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滿漢全席(中)
字數:3803 加入書籤
黑熊的頭部又寬又圓,頂著兩隻圓圓的大耳朵,形狀頗似米老鼠。它們的眼睛比較小,但有彩色視覺,這樣它們就能分辨出水果和堅果的不同了。
他們的口鼻又窄又長,呈淡棕色,下巴則呈白色,黑熊的毛雖不太長,頭部兩側卻長有長長的鬃毛,讓它們的大臉更加寬大,而且嗅覺靈敏,即使多數黑熊有很長的黑毛。
黑熊以4隻腳掌著地行走,屬蹠行類動物,它們的四肢粗壯有力,腳掌碩大,尤其是前掌。腳掌上生有五個長著尖利爪鉤的腳趾,但它們的爪鉤不能收回。另外,和其他熊科動物一樣,它們的尾巴也很短。
亞洲黑熊的亞種問題存在一定爭議性。過去的觀點認為亞洲黑熊有四個亞種,即日本、台灣、蒙古以及指名亞種u.t. thibetanus。
但如今科學家們認為這些所謂的亞種之間可能隻存在一些種群差異,而不能算作單獨的亞種。現今能確定的亞種隻有生活在巴基斯坦南部
黑熊居住區主要分布在亞洲南部,這支居住大軍的分布位置從阿富汗貧瘠的山區開始,沿著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尼泊爾、不丹,直到緬甸和我國的西南部,包括海南島和台灣。偏北的一支則分布在我國的東北、俄羅斯東南以及日本的四國和本州。
他們屬於林棲動物,特別是植被茂盛的山地。在夏季,它們常在海拔3,000米,甚至更高的山中活動,到了冬季則會遷居到海拔較低的密林中去。為了生存,它們偶爾也會遊蕩到平原地帶。
黑熊是雜食性動物,以植物為主,喜歡各種漿果、植物嫩葉、竹筍和苔蘚等等。它們也愛吃蜂蜜,還有各種昆蟲、蛙、魚以及腐肉。它們偶爾也會闖入農莊捕食家畜,不過這種行為自然會招致人類記恨,並使得它們因此慘遭屠戮。
黑熊多數時候在夜間出行,白天則躲在樹洞或岩洞中休息。到了秋天它們更少在白天外出。別看體形笨重,但它們都是遊泳和爬樹的好手。它們也能長時間依靠後腿站立,並利用前爪攻擊對手或者獲得食物。
並非所有的黑熊在冬季到來之時都會全程冬眠,尤其那些居住在亞種南部炎熱地帶的黑熊。有些地區的黑熊整個冬季都會躲在洞中睡覺,而另外一些隻在冬季氣候最惡劣的那幾天冬眠。
需要冬眠的黑熊會在夏季季末開始四處狂吃,以便儲存足夠的脂肪。冬眠期間它們新陳代謝的速度將降低一半,也不再排泄,而是把排泄物轉化成蛋白質(要是人類也有這本事該多好)。它們的心跳也隨之降低,從每分鍾40~70次下降到每分鍾8~12次。另外,它們的體溫也下降到3~7c。
黑熊有各自的領地,它們的領地大小根據食物情況而各有不同,一般來說,食物來源越豐富,領地範圍就越小。因此,黑熊的領地從6.4~9.7平方公裏至16.4~36.5平方公裏不等。
黑熊對人類的懼怕遠遠超過人類對它們的恐懼,因此黑熊一般都會遠離人類。它們通常隻有感到威脅或保護幼子的情況下才會襲擊人類。當然,無緣無故(至少從人類的角度是這麽認為的)襲擊人類的事件也發生過。
據了解,這樣的攻擊事件大多發生在夏末,即交配季節前後,看來戀愛中的動物可能也和人類一樣,十分的亢奮和狂熱,看待周遭事務的眼光也會因此不同吧。
黑熊基本為獨居動物,隻有交配的時候才會雌雄相會,並可能在一起尋找食物。不同地區的黑熊交配季節也有所不同,生活在俄羅斯的黑熊在每年的6~7月份交配,而它們的愛情結晶通常在12月至翌年的3月間出生;生活在巴基斯坦的黑熊通常到了10月份才會考慮傳宗接代,它們的寶寶則一般在次年的2月前後降生。
熊媽媽的孕期可能有6~7個月,並有受精卵延遲著床的現象,時間約有2個月。但對於延遲著床現象的發生機製人類還不十分了解。
