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自暴自棄 趁虛而入
字數:7762 加入書籤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麴文泰冥頑不靈,妄圖以逸待勞固守城池;麴智盛異想天開,決心等待援兵前後夾擊,怎奈大唐雄獅勢如破竹,憧憬幻滅國破家亡。這才引出班師回朝坐鎮京師,太子生事魏王挑釁,幕後主使頻頻出招,心灰意冷另擇明主。
大軍緩緩地行至金光門外,望著眼前巍峨雄偉的長安城,楚墨風輕聲對身後的薛雲說到“稍後你們隨大隊走正門,本王帶著思妍從側門進城,莫要聲張,此番雖然滅了高昌國,震懾住了西突厥,但是依舊沒有從根本上打疼對方,此番回城之後你們認真修整,他日本王還有重要任務交於你們。”話音一落楚墨風招呼上龍思妍,二人策馬自金光門側門悄悄地進入了長安城。
金光門外,班師回朝的薛萬均等人受到了長安城百姓熱烈的歡迎,此番高昌國覆滅,直接打通了大唐通往西域的商道,故而大唐的商隊既可以沿著沙漠故道進入西域,也可以經伊吾、高昌、焉耆通往西域,暢通的道路帶來的不僅僅是精美的商品,更多的還是無限的商機。
緩緩地駛入長安城,修羅鐵騎在薛雲的帶領下,駐紮進了當年龍城軍的駐地,而薛萬均則是遣散了麾下士卒之後,前往兵部交割手續,楚墨風悄然離開之後,留給薛萬均等人一個光榮和艱巨的任務---將俘虜的高昌新王麴智盛以及一幹大臣交給李世民發落。
回到府邸之後,楚墨風吩咐龍思妍自行去休息,自己則是鑽進了書房內,緩緩地除去身上的甲胄,正待靠在床榻休息一番,突然門外響起了一陣急促的叩門聲,起身將房門打開,卻見門外之人正是自己的妻子,掌管整個大唐遊子的花靈兒,眼見四下無人,花靈兒對著楚墨風使了個眼色,後者見狀趕忙將對方迎進屋內,一進門就見花靈兒從懷中摸出一張字條,語氣有些急促地說到“殿下,皇宮內急報。”
接過字條大致一看,楚墨風瞬間倒吸了一口涼氣,“什麽時候的事情?”
“月初,聽聞是不小心摔下來的,命是保住了,但是一隻腳跛了。”無奈地歎了口氣,花靈兒坐在一旁輕聲說到“其實這些都是小事,主要是臣妾近日聽聞,民間和朝野有流言傳出,稱跛腳的人去當皇帝有辱國體,臣妾恐怕太子殿下會因為這件事而感到自卑,那豈不是壞了殿下您的大事了?”
緩緩地擺了擺手,楚墨風也徑直坐在一旁,此番李承乾因為騎馬摔斷了腿,進而導致成了跛子,按照李承乾的性格,自卑是肯定了,但是這也是一道坎,如若他過不去這道坎,那也間接地證明此子沒有能夠承受大風大浪的心智,到那時自己或許真的要將李淵臨終的口諭宣讀出來了,想到這楚墨風歎了口氣說到“無妨,明日本王進宮去探望一番,瞬間跟承乾這個孩子談一談,或許能夠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聽聞楚墨風明日會進宮,花靈兒隻得微微一笑,此時李承乾或許聽不進去別人的話,但是對於楚墨風的話,想必他還是能夠聽進去的,想到這花靈兒秀眉微蹙有些疑惑地說到“殿下,還有一件事值得關注,您出征的這一年多時間裏,太子與漢王李元昌、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洋州刺史趙節和駙馬都尉杜荷走得比較近,而且從宮裏傳來的消息,太子身邊有一名叫做賀蘭楚石的東宮千牛,不知為何受到太子賞識,已經連番賞賜多次,宮裏的暗探覺得蹊蹺,輾轉將此事匯報了上來。”
漢王李元昌?李世民的七弟,右率府兵曹參軍張懷瓘曾在其著作《書斷》中如此評論李元昌‘皇朝漢王元昌,神堯之子也。尤善行書,金玉其姿,挺生天骨。襟懷宣暢,灑落可觀。藝業未精,過於奔放。若呂布之飛將,或輕於去就也。’&nbp;聽聞此人在任梁州都督之時,頗違憲法,李世民曾不止一次手敕責之,如此一個‘精巧’的人物,於李承乾又沒有多麽深厚的感情,為何此番會忝著臉前來慰問?這讓楚墨風頗為不解。
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提到這個名字楚墨風不免有些驚訝,此人原為隱太子李建成的屬官,‘玄武門之變’當日,楚墨風率部圍剿李建成和李元吉,此人曾經拚死抵抗,最終因為李建成和李元吉授首而投降,本以為李世民早就將此人處死,誰知卻留到現在,還讓其做了左屯衛中郎將,一個有‘前科’的人,又為何會接近李承乾呢?楚墨風一時間陷入了沉思中。
對於洋州刺史趙節,楚墨風對此人並不熟悉,然而駙馬都尉杜荷,此子卻是楚墨風的老熟人了,這廝的老爹就是已故的杜如晦,杜荷乃是杜如晦的次子,自從杜如晦亡故之後,杜家似乎也漸漸地開始中落,但是李世民依舊將自己的女兒城陽公主下嫁給杜荷,以示對杜如晦以往貢獻的肯定,而且其長兄杜構此時忝為慈州刺史,這廝與太子走的近,難道是因為城陽公主的原因?
