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和解”談判-1

字數:11548   加入書籤

A+A-


    10月8日,下午3:00,香港文華酒店二層,愛丁堡會議室。

    台積電(ny:tsi;hk:981)第一次“和解”談判。

    談判雙方的與會人員分別為:

    中芯國際:隋波(董事)、王陽元(董事會主席)、張汝京(ceo)、江上舟(顧問,代表魔都市府);

    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蔡力行(ceo)、蔣尚義(研發資深副總)、杜東佑(法務長);

    恰好是4 vs 4。

    當然,也是因為愛丁堡會議室(八人會議桌)並不大。

    雙方除了談判的核心人物外,其他隨從人員都沒有入內。

    說實話,

    談判開始前的氣氛,並不怎麽融洽……

    張汝京等中芯的人,

    固然因為台積電的“背信棄義”,心中有怨氣,臉色不好。

    台積電這邊,也都是一副公事公辦的嚴肅模樣。

    也就張忠謀這個一頭銀發的“老狐狸”,和隋波這個有著年輕人外表的“小狐狸”。

    見麵時,都麵帶微笑的寒暄了幾句……

    在雙方落座後,

    當張忠謀看到,隋波坐在了對麵中間的主位上時。

    眼睛微微眯了一下,頗有些意外。

    隋波環顧眾人,

    尤其是在和蔣尚義對視時,客氣的點頭微笑,釋放善意。

    而看到杜東佑時,他也微微停頓了一下。

    這個人,就是台積電訴訟中芯案的真正操盤手……

    然後他對張忠謀笑道:

    “張博士,這次和台積電的和解會談,

    我作為中芯國際的股東、董事,獲得了董事會的授權。

    將全權代表中芯國際,主持這次談判。

    ……台積電方麵沒意見吧?”

    張忠謀不由看了一眼坐在隋波身邊的張汝京。

    見他臉色雖然不佳,但卻沒有發言,顯然是默認了隋波的話。

    他笑著點頭道:

    “當然沒問題,雖然……,時機和事由有些不恰當,

    不過,能夠和隋總這樣一位在華人世界中傑出的年輕才俊,麵對麵的交流,我也非常高興。”

    張忠謀表麵說的輕鬆,

    但心裏對中芯這次的應對,處處都出乎意料,卻是多了一分驚疑。

    台積電本來預料,

    按照他們對張汝京的性格分析,

    以他“寧折不屈”的個性,中芯這次一定會對台積電再次發起訴訟,強烈反應。

    甚至提起反訴,都有可能。

    專利訴訟是一支“大棒”,用來壓製中芯的崛起,也是台積電既定的戰略。

    其實,早在2003年首次訴訟時,張忠謀就想好了後續的手段:

    第一次訴訟,最大的難題是采證!

    所以當時台積電的策略,其實是通過興訟來取證……

    因為美國法院有“發現揭露程序(discovery)”,也就是說,台積電提起訴訟後,就能夠有資格去調查和取證。

    而且,在去年雙方達成和解之後,

    台積電還獲得了一項權利——每半年,中芯必須提供一份技術資料給台積電,以證明遵守了和解協議,沒有再次侵權。

    但同時,這卻也讓台積電掌握了更多的證據……

    所以,從專利訴訟的角度,台積電肯定是能贏得官司的。

    更重要的是,

    通過訴訟,台積電就可以在市場、客戶處,以“剽竊商業機密”的名義,來打擊中芯的“名聲”和“技術研發實力”。

    進而阻礙中芯獲得新的訂單,拖延其發展速度。

    並通過專利訴訟,直接打斷中芯國際快速推進先進製程技術的速度!

    因為芯片的製程技術,是一個不斷在之前技術的基礎上,演進的過程。

    雖然現在國際上最先進的製程,已經到了65納米。

    但是台積電訴訟的0.13微米製程技術,卻是後續技術研發的基礎。

    也就是說,

    一旦中芯的0.13微米製程技術被判侵權,包括現有的90n技術,就都必須要從頭另起爐灶進行研發。

    這勢必會令中芯在先進製程的研發上,遠遠落後於台積電……

    所以,其實張汝京氣憤於台積電的“背信棄義”。

    還是太幼稚了!

    就算中芯真的在“近期”,並沒有實際的侵權行為。

    台積電還是會悍然在這個時間點“開戰”的……

    誰讓中芯發展的速度太快,

    甚至已經開始搶奪台積電一些大客戶的訂單呢?

    芯片代工行業的競爭激烈,訂單不是給你,就是給他。

    不打壓中芯,

    難道還留著它不斷成長,給自己製造更大的麻煩嗎?

