋,避開擁堵,不用二十分鍾就來到城隍廟商業街口。

    王浩付過車費,出租車開走了。王浩與小劉朝城隍廟商業街走去,剛走到寬闊的街口,朝步行街望去,隻見大街兩旁,盡是仿古低矮樓房。街口比較寬,左側有一大塊空地,進去約四五十米,有一棟四五層樓高的仿古樓房,每一層樓都有飛簷鬥拱,看上去十分氣派豪華。四樓正中,掛著一塊黑色牌匾,牌匾上書寫著四個大字:豫園酒家。

    王浩看到這古色古香的豫園酒家,估計這酒家一定很高級。

    “小劉,這豫園酒家來過嗎?”

    “大哥,你在開小妹玩笑,這麽高檔的豫園酒家,我一個打工妹能進去嗎?”小劉朝王浩白了一眼。

    王浩笑笑說:“進不了豫園酒家吃飯,進豫園酒家當服務員也是一樣啊!”

    王浩剛說完,小劉就用手打了他肩膀一下,笑著說:“大哥開國際玩笑,我長的這麽難看,能進豫園當服務員,那我不就高興死啦!”

    王浩側過臉,仔細端詳小劉一會,然後正兒八經地說:“誰說小劉不漂亮,在我眼裏,小劉比誰都漂亮。”

    小劉開心地笑了,她臉朝王浩笑笑說:“我知道我不漂亮,不過我也愛聽大哥說我漂亮!”說完話,小劉右手勾著王浩左手,開心地靠著王浩朝前慢慢行走。

    王浩想不到小劉會挽著自己的手在大街上行走,他倒是有點拘束地說道:“小劉,這麽多人,你挽著我的手腕走,不怕嗎?”

    小劉大方地說:“怕什麽?你是我大哥哥啊!”

    王浩聽小劉這麽一說,也就釋懷了,他任由小劉挽著自己手腕,朝人潮如流的城隍廟大街走去。

    “小劉,街上怎麽都是擺賣小商品的攤子,不見小吃啊,我肚子餓了,中午都還沒聽。”

    “哎喲,大哥連中午都還沒吃,那是餓了。快點走,裏麵就是小吃廣場了。”

    兩人並排走在擁擠的商業街上,天色漸晚。這時候,路燈突然亮了,那華麗的燈火,將仿古的城隍廟大街映照得富麗堂煌。

    “大哥,前麵就是城隍廟小吃廣場了!”小劉用手指了指前方。

    王浩此時被城隍廟大街美麗、繁華的夜景迷住了,先前的饑餓感也消失了。他心情愉悅地左顧右看,隻覺得今夜不虛此行。

    “小劉,城隍廟夜景很美,也很繁華。”

    “當然啦,這可是上海最具人氣的地方。”

    倆個人一邊賞景一邊走,一會就來到城隍廟小吃廣場。

    王浩朝小吃廣場看去,隻見廣場四周都是小吃店鋪,招牌眼花繚亂,最引入注目的,是中間一座仿古四方木樓,小巧的木樓正中掛著一幅“綠波廊”牌匾,王浩覺得此樓最顯眼,最繁花。他對身旁的小劉說:“小劉,你看這綠波廊,一定是小吃廣場最好的店鋪。”

    小劉看了一眼綠波廊,然後對王浩說:“綠波廊當然是小吃廣場最好的吃食店了,聽說美國總統都到這裏吃過,很有名氣的。不過,這種地方我們吃不起,大哥,我帶你去吃南翔小籠包吧,那裏的小籠包特別好吃。”

    小劉說完就拉著王浩大哥來到一個排著長隊的店鋪前,正是南翔小籠包店。

    兩人排在二十多人的長隊後麵,王浩忍不住就問小劉:“這南翔小籠包有那麽好吃嗎?還要排這麽長的隊買?”

    小劉說:“的確好吃,出了名了!”

    其實,王浩不太喜歡吃小籠包,他覺得小籠包太油膩,盡管王浩喜愛吃肥的紅燒肉,但他就是吃不來小籠包那個油膩味。不過,因為小劉喜歡吃,王浩也隻好裝著喜歡吃的樣子,陪她排隊。

    排了十幾分鍾隊之後,終於輪到王浩和小劉了。倆人買了兩籠小籠包,又買了兩碗稀飯,幾碟小菜,找了個位子坐下。

    小劉毫不客氣就吃將起來,王浩因為肚餓,也夾了一個往嘴裏送。

    “大哥,南翔小籠包好吃嗎?這裏的小籠包特別皮薄,餡多又香,挺好吃的。”

    “是挺好吃的,我還是第一次吃到這麽好吃的小籠包。”王浩違心地回答了小劉,他不好意思說南翔小籠包不好吃,況且周圍都是南翔小籠包的超級食客。不過,王浩的確餓了,饑不擇食,他也將一籠小籠包吃完,還喝了兩碗稀飯。

    從南翔小籠包店出來,小劉又帶王浩去了幾個小店,各買了一點小吃品嚐品嚐。

    吃飽之後,小劉告訴王浩:“大哥,城隍廟大街離上海外灘不遠,我們要不要去外灘玩一下呢?”

    王浩跑了一天,己經很疲倦了,因此他告訴小劉:“小劉,大哥今天有點累了,明天又要早起去郊外跑市場,我們改天再去外灘玩吧!”

    小劉哦了一聲,然後馬上又高興地說道:“好的,我們回旅館去吧!”

    兩個人往來路走出城隍廟大街,然後乘出租車回永紅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