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必有一戰
字數:10147 加入書籤
其實隋波並沒有他表現出的,那麽輕鬆。
國內的互聯網產業方向,和各個公司的發展軌跡,已經被他這幾年改變的麵目全非……
尤其是bat三家。
幾乎核心的產品,都被他提前搞出來了。
所以,接下來這幾家會怎麽發展?
隋波也不知道……
比如阿裏的老馬,會在什麽時候進入c2c市場?
在淘寶和易付寶都出現的前提下,他又會選擇怎麽切入市場呢?
前世老邵的那個“易趣”,其實弱點不少。
尤其是被ebay收購後,遲緩的全球決策和官僚作風,堅持收費製度、對快速增長的新增用戶和商家客戶的忽視……
更不用說,被阿裏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武裝起來的“中供鐵軍”,強大的戰鬥力、執行力,以及老馬對電商業務、國情、中國用戶的深刻理解。
人們都說是“免費”策略和“支付寶”兩個利器,幫助淘寶打敗了易趣。
其實遠遠不是那麽簡單。
雙方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淘寶戰勝易趣,是一種必然。
一切市場競爭勝負的關鍵,除了戰略和戰術之外,
最核心的始終是人!是團隊!
<101nove.com2c市場,隻是時間問題。
易趣發展到現在,已經呈現出在國內b2c、c2c市場統治性的領先優勢。
老馬不會看不到。
或許等不到03年的非典,老馬就會提前出手了……
現在鬧得正歡的卓越和趣拍,都不是易趣真正的對手。
始終躲在錢塘默默無聲的阿裏,才是隋波最擔心的。
<101nove.com2c市場,隻有看清阿裏的打法,隋波才能心安……
同理,
既然小馬哥已經明顯的表現出了,想和易信一較高下的野心。
隋波當然會提高警惕。
雖然騰訊的創新力這時候還不強,但對產品的“微創新”能力,卻是獨一無二的。
小馬哥執著堅韌的性格,以及對用戶體驗的重視,是騰訊做社交最強大的競爭力。
雖然隋波希望用“開放平台戰略”,來遏製騰訊。
但在2002年,這個全國網民總量才不到1億用戶的年代,獨立開發者的總量也並不高。
“開放平台”的效果到底如何,隋波短期內,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
所以,這個階段,如果讓騰訊發展起來,還是很麻煩的。
而且,與電商或者搜索業務不同……
電商或許可以同時存在幾個平台,比如用戶可能會同時注冊易趣網或者卓越網,淘寶網和趣拍網,當想買一件商品時,多個平台來對比,從價格到配送時間,進行挑選。
這是用戶購買商品的本能:貨比多家。
搜索也是如此。
就算不用,用必應,甚至用一些門戶網站自己的搜索,也能查到大致想要得到的信息,隻是在搜索結果的精準性上麵,有所差異而已。
這些互聯網服務模式,競爭的本質,是體係和技術。
這是需要長時間,才能慢慢看出優劣和勝負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除了市場老大之外,其他老二、老三,或許都能夠活的不錯。
但社交不同!
社交的核心是一個人的關係鏈,當使用的用戶越多,用戶的朋友越多,就越不容易離開。
社交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用戶規模!
而用戶不會分身術,一共就那麽多時間和朋友圈子。
所以,這是一個隻能一家獨大,甚至越來越大,而其他家隻能苟延殘喘的市場!
隋波之所以不看好騰訊推出門戶網站。
是因為,能夠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隻是讓用戶粘性更高,停留時間更長。
對關係鏈的強化,效果不大。
社交網站真正留住用戶的,還是他能夠在這個社交平台上,被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和朋友頻繁的互動,以及這些行為背後形成的關係鏈。
每一個用戶與其他人互動的行為,都會增強這種關係鏈的粘性。
無論是發表日誌、發表照片、甚至一條說說……
用戶的這些行為,都是在豐富他的社交元素,潛在的需求,是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互動。
換言之,就是關係鏈是否穩固,並且能不斷延展。
所以,類似留言、簽到、點讚、分享(轉發)、朋友推薦等等,這些功能。
才是社交產品的核心。
像門戶網站之類的增值服務,其實已經有點偏離社交的本質了……
就算是社交平台上的遊戲類產品,其實也是加強用戶互動的一種形式而已!
