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見死不救

字數:2400   加入書籤

A+A-


    冬十二月,下旬。

    西涼叛軍銳氣已失,解圍陳倉撤兵歸西涼。

    殿後人馬的調度,是王國與各大種羌部落兵馬正列與道為中軍,韓遂與馬騰各自率五千人拱衛左右,打算且戰且退。

    而得到消息的漢軍,不出意外的銜尾而來。

    其中,沒有董卓部。

    他覺得此番朝廷讓他們率軍來戰,是為了救援陳倉城,遏製住叛軍進攻京兆及長安的勢頭。既然如今任務已經完成了,就沒必要再節外生枝。以免像第一次討伐叛軍的時候,深入涼州境內而導致後路被斷,再次變成先勝而後敗的局勢。

    他的提議,皇甫嵩沒有采納。

    令他扼守大營以及安撫陳倉後,就獨自率領本部兩萬人馬追擊。

    步卒不攜輜重,人負十日糧,輕裝追擊。

    別遣騎卒為前驅,以騷擾鼓噪讓叛軍不敢加快行軍。

    追至汧縣吳嶽山別名吳山,《周禮》所謂嶽山者)一帶,雙方僅距十裏,西涼叛軍無可再退,便於水畔擺開陣勢,與漢軍大戰。

    皇甫嵩乃令軍中張鏃利刃,長矛三重,挾以強弩,列輕騎為左右翼。

    激勵眾將士曰:“賊子王國、韓遂等滔亂天常,屢屢入寇關中三輔,劫掠殺戮無數,人神共憤,得而誅之!今日追至於此,賊列營逆戰,我等進則可為國為民除孽,退則被反追盡死,諸位當努力共揚我大漢之威!”

    語畢,皇甫嵩被甲當先,大呼誅賊,率中軍徐徐而進。

    是故漢軍士卒無敢後者。

    叛軍那邊也不示弱。

    率領中軍的王國,同樣大呼“事急矣!奮戰可得生還,退則死”,並令親衛部曲督率領嫡係迎戰,以鼓舞士氣。

    雙方皆鼓起血勇,奮力廝殺。

    漢軍優勢在於甲胄齊全,刀兵精銳,並且號令嚴謹,兵卒皆能結陣而戰互為依托。

    而叛軍則是勝騎卒更多,且人不畏死,其中以羌胡為最。

    他們抱著戰死為榮的信念,自殺式以騎衝陣,讓漢軍兵卒如同被狂風吹過的麥浪一樣,不斷俯倒在地。

    兩軍剛一接觸,漢軍就死傷了四百餘人。

    對此,皇甫嵩眼睛都沒有眨一下。

    出身於西涼的他,對羌胡的作戰方式,早就了然於胸。

    彼羌胡者,人人悍不畏死,摧鋒可當前部,但不可久持!

    因為他們不習軍陣之法,一直以狩獵之法在廝殺。而在戰場上,隻憑著一股血勇之氣各自為戰,是很難取勝的。

    軍陣存在的用處,是有袍澤幫忙抵禦,有袍澤合力殺敵。

    彼此依托,將數十人擰成一個人,就如同將五根手指收攏握成拳頭狠狠出擊。

    因此皇甫嵩也知道,隻要抵禦過叛軍開頭幾波的猛烈攻擊,將戰局變成你中有我的膠著,叛軍就會暴露出不能協同作戰的弱點來。

    進而,任漢軍宰割!

    戰局也正如他所預見。

    一刻鍾後,漢軍付出了近千人的死傷,終於遏製住了叛軍的以騎衝陣,穩住了陣腳。

    兩刻鍾後,他麾下兵卒,已經依仗著軍陣的相互守護,穩步向前推進。以擋者披靡的銳不可當,將擋路的叛軍都變成倒在地上的屍體。

    督戰在後的王國,慢慢的蹙起了眉毛。

    他看到了己方漸漸落入下風。

    也知道任憑戰局這樣繼續下去,己方兵卒的銳氣耗盡,就會有臨陣逃脫的事情發生。最終會引發讓漢軍驅趕潰兵衝擊本陣,將戰場分割肆意殺戮。

    因而他也讓人吹響了牛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