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兩隻狐狸

字數:6799   加入書籤

A+A-




    下午的慶功酒會和那天的那場歡迎酒會差不多,同樣的人潮洶湧、觥籌交錯。有所不同的是,特首這樣的政界人士並未到場,商界的大亨倒是有幾個當天未見到的新麵孔。

    蘇鉞和郭婧都知道今天的慶功酒會兩人肯定少不了應酬,索性也沒像那天那般早到場,隻是把朱淼和方辰以及舞動引擎的幾個年輕人先弄了過去應付著,兩人掐著點進了宴會廳,反正就會還是在下榻的這家酒店舉辦,倒是方便的很。

    “郭女士、蘇先生,歡迎光臨!”彼得王不知道為何成了酒會的迎賓,服務生一樣站在宴會廳門口,見到蘇鉞和郭婧到來,就趕緊迎了上來。

    “王先生好。”蘇鉞對他點了點頭,“瞿先生已經到了?”

    “是。”彼得王點頭道,“輝哥已經提前到來,恭候各位大駕光臨。”

    蘇鉞忍著笑意了點頭。彼得王這樣的說話方式在內地已經很少見了,但在港台地區還有不少名門大戶喜歡這種調子。隻是這樣的話該是布衣長衫說出來才應景,從彼得王這個連名字都西化了的家夥嘴裏吐出來,怎麽都覺得有些違和。

    兩人跟著彼得王進了宴會廳,一眼就看到了正在人群中寒暄的瞿浩輝。蘇鉞見他待客繁忙,趕緊止住了想要上前遞話的彼得王。瞿浩輝也恰好看了過來,蘇鉞便笑著向他點了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瞿浩輝也笑著點頭回應。

    蘇鉞和郭婧找了個人少的角落坐下,環視了一圈就看到了朱淼和方辰等人。朱淼人長得甜美,在昨天的演唱會上一曲驚人,給自己圈了不少粉,周圍圍了不少一看就是所謂的“年少俊傑”的年輕人。她也一改往日調皮迷糊的形象,端著一杯香檳和人交談,笑不露齒的模樣很有幾分優雅的感覺。方辰似乎還不太適應這樣的場合,和比他更不適應的舞動引擎的六人組聚在一起,招架著不時和他們交談的人,看起來遠遠沒有朱淼那樣輕鬆。

    蘇鉞和郭婧的到來悄無聲息,沒有引起別人的主意。他留意聽著周圍不多的人嘴裏的話語,本想聽一聽對於昨天演唱會的評價,沒想到聽到的卻大多數是家長裏短、緋聞八卦,一時便覺得有些鬱悶。

    這時候剛好瞿浩輝應付完了身邊的那群人,正抬腳往這邊走,宴會廳的門卻被推開了。蘇鉞正好在門口附近,聽到聲音便轉頭看去,就見彼得王引領著五六個人進了門。瞿浩輝隻好略帶歉意地向蘇鉞笑了笑,就往那邊迎去。

    為首的是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人,穿著一身得體的黑色西裝,眼睛狹長,顧盼間閃著精光,嘴角上揚,帶著笑意,但看起來卻並不是溫暖的模樣,倒是有些冰冷的感覺。他的右臂挎著一位儀表雍容的女性,略顯富態,一頭烏黑的頭發被挽成一絲不亂的發髻,耳垂、脖頸、手腕、手指上帶著一整套翠意盎然的翡翠首飾,笑容親切,和身邊的男子一剛一柔,看起來倒是分外和諧。他們的身後是一個年輕人,頗有些虎背熊腰的感覺,看相貌該是兩人的孩子,繼承了男子狹長的眼睛和婦人略顯豐厚的嘴唇。在他的兩旁的兩個中年男子看起來就沒那麽相貌堂堂了,同樣發福的身材、同樣謝頂的頭發,區別隻是一個高一個矮,雖然都穿了西裝,但卻有些讓人發噱。

    這幾個人之前歡迎酒會的時候沒見露麵,蘇鉞也都沒有印象。不過看周圍的人一副畢恭畢敬打招呼的樣子,心裏也明白這幾個人不簡單,就小聲問郭婧:“這是誰啊?”

