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發現新品
字數:9501 加入書籤
第一百五十七章 發現新品
王浩和小劉回到永紅旅館,己是晚上八點多鍾。..
王浩在回來之前,給永紅旅館老板娘買了一些小吃,回到旅館,見老板娘還坐在總台值班室裏,他便將一盒小吃拿到總台。
“老板娘,這是我們在城隍廟小吃廣場給你帶來的小吃,你嚐嚐吧!”
王浩將一盒小吃放在桌子上,然後就走。
那老板娘聽王浩說了之後,馬上說道:“謝謝小王!叫你別給我帶吃的,你還要給我帶啊。”
王浩走上樓去,那小劉趕緊拿了鑰匙上樓給王浩開門,開好門就下樓去了。
王浩等小劉一走,便也拿上洗漱物品,到樓下洗漱去了。
洗完之後,王浩回到樓上房間,很快便上床睡覺了,因為明天一早,王浩還打算到郊外去跑市場。
第二天一早,王浩便爬起來。洗漱完畢,提上小挎包,便走下一樓。
此時還沒到七點,旅館大門還沒打開,那值班室也關著門。王浩便去敲值班室門窗,他不知道誰在值班室裏值班,他試著呼叫小劉。
值班室裏還真的是小劉,她聽出是王浩大哥的聲音,馬上睡眼惺忪地從值班室裏走了出來。
“大哥,咋這麽早就出去?”
“我今天要到郊外去跑跑,必須早去。”
“晚上回來嗎?”
“回的。”
“哦,祝大哥今天好運氣!”
“謝謝小劉!”
王浩走出永紅旅館,到小巷那家拉麵館吃早餐。
早餐吃好,王浩打的到汽車站,然後乘到遠郊嘉定的班車。
王浩在嘉定按照電話薄上的黃頁單位,找到了兩三家紙品廠。這些廠家,東一個西一個的,又在城鄉交界之處,乘車十分不方便。不過,王浩為了想趕在李軍到上海之前打開一兩家廠,給李軍一個交待,王浩隻能不顧天氣炎熱,奔走在這些分散的工業園區。
隻是,王浩付出的辛勤汗水,並沒有得到一絲回報。跟上海近郊一樣,沒人能接受從遙遠的廣西,發紙到大上海。麵對如此殘酷而又尷尬的局麵,又饑又困的王浩,不免有點心灰意冷起來。
王浩孤獨地閑逛在城鄉結合之間的工業園區,心裏卻十分鬱悶。難道在國內最大最繁榮的上海大城市,也打不開一家紙箱廠?比東莞深圳還難打開?
心情沉重的王浩,從園區中心走到園區最外圍。那破爛的路麵,陳舊的廠房,以及旁邊的稻田,更讓王浩心裏覺得落差極大。為什麽要聽大老板的安排來上海跑市場呢?東莞廠裏還一直等著自己回去管理啊!萬一在上海打不開市場,灰溜溜地回廠,那自己在銷售這塊陣地上奮鬥多年才獲取的榮譽,瞬間就會消失殆盡,蕩然無存。這是王浩最不能接受的現實!為了榮譽,他寧願暫時不回東莞,也要在上海苦戰,直到打開並占有一席之地為止。
經過一陣思想上的激烈鬥爭之後,本來有些浮躁的王浩,又恢複了平靜和信念。此時,他不再覺得這條破爛的園區小路那麽迷茫,反而覺得它隱藏著希望。
離公路隻有一百多米遠了,王浩看看天色,也該是趕回市區的時間了。看來今天是沒有希望了,隻好等李軍來了再說。
主意己定,王浩加快步伐朝公路走去。大約離公路隻有十多米時,王浩發現小路右邊有一家小廠,從柵欄似的鐵門朝廠裏看去,裏麵廠房堆放著幾卷像水泥紙袋紙一樣的卷筒紙。這一發現,讓王浩覺得有點意外,但更多還是驚喜。
王浩想不到這地方也有水泥袋廠,上海地區跟本就沒有水泥廠啊,這水泥紙又是用來幹嘛的?
為了探個究竟,王浩推開廠門,直接走到廠房堆紙之處。近看這幾卷筒紙,王浩發現這些紙與水泥袋紙有明顯區別。首先,是紙的顏色。水泥紙袋紙是原色木漿紙,而眼前這幾卷紙,明顯是上過顏料,紙張呈淺黃色。
王浩立即判斷,這些卷筒紙絕對不是水泥袋紙,那它究竟是什麽紙?其用途又是什麽?
王浩想到廠裏去找個人問問,為此他找到廠辦公室,然而,隻有一簡辦公室的房門,卻關閉著。正左顧右盼之際,一旁走來一位五十來歲的男人,看他神態與穿著,王浩估計此人是廠裏打工的。
王浩正想開口相問,對方卻己先開口說話了:“你找誰?”
