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字數:4306   加入書籤

A+A-




    東園蝴蝶正飛忙,又見羅浮花氣香。

    夢短夢長緣底事?莫貪磁枕誤黃梁。

    昔有夫妻二人,各在芳年,新婚燕爾,如膠似漆,如魚似水。剛剛三日,其夫被官府喚去。原來為急解軍糧事,文書上金了他名姓,要他赴軍前交納。如違限時刻,軍法從事。

    立刻起行,身也不容他轉,頭也不容他回,隻捎得個口信到家。正是上命所差,蓋不繇己,一路趲行,心心念念想著渾家。又不好向人告訴,隻落得自己淒惶。行了一日,想到有萬遍。是夜宿於旅店,夢見與渾家相聚如常,行其夫妻之事。

    自此無夜不夢。到一月之後,夢見渾家懷孕在身,醒來付之一笑。

    且喜如期交納錢糧,太平無事,星夜趕回家鄉。繳了批回,入門見了渾家,歡喜無限。那一往一來,約有三月之遙。

    嚐言道:新娶不如遠歸。夜間與渾家綢繆恩愛,自不必說。其妻敘及別後相思,因說每夜夢中如此如此。所言光景,與丈夫一般無二,果然有了三個月身孕。若是其夫先說的,內中還有可疑;卻是渾家先敘起的。可見夢魂相遇,又能交感成胎,隻是彼此精誠所致。如今說個鬧夢故事,亦繇夫婦積思而然。正是:夢中識想非全假,白日奔馳莫認真。

    話說大唐德宗皇帝貞元年間,有個進士覆姓獨孤,雙名遐叔,家住洛陽城東崇賢裏中。自幼穎異,十歲便能作文。到十五歲上,經史精通,下筆數千言,不待思索。父親獨孤及官為司封之職。昔年存日,曾與遐叔聘下同年司農白行簡女兒娟娟小姐為妻。那娟娟小姐,花容月貌,自不必說;刺繡描花,也是等閑之事。單喜他深通文墨,善賦能詩。若教去應文科,穩穩裏是個狀元。與遐叔正是一雙兩好,彼此你知我見,所以成了這頭親事。不意遐叔父母連喪,丈人丈母亦相繼棄世,功名未遂,家事日漸零落,童仆也無半個留存,剛剛剩得幾間房屋。

    那白行簡的兒子叫做白長吉,是個凶惡勢利之徒,見遐叔家道窮了,就要賴他的婚姻,將妹子另配安陵富家。幸得娟娟小姐是個貞烈之女,截發自誓,不肯改節。白長吉強他不過,隻得原嫁與遐叔。卻是隨身衣飾,並無一毫妝奩,止有從幼伏侍一個丫鬟翠翹從嫁。白氏過門之後,甘守貧寒,全無半點怨恨。隻是晨炊夜績,以佐遐叔讀書。那遐叔一者敬他截發的誌節,二者重他秀麗的詞華,三者又愛他嬌豔的顏色:真個夫妻相得,似水如魚。白氏親族中,到也憐遐叔是個未發達的才子,十分尊敬。止有白長吉一味趨炎附熱,說妹子是窮骨頭,要跟恁樣餓莩,壞他體麵,見了遐叔就如眼中之刺,肉內之釘。遐叔雖然貧窮,卻又是不肯俯仰人的。因此兩下遂絕不相往。

