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欽差大臣 代天巡狩
字數:8705 加入書籤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蕭若蘭一行護送劉新一路奔逃,轉眼來到了距離並州不遠的一處山穀內,隻要穿過這道山穀就能順利進入晉陽縣城,由於先前一路馬不停蹄的長途跋涉,故而蕭若蘭隻好吩咐眾人暫時休整一番,誰知此時李恢率領幽州軍已然將山穀團團圍住。
一番言辭激烈的交流無果之後,眾人隻好選擇正麵迎敵,幾番纏鬥之後,眾人身上皆是傷痕累累,沒曾想李恢趁著蕭若蘭不察之際,欲用弓箭射殺她,卻被一旁的陳箐箐舍命救下,三個進攻主力頃刻間損失一人,麵對敵眾我寡的態勢,蕭若蘭和宇文琇抱著必死的決心準備抵擋住對方的下一波攻擊,給劉新爭取時間撤退,不料卻被李恢用言語嘲諷一番。
就在此時,一路奔襲趕回來救援的柳非煙、顧貞兒以及兩百天策軍從天而降,場麵形式瞬間發生了轉變。望著身受重傷隨時可能死去的陳箐箐,眾人心中無不怒火衝天,本想著迅速帶陳箐箐奔赴並州救治,誰知一箭穿心的傷勢並不是誰都能抗住的,望著懷中漸漸冰冷的陳箐箐,宇文琇當即責令天策軍對幽州軍進行無差別射殺。
一陣箭雨埋沒了那些罪惡,而眾人則迅速上路,前往並州稍作休整,而就在眾人離去之後,滿身箭矢的幽州軍屍體中突然一陣蠕動,而後一個滿臉鮮血的男子緩緩地爬了出來,伸手抹了一把臉上的血跡,男子抬手將左肩膀處的箭支使勁一拔,瞬間帶出了一簇血箭,而後男子悶哼一聲,扯下地上屍體的一截布條簡單包紮一番,隨即跌跌撞撞地向著幽州方向走去。
另一方麵,坐鎮京城的楚墨風如願見到了劉新,也得知了陳箐箐戰死的消息,心情低落之餘楚墨風依舊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為陳箐箐料理了後事,而後則是親自手書一封,差遣驛站以六百裏加急的方式送到了幽州大都督李瑗手中。
隨後楚墨風先是麵見了趙信等人,將這兩百新老天策軍盡數安排在城外大營內,而後徑直進宮向著承乾殿走去。
此刻李世民也在焦急地等待著楚墨風的回信,聽聞仆從稟報說是賢王殿下求見,趕忙快步走出書房去迎接,來到大殿內隻見楚墨風一臉落寞地站在原地,李世民心中不免咯噔一下,隨即拉著楚墨風回到了書房內。
一進門就聽見楚墨風低聲說到“我的人把劉新給你帶回來了,連同他搜羅的證據,明日我會把人送到京兆尹,至於怎麽去處理你自己決定吧。”
“人護送回來是好事啊,為何見你一臉的落寞之情?”聽聞劉新順利抵達京城,李世民心中頗為歡喜,隨後一臉詫異地望著楚墨風說到“不如咱們去酒肆小酌幾杯如何?”
