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東西魏第一次交手之北線戰事
字數:4175 加入書籤
西魏前方,竇泰兵敗自殺的消息最先傳到大荔。宇文泰悄悄前往下關時,大荔前線總指揮交由他最信任的於謹擔任。於謹是周瑜似的將軍,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戰機,高歡折斷手臂,此時乘他還不知曉的時候,發動突然襲擊,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於是,總指揮自任中軍主帥,左軍以獨孤信為領軍,右軍以李弼為主將。偷襲部隊借霧靄的掩護,悄悄過河,殺死守橋衛兵,招呼三軍,在初春拂曉的薄霧中,從浮橋上衝向東岸。
東師幾個月來搭建的浮橋,目的是擺出一副老虎要吃人的樣子,扯西魏的眼球。高歡袖手旁觀,是掩護竇泰進攻。一旦南軍得手,高歡的大軍就過橋撿落地桃子。主帥的指導思想是這樣的,底下的將軍樂得偷懶,反正是故布疑兵,每天派幾隊人馬在浮橋上演習,將軍們放心大膽地到附近的鎮上遊玩、喝小酒、玩妓*女,難得浮生一日閑,怎麽耍得高興就怎麽撒銀子。東師的浮橋,就像小娃娃搭積木,浮橋上根本沒得部隊看守,白白的便宜了敵人。
西師的三路大軍從三座浮橋上迅速過河,擂鼓呐喊,向蒲阪的高歡大營發動進攻。
高歡正等待竇泰的消息,如果竇將軍得手,就旁若無人地過河去撿桃子。也是此一時,彼一時也。高歡對宇文泰毫不了解,認為他再怎麽牛氣也不會比爾朱兆更牛皮哄哄吧。曆來是常勝將軍的高歡也是太大意了,根本沒想到一向怯懦的西魏此時會一反常態,居然主動向東師發起進攻。
初春的黃河,河寬冰薄。
昨天小關方向發生戰鬥,在蒲阪的高歡明明聽見對岸傳來一陣陣慘烈的廝殺聲,以為這是竇將軍勝利的福音,高興中有幾分忐忑不安,隻能眼睜睜看著戰火熄滅。
高歡一夜心神不寧,盼望著勝利的消息,快天亮的時候,剛剛入睡,正夢見揮刀要砍下宇文泰的人頭,宇文泰可憐兮兮的跪地求饒,高歡正狂妄地吼叫:“我豈饒你!”就被衛兵驚恐的喊叫聲驚醒。此時,傳令兵報告的不是宇文泰的死訊,而是竇泰的噩耗。高歡愣在那裏,為連襟(竇泰的夫人是婁昭君的妹妹)的慘死悲痛得不能自拔,差點淚奔。正要抹淚,突然聽見四方傳來如雷的戰鼓聲,四麵八方的呐喊聲,顯示出千軍萬馬。警衛師長賀拔焉過兒一身血淋淋地跑進來,二話不說,抱起主帥,放到他的紅鬃烈馬鞍上,奪命狂奔。
集結待命的東師十萬大軍確實是在“待命”,一個個士兵從被窩裏鑽出來,還在抹眼屎,就一窩蜂地往前奔逃。十萬人是多麽臃腫的軍陣,盡都順著中條山下沿河的韓陽、澄河鎮狹窄的一條河灘向大王城方向潰逃。東魏軍完全是一群爆炸了窩的螞蟻,四處亂爬,自相踐踏、被戰馬踩死的不在少數。
於謹趁火打劫,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麵,口中高喊:“竇泰兵敗自殺,活捉騎紅鬃烈馬的高歡。”
這一戰,高歡的臉麵可丟大了,聽見於謹的喊聲,又氣又惱,勒馬回身,砍殺了幾個從身邊潰逃的士兵,決心要組織抵抗,與這家夥較量較量。
清晨的薄霧中,紅鬃烈馬確實是惹眼的目標,於謹手下的將軍們聽了於將軍的指令,都向高歡殺來,賀拔焉過兒挺身上前,力戰群雄,保護首長。掃虜將軍薛孤延見勢不好,轉身來擋住高歡的紅鬃烈馬,要與主帥更換坐騎。
高歡舍不得跟隨了自己十多年的戰馬,賴在馬上不走。
薛將軍急了,大聲吼叫:“大王,是您重要還是戰馬重要。”不由分說,擄高歡乘上自己的坐騎,自己跳上紅鬃烈馬,匪氣發作,拱手送別:“請大王指揮部隊撤退!”對自己的勤務兵吼道:“給我準備好大刀,我去殺那些狗日的。”率領自己的警衛連殺入陣中。
薛孤延殺入敵陣,替換殺敵正酣的賀拔焉過兒:“賀拔師長快掩護一號首長撤退,這裏交給末將來過把癮!”
