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這就吃上軟飯了?
字數:10561 加入書籤
“卡子,你喜歡什麽樣式的櫃子?”
前往天壇的公交車上,毛毛靠在李傑肩上。
“現在有那種時興的組合櫃,帶梳妝台,帶衣櫃,你覺得怎麽樣?”
“都可以,你喜歡就好。”
李傑笑著摸了摸她的腦袋,這姑娘最近幾天,天天快活的跟百靈鳥一樣。
今天他們倆是去天壇家具城買家具。
這是一家國營的家具廠,隸屬於燕京市家具公司。
至於錢的問題。
老周罵歸罵,臨走之前還是給他留了一萬塊錢,李傑估摸著,這筆錢是老爸老媽的老本。
畢竟,現在文工團的日子不太好過。
沒人去看表演。
很多文工團是演一場、虧一場。
全國各地的文工團也即將迎來改製,要打破鐵飯碗,正因為這個大背景,老周才會勸他回長安。
趁著長安那邊沒改製,他先退下,讓李傑頂上。
有個編製,未來不論怎麽編,國家總歸會管一口吃的。
不過。
李傑沒準備回去。
如今,全國有唱片產業的隻有兩個地方,一個是燕京,還有一個是羊城。
娜英當年就是混粵省樂壇的,專門錄製摹仿蘇芮的專輯。
去年,穀建玢帶領毛阿閔、娜英、解小東、孫南、楊玉瑩等人發起了華夏風演唱會。
主要地點是香江、新加坡等華人地區。
最主要的目的是香江。
畢竟,香江回歸在即,這次演唱會在圈內很轟動,港台不少唱片公司的人都去了現場。
然後。
毛阿閔跟華星唱片簽約,娜英簽了寶島福茂唱片,而孫南簽了香江藝能動音。
要不了多久,他們就該發正式的專輯了。
“算了,還是買那種三門衣櫃吧,那個便宜點。”
一旁,毛毛想了想,還是放棄了組合櫃。
“別買三門衣櫃。”
對上毛毛疑惑的目光,李傑笑了笑。
“那裏麵用了很多膠水,甲醛含量太多,對寶寶不好,還是買實木的更好一點。”
“好,那就買實木的。”
一聽對孩子不好,毛毛當即改口。
“卡子。”
“嗯?”
毛毛猶豫片刻道:“其實,我媽媽也給了我一筆錢,那筆錢你拿去製作專輯吧。”
“你媽媽給你的,你自己收著。”
李傑啞然。
“再說了,發專輯哪有用自己錢的?”
就像創業用投資人的錢一樣,出專輯、拍電影,誰用自己的錢?
“放心吧,過幾天你就知道了。”
眼見毛毛還想說,李傑抓住她的手。
“你把錢留著,養孩子很花錢的,萬一沒奶水,要喝奶粉,到時候開銷可不低。”
眼下三元奶粉大概12塊一袋,大概500克,如果是進口的那就更貴了,4050一袋。
06個月大的嬰兒,一個月需要吃掉68袋,全用國產也得上百塊,如果選進口,那要400塊。
400塊是什麽概念?
燕京職工平均月工資也就378塊錢,一個月的工資連喝奶粉都不夠。
“我肯定有。”
毛毛壓低嗓門道:“最近我就感覺漲漲的。”
“那是正常現象,是雌激素分泌。”
“就有!就有!”
“好,好,有,一定有。”
李傑笑著摟住她:“到時候寶寶肯定不會挨餓。”
不一會,車子抵達天壇,下車之前,李傑從口袋裏掏出一個口罩。
“你戴上。”
“啊?”
“家具城裏氣味大,吸太多不好。”
李傑稍微低了低頭,把口罩給毛毛戴上。
“你呢?”
戴上口罩後,毛毛的聲音有點悶悶的。
“我沒事,你是孕婦,不一樣。”
“你也戴上。”
“好,我也戴上。”
李傑早有所料,從口袋裏又取出一個口罩。
接著。
倆人手牽手走進了家具城。
說是家具城,其實很原始,沒有什麽品牌,全是燕京家具廠生產的白牌。
90年代初流行的家具,以深棕色、原木色為主,材料的話,要麽是實木,要麽是密度板。
家裏有一個孕婦,肯定不能買密度板。
不過。
這家具一點都不便宜。
一張水曲柳的雙人床要1000多,一套實木帶鏡子、抽屜的大衣櫃,也要一千四五百。
沙發+茶幾+餐桌+床+電視櫃+床頭櫃+大衣櫃+梳妝台,這一套組合買下來,毛估估89000。
貴不貴?
