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十六字訣
字數:5669 加入書籤
“這十六字法則,就是‘“立身中正,拎腰圓活、均勻放鬆、身心合一。’這十六字看似簡單,實際要做到非常困難,如果你真的能達到這個要求,你就可以邁入‘道’的境界。”
程羲和聽得心潮起伏熱血沸騰,但他的性情沉穩,並沒有過多地表現出來,隻是兩眼放光盯著杜淵之。杜淵之暗地點頭,進而簡單地解釋了這十六字訣的要領,最後強調道:”這學習要漸進,但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覺知,知道你當下在做什麽。“
下麵杜淵之讓程羲和分別和寧夏、老梁都進行了徒手比劃,讓他在其中好好體會對方不同的拳意。
兩次比較之下,程羲和很是驚異,他練的是少林拳,剛猛矯健,但不論他的力量如何雄渾,他的拳勢如何威力駭人,寧夏和老梁都能沉著應對,臨危不亂,根據自己的節奏來應對。這讓程羲和在疑慮之外充滿了期待,這簡單的十六字訣到底有著怎樣的奧秘,竟然連兩個下人都能有這樣的心性?
真正的武功,正如一個人的修行,不僅要看他獨自一人時是否能夠清明心靜,更要看他麵對俗世紅塵時是否能夠真正的心如止水。所以古人才有”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的說法。一個人的功力,不僅要看他平時自我練習時的技藝,更要看他麵對強敵時的臨場發揮,心性不穩,或急躁冒進,或顧慮退縮,十分的功力就可能隻發揮出五六分水平。且功力可以累積,心性卻很難培養。所以許多真正的高手甚至不需要動手,麵對麵靜對一會,彼此就知道對方的高下了。老梁還罷了,畢竟年齡大,氣性穩定。但寧夏小小年紀,不說武力如何,就是這種臨危不懼、張弛有度的心性就足以和當今一等一的青年高手較量。
所以最後雖然都是程羲和勝出,他卻沒有感到驕傲。
最後是程羲和與杜玉清交手。杜淵之讓他放開來打,不用太克製。程羲和知道這是杜淵之看出他因為顧忌就點到為止,剛才和寧夏、老梁交手時有些縮手縮腳。他放下心來,終於可以痛快地打一戰了。
隻見他眼睛精光四射,沉腰立馬,拳從腰側,轟然發出。杜玉清寂然不動,沉著應戰,待程羲和拳出半路,突然騰空飛腳朝著程羲和的太陽穴而來,程羲和收步,跳起已然來不及了,隻得欺身上前,左右手交叉要封住杜玉清的右腳,誰知杜玉清似乎早料到此招,中間變路,右腿側過朝程羲和的肩膀踢來......
兩人交手下來,杜玉清在勁力上和程羲和差距太大,勉強自保。程羲和拳力雄渾剛健,卻也沒有占得半分便宜。兩個人平分秋色。
但這已經讓程羲和萬分驚駭了,這一戰他打得痛快淋漓,發揮出了自己全部的功力,結果卻隻是一個平手,而且杜玉清病體初愈,所以實際上他已經是略遜一籌了。這讓他既沮喪又好奇,瘦弱的情弟到底是如何贏他的?杜淵之讓他們互相點評對方的長短時,程羲和便直言不諱地說出了自己的感覺。
”除了心性沉穩之外,我在清弟身上發現了一種更微妙的能力,他好像能預知我下一步的動作。“
盡管功力不如自己,但程羲和發現杜文清往往能夠早先一步預知他下個步驟,這太讓程羲和吃驚了,他們這是第一次交手,差不多還是陌生人之間比劃,他能看透你,你卻琢磨不透他,這讓人很是氣餒。這種功夫,程羲和在自己的華山師父身上見到,在和師父對練時,自己左突右擊從來沒有逃過師父的抵擋和封殺,當時他的理解是:他多年在師父教導下習武,師父對他了如指掌,所以自己的一舉一動自然逃不過他老人家的法眼。但杜文清小小年紀,今天又是初次交手,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如果不能窺探其中奧妙,假以時日,清弟必然會遠遠超過自己。
杜淵之點點頭,沒有做解釋。
後麵是杜玉清的點評,杜玉清朝程羲和拱了拱手,真誠地說:“程大哥功力雄厚,這點我自愧不如。但程大哥剛才的出力還都是發自於拳腳,而不是發自腰中,就如父親,呃,叔父所說,還是在骨肉上用力。如果大哥能在這方麵多留意,那今後的功力必然進步卓然。”
杜淵之對兩人的點評做了總結,他表揚了兩人的優點,進而又指出他們剛才各自的不足,程羲和發現他真是心細如發,連自己什麽時候走神了都給他發現了。他真是疑惑先生是怎麽做到的,它是否就是杜玉清能夠預知他行為的原因。
杜淵之笑了,說,”我曾說過武功有三個層麵:形、質、神。你現在還是在從’形‘向’質‘的轉變中,所以你的用力還在骨肉,拚的是你的身邊本身的勁力。而最高境界是’神‘,也就是’空‘的境界。如何能’空‘?首先你得放下吧。如何能’放下‘?你得’看見‘有東西你才能放下吧,如何’看見‘,這就要靠我們的覺知了。覺知,時刻知道自己當下在哪裏,在做什麽。砍柴時砍柴,吃飯時吃飯,吃出飯的香甜。“
程羲和心中震撼,先生的話簡潔明了,把他一直覺得深奧晦澀的道理說得明明白白,他一下恍然大悟,又有些將信將疑,就這麽簡單嗎?
