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糜家商路
字數:7697 加入書籤
A+A-
趙二沉吟了一下,而後問:“那麽……需要本官去跟糜子仲來談?”
陶謙嗬嗬一笑,答道:“老夫雖然與糜別駕親善,但是對商業一道,卻懂得不多,故而還是將糜子仲叫過來為宜。”
“好吧!”
不一會兒,糜竺過來了。令趙二感到意外的是,那個糜小白臉居然也跟過來了。不過這次他的打扮正式了許多,不知是因為要見陶謙而用心裝扮了一番還是怎樣。反正顯得……
沒那麽娘炮了。
而對方也注意到了自己,趙二發現這廝似乎朝自己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不過轉瞬即逝。
糜竺首先朝陶謙與趙二見禮道:“糜竺見過陶刺史,見過趙州牧!”
陶謙微微一笑,問道:“子仲不必多禮。你身後這位是?”
糜竺轉頭一看,大吃一驚,而後小聲訓斥道:“你怎麽跟來了!不是讓你在外麵等著嗎?”
糜白臉微微一笑,也沒有出言抗議,而是乖乖地告退了。似乎他跟進來就隻是為了看一眼一樣。
糜竺不由麵色尷尬地抱歉道:“家人不懂規矩,失禮了!”
陶謙示意無妨,而後便跟糜竺說了趙二的事情。糜竺想了想,而後告訴趙二:
“趙州牧所需要的糧食數目,我們糜家確實能夠tí gòng出來。”
趙二便問:“那麽本官……或者說青州這邊,需要以什麽來補償呢?”
糜竺嗬嗬一笑:“趙州牧真是快人快語!至於糜家具體需要什麽幫助,還需要竺回去……”
說到這時,他忽然想起了什麽,改口道:“還請趙州牧在這裏稍作,竺稍後便回,見諒!”
看到趙二點頭後,糜竺便出去了。而陶謙則笑著對趙二說道:“看起來子仲是去請教他們糜家那位智囊去了。”
“智囊?”
陶謙便解釋道:“趙州牧可能不知,外人皆風傳徐州糜家有一位隱藏的智囊,糜子仲每遇大事,都會跟那位智囊相商。”
趙二不由問道:“陶公可知道那位智囊的身份?”
陶謙笑了笑,答道:“原先老夫也不知道。但是現在,倒是猜出幾分了。”
“是剛才他身後的那個小……小子?”
陶謙點了點頭,分析道:“據說這位糜家智囊一直以來深居簡出,極少出門。若是以往糜子仲遇到難題,肯定會說要回家,過幾日後再答複。而今天他卻隻說讓咱們稍待即可,這麽短的時間就能請教完畢,那說明智囊肯定就在附近……而那個小後生的可能性無疑最大。”
趙二聳了聳肩:“看起來糜子仲對那小子有些過於依賴了……他還沒弱冠呢吧!”
弱冠,即男子二十歲。因為古代男子二十歲時會行冠禮,從此有資格戴冠帽,故而得名。而行過此禮後,便表示成年了。
陶謙亦點評道:“少年出英才啊!等他弱冠了,估計以後再來跟老夫談事情的人,就會換成他了。”
趙二想了想,曆史上糜家沒聽說有這麽一號人啊?難道早早亡故了?
極有可能,古人壽命普遍不怎麽樣,年紀輕輕就死掉的英才數不勝數。
沒過多久,糜竺回來了,先是又一番抱歉,而後跟陶謙借了一副地圖,跟趙二談了起來。
隻見糜竺指著地圖上徐州西北方向的泰山郡說道:“趙大人請看。我們糜家每年都會往其他州郡派出一些商隊進行貿易。而大人之前在琅琊郡從昌霸手中救下的那支商隊,就是專門負責前往西北方向的一支隊伍,而這支隊伍最終的目的地,則是冀州。以往我們同冀州貿易的時候,都是走泰山這條路線的。商隊會在泰山郡這裏進行小額貿易,而後再進入兗州的濟北郡,再經過東郡的博平縣後,就到了冀州。在那裏,我們會同冀州的商家進行貿易,而後返回。”
“不過最近幾個月發生了變化。大人您知道的,泰山郡現在不再歸兗州管轄,而是歸了大人的青州。這本來沒什麽,畢竟泰山郡的大小官員還是那些人,我們在這裏進行貿易不會受什麽影響。”
以前說過,在古代,一個商人要想正常進行貿易,是必須要得到官府的支持才能進行下去的。畢竟在那個極度重農抑商的社會,商人的地位和人身財產安全沒有任何保障。隻要有官員稍稍看不順眼了,等待那個商人的結果隻會是抄家破產的結局。
在官員眼中,商人就是自己的錢袋子。自己需要錢了,商人就得無條件地乖乖孝敬上來。比如我縣有座橋壞了,需要修,錢從哪來?商人來掏!縣裏遭災了,需要撫恤,錢從哪來?商人來出!有匪寇需要剿滅,軍隊的開拔費哪來?還是商人來給!
不出?