    當然,隻要能達到戰略目標……

    張忠謀也不願意把中芯,“一杆子打死”。

    畢竟中芯背後站著的,是大陸的官方。更是代表著中國芯片產業發展的領頭羊企業。

    張忠謀也不想把大陸方麵,真的得罪死了。

    台積電接下來,還想重點開拓內地市場呢……

    這也是他願意來和中芯進行“和解”談判的主要原因。

    隻是,從訴訟開始之後,

    中芯的一係列反應,卻讓張忠謀有些意外。

    首先,中芯的反應並沒有想象中激烈……

    對台積電提起的訴訟,

    中芯隻是在拖延了幾天後,才姍姍來遲的發布了一個公告。

    公告的措辭也非常平和、婉轉。

    稱對於台積電的再次訴訟,感到震驚和遺憾。

    中芯國際一直都遵守雙方上次和解的協議約定,並稱這是雙方之間存在有誤解,中芯將會努力和台積電溝通,尋求和平解決的途徑。

    中芯的應對,不僅沒有勃然大怒,反而直接就透露出“和解”的信號。

    這已經讓張忠謀頗有些驚訝了。

    之後,中芯更是通過多方渠道,聯係台積電和張忠謀。

    稱希望雙方進行新一輪的“和解”談判……

    張忠謀由此推斷,

    中芯國際的董事會裏,可能發生了一些“意外”的變化!

    他當時就推測出,

    這一切極有可能和中芯的新董事,近年來崛起的華人新首富,星河集團董事長隋波有關。

    而當他得知,

    隋波近期正投入巨資,進入芯片設計、智能手機產業後。

    就更確定了這一點!

    所以,這一次“和解”談判,

    張忠謀雖然已經半退休,但還是親自來了。

    他就是想看看,中芯到底是想怎麽和解,願意付出什麽代價……

    同時,他也有點好奇,

    想見見隋波這個在華人世界裏,突然崛起的年輕人!

    張忠謀覺得很奇怪的是,

    在中國這樣“保守”的國度中,

    怎麽會出現一個像隋波一樣,在全球範圍擁有如此高聲譽和影響力的“超級富豪”,年僅20多歲的新一代商業領袖?

    這極大的顛覆了,他對內地商業環境的固有印象!

    隻是沒想到,

    現在來看,隋波的“能量”,居然會這麽大……

    代表魔都市府的江上舟、代表中科院的王陽元,甚至中芯的靈魂人物張汝京。

    在這麽重要的談判中,

    居然都寧願作為陪襯,讓隋波來主談!

    張忠謀表麵雲淡風輕,

    心裏卻將對隋波的認識,瞬間提高了幾個檔次。

    不再把他當成年輕人和後輩,而是當做了一個真正的談判對手!

    “隋董,

    這次談判,是由中芯方麵主動提議才舉辦的。

    你們希望達成和解,這說明你們已經認識到了侵權的錯誤……

    勇於認錯,這一點我是非常欣賞的。”

    老張一開口,

    先是敲死了中芯“侵權”的事實,站在了“理”的上風;

    又說是中芯主動提議和解,悄然搶了“勢”的上風。

    雖然言語間輕描淡寫,但其實殺機四伏!

    不過,隋波雖然看起來年輕,但兩世加起來,也是50歲的人了……

    這點小手段,自然一眼就識破了。

    他笑著回道:

    “張博士,

    其實不瞞您說,和解,是我在董事會中力主的……

    包括我們王董事長、張總在內的大多數董事,對台積電不守信諾,出爾反爾、背信棄義!不僅違反和解協議,且違反雙方應遵守誠信義務及公平處理協定……

    都是非常憤慨的。

    很多董事都強烈要求,要對台積電的這種違約行為,發起反訴!

    但是,我是這樣考慮,

    也是這樣說服董事會中的大多數董事的……

    第一,台積電和中芯,都是華人企業。

    俗話說得好,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有什麽問題,大家都是自己人,都可以談嘛。動不動打打殺殺的,讓外國人看笑話!

    第二,我們應該承認,

    台積電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張博士也是開創了全球芯片代工產業的領袖人物。

    台積電是市場老大,作為跟隨者,我們中芯,應該對台積電表示敬意。

    技術上落後沒什麽,我們努力研發,向台積電學習。

    台積電認為我們的技術發展速度快,覺得不能理解。

    甚至認為,我們可能竊取了台積電的商業機密……

    我覺得這也是正常的。

    畢竟一來,兩家公司之間有人才流動。

    二來,台積電不在內地,不清楚我們大陸的研發人才有多勤奮努力,能力有多強……

    台積電有誤解,我們可以溝通、交流、解釋嘛。

    第三,我們需要思考,

    為什麽台積電會覺得中芯有威脅,需要打壓呢?

