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假病成真

字數:3989   加入書籤

A+A-


                      張守恩雙手奉上藥勺,說道“回陛下,大名府那邊剛傳來一個有意思的消息。”

    郭榮接過藥勺,舀起一勺藥湯“說來聽聽。”

    張守恩細聲道“魏王的小女兒即將及笄,聽說魏王要為她選婿。”

    魏王符彥卿的小女兒,那自然就是郭榮的小姨子。

    符彥卿二十多年前從禁軍外放到地方,脫離了沉重的軍務後,他有足夠的時間參與到為國生育的偉大工程中來。

    這二十多年裏,老符除了修禪拜佛,就是與一幹小妾搞造人工作,兒子女兒都生了不少。

    藥勺滯在半空,郭榮冷哼一聲“這個時候選婿?這老東西時機倒選得巧。”

    張守恩當即補充道“隻是傳聞,尚不能確定。”

    郭榮將藥勺送入嘴中,今日的湯藥莫名的苦澀,他勉強咽下,又問道“大名府的那些個衙內們,近日可有異動?”

    “陛下”張守恩抿了抿嘴唇,接著說道“大名府的各家衙內都很活躍,無論是陛下讓臣密切關注的李重進之子李延慶、符彥卿之子符昭信,還是李筠之子李守忠,甚至包括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這些衙內都趁著魏王大壽的機會與各鎮賀壽使節勾連,臣派去大名府的二十名密探根本就追查不過來。”

    “嗬,平日裏一個個都對朕畢恭畢敬,到頭來都是些亂臣賊子。”郭榮強忍苦澀,仰頭將整碗藥湯囫圇吞下,接著將藥碗往桌上一丟,輕蔑地笑了笑“也罷,隨他們折騰,反正他們也翻不了天!”

    郭榮雙手撐住扶手,想要起身的刹那,一股熱血突然直衝腦門,他的視線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而後,郭榮直直摔在了案上,不省人事。

    半夜時分,李延慶坐在油燈前,翻閱烏衣台送來的密報。

    密探亦有高低之分。

    李延慶的烏衣台顯然比朝廷匆匆組建的密探部隊要高上幾個檔次。

    幾日下來,烏衣台不但摸清了這些朝廷密探的數目和落腳之處,甚至還反追蹤出了朝廷密探在追蹤的目標。

    看著密報上一串長長的衙內姓名,李延慶莫名有些好笑郭榮若是知道自己麾下的一票武將都是潛在的叛徒,他的血壓恐怕會瞬間爆炸

    好笑之餘,李延慶又有些替郭榮感到悲哀。

    換位思考一下,若自己是皇帝,為了國家夙興夜寐、殫精竭慮,結果剛假裝重病,一幫軍中重臣就開始謀劃改朝換代,自己會作何感想?

    恐怕也會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不過現在的李延慶沒時間去考慮郭榮的感受,有一樁更重要的事情擺在他麵前。

    那自然就是符家小娘子出嫁一事。

    符彥卿選擇在大壽之前放出要嫁女的風聲,其目的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如今,周朝幾乎所有有門有臉的勳貴都派了代表來大名府祝壽,符彥卿自然是想從眾勳貴中挑一家合適的聯姻對象。

    若能與符家聯姻,那在未來可能會出現的皇位爭奪戰中必能快人一步。

    望著明亮的油燈,李延慶心中不由生出一個想法若是自己尚未結婚,豈不是有機會與符家結姻?

    李延慶並非對妻子安清念有任何不滿,他連符小娘子的麵都沒見過,這個想法純粹是從政治的角度出發。

    單從政治上看,符家的勢力遠比安家要龐大,是更為優秀的聯姻對象。

    不過這純粹隻是想想罷了,李家現在適婚的三兄弟都“名花有主”,總不能休了原配去迎娶符小娘子。

    欸,好像李家確實還有個沒結婚的子嗣李延慶腦海中突然冒出一個名字四弟李延德,他不是還沒成親嗎?

    李家老四李延德,乃是李延慶叔父李重讚的獨子,目前在烏衣台內執掌信息部。

    李延德是個工作狂人,入職烏衣台以來幾乎月月出差,參與了烏衣台十餘個地方分部的建設,是李延慶最為得力的幹將之一。

    雖然隻比李延慶小了半歲,但李延德卻一直沒有婚娶。

    按照李延德的說法,他幹的工作見現在不得光,婚娶這事情還是往後延一延,再說他還年輕,不著急。

    有了合適人選,李延慶心中頓時盤算起來

    李家這樣的優質盟友,符家應該是難以拒絕的,李家隻要表露想要結姻的姿態,符家定然會將李家納入備選目標,自己現在該做的,首先是要迅速聯絡在解州的叔父,讓他派人來符家提親,其次自己應當與符家做更多接觸,把握符家的動向,再者就是要留意有可能的競爭對手

    等等李延慶突然想起來,自己四弟的父親,也就是自己的叔父李重讚,他的官職隻是區區解州榷鹽使,差不多就是刺史的級別,與身為節度使的符彥卿完全匹配不上。

    這就麻煩了李延慶的麵容驟然嚴峻起來,他心中琢磨著雖然身份無法匹配,但該有的嚐試不能少,至少得先試一試

    打定主意後,李延慶立刻研墨揮毫。

    給叔父的信寫好後,李延慶又開始思考另一件要緊事。

    那就是出現在大名府的趙匡義。

    趙匡義本身並不令李延慶意外。

    魏王六十大壽,趙家當然要有所表示,由趙匡義這位趙家老三前來祝壽,再合適不過了。

    令李延慶感到意外的,是趙匡義入城後的各種行為。

    自趙匡義入城的第二天開始,他就公然與一眾武將代表展開了接觸。

    其中不但有韓令坤(侍衛親軍司馬軍都指揮使)、李繼勳(前步軍都指揮使)、高懷德(鐵騎軍左廂都指揮使)、韓重贇、王審琦等趙匡胤親信派來的代表。

    還包括郭從義(徐州節度使)、李暉(鳳翔節度使)、王彥超(京兆尹,永興軍節度使)等與趙匡胤關係不那麽密切的節度使所派來的代表。

    王彥超是洛陽十阿父之一王重霸的兒子,李延慶在洛陽得罪過王重霸,故而沒有拜訪王彥超的代表。

    而郭從義、李暉等人都是換過好幾次駐地的老資格節度使,他們與禁軍的關係已經非常淡漠,態度也一向中立誰當皇帝就效忠誰,其他一概不參與。

    這些老資曆節度使派來的代表李延慶都有一一拜見過。

    看得出來,隨著郭榮的重病,趙家也開始按捺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