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李自成的怨氣
字數:6600 加入書籤
“唉!老袁,你真是一個不怕死的好漢。可惜,這樣子,咱們兄弟又要分別了!”李自成說著不禁垂淚,他以前向來沉穩冷靜,輕易不會激動,更不會落淚。但此時他自己也是英雄末路,心情激蕩,竟然也落下淚來。
袁宗第道“闖王,你別擔心,我先走一步,到地下去找俺宗敏大哥相聚,我們在陰間也能快快活活說話。唉,隻可惜大哥你孤零零的待在王宮當中……”說到這裏,袁宗第掃了一眼牢房門口的幾名太監,聲音又低了下去。
李自成道“你不用擔心我,沒人敢把我怎麽樣的。”
袁宗第點頭道“哥哥要注意保重身體,退一步海闊天空,能忍一時氣,便忍一時氣,這天下沒有過不去的河,沒有翻不過去的山。”
李自成聽袁宗第說話,感覺他的手指在自己手心微微滑動,憑感覺他寫的是一個“逃”字。
李自成向袁宗第點頭,道“哥哥曉得了!你心中還有什麽未了的願望,跟哥哥說一聲,哥哥一定會替你完成心願。”
袁宗第的手無力的垂下去,和李自成的手分開,輕聲道“沒了,我這一生最開心的就是認得你這個大哥,能和幾個肝膽相照、同生共死的好兄弟一起在戰場上馳騁。除了兄弟,這世間沒什麽值得我留戀的,能再見闖王哥哥一麵,我最大的心願已經了結,我真是開心啊!”
李自成再次哽咽,淚眼模糊起來,恍惚間,回到崇禎初年,在高闖王麾下,一條大漢,手持竹節鞭,黑盔黑鎧,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在萬軍之中,狂呼大吼,勢如破竹,衝入官軍曹文詔部的核心,一鞭把他的掌旗官砸的腦漿迸裂。事後,高闖王拍著他的後背讚道“真是一個萬夫不當之勇的猛將啊!”
袁宗第無力的伏在地上,輕輕喘息,道“闖王,你還記得當年咱們一起唱過的那首蓮花落麽?”說完輕輕唱道“家家哭皇天,
人人哭皇天,
父母妻子相拋閃,
你也反,
我也反,
人馬滾滾數不盡,
投晉入楚鬧中原,
仇報仇,
冤報冤,
在劫之人難逃命,
血債還用血來還,
到頭來,
達官貴人不如狗,
幹戈擾攘入幽燕。”
唱到後來,聲若遊絲,細不可聞,隻聽他伏在地上輕聲道“哥哥走吧!咱們後會無期了!”
李自成心如刀絞,擦擦眼淚,也不說保重了,隻是用沙啞的聲音說了一句“老袁,我走了!”
袁宗第無力說話了,隻是虛弱的把頭低下,雙手放在額頭下,作叩首狀。
李自成狠下心,讓太監抬著他出了牢房。
回到宮中住處,李自成一言不發,靜靜的坐在藤椅上,好像一尊雕塑。高夫人沒去牢房,她見李自成似乎心情不好,就問這次相見的經過,問了幾句,李自成始終不說話。高夫人皺了一下眉頭,輕聲道“自成,你不開心麽?”
李自成還是沉默,這時,慧靈帶著兩名宮女進來,宮女提著食盒。
慧靈向高夫人和李自成分別福了一福,笑道“王後知道闖王身體虛弱,給他熬了燕窩粥,還送來一包人參給他補養身體,希望闖王能早日康複。”
說完把人參給高夫人看,果然是一包上好的人參,都有半尺多長,根須俱全。明清時代人參極為珍貴,像這樣上等的人參,每一支的價格都在百兩銀子以上。
高夫人笑著對李自成道“慧梅到底是咱們的幹女兒,你看她多孝順啊!”