肯定貴,都快小一萬了。
這還沒算電視機、收音機、冰箱、洗衣機四大件,如果把這也算上,直接破萬。
如果買25寸的大彩電、大容量冰箱、全自動洗衣機,隨隨便便小兩萬。
挑了大半天,兩人選中一套實惠又好用的家具組合套。
全配齊了,一共7538塊。
付款是毛毛去的。
老周的錢沒給李傑,而是交給了毛毛,老周那意思再明顯不過,擔心兒子把錢亂花了。
付款完,兩人先行一步去了新房。
這房子是毛毛媽媽和繼父給的嫁妝。
一套78平的商品房。
位於方莊地區。
這時候的78平是實打實的78平,沒有公攤,這套房子其實不便宜。
一平1800。
一套房子接近15萬。
或許這筆錢對毛毛媽媽、繼父來說不算什麽,但能陪嫁一套房,已經算很好了。
李傑也沒有什麽‘寄人籬下’的想法。
軟飯,他又不是沒吃過。
家具城的人來的很快,四點不到,他們就把成套家具拉了過來,李傑專門檢查了一遍。
家具沒問題。
都是那種諒了很久的成品,沒有什麽太大的味道。
隨著家具進廠,空蕩蕩的房子裏多了幾分家的味道。
“卡子,要不我們下周搬過來吧?”
毛毛坐在沙發上,笑盈盈的看著周圍。
“我想早點住進來。”
“還是等散散味道吧。”
這時候的人還不太重視環抱,很多人都是前腳裝完,後腳就住進了新房。
“對……”
“我知道,對孩子不好!”
“不錯,不錯,都學會搶答了。”
李傑哈哈一笑。
不多時,兩人關上窗戶,在附近吃了頓麵,然後便回到了出租屋。
還是那間四合院。
推開院門,李戒、楊波幾人正坐在院子裏吃火鍋,看到李傑和毛毛回來,李戒招了招手。
“卡子,你回來的正好,一塊喝點?”
“好。”
李傑看了一眼抽煙的幾人,而後道。
“等我先把毛毛送回去,回頭就來。”
“成。”
雖然不知道李傑為什麽改主意送自己回去,但毛毛沒當麵問,直到走出院子才問。
“我不想回去。”
“院子裏人來人往,抽煙的人多,對……”
“對寶寶不好是吧。”
毛毛噗嗤一笑:“你現在就跟變了個人一樣,天天寶寶長,寶寶短的。”
“是事實嘛。”
“嗯,我聽你的。”
雖然卡子的變化很大,但毛毛不排斥這種變化,這樣的卡子,反而更好。
她高興。
隨後,李傑奢侈了一把,打了一輛出租車。
90年代的燕京城裏,到處都是亂竄的黃色麵包出租車,這些‘麵的’是日本大發和津門汽車廠合資生產的大發麵包車。
眼下大發的地位,絲毫不弱於日後的神車五菱。
到處都是。
但,打一趟車也不便宜,一塊錢一公裏,把毛毛送去麗京花園,整整花了10塊錢。
送完毛毛,那個司機大哥還想著把李傑送回去,然而,李傑直接下車。
做什麽出租車!
公交車不香嗎?
看到李傑走向公交站台,司機大哥翻了個白眼。
好家夥。
女朋友都住麗京花園,結果這小子卻打不起車。
得。
又是一個窮小子榜上富家女的故事。
李傑當然不知道司機大哥的怨念,花了三塊錢,重新回到大雜院。
“回來啦?”
