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命運之說 上

字數:3415   加入書籤

A+A-


    杜玉清和範斯遠爭論的是命運之說。這幾天他們杜淵之和姚先生帶著他們拜訪了幾家故舊新知,新知是名家大儒慕名前往,故舊有的是杜淵之同年的老家,有的是姚先生父親的故交,現在隱居鄉裏。新知固然是烈火噴油,門庭若市,而故舊則參差不齊,他們或富貴或潦倒;或子孫學業昌盛,或凋敝頹敗勢單力薄,境遇差異之大,讓人唏噓不已。範斯遠引用《中庸》開頭兩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作為自己的根據,說:“天命不可違,隻有靠讀書教化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杜玉清不同意,她覺得改變命運應該靠德行的修養,不是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嘛。德行應該在讀書之前,兩人爭論不休,最後請姚先生來做評判。姚先生對《易經》有很深的研究,據說給人看命看得很準。“真的有所謂命嗎?命和運到底是什麽關係?”杜玉清問。

    杜淵之和姚先生相視而笑,他們剛好今天在回來的路上就談論過這個問題。

    姚先生搖著扇子說:“《中庸》等以後我再給你們慢慢講解,今天就隨便聊聊吧。”

    “命,既然說是天命,就說明一個人一生富貴大致是定了型的,它由你出生的時代和環境決定,比如,你出生在偏遠貧苦的農家,你出人頭地的可能性基本上沒有;你出生在富有人家,家裏能夠供你讀書,你就有可能考出秀才、考出舉人衣錦還鄉;你出生江南書香門第,從小耳濡目染的是四書五經,師從的是大儒名家,你出仕做官光庭耀祖的機會就更大了。但即使你出生再富貴人家,恰逢亂世,都免不了顛沛流離,甚至遭受更大的迫害。比如改朝換代時的王公貴族,比如秦朝時的焚書坑儒,兩晉時竹林七賢那樣的文士。比如,”

    姚先生停頓了一下,壓低嗓門,對著杜淵之調侃地笑道:“在本朝做官可比宋朝時期危險多了。”杜淵之隻能報之以苦笑,

    “所以確實,一個人的命大部分是老天爺給的,這不是我們能夠控製的。但還有一部分是取決於我們自己個人的見識、修養和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應對方式。這個部分是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進行改變的。嘉善說讀書改變命運,阿杏說德行改變命運,說的就是這部分。但講究能改多少?這就要好好探究了。

    出生同樣的家庭環境,為什麽有的人一輩子能夠順順利利的?有的人就諸事不順?事業事業不成,家庭家庭不和睦,為什麽?很多人就會把它歸結為命好命不好。有的人覺得自己滿腹經綸卻懷才不遇,也把它歸結為自己命好命不好。真是這樣的嗎?

    有的人說我給人看相看的很準,我一般隻要看人一眼,聽他說一句話,就基本上能斷定他以後的運程。好像很玄,其實不然。因為他的行為已經暴露了他的可能的運道。

    大富靠命,小富靠運。有的人可能因為一時的運氣改變了他生活的軌跡,舉極端的例子吧,比如農家子弟鯉魚跳龍門,按一般人的說法夠命好的吧,可是如果以後他沒有什麽實際能力,又不懂得和上司同僚打好交道,後麵他就很難出頭,出頭了也很難保住位置,最後淪落在官場上混日子的境地。而有的人突然遭遇家庭變故,落得個虎落平陽被犬欺,但隻要他臥薪嚐膽將來未必沒有振興的機會。我們就拿韓信來說,他出生貧苦人家,身無長技,常靠人吃閑飯混日子,命不好吧?別人因為他懦弱膽小常欺負他,他卻能受胯下之辱,審時度勢,奮發圖強,先後投了項梁和劉邦。因為蕭何的推薦,被劉邦看中,因為他頭腦靈活,率軍暗渡陳倉、平定三秦、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一時如日中天,天下莫敢與之相爭。最後拜為上將軍,貴為楚王。命好吧?但最後因為他在被猜忌中猶疑不決,被部下告發他謀反,被呂後和蕭何誘殺於宮內,還滅其三族。你們說他這一生是命好還是不好?他最後的結果是老天的捉弄還是他自己的作為使然?”

