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現神威 抵達焉耆
字數:7813 加入書籤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楚墨風前往東都查抄家產,數額之大令人震驚,造訪焉耆遭遇敵軍,拚死逃生巧遇援軍。這才引出楚墨風率修羅鐵騎迎戰敵軍,不良人隨賢王殿下蒞臨焉耆。
眼見對麵逃竄之人即將跑到自己麵前,為首那人單臂向上一舉,身後眾人紛紛側馬讓出一條通道,待最後一人即將通過的時候,為首那人先是一愣,隨即驚訝地說到“殿下,怎麽是您?您來西境一帶做什麽?”說完臉上的覆麵一拉,露出了本來的麵目。
“我就猜應該是薛雲你小子,果然還是被本王猜中了。”望著眼前那張熟悉的麵孔,楚墨風當即大笑起來,全然不顧身後的追兵已然來臨,“本王來造訪焉耆,話說你小子怎麽跑到這裏來了?”
手中長槍一揮,薛雲抬眼看了看楚墨風身後的追兵,焦急地說到“殿下,此事說來話長,您看咱們是不是先退敵在敘話?”
聞言楚墨風一拍腦門,笑著說到“光顧著敘舊了,竟然忘了身後還有一群狗崽子。”說到這楚墨風對著已然逃到大軍身後的囚牛等人喊到“囚牛,帶著眾人找一處安全的地方待著,好生給本王數著,看看今日本王能夠斬殺多少敵軍。”話音一落楚墨風一拉韁繩,胯下戰馬原地一個轉身,抽出背後的雙鐧,楚墨風冷笑一聲喊到“兒郎們,隨本王迎敵。”
待身後一眾修羅鐵騎應和之後,楚墨風一馬當先向前跑去,眼見楚墨風已然挺著雙鐧衝了上去,薛雲心中不免心急如焚,雙腿一夾馬腹緊隨楚墨風身後,“修羅鐵騎,衝陣,肆意收割。”
高昌,位於隴右道沙洲以西,與伊吾毗鄰,自公元年,柔然攻高昌,河西王沮渠安周被殺,高昌北涼滅亡。闞伯周被柔然立為高昌國王開始,一百七十餘年間曾經先後出現四個統治政權,然而每一次政權更迭,都是以高昌人自發殺掉在位者開始,故而高昌人從骨子裏就帶著一絲叛逆和殘暴,此時統治高昌的乃是麴氏高昌,公元年,馬氏高昌最後一任皇帝馬儒被國人弑殺,高昌人推舉馬儒的長史麴嘉為王,是為麴氏高昌開始,而今麴氏高昌的統治者乃是麴文泰。
說起這個麴文泰,此人雖然算是漢人,其治下也盡是漢人,然而其語言組成卻是胡語和漢語並存,治下子民皆是披發左衽,盡管如此,高昌與突厥的淵源卻是要更深一些,曆史上高昌王室曾與突厥通婚頻繁。
望著前方一群‘長發飄飄’手持兵刃的高昌騎兵,楚墨風強忍著笑意衝了上去,當先兩柄長槍刺來,楚墨風左右手相交,手中焚天滅世成交叉狀架住了長槍,而後使勁向上一頂,兩名高昌騎兵受不住楚墨風的力道,登時被頂的向後一仰,趁此機會借助胯下戰馬的衝勢,楚墨風迅速地衝了過去,待二人起身之際,隻覺得眼前一片亮光,兩顆大好頭顱衝天而起。