慧靈讓侍女把燕窩粥放在桌上,自己親自盛了一碗,端到李自成麵前,笑道“闖王,請嚐嚐這是順王後親手熬的燕窩粥。”
她不提“順王”二字也就罷了,一聽到這兩個字,李自成就怒氣翻滾,一抬手,嘩啦一聲,把粥碗給掀翻在地上,摔了一個粉碎,怒道“假仁假意,誰愛喝你這勞什子!”慧靈嚇一跳,連忙後退。
高夫人站起來,她知道慧靈和範青的關係,但見丈夫正在氣頭上,也不忍心責備。隻好對慧靈道“你別見怪,自成不是針對你或順王後的,他是自己心情不好,對誰都發火,等我一會兒勸勸他。”
慧靈笑了笑道“既然闖王心情不好,那麽奴家就先告退了,等闖王心情好了,再過來探望。”
慧靈福了一福,領著兩名宮女走出房間。高夫人連忙跟了出去,在院子裏拉住慧靈,尷尬的笑了笑道“你是我的貼心人,也是順王的貼心人,這點小事,你不會對順王說吧!”
“豈敢!”慧靈連忙施禮道“夫人不想讓順王知道,奴家絕不敢亂說。”
高夫人笑了笑,拉住慧靈的手,把自己手腕上的一支翡翠鐲子,直接褪到她的手腕上,笑道“我早就答應給你一支鐲子,這是周王宮中原來王妃佩戴的,十分珍貴,太監頭說在外麵能值一千兩銀子呢!”
慧靈要推托,卻被高夫人按住,隻好謝過高夫人了。
高夫人垂淚道“自成心情不好,總是亂發脾氣,不分青紅皂白,我也受了他不少氣,唉,讓我慢慢想法子規勸他吧!”
慧靈笑道“闖王隻是身體不好的緣故,等過幾天,身體痊愈,心情自然也就好了。”說完悄悄湊到高夫人身前小聲說“夫人放心,你這邊的消息,我一點也不會傳到順王耳中,就是那些宮女我也有法子讓她們閉嘴。”
高夫人點點頭,垂淚道“多謝你了,這幾年你跟著我,我的事你都知道,我現在心中的難處你也知道,唉!”
慧靈原來不過是高夫人身邊的一名女兵,地位也不過相當於侍女,但她和範青比較親密,而範青又成了順王,高夫人自然也不能把她再當成侍女看待。
兩人說了一會兒知心話,高夫人才回到屋中。早有宮女把地上的碎碗和粥都收拾幹淨。
高夫人讓侍女們都退下,然後才對李自成道“自成,幹嘛發那麽大脾氣?”
李自成哼了一聲道“不為什麽,我現在聽到‘順王’兩個字就心煩。”
高夫人歎道“範青怎麽了!他待咱們不是很好麽!給你治病補養,親自來探望你,你想去軍營,想去看袁宗第,他都答應了!”
“是啊!他就差沒把我也像袁宗第一樣關入牢房,打個半死了!”
高夫人低頭歎道“他現在畢竟是順王,袁宗第一再忤逆他,與他作對,他下不來台,自然懲罰要重些。”
李自成哼了一聲,“袁宗第快死了,他滿意了吧!”
高夫人歎氣道“自成,你的心態要轉變了,範青以前是你的屬下,你的小弟,但他現在是順王,是一軍之主,地位比你高了。你雖然還叫闖王,但其實你不是‘王’,也沒有權力,咱們要想平平安安的過日子,就得遷就些。”
李自成哼了一聲,過了半晌才道“我想搬出去住!”
高夫人立刻皺起眉頭,範青親口對她說過,要讓李自成和她住在王宮當中,一來方便相見,二來有利於李自成養病。範青說的時候輕描淡寫,但高夫人了解範青,範青心思深沉,不會說廢話的,他應該是對李自成有些不放心,心中忌憚。如果搬出去住,隻怕會讓他更加不安。
高夫人沉吟道“這宮中條件好,有利於你養病,咱們暫時住在這裏,等你病好了,我再去與順王說。”
李自成瞪大眼睛喝道“我才不稀罕他這勞什子王宮呢!這就是把我關押起來的牢房,我住在這裏,就是不被他害死,也得氣死。”
高夫人正待再勸,忽然門外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道“爹爹說得對,咱們應該搬出去住。”
隻見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女從屋外走進來,正是高夫人和闖王的獨生女兒——蘭芝。
蘭芝在商洛山的時候還是十多歲的女童,這幾年已經發育成了一名少女,她遺傳了母親的美貌和高挑身段,但性格脾氣卻繼承了父親,倔強而又衝動。再加上這幾年在宮中養尊處優,備受嬌寵,所以脾氣很大,連高夫人的話都不怎麽聽。
她聽宮女說父親和母親正在吵架,連粥碗都砸了,趕快過來勸解,她在屋外聽了一會兒二人說話,心中十分同情父親。走上來道“我讚同父親,不住這勞什子王宮,這是順王宮,是範青的家,與我們有什麽相幹,咱們幹嘛要住在別人家中看人家臉色。再說,父親心情不好,不願意每日見到這些太監宮女,一見到這些人就心煩,還怎麽養病。”
她走到李自成身前蹲下,握著父親幹枯的手,不禁流淚道“父親都這樣子了,你們還想怎樣折磨他?”
