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節西藏曆史
字數:3423 加入書籤
我們看見街上熙熙攘攘的是穿梭於鬧市的穿著藏袍的悠然自得的藏民,他們的衣服還是依舊那麽有特色,花花綠綠的,還有偶爾穿行其中的穿著紅袍的神色匆匆的僧侶,胡嬌嬌看著形形色色,川流不息的藏族人,好奇的問:“對了,他們這些藏族人是怎麽起源的呀?”
小飛以前在利州的時候,就曾經講過西藏的曆史,洋洋灑灑,滔滔不絕,如同一本活生生的百科全書。現在他更是不失時機的說起來:“這個簡單,聽我與你細細說來,我就勉為其難為你開宗明義,長話短說下西藏的曆史吧。“小飛最好為人師了,估計好久沒有像在利州那樣給小朋友教曆史了,他心血來潮的說:”藏族最早起源於雅魯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區的一個農業部落。據考古發現,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據漢文史籍記載,藏族屬於兩漢時西羌人的一支。藏族的先民們像許多經曆石器時代的先民一樣,他們先經過群居采集、狩獵生活階段,逐步學會了飼養和農耕。雅魯藏布江南岸雅隆地區的藏族先民後來又分成六部,即六犛牛部諸部落。公元6世紀,雅隆部落首領做了部落聯盟的領袖,號稱王。此時已進入奴隸製社會。據藏文史籍記載,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於西藏山南地區的雅隆河穀,為六犛牛部的首領,在鬆讚幹布以前已傳20餘世。當進入父係氏族社會,從最初幾代首領的母子連名中,還可以看到曾經曆母係氏族階段的痕跡。公元6世紀,山南號稱悉補野部的首領與鄰部結成聯盟並尊為盟主。當時,西藏境內另外還有羊同、澎波、蘇毗、工布等10餘族部,均已進入奴隸製社會。雅隆部落首領成為部落聯盟領袖,號稱讚普,建成自稱為博的奴隸製王朝。
公元7世紀初,中國曆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唐朝建立起強大的統一政權,結束了中原地區300多年的混亂分裂局麵。與此同時,藏族的民族英雄鬆讚幹布兼並10餘個部落和部族,統一青藏高原,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邏娑。鬆讚幹布在位期間,銳意修好唐廷,吸取唐朝的先進生產技術和政治文化成果。於公元641年迎娶了唐太宗的宗女文成公主。鬆讚幹布還從唐朝引入造酒、碾磨、紙墨等生產技術,遣貴族子弟到長安學習詩書,聘漢族文人入蕃代典表疏,與唐朝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保持了友好關係。唐高宗封鬆讚幹布為附馬都尉、西海郡王,後又晉封為賓王。鬆讚幹布奠定了吐蕃與唐朝200餘年頻繁往來的甥舅親誼。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攜帶繡花錦緞數萬匹,工技書箱多種和一應使用器物入蕃,嫁吐蕃王赤德祖讚。金城公主入蕃後曾資助於田等地佛教僧人入蕃建寺譯經,並向唐朝求得《毛詩》、《禮記》、《左傳》,《文選》等典籍。公元821年,吐蕃王赤熱巴巾三次派員到長安請求會盟。唐穆宗命宰相等官員與吐蕃會盟官員在長安西郊舉行了隆重的會盟儀式。次年,唐朝派劉元鼎等人到吐蕃尋盟,與吐蕃僧相缽闡布和大相尚綺心兒等人結盟於拉薩東郊。此次會盟時在唐長慶元年和二年,史稱長慶會盟。會盟雙方重申了曆史上和同為一家的甥舅親誼,商議今後社稷如一。記載這次會盟內容的石刻唐蕃會盟碑共有三塊也叫長慶會盟碑、甥舅會盟碑,就是第八次會盟後所立,其中一塊立於拉薩大昭寺前。此後的三、四百年間,藏族與我們,西夏、遼、金等政權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公元842年,吐蕃王朝因王室內訌和部族之間、邊將之間的混戰而分裂瓦解,出現眾多互不統屬的地方勢力。它們各占一方,互相征伐,爭戰不已,竟持續了400來年。與此同時,從公元10世紀至12世紀,藏傳佛教為藏區各階層所接受,並逐步深入到藏族社會的各個領域。佛教上層人物往往和當地首領緊密結合,互為利用,在藏族曆史上形成了****的封建體製。