“不必了,後日我準備暫時離開京城一段時間,在我回來之前你不要與太子等人正麵交鋒。”誰知楚墨風卻拒絕了李世民的好意,語氣中帶著絲絲寒意說到“為了護送劉新,箐箐死了,當年我將她從武威帶出來,而她卻為了報答我,硬是從一個懵懂無知的盲丫頭,變成了彼岸花的花妖,原本這次應該我自己去的,但是卻”
聽聞陳箐箐死了,李世民腦海中浮現出那個素來麵帶微笑的身影,當即怔在原地半晌說不出話來,而楚墨風似乎沒有發覺李世民的異樣,自顧自地說到“幽州,我此番一定要去的,我不會顧及李瑗是不是你們李氏子弟,這個人的命我要定了。”說完轉身離開了承乾殿的書房。
望著楚墨風遠去的身影,李世民心中不由地咒罵到作孽啊,明知道這小子是個護犢子的主兒,李瑗你個白癡沒事招惹他做什麽?招惹也就算了無非挨頓揍,可是你殺了他的人,,此事就是陛下都保不住你了,但願你自求多福吧,誰讓你非要與太子和齊王勾結呢。
離開了承乾殿,楚墨風徑直返回了府邸,先是找到了蕭若蘭,將事情的始末了解了清楚,而後忿忿地說到“看來你們遇到幽州軍不是巧合,而是的確有人出賣了你們,此事我再去問問劉新,看看他是否知道些什麽。”
誰知蕭若蘭突然起身跪在楚墨風麵前,哽咽著說到“楚大哥,若蘭有一事相求,如若你不答應,若蘭絕不起身的。”
“若蘭,這種情況下不要使性子了,快快起來,楚大哥還有要事去做。”一見蕭若蘭下跪,楚墨風大致猜出了蕭若蘭的意圖,趕忙將臉一板說到“有什麽事起來說,跟了我這麽久,不知道我不喜歡別人跪在我麵前嗎?”
蕭若蘭聞言先是一愣,而後站起身對著楚墨風說到“楚大哥,如若你要去幽州,一定要帶上若蘭,箐箐是因為我而死的,我一定要為她報仇,這就是若蘭所求之事。”
誰知楚墨風聽了蕭若蘭的請求,轉身向著門外走去,蕭若蘭見裝心中不免有些失落,誰知快到門口的時候,楚墨風突然停住腳步輕聲說到“你的長槍應該好生打磨一番了,不然如何隨我上陣殺敵。”聽到這句話蕭若蘭當即眼中含淚點了點頭。
離開了蕭若蘭的房間,楚墨風來到了偏房內,劉新一見楚墨風到來,趕忙上前下跪說到“末將劉新參見賢王殿下,此番承蒙賢王殿下相救,末將無以為報,此生這條命就是賢王殿下的了。”
“你的命是你和王達的,替他將剩下的日子活好。”楚墨風一把將劉新扶起,隨後緩緩地問到“有件事我一直很疑惑,你們的行蹤究竟是如何泄露的?”
“聽若蘭女俠說起過,她們此番前往幽州,所見之人甚少,唯一值得懷疑的就是右領軍將軍王君廓和他的夫人李氏,但是沒有確鑿證據,末將也不敢妄下定論。”劉新撓著頭思索了片刻說到“但是如若說是王將軍泄密,那為何他又暗地裏支持我們去告發李瑗呢?這一點末將始終想不通。”
聽了劉新的話,楚墨風點了點頭,隨後輕聲說到“明日我會送你去京兆尹麵見秦王殿下,所有的事情你需要原原本本地告訴他,屆時他會給你安排的。”
“劉新這條命都是賢王的,您怎麽說末將就怎麽做。”聽了楚墨風的話,劉新趕忙對著楚墨風抱拳說到“末將不求別的,隻求能夠在賢王麾下做一名衝鋒陷陣的小卒即可。”
“你且先好生休息吧,本王還有別的事要做,此處不會有人來打攪,你安心待著就是。”楚墨風點了點頭,隨即離開了劉新的住處,來到院內楚墨風抬頭望了望天空,口中忿忿地吐出了三個字王君廓!
第二日早朝,眾人早早地來到了太極殿內,相互寒暄一番之後,赫然發現駐守潞州的兵部尚書李靖也站在人群中,一副愁眉莫展的模樣站在原地,周身散發出隱隱的怒氣讓人不敢靠近。
待李淵到來之後,隻聽王德喊到“有事啟奏,無事退朝。”話音一落隻見李靖閃身出來對著李淵說到“啟稟陛下,臣有事奏報。”
一見李靖出現,李淵先是一愣,隨即笑著說到“咱們的尚書大人聖明時候從潞州回來了?”