杜淵之擺擺手,說道:“大道至簡,道理其實很簡單,實踐起來卻太難了。所以古往今來真正得道的人有幾個?一個是看不透,一個是看到了卻不相信。身在紅塵,心念青山容易,但心在青山卻是不易,畢竟現實的誘惑太多,煩惱太多,如何能輕易放下?好了,這些你以後你慢慢體會吧,練習武功就先從十六字訣開始,做到拳拳體會。
另外,我希望你記住兩點:
一、對我們之間的關係,不足為外人道也,尤其是我習武之事。希望你能夠保守秘密。
二、雖然你沒有學習杜家拳,但學習的是我傳授的心法,也算得是半個杜家弟子,希望你能遵守我們杜家的武訓,具體內容文清會告訴你,一旦發現你違反此中的任何規矩,我必然嚴懲不貸。你可曾明白?”
“是,學生謹記。”程羲和躬身施禮,恭敬應諾。
杜玉清坐在馬車上揮手和陳家村的人揮手告別,那個被她救起的男孩籮筐哭著跟在馬車後麵跑了好一陣子,才戀戀不舍地停下腳步,讓杜玉清不忍直視。最後籮筐拜了杜淵之為義父,成為了杜玉清的義弟。他現在的大名叫陳淮安,是杜淵之給起的名字,取其在淮水裏獲得新生之意。陳淮安這幾天一直圍著杜玉清轉,有時拿來幾隻烤麻雀,有時拿來家裏剛出爐的烤餅子,他說:父母不讓他去水邊玩了,要不然他真想去蘆葦叢中掏幾個野鴨蛋給哥哥吃。對這個把他從河裏救上來了的漂亮哥哥,他的孺慕和崇拜之情溢於言表。杜玉清答應他以後有機會還會來看他。還給他留了地址,讓他有什麽事可以去京城找他。
因為騎馬風大,第一天杜玉清就坐了馬車,程羲和也陪著一起,兩人和杜淵之或交流,或請教學問,一路上說說笑笑很是充實。在交談中,程羲和越發覺得自己讀書太少了,不要說對杜淵之學問淵博的高山仰止,就是對杜文清見識的深刻程羲和也是自歎弗如。他一麵下決心以後要多讀一些書,一麵如饑似渴地接受先生的教誨。
但盡管非常努力,對於杜淵之的許多話他還是聽得半懂不懂,因此當杜玉清下午因為坐得太久想換成騎馬活動活動筋骨時,程羲和又趕忙跟上了。
程羲和問道:“清弟,我看你們打的長拳似乎和我所見的一般長拳不同,這是什麽緣故?”
