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二六章、歲在甲子
字數:2288 加入書籤
又是一年陽春三月。
天氣轉暖,讓原野上入目遠近皆綠意青青。鳥鼠同穴山的積雪融化,夾帶著小冰塊匯入渭水中,歡快的蜿蜒東去。
水中華雄的倒影,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
腰上別著狼牙掛墜,馬鞍後麵有兩張狐皮被掛在包裹裏,正在部落牧民們的陪同下,踏上了歸去冀縣的路程。
但渭水蜿蜒到潼關匯入了黃河後,水中倒映人兒們的臉龐,則是行色匆匆與滿臉的穆然。
那是正從雒陽出發,行軍去冀州的大漢北軍五校將士。
他們帶著大漢天子劉宏的期盼和剿滅亂臣賊子的決心。
是的,黃巾之亂,在二月份的時候爆發了。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傳遍了青、徐、幽、冀、荊、揚、兗和豫八個州。
看似升平的大漢朝,一下子就陷入了舉國烽火連綿。
而黃巾鬧得最凶的,是在冀州、荊州的南陽郡和豫州的潁川郡三個地區。好多座城池被攻破,好多官吏和世家大族被殺戮。
天子劉宏先是解除了黨錮,還拿出了皇宮裏這些年賣官鬻爵的錢財當軍費軍資,征發了天下精兵,前往討伐黃巾。
涼州作為邊陲之地,自古民風彪悍,兵卒也一直以精銳著稱,當然也被征調了不少。
華雄的阿父華立,是屬於郡縣本地戶籍的戍守郡兵。依托十幾年戍守的勤勞和混得臉熟,很幸運的沒讓上官將他劃入被征調之列。
所以呢,他對自家孩兒的請求,和妻子龐氏琢磨一番後就答應了。
華雄想冠禮,變成真正的男子漢,然後去郡裏投軍。
古人二十而冠。
隻不過,演變到今日,人們大多不再等到二十歲。
特別是黔首百姓的家中,男兒十五六就成為家中主要勞動力、娶妻生子的比比皆是。
華雄虛歲十六了,也是時候冠禮了。
但是呢,《左傳》有雲:“冠而生子,禮也。”
冠禮了,娶妻生子的計劃也要提上日程,在華立夫婦的強令之下。他們以為華雄主動提出了冠禮,其中還有想成家立業的心思。
雖然華雄矢口否認,一直強調說自己沒有這份心思。
不過呢,華立夫婦覺得是孩兒臉嫩的關係。
沒看到他總角之交的王達,在三年前就定下了親事了嗎?
沒看到村落裏的其他少年郎,這個年紀沒定下親事的人,幾乎都是因為窮困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嗎?
少年郎嘛,看到別人都定下親而自己沒有,心癢癢也不足為奇。
“阿父知道了。不過雄兒啊,冠禮了就是成年了,成家立業也是應該的。你既然是想投軍,先定下親事也好的。”
華立是這麽對華雄說的,帶著一臉的笑容。
而龐氏呢,則是直接多了。
她用手撫摸著狐狸柔順的皮毛,笑容綻放了滿臉的皺紋,“原來我兒去歲到隴西郡獵狐,是為了賺取聘禮啊!唉,你這孩子怎麽不早說呢?阿父阿母早就攢下你成親所用的錢糧了!何必去羌人部落裏吃著這番苦頭!”
我......
華雄有口難辯,也拗不過大人的一腔情願。
尤其是華立夫婦,直接用了一句話給堵死了他的辯解:想讓他們鬆口去從軍,就先定下親!不然就別做指望了!
好嘛,華雄完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