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眾賢聚議事 吳廣做假王

字數:7352   加入書籤

A+A-


    陳勝吳廣率軍進入城中,接受軍中的秦兵,開倉放糧,救助百姓,廢除苛捐雜稅,城中百姓無歡欣鼓舞,紛紛要求加入大楚軍。此時在別的地方的起義軍比較有聲勢的還有劉季、項羽等,一些比較小的起義軍想到獨身一人帶領這區區幾千人馬也成不了大事,便紛紛來投靠大楚軍,包括有呂清、召平、鄧宗。大楚軍在陳先安定下來,廣納賢士,招兵買馬,隊伍得到進一步的壯大。此時陳勝和董茹都住進了原來縣令的府衙:陳侯府。其他將領也按照吳廣的分配和要求,找到了原來陳縣的大小官員住的府邸,住了進去,原本府中的丫鬟家丁全部納入大楚軍,繼續留在府中伺候。大楚將士大部分都是農民出身,哪裏享受過被人伺候的日子,想想當時陳勝說過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現在變成了現實,自己也是王侯將相了,禁不住開始享樂起來,心想如果陳勝吳廣稱王,那麽我們就是開國功臣,那時候還真的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葛嬰、張耳、陳餘以前都是有錢人,說到怎麽生活,對他們來說真是再熟悉不過,於是在葛嬰、張耳、陳餘的建議下,讓陳勝為將士們再找一批新的丫鬟和家丁、管事,方便將士們在陳縣城中來往出入。陳勝一直覺得上次吳廣打了朱房、胡武那幾十大板確實挺冤枉他們兩個的,畢竟他們沒有非禮淩玉婷,也沒有殺人,他們隻是作為普通的消費者進去消費而已,所以一直想給朱房、胡武表現立功的機會,趁著這次招人,陳勝就安排朱房、胡武張貼告示招人,如果完成任務,記入軍功,大有獎賞。朱房、胡武大喜,心想伺候陳勝這麽久,總算有升官的機會了,便欣然領命。

    再看到陳侯府,更是氣派,庭院深深,花木幽幽,鳥鳴泉響,樓閣高聳。某日夜間,董茹從房間出來散步,看到陳勝一人獨自正在庭院中閑步,看似有些煩惱,便叫了丫頭去準備了一些香茶果品端送過來,放到庭院中的石桌上,喚她們退下。董茹走到陳勝身後不遠處,輕叫一聲“哥。”陳勝反應過來,回頭一看,是董茹,便點了一下頭。董茹道:“我叫屬下泡了些茶,小妹看你似乎有心事,不如過來喝茶聊聊天吧?”陳勝便轉身而來,和董茹一起落座。

    董茹為陳勝斟滿一杯香茶,也為自己斟滿一杯,邊斟邊道:“哥,你帶領大夥過上了好日子,讓陳縣的相親父老都不用再交那麽重的賦稅,而且我們大楚軍現在也越來越壯大,你為何還悶悶不樂呢?”

    陳勝押了一口茶,歎聲道:“你不懂,現在哥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需要解決,正在思考該怎麽去做呢。”

    董茹道:“那還不好辦呀。”

    陳勝道:“你還沒聽我說出什麽問題,就覺得很好辦了嗎?”

    董茹道:“不是。哥,你看,大楚軍中人才濟濟,比如葛嬰大哥,張耳、陳餘校尉等等,這些都是飽讀詩書的人,文韜武略,你有什麽事情交給他們去處理不就行了嘛。對不對?”

    陳勝道:“唉,正是因為這個問題難以告訴眾人,所以才讓我如此著急啊。”

    董茹奇怪的問道:“是什麽問題不能告訴大家?”

    陳勝看是自己的妹妹,覺得說出來也無妨,便道:“其實也不是什麽大的問題。我正在思考該不該稱王。”

    董茹高興的道:“這問題你也在這思考了這麽久啊?”陳勝看了董茹一眼,董茹繼續說道:“你們大夥想稱王就稱王唄,反正現在我們大楚軍如此強壯,暴秦又不堪一擊,隻要大夥同意,讓大夥就擁立你為王,這有何難。”

    陳勝道:“妹妹。你不懂。我當初號召大家起義時,打著的是恢複楚國的旗號,各個起義軍紛紛投奔我們大楚軍而來也是以恢複楚國為目標。我原本就不是楚國人,也不是楚王的後代,我就更沒有楚國高貴的貴族血統作為號召力,如果我擅自自立為王,那我怎麽讓大家都聽從我的呢。”