“啟稟陛下,臣於昨日申末酉初時分方才抵達京城。”隻見李靖抬起頭望著李淵朗聲說到“皆因事情緊急,所以臣也是馬不停蹄地趕回,沒有先去麵見陛下,還望陛下見諒。”
一聽事情緊急,李淵以為突厥人又南下入侵了,當即麵色一正對著李靖說到“究竟何事值得勞動愛卿親自回京奏報,速速道來。”
“啟稟陛下,臣在潞州駐防,同時兼顧潞州、並州、晉州、隰州各地事宜,近日有並州方向上報,距並州北麵約八十裏處的山穀內,此前曾發生一場大戰,臣得知消息之後親自率人前去查探,發現現場死者均是被箭矢射殺。”隻見李靖站直身體,緩緩地對李淵說到“而且死者大都是右手老繭深厚,乃是常年接觸兵器之人,現場散落的兵器及箭矢均為我大唐製式軍械,陌刀、橫刀乃是幽州軍械所提供,而箭矢則查不出來源。另外山穀周圍曾有大隊人馬撤離留下的痕跡,事態緊緊臣隻能火速回京奏報。”
隨著李靖的敘述,李淵的臉色先是一寒,而後漸漸地轉為鐵青之色,待李靖奏報結束之後,李淵伸手一拍龍案冷冷地說到“膽大妄為,朗朗乾坤之下,竟然有人敢不經朕的同意,私自調兵攻擊地方府兵,李靖,此事你覺得應該怎麽辦?”
隻見李靖正待回稟,一旁的李世民突然閃身出來對著李淵說到“啟稟父皇,兒臣有一事不明,為何幽州軍會出現在並州地界上,沒有調令擅離駐地乃是死罪,不知是何人有如此本事能夠讓幽州軍可以枉顧軍法離開駐地,此事也應該查明,或許這群人是去執行什麽不可告人的任務,隻是僅憑李尚書的敘述,兒臣也不敢妄下定論。”
李世民的一番話像是一道閃電瞬間在李淵的腦海中穿過,思索了片刻之後,李淵對李世民說到“既然如此,朕準許你舉薦一人前去查探此事,務必將事情真相查明,不知你欲舉薦何人?”
這下卻讓李世民為難了,若是不舉薦吧,唯恐李淵將怒火轉到自己這群人身上;舉薦吧,也隻有那小子了,但是一旦舉薦那小子,唯恐讓對麵的人拿來做文章。兩下為難之際,卻見楚墨風閃身出來,冷冷地說到“啟稟陛下,臣願意自薦前往幽州查探,許久未替陛下分憂,臣都有些慚愧了。”
“成,此事就交給你小子了,一定替朕好生查探一番,看看究竟是哪個蝮虺之輩在無端生事。”見到楚墨風出列自薦,李淵和李世民皆是欣喜萬分,隨即李淵對王德說到“傳朕旨意,任命賢王楚墨風為欽差大臣,統籌並、潞、相、邢、趙、恒、定、易、幽九州事宜,代天巡狩,徹查並州山穀大案,沿途各州府兵力皆可隨意調遣,酌左千牛府隨行保護,即刻啟程不得有誤。”
“臣謹遵陛下旨意,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楚墨風聞言嘴角微微上揚,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一閃即逝,當即對著李淵下跪說到“臣定當不負陛下所托,將事情原委查探清楚。”
李淵見狀抬了抬手,示意楚墨風起身,而一旁一直看熱鬧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此刻並不知道並州發生的事情始末,聽聞李淵將楚墨風調出京城,李建成心中不免激動不已,心想這下李世民得消停好久了,沒有了楚墨風他李世民就是沒牙的老虎,還不任憑自己擺弄。
散朝之後楚墨風返回府邸帶著劉新前往了京兆尹,望著劉新呈交的證據,李世民心中怒火大生,既然他都已經是太子了,刺殺自己還能解釋的通,但是為何要軟禁李淵呢?隻要李淵一死,按照順位也是李建成繼位,為何非要冒險軟禁李淵呢?