至於花靈兒最後提到的那個所謂的東宮千牛賀蘭楚石,聽到這個名字楚墨風心中一驚,如若自己沒有猜錯,此人應該是與那個人有關係,念及於此楚墨風站起身向著門外跑去,屋內的花靈兒見狀,急切地問到“殿下這個時辰又要去哪裏?晚飯還用不用等您了?”
眼見對方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空氣中隻留下一句回答“千牛府,本王要去印證一件事情,不用等了。”望著院內的空氣,花靈兒無奈地搖了搖頭,起身出屋信手將門關上,聘聘婷婷地向著自己的房間走去。
一路策馬飛馳經過朱雀門,楚墨風率先來到了位於永安門對麵的右千牛衛府,時任大將軍的正是平陽昭公主的駙馬柴紹,聽聞賢王楚墨風殺氣騰騰地蒞臨右衛,柴紹趕忙出門迎接,眼見楚墨風飛馬而至,還未等胯下駿馬停止便一個箭步跳下馬背,柴紹心想這廝不會是來抓人的吧?要知道現在的不良人在長安可謂是一個讓人談虎色變的存在,而身為不良帥的楚墨風,更是讓人提起來聞風喪膽,心中有些忐忑地迎了上去,柴紹笑著說到“今日是什麽風把你吹來我這小廟了?”
眼見對方主事人是柴紹,楚墨風當即笑著說到“原來你是這裏的大將軍,那真是太好了,正巧有事要麻煩你,幫我查一查,千牛衛麾下有一個在東宮做千牛的叫做賀蘭楚石的人,是你們右衛的還是左衛的?”
聽到這個名字,柴紹麵色一變,四下張望一番之後,將楚墨風拉至一旁輕聲說到“此人正是我右衛的,但是,此人的嶽丈可謂是你的老熟人了。”
話音一落,楚墨風當即明白對方提及的那個人是誰,趕忙擺了擺手,“成,我知道了,果然所料不差,今日之事先就此謝過,待他日再好生設宴酬謝你。”話音一落楚墨風又急匆匆地翻身上馬,向著皇城外跑去。
一路在馬背上顛簸,楚墨風心中忿忿地罵著,媽的,果然是你個老小子的女婿,看來小爺我猜的沒錯,你老小子還是不死心,眼見老的沒有希望,轉而去巴結小的,不過小爺也是很好奇,你老小子是怎麽與李承乾搭上的呢?
其實這件事楚墨風也是想左了,過去的一年楚墨風一直出征在外,長安城私下裏發生了很多事情,太子李承乾漸漸地因為那些腐儒的告狀,為李世民所不喜,鑒於楚墨風曾公開表態支持李承乾,然而李世民卻有了換儲的打算,念及此番楚墨風正在西境作戰,為了不使楚墨風分心,李世民暫時將此事按下不表。
李世民對自己的疏遠,李承乾漸漸地感受到了,久而久之李承乾變得有些頹廢,每日強裝笑臉按時上課,待杜正倫等人走後,不是在承恩殿飲酒,就是偷偷溜出宮去飲酒,一日李承乾因為受到左庶子張玄素無端斥責,一時間心中抑鬱,溜出宮去借酒消愁,誰知卻喝了個酩酊大醉,待自己醒來之時,卻發現身處一間寬敞明亮的屋內,枕邊一個全身的女子正安靜地蜷縮在自己的懷中酣睡,見此情景李承乾的酒意瞬間被驚醒大半,正待起身抱起衣服逃離,卻見大門一開,侯君集一臉悲憤地走了進來,看見侯君集之後,李承乾這才驚奇的發現,床榻上熟睡的女子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候婉兒。
隻見侯君集指著眼前的這一幕,渾身顫抖地說到“太子殿下,老臣究竟是哪裏得罪您了?昨夜您滿身酒氣地來到老臣的府邸,一進門便要找酒喝,老臣擔心殿下貴體有恙,隻能吩咐婉兒去服侍您安歇,誰知”說到這侯君集抹了一把不知從何處湧出的淚水,忿忿地說到“老臣僅有一子二女,長子長女皆以婚配,老臣的夫人過世甚早,府中僅剩次女婉兒與老臣相依為命,本想著開開心心送婉兒出閣,未曾想婉兒一個尚且待字閨中的女子,竟然您讓老臣日後下去如何麵對婉兒的娘親啊?”