    郭婧一臉驚詫,很奇怪地問道:“你不認識?”見蘇鉞真的一臉茫然,就小聲說道:“我對後麵那兩個胖子比較熟悉,其實是兄弟倆,高的那個是哥哥,叫周聰,是個導演;矮的那個是弟弟,叫周明,是個演員。這兩個人都是港區很有影響力的人物。前麵那個是他們的老板貝成文,好多年前也是個演員,後來創辦了光芒娛樂,現在已經幾乎不露麵了,他的光芒娛樂現在是港區最大的娛樂傳媒公司,楚涼飛和瞿浩輝之前也在他的公司,後來才開始自己弄工作室,不過一直都有很密切的聯係。旁邊的那位女士應該是他的夫人,似乎有過報道,但我沒太關注,叫什麽忘了,也是光芒娛樂的董事。那個年輕人是他們的兒子貝斌,也是個演員,出演的都是大製作,但好像沒出演過主角,在內地似乎沒有太大的名氣。”

    蘇鉞就點了點頭,表示了解。不過看這位貝成文的麵像,以及能夠在港區這樣的地方把自己的娛樂公司經營到這種地步,這個人肯定不是郭婧介紹的這麽簡單,蘇鉞已經回憶起了另一個世界上那兩位兄弟製片人。不過郭婧這樣的女孩子恐怕也不會去關注那些事情。

    這五個人的到來幾乎把所有人的目光全吸引到了他們的身上,朱淼、方辰等人原本周圍圍著不少人,現在他們周圍已經變得空空蕩蕩的了,立刻就發現了同樣在人群之外的蘇鉞和郭婧,趕緊挨了過來。

    “累死我了!”見到熟人的朱淼立刻就把優雅的姿態扔到了一邊,像小狗一樣吐著舌頭抱怨道。

    “我看你剛才表現得還挺好的嘛。”蘇鉞便笑道。

    “那是!”朱淼得意地道,“表演課可不是白上的!”

    這個丫頭把這當成片場了!

    朱淼和蘇鉞郭婧說話,方辰和舞動引擎的幾個年輕人就聚在一起嘀咕,不時對著人群中央指指點點,蘇鉞似乎聽到了“老大”這樣的字眼。想來也是,年輕的男孩子對於這樣的江湖傳聞興趣肯定比女生要大得多,隻是比較奇怪的是,楊桃和周玲玲這兩個小姑娘也一臉八卦的樣子,神神秘秘地和同伴分享著自己聽到的所謂“秘聞”,真不知道這兩個女生到底是怎麽長這麽大的。

    蘇鉞便把注意力轉到了方辰這邊,聽了一會兒,大概就知道了是怎麽回事。

    自己的猜想並不離譜,這位貝成文就是和“龍五”具有相似屬性的人。不同的是,另一個世界的那位雖然稱得上“家學淵源”、兄弟眾多,其本人其實並沒有真正的證據可以證明其涉足街頭,隻是靠著父兄的背景讓自己的路子走得更加順利罷了;而這一位貝成文,卻是實實在在的街頭打手出身,敢打敢拚再加上際遇離奇,才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貝成文七十年代涉足街頭的時候不過十五六歲。七十年代對於港區而言堪稱分水嶺一般的時代。一方麵,當時港英政府和中國政府就土地契約問題揭開了長達二十年爭拗的序幕,關於港區未來的爭議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港區社會也因此出現較大規模的動蕩,貪汙腐敗幾乎涉及到了港區政界的每一個人,甚至包括警察、消防員。另一方麵,內地正式開始改革開放,給了港區經濟飛速發展的良機,成為內地與國際社會交流通商的“中介人”,船運、貿易興盛,大量人口聚集到港口、貨場,為了爭奪生意,各種勢力紛爭不斷。兩種因素的交互影響下,街頭勢力自然也迎來了一波新的發展,貝成文當時年少力強,敢打敢拚,逐漸從街頭最底層一步步爬了上來。