黑熊媽媽每次能生下2~3個孩子。和其他種類的哺乳動物相比,剛出生的黑熊寶寶顯得小得可憐,體重大概隻有200~300克。這是因為黑熊媽媽在懷孕期間不再進食,而是將體內的蛋白質分解成葡萄糖來為肚子裏的寶寶提供養分。由於在母體內養分吸收不足,出生後的黑熊寶寶體型十分小。
不過,熊媽媽的母乳蘊含極為豐富的脂肪和養分,足以將它們先前缺失的部分補充回來,也正因為如此,熊媽媽不用象其他食肉動物那樣需要給孩子頻繁哺乳。熊寶寶出生一周後才能睜眼,斷奶則最少需要年才會獨闖天下,性成熟則是3~4歲的年紀。
由於熊媽媽一般每2~3年生一次寶寶,因此有的熊媽媽可能同時和不同年齡的孩子生活在一起。
野外的黑熊,如果沒被人類以及其他天敵殺害,也沒被逮去活熊取膽的話,最長壽命約有25年。圈養狀況下最高記錄則為33年。如果是在殘忍無道的熊場,它們壽命則要短不少,而且生命裏的每時每刻都在被痛苦折磨……
在朝鮮人“發明”活熊取膽術以前,獲取熊膽隻能依靠捕殺野生黑熊來獲得。根據中科院動物所相關數據庫中的資料顯示,我國黑熊的野生種群估計要達到12,000~18,000頭,最高估計也不過2萬頭。
而1979~1984年間出口日本的熊膽就需要獵殺4.7萬隻黑熊,這還不包括國內市場。
20世紀80年代,朝鮮人的“活熊取膽”術發明後,這種“技術”在短時間內得到狂熱追捧,尤其是黑熊主要的分布國——我國。一時間大批野生黑熊,特別是幼仔被人類捕獲(要獲得幼仔恐怕還得殺死熊媽媽),這些不幸的動物又有許多死於引流手術感染或飼養不當,而僥幸幸存下來的則被迫在活著的時候受盡痛苦折磨,並在痛苦中逐漸耗盡生命,直到最終悲慘死去……
由於黑熊並不難繁殖,因此那種同樣的悲慘遭遇又在這些不幸動物的後代身上不斷重演,也就是說,在熊場出生的熊寶寶,自出生一始就注定了要在精神和**的雙重痛苦中渡完並不漫長的一生。
美洲黑熊體型碩大,四肢粗短。它們的體長約120~200cm,公熊可能比母熊大很多。美洲黑熊的體色有很多種,東北部的美洲黑熊顏色偏深,以黑色為多;生活在西北部的顏色則偏淺,毛色有棕色、淺棕、金色;生活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中岸的黑熊甚至有奶白色的個體,被稱為“白靈熊”;阿拉斯加的美洲黑熊則有藍灰色體毛的成員,因此也被人稱為“冰河熊”。
美洲黑熊有時前胸還會長有白色的胸斑。它們的口鼻長而寬,毛色稍淺。耳朵頗小,毛發濃密,圓圓的,長在頭部比較低的位置,靠近兩側。美洲黑熊每隻腳掌都長有5隻不能收回的尖利爪鉤,這些尖利的爪鉤在撕碎食物、攀爬和挖掘方麵大有幫助。當然,有誰要是被它們用前爪掃一下也是夠受的。它們的前爪拍擊的力量足以殺死一頭成年鹿。美洲黑熊的嗅覺極其靈敏,相比之下,它們的視覺和聽力就要遜色不少了。
美洲黑熊由於毛色和體型多樣,目前被分為16個亞種。這些亞種當中最為獨特的當數生活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大熊雨林的白色黑熊——白靈熊。本站將另外單獨介紹——白靈熊(ursus aodei)。另外,亞種當中的東德克薩斯黑熊(u. a. luteolus)由於數量稀少,於1992年被正式列入聯邦瀕危物種保護名單,等級為“受危”;佛羅裏達黑熊(u. a. floridanus)也因為數量堪憂(數量估計有1,500~2,500隻)而受到佛羅裏達州法律的保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