從9世紀末開始,果族內部矛盾逐步加深,藏區陷入長期的分裂割據狀態,並形成阿裏王係及後藏亞澤王係、山南雅隆覺阿王係和前藏拉薩王係等。它們各自為政,不相統屬,有時還常常為各自利益互相侵襲劫掠,大小戰爭頻繁。這一時期,佛教為藏區各階層所接受,並逐步深入到藏族社會的各個領域,喇嘛教上層人物往往和當地首領緊密結合,互為利用,在藏族曆史上形成了****的封建體製。在宋金時代,藏族各地方政權又加強與中央政權的聯係,有些地方首領受到中央政權的冊封。茶馬互換等藏、漢貿易有了較大發展。”
小飛停頓了一下,咽了咽口水,繼續洋洋灑灑,意猶未盡的講起來:“對了,還有1244年秋蒙古宗王闊端代表蒙古汗廷與西藏薩加派活佛薩迦班智達在這塊土地上成功舉行了涼州會盟。”我使勁碰了碰他幾下,提醒他已經講得太多了,早就過了宋朝了,可是他正在興頭上,根本對我熟視無睹,不理會我的良苦用心,繼續滔滔不絕,興致勃勃的講下去:“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國號為元,烏思藏今西藏中部、西部及其迤西地區、朵甘等地成為統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國的一部分,西藏地方從此正式納入中國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元初,首次設置中央機構總製院1288年改稱宣政院,掌管全國佛教事務及西藏等地的軍政事務。宣政院使一般由丞相兼任,副使由帝師舉薦的僧人擔任。元帝賜給薩迦派首領八思巴文鐵質金子牌,在西藏清查民戶、設置驛站、征收賦稅、駐紮軍隊、任命官員,並將元朝刑法、曆法在西藏頒行。任用藏族僧俗擔當從中央到地方高級官吏。烏思藏、朵甘等地行政機構之設裁及官員的任免、升降、賞罰,皆聽命於中央。劃分西藏地方行政區域。元朝中央在藏族地區設了三個不相統屬的宣慰使司,均直屬宣政院管理,這就是藏文史書中所說的“三區喀”。就今西藏自治區的地域而言,當時分歸其中兩個宣慰使司管轄——今拉薩、山南、日喀則、阿裏等地歸烏斯藏宣慰司管轄;今昌都一帶及那曲地區東部歸朵甘宣慰司管轄。元朝在烏思藏等地清查戶口,確立差役,征收賦稅,建立驛站,派駐軍隊,鎮守邊疆。烏思藏宣慰司設在薩斯迦今西藏薩迦,下設13個萬戶府和若幹個千戶所,並征收賦稅。元代的這一劃置,成為此後西藏行政區劃沿革的基礎。”
胡嬌嬌聽小飛搖頭晃腦,眉飛色舞的講了半天,終於耐心的聽完了,她如釋重負的長長的歎了口氣,張開粉紅色的櫻桃小嘴,有氣無力,神情恍惚的說:“天啦,你嘰裏呱啦,洋洋灑灑的說了半天,我聽得腦袋都大了,你說得好多東西我都聞所未聞,完全聽不懂,什麽公元前,什麽意思呀?還有什麽元,蒙古大漢忽必烈,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小飛嘟嘟囔囔的說:“我其實也在一本利州後山無意中發現的古書上看見的,他們也許和我們的稱呼不太一樣。”胡嬌嬌若有所思的想了半天,還是百思不得其解,隻好用力甩甩頭,不去想了。不過喜歡曆史的段公子和王公子倒是聽得津津有味,沉醉其中,興致勃勃,大感興趣,不住的點頭稱道。
我不由自主的對小飛竊竊私語道:“你說多了,你看現在才多少年,你看你洋洋灑灑一說起來,就什麽也忘了,剛剛我還提醒你,不過你自顧自說得高興,根本對我不理不睬的,不過你這段曆史倒是背得極好,如同教科書上寫得一般,不錯不錯,看來回到大宋,你的曆史真是突飛猛進,讓我對你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呀。”
小飛不以為然的說:“其實我一直曆史都好,高考的時候我差一分就是滿分呢。”我嬉皮笑臉的說:“好漢不提當年勇,沒有想到你成績還不錯,不過你說你成績那麽好,怎麽最後還是不幸落入大盜集團的黑暗的懷抱之中。”小飛無可奈何的說:“那沒有辦法,造化弄人呀,我可不是什麽首富的兒子,誰叫我是偉大的農民的兒子,而且又怪我們家又不善於務農,所以收入微薄,又沒有其他的來源,所以必須一切靠自己呀。”
曾呂不由自主的高聲說話打斷了我和小飛的交談,她意氣風發的說:“對了,你們看,這些藏人的衣服好漂亮,花枝招展,花花綠綠的,真是好看呀,特別是那些女人的頭上的裝飾品,真是五花八門,美輪美奐,流光溢彩呀,看得我是心動不已,激動萬分,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