    董茹聽完才煥然大悟,道:“原來這樣啊。”沉默了一會兒,董茹繼續說道:“這件事情你還是和大夥兒商議一下吧。對了,明天和我一起回陳家灣去拜祭一下爹娘吧。”

    陳勝這才想起自己攻打下陳縣多日,竟然忘記了回去拜祭一下陳氏,便答道:“好。”

    到了次日,陳勝和董茹帶上簡單的香燭紙錢,舍了隨從和衛兵,兩個人騎馬來到陳家灣陳勝的家裏,幾個月過去,房子被燒的柴灰已經被雨水衝刷幹淨,隻有地基和沒有燒毀的殘木柱子還在,陳勝看得不禁落淚,幸好當時見麵時董茹講了被燒的情景,現在心裏有了一些準備,但是睹物傷情。董茹和陳勝來到陳氏和董老漢的墓前,擺好果品香案,焚燒紙錢,跪下拜倒,落淚不止。不知過了過久,陳勝董茹收住傷心,起身準備會陳縣城裏去,看到不遠處走來一個老者,陳勝喜出望外,大喊道:“師傅!”便跑過去。此正是管姓老者。

    管姓老者來到陳勝麵前,陳勝一把跪下,激動得哭道:“師傅,總算再次見到您了!徒兒給您行禮了。”說完深深的磕了三個頭。管姓老者樣貌依舊,依然不見有任何變化。管姓老者扶起陳勝,道:“陳勝啊,起來,不必多禮。”陳勝在管姓老者的扶持下站起身來。此時董茹也來到陳勝後邊,向管姓老者行禮,也喊了一聲師父。管姓老者點點頭,對陳勝說道:“離別那時,我跟你說過,有緣我們會再次見麵的。如今的你今非昔比,已是大楚軍的大王,怎麽可以給我行禮呢。”陳勝道:“您是我師父,我就是做了皇帝,也要行禮。”管姓老者道:“如此便好。”陳勝忽而道:“徒兒有件事想請教師父。”管姓老者掐指一算,道:“你所問何事我已經清楚,稱王是一定的,但是你要回去聽聽大夥的意見。”陳勝大喜,道:“有師傅一句話,徒兒心裏有數了。多謝師父指點。”管姓老者道:“這或許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麵了。當年女媧娘娘交給師父的使命已經完成了,年事已高,要找一個地方專心拜投女媧娘娘門下了。”陳勝道:“師父不如跟我回陳縣,我叫人給師父造女媧神殿,交由師父掌管,這樣師父就不用再去找了。”管姓老者道:“休要這麽做,師父所做之事自有我的道理,你就不必挽留師父了。”說完轉身對董茹道:“董茹啊,陳氏臨終時是怎麽對你說的?”。董茹拱手道:“我娘臨終時任然忘記不了叮囑大哥,叫我不要讓大哥做錯事。”管姓老者聽得點點頭道:“如此便好。陳勝雖然跟我學習,但是他與翠雲峰無緣,恐怕以後多有曲折,你一定要幫助他,不要讓他誤入迷途。”陳勝聽得忙問道:“師父,徒兒為何會誤入迷途,還望師父指點解救。”管姓老者道:“此乃天機,你自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多無大事,但是董茹規勸,你務必要聽從。”陳勝隻得點頭道:“徒兒知曉了。”管姓老者道:“我們就辭別過吧。”說完,轉身就走了。陳勝、董茹隻得再次拜倒在地,“恭送師父!”

    當晚陳勝和董茹回到陳縣縣城裏來。回到陳侯府,陳勝立馬召集眾人前來陳侯府大廳議事。陳勝首先開口道:“承蒙眾位兄弟不棄,和我陳勝一起共舉大事,如此我們兵足將廣,已是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但是麵對我們如此強大的隊伍,再按這樣的製度管理下去,多有困難。現在召集眾位前來,就是想商議一下如何管理軍隊的問題。”

    吳廣道:“陳大哥擔心的就是我所擔心的。我們當初是打著恢複楚國的旗號起義,等我們起義成功,就找楚國後裔來接管我們。可現在我們軍中卻沒有一個楚國的王族擔任重要職位,這對於我們起義軍的凝聚力的形成和領導地位是非常的不利的。”

    葛嬰站出來拱手道:“也就是說,我們起義軍想要提高我們的號召力,迫切需要一個大楚軍的王,來擔任領導核心,把我們團結起來?”陳勝、吳廣點點頭。底下眾人也紛紛議論。

    呂臣道:“軍中現在沒有楚國後裔,也就是暫時還沒有找到適合擔任王位的人選。難道我們一天找不到楚國王侯貴族後裔,大楚軍就一天沒有領導核心嗎?這樣大楚軍豈不是岌岌可危?所謂兵敗如山倒,我們如果不找個王來做我們的領導核心,軍隊團結不起來,那以後怎麽打仗?”