眼見侯君集哭得昏天暗地的,一時間李承乾也不知所措,本就是自己做錯了事,壞了人家女子的名節,此時說什麽也是徒勞無功的,緩緩地將手中的衣服穿好,李承乾立在當場一言不發地望著侯君集。
見狀侯君集長歎了一口氣,“罷了,既然太子殿下不願意負責,老臣也就不再勉強了,大門在那邊,太子殿下請速速離去吧,今日之後還請不要再到老臣的府上了,至於婉兒雖然對你有意,也隻能怪你二人有緣無分吧,明日老臣就將婉兒送回豳州三水縣老家,此生也讓她踏入長安半步。”
聽聞此言李承乾再也憋不住了,當即驚呼一聲‘不可’,“潞國公不可如此,本王沒有說不負責,隻不過方才潞國公一番哭訴,讓本王有些無所適從罷了,實不相瞞本王對婉兒姑娘也是真心一片,如若潞國公不嫌棄,待本王登基之後,定然會依照國禮迎娶婉兒姑娘。”
誰知李承乾的這番話似乎並未打動侯君集,隻見侯君集有些懷疑地說到“殿下此話如若放在一年之前,老夫或許也就信了,然而現在,殿下捫心自問,對於繼承大統這件事,您心中究竟有多少把握?”
一番話讓李承乾頓時語塞,眼見時機成熟,侯君集拉著李承乾走出房間,徑直來到了另一間屋內,信手關上房門之後,侯君集這才麵色凝重地說到“雖然老臣已然遠離朝堂,但是朝中之事老臣還是清楚一二的,縱觀殿下最近的所作所為,加之陛下對於魏王的溺愛,如若殿下還想繼承大統,那此事就必須劍走偏鋒,否則一旦殿下在陛下麵前失了寵信,縱然是賢王再擁護殿下,屆時也得按照陛下的旨意行事。”
侯君集的這一通分析可謂是鞭辟入裏,直至要害,李承乾聞言先是一愣,而後恭敬地對侯君集說到“潞國公所謂的劍走偏鋒指的是”
“殿下且坐下聽老臣慢慢道來。”抬手示意李承乾落座,侯君集隨即緩緩地說到“這所謂的劍走偏鋒”
然而這一切卻是楚墨風甚至是遊子所料未及的,雖然長安的遊子大部分都被楚墨風安插在各個大臣及王室的府邸,然而唯獨侯君集的潞國公府內,並沒有安插遊子,不是楚墨風不想安插人手,畢竟侯君集此人也算是自己的老對手,如若能夠時刻掌握對方的動向,屆時一旦對方突然發難,自己也能夠迅速做出應對,然而侯君集的潞國公府內,除了以前追隨其的親兵,剩餘的都是侯君集從豳州三水縣招募而來的,這讓楚墨風也有些無可奈何。
回到自家府邸之後,楚墨風迅速將花靈兒喚至自己的書房,望著一臉不解的花靈兒,楚墨風緩緩地說到“命長安遊子站迅速安排人手,密切監視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以及駙馬杜荷;命慈州遊子站派人監視慈州刺史杜構;通知西施和苦無,分兩地同時監視太子李承乾的動向,本王要隨時知道他今日見了什麽人,做了什麽事,告訴西施一切要小心,任務放在次位,自身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聽楚墨風提到了西施和苦無,花靈兒臉上露出一絲不忍的神色,“苦無那邊還好說,潛伏了許久不曾露出一絲破綻,倒是西施那邊,殿下何不讓其以假死的方式暫時撤出來?”