程羲和問得坦蕩,杜玉清回答得也真誠坦白。“雖同是長拳,名稱相同,動作相似,但我杜家拳卻已是變化出焉。原來的長拳是前朝太祖皇帝所創,吸收北派武術中的查拳、華拳、炮捶、紅拳等拳術結合而成,講究‘動如濤、靜如嶽、起如猿、落如鵲、站如鬆、轉如輪、折如弓、輕如葉,拳如流星、眼似電明。’不過這些講究,套用到任何一個拳種又有哪個不合適的?那個武門學派不要求’精要充沛,氣息沉穩,力要順達、功力純厚‘?外在形式重要,但核心更重要。尤其是如何達到要求的方法。我曾祖行伍出生,他的可貴就在於兼收並蓄和追根溯源。他曾說過:我杜家之長拳實為善用之‘長’,是自己體會用心,兼收博采,合之為‘長’。是滔滔不絕,周而複始之‘長’也。”
程羲和讚道:“杜將軍實乃大智慧明之人也。”他似乎有些明白了杜家人的謙遜和自信從何而來了。
杜玉清對祖先的功業自然由衷敬仰,於是應道:“此乃我輩之幸。‘父作之,子述之。’祖上榮光恩澤於我們後代,我輩當發揚光大,代代傳承,方為‘長拳’。”
程羲和發現杜文清臉上洋溢著敬仰肅穆之情,這時候的他哪裏還是個什麽都不在意的公子哥兒,分明是位認真嚴謹的世家君子。他覺得杜文清他心中似乎沒有羈絆,能夠在各個角色中自由穿梭,充滿矛盾又相互融合協調,什麽都拿的起放得下,比自己板正的做事風格可靈活多了,也招人喜歡。不禁更加欣賞這個弟弟的不凡,把他視為誌同道合的知己。他說:“賢弟一番話,正是我心中所想,以前對於出生這樣的家庭,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出道社會這一年才知道世事艱辛,我們的祖輩身在亂世卻能排除困難成就這番事業,實為不易。人要成事,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寬大的胸懷,沒有堅強的意誌是無法做到的。“
“是啊,除了這些,人的成功不僅要有命還要有運,要時運相濟,否則再好的命也強不過時勢大潮的傾覆。”說著把姚先生的情況簡單地說一遍,然後總結說:“先生原本出生高門世家,德才兼備,學問更是通達廣博,如果不是政治風雲變化他可能已經是朝廷的肱骨大臣,將來還可能名垂青史。而實際上他現在卻是一位籍籍無名的田舍翁,他的子弟也變成了地地道道的農民。這不能不是說造化弄人。大哥,我叔父這案子可大可小,未來杜家不知道會有怎樣的命運,但能認識大哥是我的幸運,我會永遠銘記在心。”
程羲和也被他說得有些傷感起來,但他不會勸人,隻能笨拙地說:“認識你們才是我的幸運。“看著杜玉清悵然望著遠方,心中不由感到一陣鈍痛,他趕緊安慰道:”你放心,我會全力護著先生安全的。”
杜玉清一激靈,醒悟過來,自己怎麽會在程羲和麵前變得這麽傷感,這麽脆弱,難道是因為覺得他是依靠而讓自己產生了依賴之情?杜玉清好不羞愧,自己的”放下“呢?忙說道:“謝謝你,大哥。我希望不要因此影響到你的職責和仕途。”
“你放心,我知道自己的職責,但職責之外還有人情,總是可以照顧一二的。”程羲和很感動,在悲傷無奈之中清弟還能為他考慮。
“大哥,天命不可違,你盡力就好,其它留給命運的安排吧。”
程羲和看到杜玉清已經從悵惘中解脫出來,忍不住取笑他道:“賢弟,我怎麽覺得你有時候像小姑娘似的想的太多,又多愁善感的,男子漢應該頂天立地,隻要是對的事情,雖千萬人吾往矣。至於後麵的事情想那麽多幹什麽,想那麽多還能做成什麽事情?”
“別亂說,誰跟小姑娘似的。”杜玉清臉紅了。
“我說你就跟小姑娘似的,耳朵上還紮著眼兒,小時候一定是當過姑娘養著吧。你如果扮成一個姑娘,不知道會有多少人都會被你騙了。哈哈哈。”程羲和開懷大笑了起來。他發現自己和這個清弟在一起,性情也變得自由活潑起來。
“滾!”杜玉清惱羞成怒把手中的鞭子扔向程羲和,程羲和連忙逃竄。
聽到歡笑的杜淵之掀開簾子看到杜玉清追打程羲和的畫麵,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這個阿杏和程羲和在一起倒是變得越來越開朗了,恢複了這個年齡的少女應該有的天真活潑。不過,杜淵皺了皺眉,不知道一旦身份暴露,阿杏會不會受到傷害?罷了,且讓她享受眼下的自由快樂吧,她受到的壓力已經夠大的了。將來哪怕不能得償所願,未嚐不是又一次心靈成長的契機。(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