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主題確定
字數:2070 加入書籤
“是啊,小葉這一點說的很好!”
作為帶隊參加過兩屆大賽的老資格,李師傅在葉師傅說完後,站出來讚歎道:“當年我們第一次參加比賽時。
因為什麽都不懂,規則、流程之類最基礎的信息都懵懵懂懂,所以決定索性放開手去做,拿出了許多有中國特色的菜肴,並取得了成功。
等第二次參賽時,自以為第一次大賽已經搞清楚了比賽規則和流程,便自以為是的添加了許多烹飪之外不相關的內容。
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第二次參賽铩羽而歸,其中有評委針對的原因,更大的問題還是出自我們自己身上。”
楊振興這時候接過話頭,說道:“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參加過那麽多次國際賽事的經驗吧。
在國外,一提到我們中餐,歪果仁想到的首先是那些早已麵目全非的融合菜。
其次則是在國外中式飯店常見的瓷器餐具;用於餐廳裝飾的水墨畫、書法;還有頗具特色的中式玻璃旋轉餐桌。”
他看著若有所思的眾人,繼續平靜的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什麽不選擇這些世人所知的文化符號?
宣傳我們國家的元素,最先拿出來宣傳的,不應該是認知最廣泛的那部分嗎?
這些都是菜肴之外用於裝飾和襯托的部分。
至於我們拿去比賽的菜品,我認為應該呈現中國獨特的高品質食材,並且要在菜單設計上,把這些食材寫得非常清楚詳細。
尤其是我們選擇的本國食材,產地、質量等信息,必須標注清楚。
國外其他廚師,在比賽時都是如此,我們也應該學習他們的這種操作,這一點非常重要。”
作為在場唯一一位實際參加過奧林匹克世界烹飪大賽的廚師。
葛師傅立刻點頭用自己的親身經曆,讚同了楊振興的話。
“我是國家首次派隊伍參賽隊員裏的其中之一,當時我們就沒有這個意識和習慣,導致評委在品嚐作品時,根本不敢動手。
按照他們的話來講,就是絕對不會把來源不明、分不清到底是什麽的東西吃進嘴裏。
哪怕後來通過現場翻譯,結合提前上交的菜單菜譜設計,跟那些評委解釋了用料和製作技巧。
但有些裁判隻是聽過其實並不了解我們國家的食材,甚至有些連聽說都沒聽說過,在這一點上吃了大虧。
最後還是通過新鮮的口味,還有恢弘大氣、宛如藝術品的裝飾,取得了比較高的分數。”
‘西餐教父’侯師傅,等葛師傅說完,對她的話進行了證實和補充。
“一般有其他國家隊伍參加國際賽事,第一次總能獲得比較好的成績。
原因自然是因為那些歐羅巴評委從沒有接觸過那個國家具體的文化,對其不了解,因為新鮮所以才會給出高分。
但是當他們再一次參加同樣的比賽,評委們新鮮感已經過去,不再擁有額外附加的分數,成績便會立刻打回原形。
因為西方國家,尤其是歐羅巴國家,他們在口味、烹飪方法、食材選擇和搭配、裝盤方式等方麵,早已經形成了他們自己那一套固有認知。
尤其是西餐和中餐,在審美上有很大差異。
西方的評委們,更喜歡幾何線條、非對稱的美,而我們的傳統美學觀,講究的是對稱美,是菜肴整體融合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