    田臧站出來道:“管他什麽楚國後裔,我們辛辛苦苦拚命,左後卻讓別人來稱王,這算哪門子道理。我們就自己內部推選人才出來稱王,都是稱王,誰來做王還不是一樣嗎?對不對?”說完,底下有些人紛紛表示同意。

    張耳此時站出來道:“我認為我們現在不宜稱王。”陳餘也站出來道:“我也是此意,當下我們不宜稱王。”

    陳勝看見兩位德高望重、文韜武略的人都站出來說不宜稱王,便問道:“二位有何高見,不妨說來聽聽。”

    張耳道:“秦國無道,占領我們祖輩的國家,毀滅我們現在的家園,殺死我們的後代,掠奪我們百姓的錢財,奴役我們的兄弟姐妹。現在陳將軍帶領我們放開膽子,不顧萬死一生,領導我們共舉大事,就是在為天下的百姓鏟除暴秦,百姓感恩戴德,感激涕零,起義的兄弟紛紛前來,為的就是天下百姓不再受暴秦的剝削。”

    田臧插話道:“你知道怎麽還不讓我們稱王?”

    陳勝道:“田旗使休要打斷,聽張耳先生說完。”對著張耳道:“先生請繼續。”

    張耳道:“是。我們現在才剛剛攻打下陳縣,如果現在稱王的話,那麽在天下人麵前,別人就會覺得我們起義有私心,所以我希望陳將軍不要稱王。”

    眾人聽得點點頭,覺得說得也有道理,陳勝問道:“那依先生的意思,我們現在該怎麽辦呢?”

    張耳道:“我們現在應該是趕緊製定作戰策略,率兵西進,四處派人去擁立以前六國的後代為王,封他們為王就是把他們拉入我們的陣營之中作為我們的黨羽,給秦國增加多一些敵對的勢力。我們給秦國樹敵越多,那麽秦國的兵力就會越分散,我們的黨羽越多,兵力就會越強大。如果按照這樣發展下去,我們就用不著在遼闊的曠野荒原上相互廝殺,也不存在堅守強攻的縣城,等我們鏟除了殘暴的秦國,就可以占據鹹陽向其他諸侯發號施令。各諸侯國在滅亡後又得以複立,我們施以恩德感召他們,他們必定會衷心擁立將軍為王。如果這樣,那麽我們的帝王大爺就會成功。反過來,我們現在就在這裏成了王,恐怕天下的諸侯就會懈怠不會從命於我們了。”眾人中有些聽得連連點頭。

    宋留道:“張耳將軍話雖如此,難道我們就這樣讓大楚軍繼續沒有領導核心,一直拖遝下去,直到找到楚國後裔為止嗎?”眾人中有些也覺得確實應該首先解決這個問題。

    武臣站出來道:“我倒是有一主意。”

    陳勝喜道:“快快說來。”

    武臣道:“如張耳將軍所說如此對我們不利,我們現在一定不能真的稱王,既然我們現在不能真的稱王,但是我們也不能讓我們的軍隊失去凝聚力和團結,唯一折中的辦法就是,我們擁立一個假王,對外宣稱我們的假王隻是暫時代理一下王位,等我們找到了楚國後裔,便立即讓真的王上位,廢除假王,讓真王全權接管。這樣我想應該沒有什麽問題了吧。”眾人中許多人都點頭讚許這個主意。

    陳餘站出來道:“我們擁立假王,跟真的稱王有什麽兩樣。雖然我們對外宣稱是假王,但是外麵的多心的人,或者秦國的人就會覺得我們心不誠,隻不過拿假王做個幌子,想繼續讓大家賣命,等時機成熟了,就把假王擁立成了真王。再說假王和真王的權利意義都一樣,確實不妥,望陳將軍三思。”

    陳勝思考著隊伍這樣下去確實容易瓦解,現下的製度已經沒法管束這麽龐大的隊伍了,隻有稱王,把各個將軍的級別提上一級,設置更多的下屬,這樣龐大的隊伍才有更多的製度約束著,便於管理。陳勝便道:“依我看張耳陳餘兩位將軍深謀遠慮,未必有錯。但是我們眼下的軍隊紀律確實是已經到了需要整改的時候了。我看就依武臣的建議,我們推選出一個假王出來作為我們的領導核心,整改軍隊,讓大家各自提升級別,擁有自己的府邸,這也是我們大家共舉大事的目的所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們也是可以的。”底下眾人紛紛歡呼同意。農民階級出身的他們,共舉大事就盼著這一天的到來。