由於大唐的嚴苛管控,導致突厥鐵器都無法自給自足,故而身為西突厥盟友的高昌,更加不可能從對方手中獲得絲毫鐵器,故而高昌士兵依舊以皮甲為列裝。緊隨楚墨風身後的薛雲,在經曆過貞觀四年那場血戰之後,對於楚墨風的安危要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重要,眼見楚墨風已然鑽入對方陣中,瞬間目眥欲裂,牙齒一咬手中長槍一擰,將迎麵而來的一名高昌騎兵刺了個對穿,趁著空隙舞動長槍衝進了陣中。
這場仗本就不是一場對等的戰役,三百高昌騎兵在一萬名修羅鐵騎麵前,尚未泛起絲毫的漣漪,已然被楚墨風和薛雲二人攪得天翻地覆,僅僅盞茶功夫,場上除了兵刃滴血的修羅鐵騎,一個活著的高昌騎兵也沒有了。簡單地打掃了一番戰場,兵刃、戰馬悉數帶走,屍體則是就地掩埋,萬馬奔騰過後,地麵平整如初,望著看不出絲毫痕跡的地麵,楚墨風抹了一把臉上的血漬,冷冷地說到“明年開春,這裏的土地定然會很肥沃的。”
這邊殺得酣暢淋漓,那邊觀戰的囚牛等人,出去童鶯童燕之外,其餘人早已是滿臉震驚,隻見楚夢竺一臉坦然地表情說到“別驚訝,我父王打起仗來就是這樣,聽母妃說過,當年磧口血戰父王可是比這還生猛的。”
話音一落囚牛等人轉頭望著一旁的童鶯童燕,二人見狀歎了一口氣,隻見童鶯緩緩地說到“小郡主說的沒錯,當年我們姐妹二人也是隨著殿下參與了磧口血戰,算了不提了”話還未說完童鶯已然是潸然淚下。
眾人見狀當即閉口不言,囚牛等人雖然是活躍在商州一帶,但是並不妨礙他們關注國家大事,至於常年關注楚墨風的李清嵐,當然知道童鶯閉口不言的原因,唯獨杜幽蘭和莫璃一臉茫然無知的模樣,見狀李清嵐將二人拉到一旁,將當年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聽完對方的敘述,莫璃也是淚如雨下,而杜幽蘭則是驚詫之餘心中開始質疑自己當初的決定。
眼見楚墨風等人返回,眾人紛紛調整好心態,快步迎了上去。望著馬背上有些消瘦的薛雲,楚墨風讚許地拍了拍對方的肩膀,“不錯,這一年沒見,黑了也瘦了,隻不過你們為何會出現在此處?”
策馬引著楚墨風等人向著焉耆方向走去,薛雲這才將自己這一年的行程道了出來。
自從長安一別,薛雲帶著麾下四十九名殘部,沿著中原大地走了大半圈,此番不是為了遊曆,而是按照楚墨風提供的名冊,依次去慰問了戰死袍澤的家屬,本以為這一路定然是每到一處定然會被千夫所指萬人唾罵,誰知自第一站商州開始,迎接薛雲等人的並不是埋怨、指責,反倒是深深的暖意,當初楚墨風曾經規定‘家中獨子不能投軍,兄弟二人投軍者兄留弟走’,故而僅這一條就博得了眾多人的好感,當薛雲等人抵達商州時,那些原本被楚墨風遣散回來的獨子、幼弟,在征得家人的同意之後,再度擦亮兵刃翻身上馬,帶著家人的祝福,義無反顧地跟著薛雲離開了商州。
五十人入商州,三百人離開商州,就這樣薛雲挨著府道走了一遭,人員漸漸地如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多,直至從關內道的靈州離開,薛雲麾下已然控弦九千餘人,涼、甘、肅、瓜、沙五州得知薛雲等人乃是賢王殿下的人馬,而且此番是為了他日防備西突厥而組建新軍,甘州和肅州加上涼州三州,感念當年楚墨風的大恩大德,再度為薛雲貢獻出一千精幹力量,且西北一帶民風彪悍,這一千人皆是悍卒。