想到這李世民命下屬將劉新安頓好,隨後對楚墨風說到“此番前去,有件事務必拜托你,好生查探一下為何要軟禁父皇,這件事我始終覺得有些蹊蹺。”
“成,明日一早我就出發,屆時我定會查清此事的。”楚墨風聞言點了點頭,而後轉身離開了京兆尹。
第二日卯初時分,長安城春明門處,一列長長的車隊緩緩地駛出了春明門,向著此行的第一站並州進發。而就在欽差衛隊離開後不久,此前抵達京城的二百天策軍也悄然離開了長安,尾隨在欽差衛隊身後。
大隊人馬緩緩地走在官道上,楚墨風則是放棄了乘坐馬車,獨自一人騎著自己的照夜玉獅子,身旁則是戴著麵具的柳非煙等人,眾人一路前行卻始終一言不發。
此時柳非煙策馬上前緩緩地說到“楚大哥,如若照這個進度走下去,估計半月也到不了幽州,咱們怎麽辦?”
“待抵達並州之後,我會責令整個大軍按照既定路線慢慢走,至於咱們則快馬輕騎先一步奔赴幽州。”隻聽楚墨風冷冷地說到“我可是早就告訴李瑗,讓他洗幹淨脖子等著我去砍的。至於城內的幽州軍,咱們身後可是還有兩百整裝待發的天策軍跟隨,不必太在意的。”
眾人聞言點了點頭,而後又轉入一言不發的狀態,隨行的千牛衛中,一名士兵對著旁邊的人低聲說到“其實這次咱們隨行隻不過是為了做個樣子,賢王殿下就算是不帶著咱們,自身安全也是有所依仗的。”
身旁那人聽了同伴的話,有些不解地問到“此話怎講?莫不是賢王殿下能夠以一敵百?”
聽了同伴的話,方才那名士兵神秘兮兮地說到“聽聞當年陛下龍興之時,正是賢王殿下帶著他的小隊,以六人之力衝破了對方萬人大陣,在亂軍中救出了當時還是晉陽宮監的陛下,你想想啊,六個人啊,對麵可是整整一萬人啊,可見賢王殿下的武藝有多高了,而且你看現在賢王殿下身邊那四個戴麵具的,那可都是在軍中久負盛名的殺神啊,隻不過我怎麽總覺得好像是少了一個呢?”
二人正在低聲閑聊之際,突然從身旁飛馳而過一騎,那名士兵瞥了一眼當即閉口不言,同伴見狀趕忙低聲問到“怎麽不說了?”
隻見那名士兵哆哆嗦嗦地指著方才飛過的那騎說到“天天策天策軍。”
“天策軍?這些人不是一直在伊吾駐防嗎?怎麽跑到這裏了?莫不是你看花眼了?”同伴見狀也有些不解地問到。
“不是伊吾駐防的天策軍,是上一批已經遣散了的天策軍,這群人據說遣散當日就集體離開了京城,怎麽會出現在這裏呢?”隻見那名士兵有些好奇地說到“算了,這些都不是咱們能夠管的事情。”
隻見方才那騎徑直來到楚墨風身側,低聲說到“大帥,下一步咱們怎麽做?”
“你們先行奔赴幽州,但是不要進城,在城外選一處地方紮營等候,如若遇到前來探查的,先將人抓起來,一切以我飛鴿傳書為指令。”隻見楚墨風頭也未回,緩緩地說到“我臨行前已經傳信給遊子去徹查之前那件事,既然他李瑗不知死活,那我不妨送他一份大禮。”
這名天策軍聞言趕忙抱拳領命,隨後一撥馬頭向著大軍後方跑去,待這名天策軍返回隊伍片刻之後,就見先前緊隨欽差大軍的天策軍集體轉向,向著幽州方向奔襲而去。
接連走了三日,大軍緩緩地開進了並州城,隨後楚墨風指示欽差大軍負責將領,按照既定路線緩慢向前開拔,自己則帶著柳非煙等人趁夜離開了並州,先一步向著幽州方向駛去。
此刻幽州城內,收到楚墨風手書的李瑗正在書房內,與王君廓一起滿臉憤恨地望著麵前一名男子,隻見李瑗指著這名男子狠狠地說到“李恢啊李恢,你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讓你截殺攜帶證據的劉新,你可倒好,把彼岸花的人殺了,現在人家寫信來讓本都督洗幹淨脖子等著被砍,你說本都督該怎麽辦?難道要本都督起兵造反?”