    葛嬰道:“那麽我們就請陳將軍或者是吳都尉做假王,暫時代理一下王位吧。等找到了楚王的後裔,我們再立刻擁立新的王,廢除假王。”

    底下眾人一聽,便議論開來。有的說陳勝帶領我們共舉大事,應該讓陳勝做假王。有的說吳廣治軍嚴謹,辛辛苦苦照顧兄弟,是非分明,在軍中有很大的威信,應該讓吳廣做假王。此時陳勝心想:“是我商量了吳廣,號召大家首先起義的,無論是真王還是假王,這王位大家應該都會擁立我。”想必,不僅會心一笑。眾人在底下依然議論紛紛。

    葛嬰站出來道:“大家靜一靜。”眾人便停止議論,葛嬰繼續道:“假王隻能由陳將軍、吳都尉來做,我想這個眾人沒有異議的吧?”眾人紛紛點頭應道:“無異議。”葛嬰繼續道:“那麽我們現在就開始投票吧。為了防止我們軍中兄弟之間會出現不團結,我們請陳將軍和吳都尉暫時轉過身去,大家拿出自己身上的一枚銅錢,正麵或者反麵擺在這個桌子上。”說完,兩個衛兵抬過來一個案桌,葛嬰繼續道:“正麵就是用力陳將軍,反麵就是擁立吳都尉。”說完看著眾人,眾人點頭表示已經明白。葛嬰道:“開始吧。”於是陳勝、吳廣便轉過身去,底下眾人紛紛摸出身上的銅錢,四個五個的一起上前去把銅幣擺好。不一會兒大家都投票完畢,葛嬰道:“請陳將軍、吳都尉轉過身來吧,我們都已經投好票了。”此時案桌上的銅幣被分成正麵的反麵的兩個陣列,那邊多那邊少,比較一下陣列便一清二楚,眾人看在眼裏也心裏有數。

    陳勝急忙走下去盯著案桌一看,傻了眼了,支持自己做假王的正麵銅幣沒有支持吳廣做假王的反麵銅幣多,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都支持吳廣做假王。吳廣也走下來一看,頗顯尷尬,對陳勝道:“陳大哥,我……”

    沒等吳廣把話說完,陳勝道:“既然是大家認定的結果,那麽你就做假王吧。”吳廣聽得如此說,也隻好把話悶著,點了點頭。田臧站出來吼道:“為什麽不是陳勝作假王,沒有陳勝哪裏會有你們的今天。”陳勝怒指著田臧道:“住嘴,休要對假王不敬。否則按軍法處置。”

    田臧道:“我不管,我們都知道你的功勞是最大的,可是卻偏偏不讓你稱王,現在連假王也不讓你做。”然後指著其他人罵道:“你們這幫混賬,到底是裝傻還是串通好的。”

    此時秦嘉站出來回罵道:“你罵誰混賬,信不信我現在就砍了你。”說完,拔出身上的佩劍。田臧也毫不示弱,也“嗆”的一聲拔出身上的佩劍。

    陳勝怒道:“來人,把田臧、秦嘉拉出去。”說完,兩個衛兵入來。

    吳廣馬上道:“衛兵住手。”然後向陳勝拱手道:“陳大哥,我們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今天我們都是來議事的,不能帶走任何兄弟啊,希望陳大哥三思。”

    陳勝道:“既然吳王都這麽說,那聽吳王的便是。”說完對著已經進來待命的兩個衛兵道:“沒聽見吳王的話嗎,你們還不快滾。”兩個衛兵聽得,隻得轉頭退下。陳勝繼續說道:“請吳王繼續主持這次議事吧。”

    吳廣便轉身對大家道:“雖然大家推舉我做了假王,但是我隻是暫時代理王位,軍中的一切其他事情都如原來一樣,有什麽事情還得向我陳大哥報告。如今我們已經做王,那麽我們就把陳大哥的家鄉陳縣,也就是陳縣城,作為我們的都城,各位將軍都可以找一處地方作為自己的府邸,後勤兵負責打造各位府邸的匾額送到府上。我們明天就進行軍事方麵的升級和作戰策略。”眾人聽的紛紛點頭,等各項事宜交代清楚,便各自散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