念及楚墨風交待的以戰養戰原則,控弦萬餘人的薛雲,隨即揮軍西進,大半年的時間基本都在西突厥境內四處征伐。秋季,七月,丙辰(初四),焉耆王突騎支派使節獻貢品。當初焉耆從沙漠到達中原王朝,隋朝末年關閉塞北地區,無奈之下隻能改道高昌。此番突騎支請求重開沙漠故道相互往來,鑒於焉耆的位置特殊,加之焉耆始終與西突厥不對付,李世民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的原則,欣然同意突騎支的請求。
誰知此時被高昌的麴文泰得知,原本焉耆每年借道高昌,都能使得高昌獲得一筆不小的收入,此番重開沙漠故道之後,高昌原本一份穩定的收入瞬間煙消雲散,鑒於此麴文泰便懷恨在心,遂下令派兵突襲焉耆,大肆掠奪了焉耆的使團和商隊而後揚長而去。
得知這一消息之後,薛雲當即率領麾下修羅鐵騎,輾轉來到了高昌與焉耆之間的地界,時不時地襲擊一番高昌騎兵,偶爾還客串護送焉耆的商隊通過邊境,久而久之焉耆王突騎支都知道,自己的身旁還有一支大唐的騎兵在默默地守護著焉耆,隨即突騎支派人告知薛雲,如若需要補給時,盡可以前往焉耆國。
得知大唐鐵騎駐紮在焉耆之後,高昌王麴文泰也收斂了許多,生性膽小的麴文泰並不敢聯合西突厥出兵剿滅薛雲的人馬,一是怕如若大唐盛怒,西突厥將自己賣了;二是因為這支人馬是聽聞是大唐那位麾下的,熟讀儒家理念的麴文泰深知,中原大地乃是禮儀之邦,如若說有不講理的,那隻有那位大唐賢王殿下一人,可就是這一個人,硬生生率部將原本強大的頡利可汗部殺了個人仰馬翻,就連頡利可汗也被生擒做了人質,故而麴文泰唯恐一個不小心惹到這位。
有道是怕什麽來什麽,估計麴文泰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麾下有一群不長眼的騎兵,竟然將這位大唐賢王攆的拚命逃竄,如若麴文泰知道此事,定然要想一想早晨起來出恭後是不是沒洗手。
聽了薛雲的敘述,楚墨風滿意地點了點頭,望著身後一萬名修羅鐵騎,楚墨風站在馬背上大聲說到“你們之中應該有人見過我,沒錯,我就是那位賢王殿下。”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拉開覆麵,露出一張張或男或女的稚嫩麵孔,人群中當即有人喊到“殿下,家兄曾在您麾下服役,隻不過戰死在甘州,兄長不在了,作為弟弟的頂上來,跟著您錯不了。”
聽到此人的話,楚墨風心頭一顫,“本王不是說了嗎?兄留弟走,你小子怎麽不聽話呢?”
誰知此人學著楚墨風站在馬背上,摘下頭盔朗聲說到“殿下莫擔心,屬下的娘子給我生了兩個兒子,我們家後繼有人了,如若我戰死,待兒子長大了,兄弟二人也要投到您的麾下。”說到這,此人突然對著眾人喊到“諸位像我這樣想的還有誰?”