薛孤延名不見經傳,但若說他的父親就是北魏大名鼎鼎的羽林軍直閣將軍薛宗起,讀者一定還記得此人。
當年孝文帝拓跋宏議定名門望族,輕言薛姓是巴蠻賨人,正在宮殿執勤的薛宗起持槊上殿,與皇帝據理力爭,氣憤之下,當廷甩槊,硬生生將長槊橫斷為數截(見拙著《百年繁複》)。薛宗起將星顯旺,嗣星卻不顯,辛辛苦苦耕種,老來卻隻有一個獨生子延續香火,遺憾地命其名為“孤延”。
薛氏父子都是勇將,薛宗起一把長槊神出鬼沒,兒子玩一把大刀出神入化。
薛孤延有個習慣,每臨戰事,都要勤務兵為其準備兩箱大砍刀,每箱八把,以便殺人殺個痛快淋漓。此時見賀拔將軍撤出戰陣,帶著兩百名親兵和兩箱大砍刀就跳進了圈子。
於謹的先頭部隊追過澄河鎮,前麵就是風陵渡,高歡的紅鬃烈馬就在不遠,正打馬急追,沒想到紅鬃烈馬返身回來。眾將佐一見高歡回來找死,認馬不認人,隻以為馬上的乘坐者就是高王,紛紛圍住騎紅馬者要建頭功。
此時的場景無異於當年十四歲的拓跋燾被敵軍圍困五十重,薛孤延麵對密密層層的敵軍,越戰越勇,攔住河灘狹窄一線,大打出手。西魏軍死傷成片,就是前進不得一步。這員虎將傷痕累累,拖著敵人廝殺半天,一連砍壞了十五把鋼刀,連身邊遞鋼刀的勤務兵也戰死,他也身受十六處槍傷,硬是掩護數萬大軍安全撤離。
薛將軍身受十六處槍傷,自知性命不保,揣摩主帥已撤離危險地帶,這才驅動紅鬃烈馬,帶領傷痕累累的幾十名親兵,見中條山一條峽穀,命令士兵揮舞著高歡的帥旗,往大山峽穀深處退卻。
春風泛波,河霧漸濃。
於謹一看高歡的紅鬃烈馬和招展的帥旗撤退進峽穀,這就是一條死胡同,擒高歡如甕中捉鱉,高興得幾乎發狂,真是天助我也。高喊:“取高歡首級者封萬戶侯!”這等好事,將軍們也許一輩子都再不會有這樣的幸運,爭名利富貴的將軍哪肯放過,盡都驅馬緊追不舍,尾隨薛孤延進入峽穀深處。將軍們是這樣,幾萬士兵哪個不願吃肉,蜂擁而來,峽穀裏隻見人頭鑽動,就像是搶銀行。
薛孤延如抗日英雄王二小,把敵人引進了包圍圈,見兩山對峙,身後峭壁,已無退路,大吼一聲:“兄弟們,不怕死的隨我一起去見閻羅,我為你們燒高香。”
薛將軍回身殺敵,第十六把鋼刀也砍斷了,終於身體不支,倒在血泊中,所剩幾十名親兵盡皆戰死。那些等著割高歡首級的將軍們見上當受騙,忙乎了半天,得到的是一具無名小輩的屍體。為了發泄,把一匹紅鬃烈馬剁成了一攤馬肉,神情沮喪地往峽穀口退去。
賀拔焉過兒擁著高歡潰退,見於謹的大軍數萬人湧進一條狹窄的穀澗,這是多好的機會呀,高歡收集敗兵,居然有一萬多人,高王複仇心切,帶領士兵,轉身殺向穀澗。
西師部隊退到澗口,突然受到一頓暴打,施暴者刀劍如風,槍刺如林,西師倒下的一片片死屍,幾乎堵塞了穀口,東西雙魏的角色瞬間轉換。於謹見勢不妙,驅馬躍過士兵的頭頂,倉惶往黃河浮橋逃逸。手下的將軍們也不示弱,跟隨主將撒腿狂奔。
高歡是認識於謹的,這時也學於謹的樣,向將士們呐喊:“斬殺騎黃馬的於謹,封萬戶侯!”這麽高的賞格,將士們人人爭先,況且知恥而後勇,以一當十,殺敵力量倍增。
於謹的十萬大軍潰逃到三條浮橋上,為逃命的士兵們,爭先恐後搶上浮橋,你追我趕,互不相讓,被擠下黃河淹死的屍體,差點讓河水斷流。於謹逃過河西,回首觀望,見高歡的部隊已追到河邊,正要搶上橋頭。這還得了,急忙命令士兵們將早已準備好的桐油柴禾點燃,燒毀浮橋。一瞬間,三座浮橋烈火熊熊,很多在橋上還未上岸的西魏士兵被活活燒死,慘叫聲不絕於耳。於謹望著滾滾濃煙,悔恨不已,都是貪心惹的禍,忘記了古人說的話:“飽三餐飯應知足,得一帆風便可收。”教訓啊,慘痛的教訓。這是於謹自從軍以來唯一的一次慘敗。燒斷了河橋,逃回河西的將士們放心大膽地重新聚列,幸運,好歹湊夠了一萬人。
這一仗,高歡失之於大意,於謹毀之於貪心,各自損失了幾萬人,雙方算是打了個平手。
事後,高歡總結教訓,沒想到與宇文泰交手的第一戰就以慘敗告終,失敗不可怕,最傷心的是竇泰身亡,心愛的紅鬃烈馬戰死。此馬非同一般,是當年婁昭君用她的私房錢買來送給高歡的“定情物”。紅鬃烈馬的強弱盛衰與高歡休戚相關,高王從馬的命運看到了自己的後來,怎麽會不為之痛徹五內。高歡思人想馬,三天不進酒水,追贈竇泰為大司馬、太尉,諡“忠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