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特許

字數:2730   加入書籤

A+A-




    海軍是否有用,要看到利益。

    這本漢譯之後的《國姓爺合戰》,放在這一次群臣給皇帝的賀禮之中,隻能算作一類不尋常的禮物,卻算不上唯一的不尋常。

    既是皇帝過生日,諸如祥瑞之類的東西,自不會少。各種貢品,平日也都見得多了。

    但這一次,除了劉鈺送來的一堆古怪禮物之外,還有另一些別樣的禮物。

    一本參謀部的人編寫的《訓練操法詳晰圖說》,將劉鈺提出的戰術體係詳細化,配以圖譜,直接可以作為日後軍官學校的教科書。

    一冊朝中大臣投其所好編纂的《西域地名古今考、請複漢唐舊名疏》,參閱了大量的漢唐古籍,將西域如今的地名和舊地名一一對應,請求把西域的地名改回漢唐時候的舊名。

    這些和往常不同的別樣禮物,還有不少。但最特殊的,還是劉鈺送來的那些,已然是堪稱古怪了。

    股票,白銀,玻璃,以及那本《國姓爺合戰》的漢譯本。

    漢譯本不算太厚,就是一出戲,幾折而已。

    剛送來的時候,李淦就看過了。史世用的文化水平不夠,但是康不怠潤色之後,拱火言辭那是駕輕熟就。

    等著史世用回京,又把在江戶的一些見聞、言論一說,李淦的火氣騰的一下就上來了。

    這時候又叫太監把這本書拿來,他的火氣早就消了,此時想的便是等待劉鈺那邊準備就緒,將這本書發於群臣,捅破琉球雙麵朝貢的窗戶紙,看看群臣們又會有什麽樣的說法。

    隨便翻了幾頁,再度又看到那幾句極為拱火的地方時,太監回稟說劉鈺巡查完了京營軍改的情況,前來複命。

    李淦也沒把書收好,就叫人宣他進來。

    免跪之後,李淦先問道:“卿自大沽口一路來,又去巡查了京營,有何感想?”

    若說感想,劉鈺還真有不少。

    在沒入京營之前,就已經有不少了。

    大沽口炮台的修築,他是支持的。這看上去是個麵子,有這錢不如花在海軍身上,但考慮到和法國的接觸談判,這個麵子還是要做的。

    除此之外,便是軍改已經略有成效,京城的一些部隊已經配發了新槍和刺刀,青州軍打散之後帶動了京營。一些京營的外表本就看起來不錯,換裝槍械之後,至少看上去像是一支線列兵了。

    一些青州軍常聽到的軍歌,也在京城聽到過。甚至一些發牢騷的軍歌,也沒有禁絕,有那麽一絲滋味了。

    等真正入京營轉了幾圈,發現也還真的可以。

    練兵處練兵,練兵過程中,沒有裁撤的軍官,按照級別去學習。考核不成的,便淘汰。

    隻有混到了四品以上,才不用去學習,真正打仗的時候靠參謀們指揮。

    影響軍改速度的,就隻剩下槍械了。現在京營加上青州軍的那部分存量,也就三萬支新槍,但是這三萬人已經基本操練出來了。

    本身京營還算能打,軍紀也還湊合,還沒有完全爛到根子裏,改變一下戰術體係的事而已。

    將見聞大致一說,皇帝便把那本《訓練操法詳晰圖說》扔給劉鈺。

    “這上麵的內容,朕看了看,大可推廣做軍校課程使用。你也回去看看,若有什麽不足之處,隻管說。”

    劉鈺看都沒看,便道:“臣之所學,已經盡數教完。既然是他們編寫的,臣以為,看亦可,不看亦可。”

    之前就已經說過,自己所學已經盡數傳授,這話本來也是真的。很多細節的東西,要靠實踐經驗。但整體思路就是那麽回事,最優秀的那批人也都理解了戰術體係的思路,圍繞著這個戰術體係編寫的教材,也不是一拍腦袋就想出來的。

    參與編寫的人都有帶兵經驗,集思廣益,保證戰術體係和思路沒錯,那就不用看。

    再說劉鈺也得讓皇帝知道,在陸軍上,自己真的是無汁可榨了,不用擔心自己藏私什麽的。

    至於若是搞出來米尼彈和膛線之後的戰術變革,那是劉鈺藏給自己的,自然不會說這些。

    皇帝聽劉鈺這麽一說,心裏也是愉悅,笑道:“雖是如此,你看看也好,這書終究有你的心血。”

    “你的兵工廠辦的不錯,但是軍改之後,弓、刀、甲胄等,以此為生的工匠都沒了活計。而且隻靠那座兵工廠,也不能供應數十萬軍改之用。”

    “朝廷也要試辦,你可調撥一些熟練工匠前來。”

    這事劉鈺早有預料,但皇帝的話,劉鈺還是小心地提醒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