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忽然傳信
字數:5636 加入書籤
“如你所說此事便是常態了?”皇帝問道。
慕容翊軒點了點頭;“京城與邊境相隔千萬裏,很多時候邊境的實際情況比京城知道的要複雜和麻煩很多,有些事情邊境的將領不能夠隨意做主,也令人事態大化。
他們要背負上的便是全族的性命,甚至守城的軍士也會受到責罰,因此有時候隻能眼睜睜看著,又沒有得到京城的許可,實在也是兩難。”
“竟然如此?雖說隻是小股襲擾,可是每隔一段時間便在我邊境城鎮,如此這般,我邊民的安全要如何保證?”
皇帝也不傻,雖說貿然開戰於大局無益,可是總不能一直被人這樣欺負下去,邊境的邊民也是子民,朝廷總該要有所應對,否則邊境亂起來,到時候不想打仗也得打仗了。
“陛下,我們駐守邊關的將士是能打的,若是真的動手必不會叫他們占了便宜去,隻是苦於沒有京城的首肯,他們不能貿然動手罷了。”慕容翊軒對這一點很清楚。
邊境的將士在外頭拚殺護國,可京城的大老爺們一道奏折,並有可能抹殺掉他們所有的功績,甚至讓參與行動的軍事們能受不白之冤,任何一個主帥都不能冒此風險。
“如此到的確是個問題,這樣,若是遇到那些再想襲擾的,對於這些好戰又想搶東西的部落部主們,咱們不妨好好的敲上一敲,恐怕要辛苦你往邊境走一趟。
這些將領們,為大局考慮也是好的,隻是一味的忍讓,反而失了我中原氣度,你帶著朕的旨意往邊境走一趟地震,見一見那些駐守邊關的將士們。”
皇帝顯然也開始重視這個問題,邊境一旦混亂起來,戰火重燃,事態擴大,那隻是時間的問題。
慕容翊軒點了點頭:“請陛下放心,臣遵旨!”
皇帝在朝上算是發了一把脾氣,眾臣都散朝回來,卻還是心有餘悸,生怕哪一句言語觸怒了皇帝,沒有好日子過。
因此就算各歸府第也都警醒著,該想著最近上折子的時候是不是該小心些,免得皇帝拿自己當了靶子,拿自個開刀了。
而皇帝在散朝之後就留下了慕容逸軒之事,也很快為三皇子與太子得知。
“這是葫蘆裏賣的哪門子藥?把咱們撇在一邊,把他留下了?這到底在搞什麽啊!”
“不把他留下,難道還把咱們留下不成?雖說剛才在朝會上吵得互不相讓,可是私底下這兄弟倆似乎忘記了剛才的不愉快,好像剛才在朝堂上吵的不可開交的不是他倆一樣。
“咱們這位父皇真是令人越來越琢磨不透了,怎麽也想不通他腦子裏麵在想什麽。”
皇帝對西山大營的態度其實很好理解,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皇帝對慕容翊軒的態度。
這位攝政王顯然還是深得聖寵的,而且皇帝單獨把他留下,似乎也沒有忌憚兵權的意思。
而與其他人的眾多想法不同,慕容翊軒從禦書房出來,內心變頗感沉重。
皇帝談到西山大營的歸屬,這與他無關,這支軍隊在不在他手裏都無所謂,隻要能夠正確地履行職責,便是最好的。
皇帝提到西南西北邊境的駐軍這就很令人難受了。
西北西南的邊境是苦寒之地,又有外敵肆意侵擾,雖說如今邊境榷場,人開大橘,還是保持一副和平的態勢,可事實上小股敵軍的滋擾從來就沒有停過。
他們要什麽?
要錢要糧草,甚至要女人,隻要能拿的什麽不要?一群貪得無厭的人,到了嘴邊的肉是不會吐出來的!
有的時候對方見守軍遲遲不予還擊,甚至會大肆屠戮,在這個時候多少守軍將士都想開城迎敵,痛擊一番。
可是沒有兵部和內閣的命令,他們是不能擅自行動的,尤其是朝廷不打算開戰的時候。
或擅自開戰引發爭端,京城的大老爺們一紙奏疏,就足夠這些在邊境苦寒之地,苦熬多年的將士們吃不了兜著走。
邊境的事情,從一開端到現在,這個時間已經是好幾年了,邊境的將士們對朝廷和一些文官有所不滿,也不是一日兩日,由此他甚至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重如千鈞。
不過既然領了聖旨,那便要即日啟程,畢竟邊境曠遠,他必須要快去快回,也不知道要停留多長時間,這個時間裏麵但凡出一點兒事情,又如何交代。
“陛下讓您去邊境,在這個時候陛下到底要幹什麽?”這消息傳回攝政王府,老管家憂心忡忡,這個時候陛下泰王也去跟進,這到底是福是禍呀?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不過本王也的確該走一趟,如今朝中之事,紛繁複雜邊境又不穩,本王也是時候該去看看了。”慕容翊軒對著老管家,一向不願說的太細,隻是他自己也知道此事,事關重大。
“王爺既然要去邊關,那來王府那邊還是?”跟在身邊的安慰,反而有些擔心辭去邊關,少說要1~2個月,雖說這婚期未定,可是各項準備已然開始,再加上沐王府的後院從不太平,王爺此時離京,隻怕這未來王妃的日子又要不好過了。
“本王的王妃本王自己會操心,如果連這點風浪都經不起,她也不是本王的王妃了。”這一點慕容翊軒很是篤定自己的未來王妃那可是厲害的很呢,就算自己不出手,她照樣也把沐王府後院那些魑魅魍魎收拾得幹幹淨淨。
不過話雖這樣說,總也有些大男人嘴硬的成分。
慕容翊軒還是通過渠道給宴清歌遞了消息。
沐王府
宴輕歌正坐在矮桌旁,修剪一隻牡丹花的枝葉。
桌上放著的白瓷花瓶中已然有幾枝打理好的的花材。
“大小姐,這是方才攝政王著人傳過來的。”
為保安全起見,慕容翊軒還是將消息傳給了劉尚儀,自然是通過相對安全的渠道。
宴輕歌抬頭望了望,如今天光大亮,這平白無事的攝政王傳信過來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