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鋌而走險
字數:3329 加入書籤
楊應寧率領的大軍到達以後,安化王朱已被仇鉞等人擒獲,主要的從犯也是死的死,被抓的被抓,這場曆時不過數十天的所謂叛亂便偃旗息鼓了。但善後和地方的重建工作是項艱巨的工作,處理不好容易再激起民憤。於是楊應寧為了安撫當地居民一邊上書朝廷請求減免當地一年的稅賦,一邊指示神英帶領大軍很快地打道回京,這十萬之眾要吃要喝的不僅會增加當地財政負擔,還容易讓當地人心存不安。
而楊應寧自己與監軍張永則留守在寧夏善後,處理相關事宜。這一路上他們二人交流甚多,漸漸成為關係比較密切的朋友。然而雖然兩人說話越來越直白,都了解了彼此的立場和想法,但至今沒有捅破最後一層紙。這天楊應寧邀請張永到自己的院子吃飯,說要讓他嚐嚐道地寧夏羊肉。傍晚的時候張永剛走進楊應寧位於公署後的院子便聞到一股香味,但見院子裏擺著一口大鍋,裏麵翻滾著大塊的羊肉,看樣子肉湯已經煮了好一會了,湯色已經呈乳白色,裏麵應該放了當地的香料,不時散發出獨特的香氣。旁邊火架子上還烤著一隻全羊,一個黑胖的廚子正滿頭大汗地一邊轉動著鐵叉讓羊肉均勻受熱,一邊往上麵撒調料,羊肉已經成為紅褐色,香氣四溢讓人饞涎欲滴。羊油滴滴嗒嗒地落下,在火中呲呲激起一個橘紅色的小火焰。
楊應寧忙招呼張永坐下,院子裏的小桌上已經擺下了幾個涼菜和兩副碗筷,侍女為他們斟上酒,還為他們盛上一大碗的肉湯,楊應寧讓張永不忙喝酒,先喝一碗肉湯。肉湯鮮美,肉質酥軟而富有彈性,滋味無窮。張永讚不絕口,一口氣連喝了三碗。
楊應寧得意的說:“這好食物就應該要用最樸素的方法來烹飪方能顯示它本身的好來。西北人煮羊肉最喜歡的就是這兩種烹飪方式一個是煮湯,一個是用來燒烤,今天全給你上齊了,待會你比較一下它們的不同吧。就是這酒強差人意,你就入鄉隨俗吧。”說罷端起酒杯來敬張永,張永也沒有推脫,喝了一大口。這酒很烈,入口後即感覺一股熱流滾滾而下,一下整個腹腔便熱辣辣地溫暖起來。兩人邊吃邊聊,氣氛十分輕鬆愉快。
待到廚師把烤好的全羊擺在他們麵前,張永便學著楊應寧的樣子自己用刀子割下一片片的肉送進嘴裏,這烤肉很香,與煮湯的滋味又是不同,張永吃得是滋滋有味的。這段時間雖然條件艱苦,卻是他過得最放鬆最愜意的時光了。表麵上他位高權重深受皇帝信任,但俗語說的好:伴君如伴虎。尤其是一個陰晴不定動輒發怒的老虎,因此他每天過得是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的,尤其是他還有一個比他地位更高更受皇帝信任的死對頭,這讓不由得更是小心。
他知道楊應寧也是劉瑾的死對頭,因為他入過獄還差點喪了命,這也是他們有許多共同語言的原因之一,在路上他們沒少議論過他們共同的敵人。張永瞧著楊應寧的意思是想拉劉瑾下馬,雖然沒有向他挑明,但話裏話外沒少試探過他。張永都沒有接茬,一個是他沒有感到受到了劉瑾的威脅,皇帝對他還是很信任的,這次為了鼓勵他來監軍,還賞賜給他很多尊重的物品;另外一個是劉瑾畢竟是皇帝最信任的伴伴,弄得不好會引火燒身,而且劉瑾一直在皇帝左右,很難有下手的機會。
楊應寧問張永:“德延公今後有什麽打算?”不得不說他們兩人真是很有緣,張永的別號是守庵,而楊應寧的別號是邃庵,他們平時就用表字來相互稱呼。
“還能如何?回去照樣伺候皇上唄。”
“恐怕你回去清靜不了幾日還得出來。”楊應寧苦笑道。
“為何?”張永詫異地問。
楊應寧說:“這次寧夏的叛亂是已經平了,但不久說不定還會有其它地方的叛亂,我們還要趕去甘肅、陝西、貴州……德延公,你也知道這次寧夏的叛亂是因何而起,如果任由劉瑾這樣不顧百姓死活大肆斂財,遲早還會有其它地方的叛亂。那我們怎麽辦,一直到處剿匪嗎?”