一旁的王君廓聽聞劉新已然到了京城,心中也是懼怕不已,自己不是怕李瑗事發,因為李瑗所謀劃之事與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自己擔心的是一旦泄密之事被楚墨風查出,估計闔府都要在他的怒火下被屠戮。想到這王君廓望向李恢的眼神中露出了絲絲的恨意。
這個白癡如若不射殺楚墨風的手下,此時還有回環的餘地,現在可倒好,仇就這樣平白無故地結下了,這個白癡真像李瑗所說,簡直就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
隻見王君廓思索片刻對著李瑗說到“都督也不要埋怨李將軍,畢竟命令是您下的,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啊,事發突然李將軍也是迫不得已,如若他不出手,都督您也不會輕饒他的,所以李將軍所做所為並無任何過錯,隻怪對方是個護犢子的主兒,這次算咱們倒黴了,屆時如若他真的來了,請容許末將與他好生交談一番如何?”
李瑗聞言沒好氣地瞥了李恢一眼說到“還不趕緊謝過王將軍,如若不是王將軍替你求情,本都督定將你就地正法,你暫且退下吧,本都督與王將軍還有要事要談。”說完不耐煩地對著李恢揮了揮手。
李恢見狀麵上不悅之色一閃而過,隨即對著二人拱了拱手,轉身離開了書房。望著李恢離去的身影,王君廓的臉上閃過一絲莫名的笑意。
李瑗見李恢離去,正待開口說話,此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呼喊聲,“大都督,屬下有要事稟報,煩請都督開門。”李瑗聞言信步走到門前將門打開,隻見都督府的管家一臉焦急的模樣站在門口,一見李瑗開門趕忙行了一禮說到“啟稟都督,大事不好了,今日收到京城傳來的加急文書,稱陛下委派賢王殿下為欽差大臣代天巡狩,徹查並州城外山穀一案,估計不日將抵達幽州。”
隨著管家話音一落,屋內的王君廓突然身子一震,手中的茶杯瞬間滑落在地,伴隨著清脆的聲音碎裂開來,而李瑗一聽朝廷委派的欽差大臣正是楚墨風,當即哆哆嗦嗦地說到“知道了,你先退下吧,我與王將軍在議事。”
回到屋內將房門緊閉,李瑗望著屋內一言不發的王君廓,憂心忡忡地說到“這可如何是好,原本就與賢王結仇,此刻他又成了欽差大臣,一旦追查下來,本官絕對難逃追責,王將軍可有何良策?”
聽了李瑗的話,王君廓這才回過神來,直勾勾地盯著李瑗看了許久,隨後麵色猙獰地說到“咱們做兩手準備,都督煩請上前,下官與您仔細一說。”待李瑗走上前之後,王君廓附在其耳畔低聲耳語了許久,隻見李瑗時而點頭,時而‘嗯’了幾聲,待王君廓說完之後,先前的一臉愁容一掃而空,隨即李瑗對著王君廓笑著說到“將軍不愧是有本事的人,如此一來你我二人定然安然無恙,本都督這就去布置。”
王君廓聞言笑著說到“此事都督不能再用李恢前去了,需換一心腹之人統領此事,還望都督明了各種原由。”
李瑗思索了片刻之後緩緩地說到“既然如此,此事就讓我的親衛隊長李創前去,此人跟隨我多年,值得信賴。”
就在王君廓和李瑗書房商議之時,楚墨風一行五人依舊馬不停蹄地向著幽州方向趕去,殊不知前方早已布下一張無形的大網,等待楚墨風入局
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且看王君廓為求自保定毒計城外伏擊欽差衛隊,再看楚墨風未雨綢繆憑內應城下擊殺幽州大軍,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