比如微信推出時,火爆一時的“打飛機”遊戲。
其實本質上,就是一款“社交產品”。
打飛機的核心,就在於可以在朋友圈中曬出自己的成績,與朋友們比拚戰果……
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殺手級遊戲產品,“王者榮耀”。
其實也是一款社交產品。
微信與qq好友的匹配邀請、每周戰報的生成、微信群的戰績排名……,這些都讓《王者榮耀》在社交中“霸占”更多的注意力。
“你們都在玩,我也要玩”!
這就是王者榮耀,高達2億用戶背後,隱藏的“社交基因”。
其實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有很多曾風靡一時的遊戲類產品,都是因為具備了社交元素,才成為了現象級產品。
就像開心網的“開心農場”,一個簡單的“偷菜”、“搶車位”。
曾讓無數白領,不惜每天晚上定鬧鍾,都要起來,就是為了偷同事或者領導的菜。
這一點甚至在第二天,會成為他們上班時聊天溝通的一個主要話題……
甚至絕世經典的大型mmorpg遊戲《魔獸世界》,很多人後來afk(away fr keyboard,字麵意思是雙手離開鍵盤,在魔獸世界中用來形容玩家離開了遊戲)的原因,也是因為曾經一起奮戰在副本的“戰友”,慢慢的都消失了。
遊戲的樂趣也就沒有了……
……
所以,
隋波並不擔心像卓越、趣拍這些對手。
電商的競爭是全方位的體係,他們比起早在97年,就開始不斷在電商的平台係統、物流、儲運、支付等方麵,進行大手筆投入的易趣,差的太遠了!
在阿裏沒有入局之前,
電商方麵,隋波完全可以放手給宋健、李欣、龐勇、黃海為首的易趣團隊。
經過這麽多年的摸索,和隋波的不斷提點。
易趣的這隻管理團隊,可以說是國內對電商業務了解最深的一群人。
不僅經驗豐富,都是從一線摸爬滾打過來的;而且對電商未來發展方向的理解上,也是超出這個時代的!
隋波還是很相信他們的能力。
他也不擔心老李的必應、甚至是google中國。
老李雖然在搜索技術上有優勢,但是在戰略眼光和布局上弱了一點,而且太注重商業價值。
按照現在必應的發展軌跡,已經開始有前世的趨勢。
商業化上越用力,必應未來的發展上限,反而會越低……
因為它必將偏離搜索的本質,那就是通過技術來驅動信息的整合和優化,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進而改變世界!
百度和必應,雖然表麵上看是非常相似的兩款搜索引擎。
但背後的理念,已經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百度的競爭對手,現在已經是google了!
隋波唯一擔心的,就是騰訊。
社交這個領域,容不下兩個巨頭!
就像美國一樣:<101nove.come出現後,風靡一時的friendster立刻就衰落了;<101nove.coe也很快就走向了沒落……
用戶隻會頻繁的使用一個社交網站,並依賴於這個社交網站所形成的關係網絡。
前世國內社交網站的曆史,同樣如此:<101nove.comhianren,到曾在sns時代冒起的51.c、、開心網、人人網……,雖然都曾有過一段時間的輝煌,但最終都消失了。
唯有騰訊,不僅始終存活了下來,還越來越龐大……
這樣一比較,就可以看出,小馬哥的恐怖之處!
互聯網時代,老牌巨頭,被新的創新所顛覆,其實是常態。
而騰訊能夠在每一次新的浪潮出現時,就快速轉身,不斷迭代。
不僅沒有被顛覆,反而利用龐大的用戶規模和“微創新”的產品升級,打敗了一個個挑戰者。
光是這一點,就值得隋波警惕了!
更不用說,現在易信是領先者,騰訊是追趕者。
小馬哥反而可以更有方向和針對性的,來進行“模仿”,都不用試錯了……
易信唯一的優勢,就是用戶規模和“易趣係”的生態體係,這可以增加騰訊追趕的難度,並從多個維度,來對騰訊進行降維打擊和遏製。
隋波在研究了矽穀的社交興衰曆史,仔細思考了facebook成功的原因後。
堅定了一點:
那就是,絕對不能讓騰訊發展起來!