    時值貞元十五年,朝廷開科取士,傳下黃榜,期於三月間諸進士都赴京師殿試。遐叔別了白氏,前往長安,自謂文才,必魁春榜。那知貢舉的官,是禮部侍郎同平章事鄭餘慶,本取遐叔卷子第一。豈知策上說著:奉天之難,皆因奸臣盧杞竊弄朝權,致使涇原節度使姚令言與太尉朱得以激變心,劫奪府庫。可見眾君子共佐太平而不足,一小人攪亂天下而有餘。故人君用舍不可不慎。元來德宗皇帝心性最是猜忌,說他指斥朝廷,譏訕時政,遂將頭卷廢棄不錄。那白氏兩個族叔,一個叫做白居易,一個叫做白敏中,文才本在遐叔之下,卻皆登了高科。單單隻有遐叔一人落第,好生沒趣,連夜收拾行李東歸。白居易、白敏中知得,齊來餞行,直送到十裏長亭而別。遐叔途中愁悶,賦詩一首。詩雲:童年挾策赴西秦,弱冠無成逐路人。

    時命不將明主合,布衣空惹上京塵。

    在路非止一日,回到東都,見了妻子,好生慚赧,終日隻在書房裏發憤攻書。每想起落第的光景,便淒然淚下。那白氏時時勸解道:“大丈夫功名終有際會,何苦頹折如此。”遐叔謝道:“多感娘子厚意,屢相寬慰。隻是家貧如洗,衣食無聊。縱然巴得日後亨通,難救目前愁困,如之奈何?”白氏道:“俗諺有雲:‘十訪九空,也好省窮。’我想公公三十年宦遊,豈無幾個門生故舊在要路的?你何不趁此閑時,一去訪求?倘或得他資助,則三年誦讀之費有所賴矣。”隻這句話頭,提醒了遐叔,答道:“娘子之言,雖然有理;但我自幼攻書,未嚐交接人事,先父的門生故舊,皆不與知。止認得個韋皋,是京兆人,表字仲翔。當初被丈人張延賞逐出,來投先父,舉薦他為官,甚是有恩。如今他現做西川節度使。我若去訪他,必有所助。隻是東都到西川,相隔萬裏程途,往返便要經年。

    我去之後,你在家中用度,從何處置?以此拋撇不下。”白氏道:“既有這個相識,便當整備行李,送你西去,家中事體,我自支持。總有缺乏,姑姊妹家猶可假貸,不必憂慮。”遐叔歡喜道:“若得如此,我便放心前去。”白氏道:“但是路途跋涉,無人跟隨,卻怎的好?”遐叔道:“總然有人,也沒許多盤費,隻索罷了。”遂即揀了個吉日,白氏與遐叔收拾了寒暑衣裝,帶著丫鬟翠翹,親至開陽門外一杯餞送。

    夫妻正在不舍之際,驟然下起一陣大雨,急奔入路傍一個廢寺中去躲避。這寺叫做龍華寺,乃北魏時廣陵王所建,殿宇十分雄壯。階下栽種名花異果。又有一座鍾樓,樓上銅鍾,響聞五十裏外。後被胡太後移入宮中去了。到唐太宗時,有胡僧另鑄一鍾在上,卻也響得二十餘裏。到玄宗時,還有五百僧眾,香火不絕。後遭安祿山賊黨史思明攻陷東都,殺戮僧眾,將鍾磬毀為兵器,花果伐為樵蘇,以此寺遂頹敗。遐叔與白氏看了,歎道:“這等一個道場,難道沒有發心的重加修造?”因向佛前祈禱:“陰空保佑:若得成名時節,誓當捐俸,再整山門。”雨霽之後,登途分別:正是:蠅頭微利驅人去,虎口危途訪客來。

    不題白氏歸家。且說遐叔在路,曉行夜宿,整整的一個月,來到荊州地麵。下了川船,從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順風,方使得布帆。風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麽叫做百丈?原來就是縴子。隻那川船上的有些不同:用著一寸多寬的毛竹片子,將生漆絞著麻絲接成的,約有一百多丈,為此川中人叫做百丈。在船頭立個轆轤,將百丈盤於其上。岸上扯的人,隻聽船中打鼓為號。遐叔看了,方才記得杜子美有詩道:“百丈內江船。”又道:“打鼓發船何處郎。”卻就是這件東西。又走了十餘日,才是黃牛峽。那山形生成似頭黃牛一般,三四十裏外,便遠遠望見。這峽中的水更溜,急切不能勾到,因此上有個俗諺雲:朝見黃牛,暮見黃牛;朝朝暮暮,黃牛如故。