    現場一片寂靜,大家都被姚先生的話吸引,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杜玉清在先生的話裏聽出了先生內心的沉重,聽出兔死狐悲,他對自己同樣的反思。一時感同身受為先生感到難過。

    呼~姚先生緩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所以小富小貴靠運,要想真正獲得並維持大富大貴卻要靠命,靠老天給的機遇,靠你自己對待生活的方式。就拿前幾天在荊家村發生的事情做例子。如果你在路上,像季敏師兄妹一樣突然遇到村裏人氣勢洶洶的阻攔,你會怎麽樣做?”

    耿家輝正聽得津津有味,突然聽到姚先生問了這樣一句話,事關自己,不由地心中一跳,是啊,自己會怎麽樣做?肯定不會像師妹那樣態度蠻橫那是肯定的,但要自己低聲下氣也做不到吧?那怎樣才合適呢?他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姚先生,對他的答案充滿了期待。

    “基本上有三種處理方式,一是像季敏他們那樣不甘心,和村民去吵架爭論,就像打架似的,你

    打我一拳,我就馬上要還你一腳。結果各說各自的理,矛盾升級,最後到不可收拾。第二種是不想惹事,乖乖地賠錢,息事寧人趕緊走人。第三種是冷靜對待,反省一下是不是我們行為有什麽不對,或者有什麽引起對方誤會的地方,該賠償的賠償,該道歉的道歉,如果確實是對方無理取鬧,就嚴正反擊,更穩妥的話同時找當地的村長、裏長、甚至衙門來主持公道。

    我們的一生都會麵臨這樣雖然麵貌不同,但性質相同的問題。你們覺得那種方式是你平時可能會采取的方式,就預示著你未來的命運。這也是《易經》中所說應該趨利避害的所謂的吉凶悔吝。“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這吉凶悔吝有指外在環境因素,也有的是因為我們自己處理方式造成的不同結果,我們是否擅查人事,理解人性,懂得進退應變這都關係到我們一生的命運。

    我在這裏私下說句不怕耿兄見外的話,像季敏這樣的姑娘,以後她的命好不到哪裏去,耿兄以後還是離她遠一點,以免惹禍上身。她看似出生良好,家裏有父母寵著,從小錦衣玉食,將來也許還能嫁給家境不錯的人家,好像不會受什麽苦。但隻要離開了父母的庇佑,或者超出她父母能夠庇佑的範圍她的前景就堪憂。無他,她這樣的人心裏習慣了自我為中心,總是從‘我’為出發點來判斷對錯,而且意氣用事,一旦感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就容易有過激反應。就像你打我一下,我一定要馬上反擊一樣,其實她所認為的不公平,都是站在她自我狹隘的角度來看問題,如果她稍微能夠跳出一點‘我’之外,從旁觀者角度來看,她也許就不會這樣看了,可是她已經很難改變,這就是佛家說的‘我執’。我們這次是放過她了,但她這樣的性子早晚還會給自己惹禍,到時遇到一個強悍又計較的對手,可能她就會被人教訓,甚至牽連家族。我敢和你打賭,你這次救了她,她甚至根本沒有覺得自己哪裏做的不對,更不會承你的情對你有所感激。”

    耿其峰聽得頻頻點頭,他原來就覺得大哥把季敏寵得無法無天不大妥當,但還沒有意識到季敏這樣行為會導致多嚴重的後果,經姚先生這一說,他一下覺得冷汗直冒,聯想到大哥近來越來越囂張的行為,下定決心回去一定要盡快脫離鏢局,他原來看不慣大哥的行為,總覺得鏢局會出事,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但總是猶猶豫豫不知該如何和大哥開口,同時又抱著僥幸心理,姚先生的話給他敲響了警鍾,讓他看到鏢局危機四伏了,這不是運氣的問題,是天作孽猶可活,人作孽不可活,再當斷不斷會反受其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