話音一落,人群中瞬間滿是高舉的手臂,望著眼前的情景,楚墨風心頭一酸,任由淚水劃過臉龐,隨即楚墨風翻身下馬,向著眾人深深地鞠了一躬,“本王這一躬,是感謝你們,感謝你們的家人,當年你們的長兄、長姊跟隨本王死戰磧口,每個人都用生命證明了我大唐是脊梁是強硬的,那些虛妄的話本王不會說,隻希望你們記住,犯我中原大地者雖遠必誅不死不休。”
待楚墨風直起身後,人群中響起了山呼海嘯般的應和聲,見此情景楚墨風麵色凝重地說到“希望你們跟隨薛將軍認真磨練三年,三年後,長安金光門外,本王親自恭候你們歸來。”
隨後薛雲率領修羅鐵騎一路護送楚墨風等人抵達了焉耆,隨即薛雲率部離開焉耆,並約好五日之後前來護送楚墨風等人進入大唐境內,待薛雲的人離開之後,楚墨風一行終於踏上了焉耆的土地,當地官員得知後,迅速上報給焉耆王突騎支。得知大唐賢王殿下代表大唐皇帝前來訪問,突騎支分外重視,遂率國內大小官員前來迎接,在焉耆國士兵的護衛下,楚墨風等人來到了焉耆王宮內。
焉耆,其地名來自《漢書·西域傳》的焉耆國,又稱為烏夷、阿耆尼。據《漢書·西域傳》中記載“焉耆國,王治員渠城,去長安七千三百裏。戶四千,口三萬二千一百,勝兵六千人。擊胡侯、卻胡侯、輔國侯、左右將、左右都尉、擊胡左右君、擊車師君、歸義車師君各一人,擊胡都尉、擊胡君各二人,譯長三人。西南至都護治所四百裏南至尉犁百裏,北與烏孫接,近海水多魚。”
貞觀元年(公元年)著名高僧玄奘自長安啟程,一路向西尋求佛法,曾經途徑焉耆國,直至玄奘返回長安之後,在其所著寫的《大唐西域記》如是道阿耆尼國,東西六百餘裏,南北四百餘裏。國大都城周六七裏,西麵據山,道險易守。泉流交帶,引水為田。土宜穈、黍、宿麥、香棗、蒲萄、梨、柰諸果。氣序和暢,風俗質直。文字取則印度,微有增損。服飾氈褐,斷發無巾。貨用金錢、銀錢、小銅錢。王,其國人也,勇而寡略,好自稱伐,國無綱紀,法不整肅。伽藍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習學小乘教說一切有部。經教律儀,既遵印度,諸習學者,即其文而玩之。戒行律儀,潔清勤勵。然食雜三淨,滯於漸教矣。
一行人進入王宮之後,突騎支對著楚墨風等人咕噥了一句,讓楚墨風大為不解,也猜不出對方的意思,發覺雙方語言不通,在交流方麵定然會有所阻礙,正在為難之際,隻見突騎支身旁一名身穿白紗衣,臉上覆著一方白紗的女子突然開口說到“賢王殿下,方才我主的意思是請您落座。”
發覺焉耆國內竟然有人會說漢話,而且說得字正腔圓十分標準,楚墨風不免有些驚詫地多看了對方兩眼,心想這突騎支從哪裏找的翻譯?莫不是從大唐抓來的吧?
眼見楚墨風眼神中帶著絲絲疑惑,那名女子對著突騎支說了些什麽,隨即突騎支當即哈哈大笑起來,一邊大笑一邊說了幾句。
誰知那名女子聽完突騎支的話,突然臉頰一紅,有些羞澀地說到“殿下,我主方才的意思是,殿下不必驚訝,我是焉耆國的公主龍思妍,曾經有遊曆焉耆的漢人教我學過漢話”說到這龍思妍突然止住了話頭,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望著突騎支,對方見狀麵色一正,衝著龍思妍努了努嘴。見此情景龍思妍語氣一變,喃喃地說到“方才我父王讓我告訴您,我今年才二十歲,還未婚配。”話音一落龍思妍當即臉色通紅地轉過身去。
聽了龍思妍的話,楚墨風倒是沒有什麽感覺,隻是覺得突騎支,哦不對,應該叫做龍突騎支矮胖的身材,一副天竺人的長相,雖不能說長得醜,隻不過見慣了大唐人俊朗的長相,乍一看龍突騎支,有一種長得豪橫的感覺。
楚墨風這邊雲淡風輕,身後一眾不良人險些將含在口中的茶水噴出來,本以為這焉耆國被高昌欺負一番連個話都敢說,其國人的性格應該是溫溫吞吞的,沒曾想這一國之主才見到友邦的親王,就開始玩起了拉郎配,當即強忍著笑容渾身如篩糠般抖動起來。
此時楚凝晗突然竄到楚墨風背後,輕輕地點了點對方的後背,而後‘噗嗤’一聲笑了出來,“父王,你看那個什麽龍思妍的,長得金發碧眼的,你若是覺得可以,不如就收了,至於母妃和幾位王妃那裏,女兒願意當說客,不知您意下如何?”