“胡鬧,西施如若被報出身故,對於大唐來說是一件大事,屆時如若稍有不慎被人尋到蹤跡,咱們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還未等花靈兒把話說完,楚墨風麵色一緊輕輕地拍了下桌子,對於西施此人,算是楚墨風機緣巧合之下納入麾下的,當初其父親在東市無名酒肆飲酒,無意間致人死亡,按理說這件事算是一件大事了,當時莫利羅將此事告知楚墨風之後,還是楚墨風出麵將這件事壓了下來,不但保住對方的官職,還順帶賣了一個人情給對方,後來楚墨風找到西施的父親,責令其幫自己一個忙。
原本西施的父親是不願意的,無奈把柄在楚墨風手中攥著,思量許久之後還是答應了楚墨風,於是就有了後來的西施,待對方接近了李承乾之後,楚墨風也始終沒有給對方下達過任何指令,而今無奈之下,楚墨風隻得啟動這枚棋子。
是夜,長安武德殿內,一個肥碩的身軀正站在一名老者麵前,低垂的頭顱顯示出了對老者的敬意,隻見那名老者忿忿地說到“荒唐,誰給你的膽子竟然派人去行刺那個賢王,要知道其麾下那些不良人可不是吃素的,就算是一個人藏得再深,這群惡犬也能將人挖地三尺給找出來,你啊你啊,還是太嫩了,對方原本就武功高強,雖然已然接近不惑之年,但是一身武藝從未落下,你找人刺殺他,如若不是殺手本就在牙齒中藏匿這毒藥,估計此刻你我早就去刑部大牢裏喝茶了。這種事情下次行動前先問問老夫。”
被老者一通訓斥,肥碩的身軀並未有所不滿,反倒是恭敬地說了一聲,“請您放下,本王定然小心謹慎。”
然漢王李元昌常做不法之事,受太宗多次責怪,從此心中怨恨。太子李承乾和他關係密切,朝夕相處遊玩,分身邊的人為二隊,太子與李元昌各統領其中一隊,身披毛氈甲胄,手拿竹製長矛,擺下戰陣大聲呼喊著交戰,擊刺流血,做為娛樂,當中有不聽命令的,吊在樹上抽打,甚至有人被打死。
而太子還說“假如我今天做大唐天子,明天就在禁苑中設置萬人營房,與漢王分別統領,觀看他們廝殺,豈不痛快!”又說“我要是做天子,必然任情縱欲,有勸諫者一律殺掉。也不過殺幾百人,眾人便會自守安定了。”一時間東宮內人人自危,在東宮服侍的侍從唯恐自己被李承乾編入對抗的隊伍之內。
而此時魏王李泰眼見太子有腳病,遂折節禮賢下士而撈取名聲。李世民讓黃門侍郎韋挺管理魏王府中事務,後來又命工部尚書杜楚客取而代之,二人都為李泰聯絡朝中大臣。杜楚客有時懷揣黃金以賄賂權貴,對他們說魏王如何聰明,應當立為太子;文武大臣,各有所托,暗中結為朋黨。
得知消息的李承乾害怕李泰威脅自己的位置,便派人詐稱為魏王府典簽上書言事,都拆說李泰的罪過,李世民聞言敕令逮捕這些告狀人,誰知卻是查無所獲,未曾想李泰等人迅速反擊,將李承乾與李元昌在東宮設立對抗之事抖了出來,經李世民徹查在發現此事屬實,遂嚴厲地責罵了李承乾與李元昌二人。
心灰意冷的李承乾,在李元昌的指引下,結識了太常寺的樂童稱心,遂與他同吃同住。而李元昌暗地裏為李承乾集結了大批的江湖敗類,諸如道士秦英、韋靈符以妖法道術,得以親幸太子。
李世民收到消息之後勃然大怒,將稱心等人全抓起來殺掉,連坐被斬首有數人,並對太子大加斥責。
待李世民離去之後,李承乾卻認為此事乃是魏王李泰告發的,遂對其怨恨更深,不停地思念稱心,在東宮中特築一小屋,立稱心的像早晚祭奠,徘徊在室內痛哭流涕,又在宮苑內堆成一個小墳,私下贈予稱心官爵樹立石碑。此事自西施傳到楚墨風處,無奈之下楚墨風也隻得歎了口氣。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世民越來越不喜歡太子,對於李世民的感覺李承乾也知道,動輒幾個月稱病不去朝見;暗中卻豢養刺客紇幹承基等人及一百多名壯士,想要殺掉魏王李泰。
漸漸地李承乾身邊暗中聚集了一大批朝中有怨言的官員,江湖敗類以及一些不入流的小人物,這些人平素聚集在長安的市坊內,由侯君集統一指揮,漸漸地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勢力,此事迅速引起了麻三、葛老七以及莫利羅的注意,遂將此事告知楚墨風,誰知楚墨風卻示意三人隻能監視不得出手,一時間三人也有些猜不透楚墨風心中所想。
適逢長安不良人公所內,突然收到一封匿名舉報,聲稱齊王李佑在封地有所異動,而長安遊子站也收到了同樣的舉報,一時間兩份舉報信不約而同地送至楚墨風麵前,麵對這種情況,楚墨風隻得率領不良人奔赴齊州著手調查,殊不知此番舉報卻是落入了別人的圈套之中
俗話說心懷不軌麵色不善,且看楚墨風造訪齊州,再看齊王李祐謀反,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