那就是你為富不仁!這就是罪!
有錢就是原罪,你有錢了,就得有義務把錢給分出來。
什麽?你說你的錢是你辛苦掙出來的?呸!
別人的錢是辛苦掙來的,你們商人可不是!你們就是一群不事生產,不能創造社會價值,隻知道低買高賣從中取利的奸猾敗類,是社會的毒瘤!
商人這種東西,最好全部消滅幹淨才好!
就是在這種極力壓製下,商人們無論是采購還是chū shòu,本地開鋪還是異地貿易,每一項huó dòng、每一個環節都會受到極為嚴格的限製。
而商人要想不受限製,唯一的辦法就是huì lù官員,與官員勾結起來才行。糜家因為與陶謙勾結,故而可以在徐州正常貿易。但若是去了其他地方,就得把其他地方的官吏們也喂飽才行。不然你的商隊連進都進不去。
糜竺繼續說道:“但是商隊若要繼續向前走,進入兗州,就沒那麽容易了。因為泰山郡的事情,劉刺史與大人交惡。故而下了一個禁令,凡是從泰山郡過來的商隊,全部會被課以重稅。交稅也就罷了,還會受到刻意刁難。前陣子泰山有個叫呂虎的商人,帶著一車貨物想去濟北郡貿易,因為沒有孝敬足夠的錢,而被哨卡官員誣為賊寇。不僅貨物被沒收,人也被關進地牢,他家裏人傾家蕩產才把他贖回。”
據說這個呂虎被抓時,還叫嚷著什麽:‘你們這樣閉關鎖國是不對的!你根本不懂商業的重要,你們劉刺史不僅不想著壯大商業以積攢財富,卻隻想通過控製它去敲榨商人。這種做法簡直蠢到家了!’
官員當即命人把呂虎的草鞋扒下來,塞進了他嘴裏。
糜竺歎了口氣,繼續道:“我們本來想通過huì lù當地官員,來讓下麵人對糜家網開一麵。然而自從劉刺史襲殺東郡太守橋瑁後,兗州各地紛紛產生了不少反抗劉刺史的叛亂。劉刺史在鎮壓了這些叛亂後,便把兗州各地的官員來了個大清洗,紛紛換成了自己的親信。這些人十分忠於劉刺史,嚴格執行劉岱的命令。我們糜家多次嚐試huì lù,也沒能奏效。”
“後來我們想,幹脆不從泰山郡走,而是從豫州的魯國那邊繞道去兗州,劉刺史對豫州那邊過來的商隊不會苛刻對待。可惜魯國後來也參與了反對劉岱的叛亂,故而劉刺史的針對目標又增加了一個魯國。好在豫州其他郡國不受影響。然而當我們準備從沛國那邊過去時,卻又發現,雖然這樣走去冀州,行程距離差不多,但卻需要經過更多的關卡,從而繳納更多的稅,成本大增。這樣一來,徐州與冀州的貿易,我們糜家就隻得放棄了。之前大人看到的那一車黃金,就是該商隊最後進行的一次貿易。”
在古代,遠途貿易的運輸成本高低,不在於距離遠近,而在於路途中所經過的關卡數量。其成本的大頭往往出自那些哨卡所收的高額稅金。至於人工成本,反倒是小頭。
雖然泰山多山,路不太好走,但糜家要走這條路的話,隻需要經過兩個郡一個縣。繞道魯國亦是如此。而若是繞道沛國,雖然距離差不多,但卻需要經過好幾個郡國才行。每個郡國的邊界都有哨卡,經過的郡國越多,哨卡也越多。
當成本過於高昂,利潤減少到一定程度時,作為一個理智的商人,就應該及時舍棄掉,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趙二點了點頭,這一點他也聽樂毅說過。
最後,糜竺向趙二提出了他的要求:“從此以後,我們糜家就少了一條商路。而如果趙大人能夠為我們糜家帶來一條新的商路的話,那麽在大人需要幫助之時,我們糜家亦不會有任何推辭!”
說到這裏,趙二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想要深入青州進行貿易,或者允許商隊正常經過青州,重新打通與冀州的貿易。
青州與徐州一直是有貿易往來的,不過因為糜家與管氏商會這兩個一州大商的原因,而導致雙方的商隊誰也別想進入對方的地盤進行貿易。樂毅不會允許糜家的商隊進青州,同樣糜竺也不會允許管氏商會的商隊進徐州。
雙方的貿易都是在兩州邊境進行的,誰也別想越雷池一步。
即使是最新歸附的泰山郡,也僅僅是因為糜家下手及時,才能夠分得一部分的蛋糕。但樂毅也曾多次找過趙二,希望趙二幫他驅逐泰山郡的糜家勢力。
隻不過因為泰山郡剛剛歸附不久,趙二顧慮孔融的麵子,沒有立刻插手泰山的行政,再加上這段時間趙二沉迷女色有些過頭,所以才一直沒動手。
--
本來想弄點漢末地圖給大家看看的,這樣大家也好理解一些,不過不知怎麽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