    ……張總,沒關係,大家都是明白人,咱們打開門說亮話!

    這才是個好好談的態度。

    我繼續說……我認為是兩點:

    第一,中芯現在接到了一些大客戶的訂單。

    不可否認,其中有一部分是從台積電的訂單轉過來的。

    這是市場競爭方麵的原因。

    但是,我們看看目前芯片代工市場的份額占比情況……

    台積電全球市場占有率為44.8%,高居榜首。台聯電份額為15.4%,居亞軍。

    我們中芯的市占率僅為6.4%。

    要說我們對台積電有多大的威脅……

    我看倒也未必,兩家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台積電真正應該關注的對手……

    我倒覺得,是最近開始重新進入芯片代工市場的三星!是近在咫尺的聯電!

    中芯不僅不是台積電的競爭對手,

    反而有很多合作的可能嘛……

    第二,因為政策原因,台積電在內地市場發展速度比較慢。

    而中芯因為地理。

    這可能也是一個矛盾。

    既然發現了問題,那我們就一起談一談,把問題解決掉!

    多大的事呢?

    對吧,張博士?”

    隋波的一番話,

    也讓張忠謀這個老江湖,有點刮目相看了……

    首先,隋波直接反駁了“侵權”說。

    更是點出了台積電背信棄義,違反和解協議的做法,以及中芯董事會準備反訴的強硬態度。

    其次,他一番看似示弱的話。

    更是直接否認了侵權。

    我們技術研發速度快,這是因為我們大陸的人才更努力,能力更強。

    這並不是你們懷疑我們侵權的理由!

    第三,他直接點破了,台積電就是在利用專利訴訟打壓中芯。

    並透露出了意思:

    台積電的兩個核心訴求,都是有辦法解決的。

    “合作”。

    張忠謀敏感的捕捉到了這個詞。

    但他這種風格強悍的老江湖,怎麽可能輕易讓隋波掌握談判的節奏?

    他沒有接隋波的話,而是笑眯眯的反問了一句:

    “哦,是嗎?

    其實我們很歡迎中芯應訴,畢竟事實勝於雄辯嘛。

    隋董,這些嘴硬的話,就不必說了……

    既然是中芯主動提出了和解,你們總要拿出一些求和的誠意吧?”

    隋波看了一眼身旁的張汝京。

    張汝京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

    也好,言語爭鋒意義不大,隋波也懶得和老狐狸繼續逞口舌之快。

    他微笑道:

    “張博士,中芯的確對雙方的和解,抱有極大的誠意。

    不過,在此之前,我也想說一句題外話:

    這次我自告奮勇,代表中芯來和張博士談判。

    其實也是希望借這個機會,和張博士聊一聊對全球芯片產業未來的產業變化趨勢。

    這可能是台積電最大的一次騰飛的曆史機遇!

    不亞於當年您獲得英特爾的訂單……

    好,這些我個人的事情,咱們晚一點聊。

    中芯這次尋求和解,訴求其實隻有兩點:

    第一,中芯希望能夠繼續履行去年雙方簽署的和解協議。

    即中芯國際將在6年內支付總數達1.75億美元的專利授權及和解金給台積電,其中前5年每年支付3000萬美元,第6年支付2500萬美元。

    當然,我們目前已經支付4500萬美元。

    也就是說,中芯將繼續支付剩餘的1.3億美元專利授權及和解金。

    第二,中芯希望和台積電達成一係列的技術授權協議。

    包括0.13微米和90納米的製程技術授權,為此,中芯願意支付台積電滿意的技術授權費用。

    並且,作為加深雙方合作的基礎。

    中芯願意以退出部分高端市場、和台積電在內地合作建廠等方式,消除雙方在市場競爭中的一些爭議。”

    看到隋波說完第二之後,就閉口不言,神態從容的樣子。

    張忠謀還沒說話,<101nove.comeo蔡力行忍不住說話了:

    “……,就這?這就是中芯和解的誠意?”

    隋波理所當然的點頭。

    “對,我認為中芯的誠意,已經非常清楚的表達了。”

    “…………”

    台積電方麵,除了張忠謀一臉沉思外,

    其他幾人臉色都變了。

    尤其是負責訴訟案的法務長杜東佑,腦門上青筋都快曝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