王浩本想直接相問卷筒紙的來曆和用途,現在聽對方語氣不是太友好,便馬上改變主意,從容地回答道:“這位大哥你好,我是造紙廠的業務員,特意到貴廠聯係業務的。”
說完還遞了一張名片給對方。
對方接了王浩的名片,看了一眼,知道是造紙廠的業務員,臉色馬上和緩下來。他對王浩客氣地說道:“廠裏今天放假,老板沒來,你明天再來吧。”
王浩馬上回道:“哦,那隻好明天再來。這位大哥,你們廠是做水泥紙袋的吧,我見廠房那裏放著幾卷水泥紙呢。”
對方回答道:“不是,我們廠隻加工裝塑料粒子的包裝袋。”
王浩說:“哦,難怪我見那卷筒紙顏色偏黃,原來真的不是做水泥袋的。”
對方說:“我們那些紙都是進口的,很貴。”
王浩就這樣一來二去的與對方說話,從中知道這些進口全木漿紙來自美國,是專門給進口廠家生產的聚丙稀塑料粒子做包裝袋的。江蘇省江南一帶聚集了德國,日本等先進國家投資建的聚稀一類化工廠,因此,包裝廠也很多。
最後,王浩還通過對方,獲取了一大張進口包裝紙,這才心滿意足地離開這家私人小廠。
如獲至寶的王浩,連坐在回上海市區的班車上時還興奮不已。王浩撕了一小塊從那家包裝廠獲得的美國全木漿包裝紙,然後仔細端詳,覺得這張紙跟廠裏生產的全木漿紙袋紙非常相似,區別隻是這張紙上了顏色,也比紙袋紙薄了一點。王浩覺得廠裏那台進口造紙機完全可以生產,隻是擔心大老板不肯,畢竟是一種新產品,上顏色也不太容易。如果大老板真的願意上這種新產品,不但可以填補國內造紙一項空白,自己第三次大顯身手的機會也將來臨。
回到永紅旅館,已是傍晚時分。
王浩出去跑了一整天,雖然沒有找到一家用戶,但無意中發現和知道聚丙稀塑料粒子包裝袋,他心中還是覺得很興奮。王浩有一種直覺,這張包裝紙,一定能給他帶來絕對的機會。
因此,王浩很想邀小劉出去陪自己喝兩瓶三德利啤酒,與她分享一下自己心中的喜悅。不過,小劉不在總台值班室,幫開門的是一位打掃衛生的阿姨。
王浩在房間裏稍躺了一會,覺得腹中饑餓,便獨自出門去小巷那家重慶小飯店喝啤酒。菜剛上來之時,手機響了,王浩一看號碼,正是那李軍的手機。
王浩接了李軍的電話,知道他此時已在來上海的火車上,明天晚上半夜一點到達上海,他叫王浩開好賓館,並去接車。
王浩此時真的很盼望李軍的到來,今天拿回的那張美國包裝紙,隻有李軍能幫忙說服大老板。
閑話少說。第二天上午,王浩在小巷街口旁的那家華廈賓館開了一個516房間,並從永紅旅館退了房。退房的時候,王浩也沒有見到小劉,不知道小劉幹嘛去了,又不好意思打聽小劉去哪。
王浩拿著行李來到華廈賓館516房間,這是一個標準間,有兩鋪床,每天220元。王浩是根據李軍所能報銷的最高金額而定的房。想想那李軍,雖貴為副總經理,但在經濟上卻沒有一點權力,出個差,還得按照廠裏財務規定報銷多少差旅費,超出部分,就得自掏腰包。李軍沒有宴請客戶權,以前每次來浙江,都是王浩管的吃喝。
再說王浩住進新賓館後,覺得等待李軍的時間還很漫長,他便到湖北施恩塗料公司駐上海辦事處,與陳大哥閑聊一個下午。本想從陳大哥那裏,獲得小吳在上海時與該公司私下操作的一點秘密,沒想到那陳大哥卻是一個看似老實憨厚,實則也是個頗有心機,守口如瓶之人。
王浩沒能從陳大哥口中獲得想知道的秘密,隻是談了談他來上海的感受。吃晚飯之前,王浩告辭陳大哥,乘地鐵回到住處。他沒有直接回到賓館,而是先去小巷裏的那家拉麵館,吃了一碗牛肉拉麵,然後方才回到房間。
洗過澡,王浩給手機設置了鬧鈴,便上床躺下,不一會就進入夢鄉。直到手機鬧鈴響起,方才爬起來,趕到火車站出站口,等待李軍的到來。
半夜時分,李軍乘坐的那趟火車準時到達上海站。當李軍手提一個黑色旅行包,隨著擁擠的人流走到出站驗票口時,站在外麵等候的王浩,一眼就看見了。他立即高興地舉起右手向李軍招呼:“李副,李副!”