李戒看到他回來,不由笑道。
“卡子,你是真變了啊。”
“人都會變得嘛。”
李傑嗬嗬一笑,李戒說的事實。
從前的他,估計直接一擺手讓毛毛自己走,惹急了,估計還會蹦出一句‘滾蛋’。
“來,給你介紹一位朋友。”
說著,李戒拍了拍旁邊那位留著平頭的男子。
“婁夜,北影廠的大導演。”
“旁邊這位你見過,中戲的賈洪生。”
介紹完他倆,李戒又重新介紹了一遍李傑。
“卡子,吉他手,吉他彈得賊棒。”
互相認識之後,李傑加入了酒局,其實,早在頭一回進門時,他就認出了婁夜和賈洪生。
婁夜和李戒認識也正常。
搖滾圈的人,甭管技術、專業水平怎麽樣,反叛的搖滾精神,那必須要有。
汪鋒後來遭到滾圈排斥,其實不是他的水平不行。
汪半壁他爸是海政歌舞團的長號手,他本人又從小學小提琴,後來上的學一路是央音附小、附中,央音。
專業素養比很多二把刀強多了。
那些搖滾老炮不喜歡汪半壁是因為他寫的那些歌。
太主旋律。
一點都不叛逆,那不是背叛搖滾樂是什麽?
而六代導演群體,也是一個個叛逆的不行,所以,六代導演能和搖滾圈混到一塊,那是非常正常,且合理的事。
“婁導,本來呢,我是想帶著卡子一起去申海的。”
酒局開始後,李戒先走了一輪啤酒,然後解釋道。
“不過,最近他要結婚了,就剛剛那姑娘,所以,我得重新給你找個人。”
“沒事,結婚是人生大事。”
婁夜擺了擺手,而後他又舉起酒杯。
“來,哥們,敬你一杯,恭喜啊。”
“謝謝。”
李傑舉起酒杯走了一個。
剛剛聽了一小會,他已經知道李戒的十月嬰孩為什麽跟婁夜、賈洪生一塊吃飯。
為了配樂。
下個月,婁夜要去申海拍一部叫《周末情人》的電影,主演是賈洪生,女主角是馬小青。
男二號是王智文。
馬小青也不是普通人,她是婁夜同班同學路學長的女朋友。
這也正常。
90年代初,電影製片廠正處於改製期,每年拍電影的額度非常緊張,像《周末情人》,那不是電影廠投資的。
是婁夜自己從外麵拉的錢。
畢竟,他還年輕,在論資排隊十分嚴重的製片廠,年輕人哪有機會拍電影。
全國每年就那麽多電影指標,有什麽資源,自然也就內部消化。
主角要麽是特別合眼緣,要麽是沾親帶故。
像賈洪生,他就特別合婁夜的眼緣,在秦浩之前,他是婁夜的禦用導演。
接下來,李傑全程沒怎麽說話,隻是默默地吃菜喝酒。
原來的他,渣歸渣,也抽煙,也喝酒,也打架還燙頭,但那玩意從來不碰。
十月嬰孩樂隊的幾個也都很幹淨。
所以,他們才能玩到一塊。
這年頭的滾圈,大大小小的圈子一大堆,吸不吸,也是劃分大圈子的標準之一。
大部分人都沒把那玩意當回事。
也沒想那麽多。
就是跟著學的,跟誰學的?
西方搖滾樂啊。
海外滾圈,跟毒、性強烈掛鉤,大部分成名樂隊都有XD史,濫交史。
不論學不學到本事,‘作風’必須全部學到。
學作風,那多簡單。
毫不客氣的說,滾圈內部是爛人遍地,包括原來的自己,也是一個妥妥的渣男。
不過。
話又說回來。
隻是渣,那在滾圈跟白蓮花沒什麽區別。
“卡子,你今天有點沉默啊。”
等到婁夜、賈洪生走後,李戒隨口聊到。
“怎麽,心裏有事?”
“也沒有,就是想著結婚的事。”
“你別急,張裴仁和賈敏樹再過幾天就回來了。”
李戒笑著道:“等他們一回來,咱們就過去。”
“謝了,傑哥。”
“謝什麽,都吉爾哥們。”
李戒錘了錘他的胸口。
“別矯情!”
“不過,你的東西準備好了嗎?”
“差不多了。”
見麵當然不能空著手,該寫的歌,李傑已經寫好。
“等明後天,我抽個空去百花錄一下。”
“要不要幫忙?”
“不用,錄個小樣,有把吉他,一副嗓子就夠了。”
“好。”
李戒也不勉強。
“有什麽需要,盡管說。”
“需要,那還真有。”
“什麽?”
“我還缺一個經紀人。”
來到燕京,李傑沒少受‘李傑’的關照,兩人同名同姓,本來就是緣分,‘李傑’為人又很仗義。
找誰當經紀人不是當?
與其找不認識的人,還不如找‘李傑’,順帶還能帶他掙掙錢,還一還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