    而那個年代的港區電影也正處於黃金時期,反應社會現實的市井故事片和帶有傳統特色的俠義動作片正是那時候最受歡迎的題材。貝成文的“師傅”當年有一個做演員的情人,在電影圈有些交情和人脈,再加上這樣的“江湖”傳統裏總會和戲、優、伶扯上關係,時常就會有些手下小弟去到片場客串一把。貝成文就在某次的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一部動作電影的配角,而他在街頭錘煉出的身手則成為了他最受那位導演欣賞和喜歡的因素,一時成為當年電影界的風雲人物。而隨之而來的,則是金錢和地位的不斷提升。

    盡管已經成為當年的影視明星,貝成文並未放棄自己的街頭事業,一直經營著自己的圈子,對自己的前輩執禮甚恭,在江湖中名聲極好。後來他的“師傅”在一次火並中喪命,貝成文就此上位,成為“話事人”。彼時中英政府簽訂聯合聲明,港區的未來已經水落石出,目光長遠的貝成文並沒有像其他對中國持不信任態度的人一樣準備離港,也沒有像那些渾渾噩噩的人一樣得過且過,而是先人一步明白港區的江湖即將傾覆,但港區依然會是遍地黃金的地方。於是立刻開始洗白操作,創立了光芒娛樂,借著自己在江湖的資源,拿到了不少港區藝人的合同,光芒娛樂就此開始了一段十年左右半黑半白的經營。

    隨著回歸的日子日漸臨近,貝成文也漸漸將自己以及關係極好的合作夥伴的身份洗白。光芒娛樂在九十年代中期根據貝成文及他的那群夥伴的經曆拍攝了一大批黑社會電影,到現在似乎方辰等人依然記憶猶新。這些電影也成為一個時代的符號和貝成文本人對於過去的祭奠,從此鮮聞貝成文涉“黑”。港區回歸之後,中央政府在港區先後幾次掀起打黑風暴,貝成文也幾次過堂,但相關指控最終卻無疾而終,他也由此成為這個時空不少人心目中的“傳奇”。

    而根據方辰他們幾個的說法,貝成文的兒子貝斌,也就是跟在貝成文夫婦身後的那個年輕人,少年時留學法國,回港後以演員的身份簽入自己父親的公司,成為了一名演員。因為家庭出身的緣故,貝斌的起點甚高,與他搭戲的都是港區的知名藝人,雖然沒有出演過主角,但這兩年也確實有幾分成績。而因為家庭的原因,其實很受人矚目,並非郭婧所說的那樣在內地沒有什麽名氣。

    一遍聽著,蘇鉞一邊就把目光望向了那邊的貝成文等人。以貝成文在港區娛樂圈的影響,這樣的場合自然受人矚目,但實際上湊上來說話的人並不多。倒是周聰周明兄弟倆,交遊廣闊、性格也詼諧,很快便從貝成文身邊離開,和周圍的人寒暄起來。貝斌倒是一直沒有離開父母身邊,而是一臉矜持地站在旁邊聽著。貝成文也並非想象中那般草莽,而更像一個有禮的紳士。

    實際上按照蘇鉞的想法,大抵這樣的場合大家基本上都在逢場作戲,但戲不能演給瞎子看,別人演戲給你,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瞎子,自然還要演回去,真正喜歡這樣的場合的人其實不多,而且地位和影響越高的人越是不喜。但反過來講,越是這樣的人,當觀眾的機會也越大,能推脫的寒暄也越少。瞿浩輝就站在貝成文身邊作陪,其實看起來和貝成文夫婦一樣,都是菩薩做派。蘇鉞原本還想著因為之前施昌嶽的關係,今天的就會肯定少不了寒暄,一開始就和郭婧避在一邊,並未引起宴會廳中其他人的注意。後來貝成文一行的到來,更是把火力全部吸引過去了,自然也樂得清閑。

    這一輪寒暄結束,貝成文和瞿浩輝似乎低聲說了幾句,貝成文的目光便往這邊掃了過來。蘇鉞一看便知道躲不過去了,就提前端了杯酒往那邊走過去,郭婧也跟了過來。

    “郭小姐、蘇先生,不好意思,人太多了,招呼不周,還請見諒。”瞿浩輝先告了個罪,才介紹幾人相互認識。

    “蘇先生你好!”貝成文聲音洪亮,但在宴會廳裏麵卻有些刻意的壓低了,“久聞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年少有為!”