李軍聽到王浩那洪亮的叫喊聲,他抬頭朝聲音方向看去,見王浩正朝出口走來,他便朝王浩揮了揮手,回以一笑。然後拿票給驗票員看了一眼,便走了出來。
王浩趕緊上前,將李軍的旅行包接了過來,笑著說道:“李副一路辛苦了!”
李軍一邊隨著王浩朝前走,一邊回答道:“不辛苦,老子整天憋在廠裏,氣都出不來了。”
王浩笑笑說:“整天憋在辦公室,的確難受。久不久出來跑一跑,調節一下,心情會舒暢些。”
李軍聽王浩說完話,便朝夜上海深情地看了一眼,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說道:“早就想出來走走了,可大老板屁事多,不是這樣就是那樣地找事,一步都走不出來。”
王浩沒想到李軍竟然會在自己麵前發大老板的牢騷話,這還是第一次。王浩想起前幾年到李軍辦公室時,李軍手拿一本財會書,啪的一下丟在辦公桌上,嘴裏不高興地說道:“盡看這些枯燥無味的書,頭都痛了!”那時王浩還沒理解李軍怨氣何來,通過這些年的觀察,以及李軍剛才所說的牢騷話,王浩己大體猜測到李軍這些年的境遇不是太好。試想,一個專業搞造紙設備設計的技術人材,讓他來管一個與專業毫不相幹的財務係統,一個門外漢,去管理精通財會知識的一群人,那心裏該是個什麽滋味?
王浩以前對李軍不熟,不知道李軍在造紙設備上有多高技術,但李軍從技術前線領導調到廠部當管財務的副總,王浩知道這實則是明升暗降。其實,李軍跟本就不懂管理財務,大老板隻是要找一個管簽字、承擔責任的替罪羊罷了!
王浩還在沉默回想之時,李軍又說道:“來到上海,就感覺回到老家一樣,鬱悶了這麽久,現在總算可以呼息一下自由的空氣了!”
王浩見李軍一臉釋懷的表情,便馬上對他說道:“那就這次在上海多呆一些日子,我還有許多困難需要你幫助。”
李軍高興地點點頭說:“是的,多呆些日子,十天半月以後再回廠。”
王浩也高興地說:“那是最好的了,噢,你副,你還沒吃晚飯吧,我們把東西放到賓館,就去飯店炒菜喝冰啤酒。”
李軍說:“晚飯我吃過了,今晚就別喝了,明天再喝吧。”
王浩帶李軍來到小巷口旁的華廈賓館,乘電梯上了五樓,用房門卡打開516房間。
“李副,請進房吧!”李軍走進房門,將房間所有的燈光全打開,然後走到房間,四處張望了一下,點點頭說:“房間還不錯,挺貴的吧?”
王浩關好房門,走到電視機櫃子前,這才回答道:“220元一間房,你說貴不貴?”王浩擔心李軍嫌貴。
李軍聽王浩說這房間才220元一天,馬上說道:“在上海火車站附近有這個價格,很便宜了,我還估計要300元以上呢。王浩,我這次來上海,大老板特批我住賓館每天可以報銷180元。這樣吧,你給我開票180元一天,其餘你付。”
王浩連忙說:“這次大老板這麽好說啊,太好了!不過,我們還是各出一半,開票就全開你的。”
李軍馬上說道:“票開我的可以,180元我給你,你也賺不到哪裏去的,每天吃飯錢算你的。”說完笑了笑。
王浩聽李軍這麽說,也會心一笑。
李軍接著又說:“沒辦法,我不是老板,不能幫你減輕負擔。”
王浩便說:“你來幫我打市場,打開市場後是我收益,請你吃飯那是應該的。”
李軍說:“都是為了廠裏而工作,你有成績,我臉上也有光,我們都別說了,趕緊洗澡上床睡覺吧,明天我帶你去見一個公司老板,他想在上海經營我們廣西紙。”
李軍先去洗澡,等王浩洗完澡,李軍已經睡著了。王浩本來有很多話想跟李軍說的,但見他已經睡了,也隻好躺下,將燈關掉。
第二天一早,李軍就被窗外的亮光影響而醒來。他打開手機一看,才四點二十分。他嘟囔了一聲:“這麽早就天亮,足足比柳州早一個小時!”