正端著茶杯佯裝喝茶,腦海中還在構思該如何接話的楚墨風,突然聽到楚夢竺這麽一說,一口茶水噴了出來,見此情景龍突騎支麵色一凜,對著龍思妍又咕噥了幾句,隨即龍思妍對著楚墨風施了一禮說到“父王的意思是問殿下,是茶水太燙還是不對殿下的口味?”
慌忙擦了擦身上的水漬,楚墨風當即擺了擺手說到“公主麻煩轉告您父王,方才是本王的女兒與本王說笑,本王沒忍住才失態了,還請焉耆王不要責怪才是。”
“女兒?您出來還帶了女兒來?您已經成親了啊?”聽聞對方提到‘女兒’二字,龍思妍秀眉一蹙,繞過楚墨風的身子望著後麵的楚夢竺,發覺對方眉宇間與楚墨風十分相似,龍思妍當即對著龍突騎支一同咕噥。
眼見對方表情一變再變,楚墨風還在琢磨著那句話說的不對,準備一會兒想個法子兜回來,誰知那邊龍氏父女二人卻咕噥起來沒完了,眼見二人聲音越來越大,大有要大吵一場的架勢,楚墨風當即站起身對著龍突騎支施了一禮說到“敢問焉耆王,方才是不是本王哪裏說的不對,如若是因為這樣,本王向您賠罪,希望您不要動怒。”
眼見楚墨風又說了些什麽,龍突騎支一臉詫異地望著楚墨風,龍思妍見狀趕緊將楚墨風的話翻譯給對方聽,聽了龍思妍的翻譯之後,龍突騎支也站起身擺了擺手,隨後伸手指了指龍思妍,又指了指楚墨風,而後將雙手緊緊地攥在一起,隨後嘰裏咕嚕說了一大堆。
“父王的意思是還請殿下先去休息,待晚宴結束之後,咱們再商議其他事情。”龍思妍按照龍突騎支的意思原原本本地翻譯給楚墨風聽,隨後對著楚墨風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楚墨風見狀點了點頭,對著龍突騎支施了一禮。
待王宮的官員領著楚墨風一行人離開之後,龍突騎支一屁股坐在一旁,抬起頭望著龍思妍,嘴裏突然冒出了正宗的漢話,“女兒啊,不是父王非要將你嫁出去,而是咱們既然選擇與大唐結盟,為何不能將這份盟約結的牢固一些呢?”對,漢話,正宗的漢話,楚墨風等人均被龍突騎支這個老家夥騙了,前隋時期龍突騎支與大隋就互有往來,會說漢話十分正常,隻不過平素龍突騎支還是說吐火羅語。
“父王您也看見了,他都有女兒了,您這是要讓女兒我去唐國做小的嗎?”聽了龍突騎支的話,龍思妍有些不情願地說到“咱們非要用這個辦法嗎?”
隻見龍突騎支歎了口氣說到“還記得在咱們附近的那支鐵騎嗎?為父問過他們的首領,這些人都是這位賢王殿下的部下,可想而知這位賢王的確有一套啊,而且那些從頡利可汗那裏流亡到此的突厥人曾經說過,滅掉頡利可汗的人就是這位賢王殿下,你若不願意嫁他,那就去唐國的都城,想辦法嫁給皇帝,為父已經想好了,這兩人你自己選一個吧。”話音一落龍突騎支轉身忿忿地離開了王宮,隻留下貝齒輕咬的龍思妍留在原地,緩緩地揭開臉上的麵紗,一張帶有西域特色的臉龐瞬間展露真容,彎彎的眉毛,靈動的雙眼,高挺的鼻梁,薄薄的嘴唇,白皙的膚色,無不昭示著此人不失為一名美人,然而此時美人眼中帶淚,一臉無奈地坐在了地上
有道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且看高昌派兵襲擊焉耆商隊,再看楚墨風率部前往馳援,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