不過,這一點並不容易。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市場容量。
<101nove.comnnic的統計,大概在5200萬,隋波預計實際上也不會超過6000萬。
這一點可以從“易趣係”後台的數據中,更清晰的看到。
用戶量最大的兩款產品,q,現在的用戶數分別為1.3億和1.2億。<101nove.comnnic的統計報告中稱,目前國內網民平均每人擁有3.4個郵箱,4.8個即時通訊軟件。
這其實是一個相對平均的推算。
易趣自己的後台統計更準確:
qmail的實際用戶數為46民總數的77.2%,平均每個用戶注冊了3.56個郵箱。
em的實際用戶數為民總數的54.2%,平均每個用戶注冊了2.7個em賬號。
這主要是因為:
有用戶忘記之前的郵箱和em賬號,重新注冊;或者注冊了幾個賬號的情況。
隋波預計,騰訊宣稱注冊用戶突破了6000萬,其實際用戶,應該在1500萬-2000萬左右。
這個數字已經非常高了,占到了網民總數的30%左右!
而且,em和qq都是主打年輕用戶群,用戶的重合度非常高!
這還不像前世是qq和sn主要是針對白領和上班人群,兩者的用戶群體重合度不高,
這種情況下,易信和騰訊之間,遲早必然有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最後留下一個勝者!
隋波發現,他還是太感情用事了……
小馬哥估計就是早早看出了這一點,才會在融資時,對他那麽提防。
而隋波卻一直以來,因為前世的記憶所惑,放任了qq的發展步伐,甚至還想著坐收騰訊未來的紅利……
現在想想,何其幼稚!何其可笑!!
當想通了這一點之後,隋波就明白,不能留手了,必須盡快把qq打下去。
因為未來的幾年,都會是國內互聯網用戶激增的階段。
2003年超過8000萬、2004年突破1億、200年1.4億……,每年都以2000萬以上的規模增長。
到了07年後,更是突破2億,隨後以5000萬-1億每年的增速,2010年暴增到4.6億!
如果從這個趨勢來看,現在的領先取得決定性的優勢,才能在搶奪新增用戶中,占據先機。
社交業務上,必須要進行戰略性的調整了……
核心目標隻有一個:
那就是用一切手段,在穩固現有用戶的關係鏈基礎上,搶奪新增用戶!
隋波覺得,隻有把國內市場份額,提高到70%以上,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效應。
形成競爭壁壘。
所以,他才會在例會上,用“討論在美國建立社交網站”的名義,把周傑召來矽穀。
之所以不在會上說……
還是因為,他希望給國內的管理團隊留下一個印象:
“波總放手讓你們去自己決策,大膽去做,不要怕犯錯。”
好不容易給這幫人鼓舞了士氣,放權讓他們獨當一麵。
這種時候,在例會上還是盡量不給出直接的決策為好。
類似易信這種情況,下來單獨和周傑談就可以了。
國內短期內的市場競爭,隋波並不放在心上。
之所以讓各公司的團隊自己來應對和決策,也是因為,現在的國內互聯網還是相對低烈度的競爭態勢。
而易趣係的優勢,太強了!
盡管分拆了,但實際上外界並不清楚……
無論是高層的“戰略決策委員會”,還是下麵各業務線人員的頻繁互動和協作,易趣係依然在技術、資源等方麵,形成了高度的協同作戰。
這種情況下,隻要不出大的意外。
比如管理團隊的腦子忽然集體“抽風”,又恰好沒有通知到隋波……
在戰略方向清晰的情況下,常規的市場競爭,不會有大的問題。
在矽穀深入的了解了美國互聯網市場的競爭之殘酷,尤其是各互聯網巨頭,甚至加上微軟等it巨頭錯綜複雜的競爭之後。
隋波再回頭看看國內。
這才發覺,國內的互聯網發展環境,真的太安逸了……
當然,國內互聯網的蠻荒時期的競爭,也有自己的特色,畢竟國情不同。
也不能簡單說國內的市場競爭是小兒科……
可能沒有美國那麽商業化,但各種小手段也是層出不窮。
隻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從市場趨勢、業務發展、產品的角度,隋波還是有信心,至少近十年內,他不會犯錯!
現在隻是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提升,他對互聯網、對矽穀、對那些“偉大”公司、對世界經濟形勢的深入理解。
這一切,終將成為他成長的資糧,為“易趣係”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也打開無限的空間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