高夫人皺眉道“哪有人折磨你父親,大家不都是恭恭敬敬的嗎?我也沒說不能搬出去住,隻是現在你父親住在宮中養病,等病好了再搬家。”
蘭芝道“養病需要好的環境,更需要好的心情,你看看父親現在心情好嗎?都被你們逼成這個樣子了,難道就不能讓父親安心的多活幾年。”說著哽咽起來。
高夫人有些生氣了,道“你胡說什麽,誰逼你父親了,誰又不讓你父親活了,大家說來說去不都是為你父親好嗎?不都是希望你父親早點痊愈麽?”
蘭芝這兩年在宮中,對宮中的事情多有耳聞,也知道高夫人和範青之間的一些事情,她心中對母親意見很大,而又特別同情父親,所以梗著脖子,大聲道“你究竟是為了父親好,還是為了你自己?”
高夫人十分震怒,喝道“你胡說什麽?”
蘭芝也喊道“範青他是個什麽好人嗎?他表麵對父親好,暗地裏做了多少壞事,卑鄙小人,無恥下流,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笑裏藏刀,落井下石,你和……”蘭芝猛然想起,現在父親正病著,不能亂說,連忙改口道“你和範青一個樣,都是想把父親逼死!”
高夫人勃然大怒,啪的一聲,伸手打了蘭芝一記耳光,喝道“給我滾回屋子,一天不許吃飯。”
蘭芝捂著被打的臉頰,大眼睛中淚水滾落,顫聲道“好,你打我,你根本不是我母親,也不配當我母親。”說完轉身飛跑出屋子。
李自成伸出顫抖的手,輕聲叫道“蘭芝,蘭芝!”但蘭芝頭也不回的去了。
幾天之後,在大順軍城外的營地的校場中,範青帶領一群文臣武將正在參觀,湯若望製造出來的第一尊紅衣大炮。
隻見一尊三米多長,水桶粗細的鑄鐵大炮架設在炮台上,看起來雄壯威武。為了吉利,炮身上還纏著紅布。從長度上看,紅衣大炮比一般火炮長一米多,同最大的佛朗機炮——大將軍炮,也差不多長度。比較誇張的是它的厚度。大炮前細後粗,最粗的地方,接近一人合抱。炮壁也厚的驚人,有五指寬,中間是黑洞洞的炮口。這樣粗大的火炮,所有闖營將士都是第一次見到,驚奇中也有一絲敬畏。這大炮特別威武,放置在炮台上,好像一隻巨獸蹲伏在哪裏,隨時準備怒吼發威,毀滅一切。
白旺繞著大炮轉了兩圈,用手指輕彈炮身,讚歎道“奶奶的,這大家夥好結實,隻是一尊火炮要十萬兩銀子,也忒貴了些。”
範青聞言微微一笑,心想,十萬兩銀子不貴,這種頂級武器,裏麵有多少技術含量。如果不是湯若望,隻怕花費一百萬兩銀子也造不出來。
眾將都很好奇,圍著巨炮問東問西。湯若望會說漢語,但他聽不懂眾將的陝西話,所以隻能和範青用德語交流。眾將隻能問張鼐,張鼐很得意,不停的給眾將講解,何為準星,何為照門,如何裝填大炮,威力如何等等。其實他也是剛剛學會操縱這門新式大炮,現學現賣罷了。
田見秀比較重視實用性,聽了張鼐的解說,皺眉道“這大炮威力夠強,隻是也太沉重了,重達兩千斤,隻怕要四五匹騾子才能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