    又走了十餘日,才是瞿塘峽。這水一發急緊。峽中有座石山,叫做灩預堆。四五月間水漲,這堆止留一些些在水麵上。下水的船,一時不及回避,觸著這堆,船便米分碎,尤為利害。遐叔見了這般險路,歎道:“萬裏投人,尚未知失得如何,卻先受許多驚恐,我娘子怎生知道?”元來巴東峽江一連三個:第一是瞿塘峽,第二是廣陽峽,第三是巫峽。三峽之中,唯巫峽最長。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古木陰森,映蔽江麵,止露得中間一線的青天。除非日月正中時分,方有光明透下。

    數百裏內,岸上絕無人煙;惟聞猿聲晝夜不斷。因此有個俗諺雲: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斷客腸。

    這巫峽上就是巫山,有十二個山峰。山上有一座高唐觀,相傳楚襄王曾在觀中夜寢,夢見一個美人願薦枕席。臨別之時,自稱是伏羲皇帝的愛女,小字瑤姬,未行而死。今為巫山之神。朝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那襄王醒後,還想著神女,教大夫宋玉做《高唐賦》一遍,單形容神女十分的豔色。因此,後人立廟山上,叫做巫山神女廟。

    遐叔在江中遙望廟宇,掬水為漿,暗暗的禱告道:“神女既有精靈,能通夢寐。乞為我特托一夢與家中白氏妻子,說我客途無恙,免其愁念。當賦一言相謝,決不敢學宋大夫作此淫褻之語,有汙神女香名。乞賜仙鑒。”自古道的好:“有其人,則有其神。”既是禱告的許了做詩做賦,也發下這點虔誠,難道托夢的隻會行雲行雨,再沒有別些靈感?少不得後來有個應驗。正是:禱祈仙夢通閨閣,寄報平安信一緘。

    出了巫峽,再經由巴中、巴西地麵,都是大江。不覺又行一個多月,方到成都。城外臨著大江,卻是濯錦江。你道怎麽叫做濯錦江?隻因成都造得好錦,朝廷稱為“蜀錦”。造錦既成,須要取這江水再加洗濯,能使顏色倍加鮮明,故此叫做濯錦江。唐明皇為避安祿山之亂,曾駐蹕於此,改成都為南京。這便是西川節度使開府之處,真個沃野千裏,人煙湊集,是一花錦世界。遐叔無心觀玩,一徑入城,奔到帥府門首,訪問韋皋消息。豈知數月前,因為雲南蠻夷反叛,統領兵馬征剿去了,須持平定之後,方得回府。你想那征戰之事,可是期得日子定的麽?遐叔得了這個消息,驚得進退無措,歎口氣道:“常言‘鳥來投林,人來投主’,偏是我遐叔恁般命保萬裏而來,卻又投人不著。況一路盤纏已盡,這裏又無親識,隻有來的路,沒有去的路。天那。兀的不是活活坑殺我也。”

    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遐叔正在帥府門首歎氣,傍邊忽轉過一個道士問道:“君子何歎?”遐叔答道:“我本東都人氏,覆姓獨孤,雙名遐叔。隻因下第家貧、遠來投謁故人韋仲翔,希他資助。豈知時命不濟,早已出征去了。欲待候他,隻恐奏捷無期,又難坐守;欲待回去,爭奈盤纏已盡,無可圖歸。使我進退兩難,是以長歎。”那道士說:“我本道家,專以濟人為事,敝觀去此不遠。君子既在窮途,若不嫌粗茶淡飯,隻在我觀中權過幾時,等待節使回府,也不負遠來這次。”遐叔再三謝道:“若得如此,深感深感。隻是不好打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