    “貝先生客氣了。”蘇鉞笑著應道,又和他身後的貝斌打了個招呼。而在旁邊,郭婧也和蘇鉞一直不知道名字的貝太太笑著交談起來。

    幾個人寒暄了幾句,便在旁邊找地方坐了下來,周圍的人見狀也不過來打擾,貝成文在港區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蘇先生是第一次來港區吧?”貝成文笑著問。

    “是第一次。”蘇鉞道,“以前沒有機會,但對於這個東方之珠早已心向往之。”

    “應該常來嘛!”貝成文便爽朗地道,“都說要加深交流,隻有常來常往才能加深交流嘛。”

    蘇鉞點頭應是。

    兩個人都在相互觀察。蘇鉞對於貝成文這樣的人其實沒有任何的偏見,還是那句話,現實如此。貝成文這樣的人出身卑微,偏偏目光如炬見識長遠,如果不是在港區、不是涉足江湖,在其他的地方其他的行業也能做出一番成就。而這樣一個街頭出身的人物,一步步走到今天,既沒有誌得意滿的驕縱,也沒有草莽豪強的凶蠻,反而處處彰顯著一種圓潤的鋒芒,讓人既有親切感又有距離感。蘇鉞不知道是他的本性如此,還是曾經的演員經曆讓他在這種場合表現出這種做派,但以他的人生經曆,這樣的言行風格確實恰如其分。

    貝成文也在觀察蘇鉞。那天楚涼飛舉辦歡迎酒會,正好自己公司很看重的一部電影拍攝中出了問題,他和周聰周明以及貝斌都被耽擱在了片場,沒能成行。後來聽說從內地來的一個女歌手居然和駐軍政委有關係,這就不得不引起他的重視了。即使現在的身份已經洗白,但過往的經曆依然會讓內地的大佬對他有些看法。這種事情自己沒法辯白,但和高層搞好關係卻是必須的事情。知道這個消息後他也暗中做了些調查,最終的結論是這個女歌手很有可能是內地高層的後輩,而陪同她出現的那個所謂的“老板”,雖然從公開的信息來看是個有才華的年輕人,但實際上卻應該是傀儡一樣的存在。倒是有小道消息說什麽這個老板是女歌手的未婚夫,貝成文對此嗤之以鼻——這樣的女子的未婚夫會是普通人?門當戶對可不僅僅是舊時代才有的事情!大佬的閨女為了愛好去唱歌沒問題,但要是兒子鐵定從政從商了,怎麽可能去經營一家小小的娛樂公司?

    這次來的目的就是要和這個叫郭婧的女歌手打好感情基礎,如果能順勢拜訪一下駐軍政委那就再好不過了——這些年他和港區以及相鄰的粵省政壇的不少人物都有過會麵,但就是死活拉不到駐軍高層的關係,那幾位將軍對於他總有些提防。

    不過他也明白,宰相門前三品官,更別提被推到人前的這位“老板”了。想來人情往來的事情大都是這位在做,所以第一步自然是要和他搞好關係。不過僅僅簡單交談了幾句就感覺有些怪異了,自己在別人的眼中是什麽樣的人自己很清楚,如果不是老夥計,在自己麵前說話能說流利的也沒幾個。別的不說,看看自己的兒子就行了。他長大的時候恰恰是自己準備要洗白的時候,那時候壓力很大,跟隨自己多年的兄弟都不明白為什麽要放棄那些不菲的收益去賺辛苦錢,是自己用了極其強硬的手段才把那些異議壓了下去。那幾年脾氣很差,人前人後都要做出一副冷血的樣子,兒子在那種時候對自己這個父親更多的是畏懼而不是依賴和敬仰,這也造就了他在自己麵前有些畏縮的性格。可是這個自己看來應該是傀儡的年輕人,卻偏偏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應對得體、對答流利,而且並未將自己的身份看得有多特殊。如果是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也就罷了,畢竟也是大佬身邊的人,比自己身份更特殊的人也見過。偏偏還不是,就是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人,沒有畏懼亦沒有鄙夷。這樣的年輕人,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難道是自己猜錯了?這個年輕人並非傀儡那般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