李軍雖然隻睡了三個小時,但昨天在火車臥鋪上已睡了一整天,此時雖然還早,但既然醒來就再也沒有睡意了。他側臉看看鄰床,見王浩還在沉睡,想著王浩這些天跑不開市場,一定很疲憊,也就不來吵醒他了。
了無睡意的李軍,便坐了起來,把枕頭斜靠在床頭上,將身體斜靠在床頭上,閉目養神起來。然而,一件讓他心煩意亂的家事,卻又讓他靜不下心來。
原來,李軍的嶽父大人原先是地區行署專員,離休之前與廣西洛清江造紙廠大老板關係也挺密切。正是因為這位專員大人到廣西洛清江造紙廠視察工作時,一眼看中陪同大老板一起迎接的一表人材的李軍,便親自向大老板提出招李軍為乘龍快婿。李軍既然成了行署專員的女婿,大老板便破格提拔剛到紙廠工作兩年的李軍為設備股長,接著又提拔為管財務的副總經理。大老板其實心裏並不歡迎行署專員來訪,因為這種官員來訪大多有目的。但人家是地方上大官,大老板不願得罪,隻能憋屈地與之來往。而這些地方官員,平常有額外開支,便會讓小車司機來廠報銷。非常不情願的大老板,隻好提升李軍上來當財務主管的副總,讓李軍去簽這種具有腐敗性質的報銷單子。大老板這一招還真絕了,從此,這位專員大人也就不敢再支使手下人來廠報銷了。
前年,李軍當專員的嶽父大人退居二線,手中沒有了實權。或許在位時屁股不太幹淨,下來後就一直遭到一部分人的清算。做為女婿的李軍,其實對嶽父在職時幹了什麽好事壞事並不清楚,隻是因為老婆常在他麵前替父擔憂,才參與到安慰夫人老爸工作中。這一但參與,就逐漸知道了許多以前自己不該知道的秘密。而進入今年以來,嚴打官員腐敗之風聲更緊,讓那些在位和剛退居二線的主要官員更是膽顫心驚。試問,在國內的政府主要官員,有幾個敢拍著胸脯說自己比山泉水還清呢?其實,這時候很多在位和退居二線的政府官員猶如驚弓之鳥。身為官員女婿的李軍,又豈能不替夫人和嶽父大人操心呢?
並且,自從李軍嶽父大人退居二線以後,大老板便逐步駕空李軍,讓他當個沒有實權副總。大老板在廠裏供銷員會議上,還公開罵過李軍那位下台了的嶽父大人貪得無厭。可想而知,大老板對李軍那位嶽父大人可真是討厭至極。既然大老板這麽憎恨李軍嶽父,李軍在廠裏的日子還會好過嗎?
隻是,李軍和夫人以及嶽父大人也在私下商量,正在另謀生路,隻是此路頗為曲折。李軍夫人是嶽父大人的掌上明珠,在市裏一所銀行當主任。嶽父大人為官一生,隻為給女兒謀幸福。因此,他不可能將為官幾十年收獲到的財富,拱手而還。
李軍此時正處在人生十字路當中,他隻能聽取夫人那一家人的謀略計劃,隻是現在還在私下悄悄運作,結果如何,就看天命了!
正當李軍心煩意亂回憶家事之時,忽聽一旁床上的王浩說道:“李副早就醒來了嗎?”
李軍這才從回憶中驚醒過來,他馬上鎮定自若地笑了笑說道:“我也剛醒來,現在還早,你再睡一會吧!”
王浩說:“我每天都這個時間醒來,習慣了。”
李軍說:“既然這樣,那我們幹脆談談工作吧。你昨天晚上好像有話要跟我說,現在你說吧。”
王浩當下便將上海市場的艱難情況詳細地告訴了李軍,同時又將自己在嘉定一個工業園區發現的那張黃色全木漿包裝紙拿給李軍看,告訴他這張紙隻要能生產,就一定能打開華東市場。
李軍仔細看了看那張從美國進口的全木漿包裝紙,然後非常自信地告訴王浩:“放心吧,這張紙我們廠從芬蘭進口的那條長網造紙機肯定能生產,關鍵得有確定的用戶才能生產。”
王浩說:“可我們現在沒有自己的產品樣品,怎麽去找用戶呢?要不這樣,我們就拿進口的這張紙去當樣品,先去跑幾家單位。”
李軍說:“行!另外,我還準備打電話向南林大的教授詢問一下,看教授對這張紙熟不熟,如果熟悉,並且幫我們介紹一兩個用戶,那就是最好的。”
王浩聽李軍這麽說,高興地說道:“那太好了,李副你抓緊時間給教授打電話,我們好立刻動身去跑單位。”
李軍說:“你先別急,我們先在上海呆幾天,一會我帶你去見一位老板,看看這位老板能否幫我們廣西洛清江紙廠的產品打開上海市場。”
王浩心裏在想,這李軍沒來上海,怎麽就有上海老板找他?
李軍看出王浩的疑問,便對王浩說:“這位老板在上海看到我們廠的紙了,直接打電話到廠裏。廠裏供銷科的人知道是上海老板,便將我的電話告訴了他,讓他直接與我聯係。”
王浩這才明白過來,心裏也挺高興地,他此時迫切期待這位未謀麵的上海老板,能幫自己打開上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