張永不吱聲了。他知道楊應寧說的有道理。劉瑾這個人的確非常貪財,手段還很直接粗暴,讓張永很是瞧不起。就拿索賄來說,劉瑾已經到了雁過拔毛的地步了。他現在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所有國家大事都要經過他來蓋印章,當然對官員的任用升遷也不例外,這就給了他大肆斂財的好機會。比如獲得升遷的官員要向他孝敬“賀印錢”;各地官員進京述職時要向他孝敬“拜見禮”,少的要上千兩,多的則五千兩;如果是通過他的門路獲得了提升的官員,那“謝禮”的銀子更是要非常豐厚才行。據他所知,現在的浙江巡撫當時可是賄賂兩萬兩銀子才得到這個官位的,每年的孝敬銀起碼也要一萬兩。劉瑾能無恥到如果你的“謝禮”送少了,他就會馬上撤你的職,你趕緊追加銀子送過去又能馬上恢複官職的地步。曾經有位知府因為政績良好加上年資已到獲得了升遷,劉瑾的手下便向他索要“賀印錢”,言外之意是:沒有劉瑾的同意,你是坐不上這個位置的。這位知府是個老實人,覺得自己是憑著政績獲得的提拔,跟你劉瑾沒有關係。於是偏不信邪就是不肯給錢。劉瑾立刻就讓他致仕回家養老去了。官位基本上成了劉瑾手中賣錢的商品。甚至到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次的平叛總兵官神英的這個涇陽伯爵位就是賄賂劉瑾得來的,而原來的戶部尚書韓文則因為年例銀兩被罷職下獄了。
楊應寧說:“我們回去後劉瑾肯定會故態重萌,甚至會變本加厲。剛消停了幾天的朝廷又會大亂起來。不說別的,單單因為德延公這次的功勞,劉瑾就會因為忌諱而來打壓德延公。”張永還是沒有說話,但他明白楊應寧說的對。劉瑾此人心眼小又睚眥必報,真可能會嫉妒自己這次的功績在皇帝麵前打壓詆毀自己。而且這件事情本來就因他而起,他更會不遺餘力想抹去皇上對這件事的記憶。劉瑾要做這件事也很容易,他日夜在皇上跟前伺候,隨便就能找個空在皇帝麵前給他上眼藥,而自己是防不勝防的。況且劉瑾掌管著錦衣衛,手下耳目眾多,隨便羅列一個罪名就能編造出證據來讓他很難翻身。要不就試試能否打壓一下劉瑾?他的式微對他的確很有好處,從這次出征時皇上對劉瑾的冷落,相反對他的熱情以及給他的眾多賞賜中可見一斑。可是萬一不成呢?自己就會死無葬身之地了……
楊應寧通過觀言察色知道張永已經動心了,於是又給加了一把火,他說:“我知道德延公是個忠良的人,不願意因為私人恩怨來報複對方,可如果這是為了國家社稷呢?如果是聯合首輔和其他大臣的共同行為呢?”
張永一驚,“首輔和其他大臣要共同行動?”
“是。劉瑾的行為已經危害到社稷危亡,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了,所以,我們必須共同行動為社稷除去這禍患。嘉善,出來拜見德延公。”
從屋子裏走出一個年輕人,朝張永做了一個揖禮,“拜見德延公。”楊應寧介紹說:這是吏部侍郎範書陽的公子,是新晉的進士,這次是奉首輔李賓之之命前來商談倒劉的具體事宜。
張永如今已經說不出一個不字了,尤其是聽到這個年輕的進士有條不紊地述說他們的計劃後,內心突然平靜了下來,為了他自己,為了社稷安危,他願意鋌而走險!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