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援軍潰敗 遼城望月
字數:8027 加入書籤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李世勣兵發安市城,楚墨風率部戰援軍,刀劍無眼戰神卸甲,臨危受命新人登場。這才引出肩扛重擔薛仁貴初登舞台,連戰連捷李世民班師回朝。
按照頭盔、胸甲、肩甲、臂甲、裙甲、脛甲和腿甲的順序依次將盔甲卸下,此刻薛仁貴才看見,楚墨風腰腹間一道深可見骨的傷口赫然映入眼簾,而傷口的正中央插著一支泛著銀光的飛鏢,飛鏢與傷口接觸的部位已然是青紫一團,此刻一滴一滴腥臭的血液不停地滴落在地,望著眼前的場景薛仁貴竟然呆立當場,“殿下,怎麽會這樣?”
隻見楚墨風強忍著傷口的疼痛笑了笑說到:“這就叫常年打雁沒曾想被雁啄了眼,老子一輩子玩暗器,臨了還是栽在了暗器的手中。”說到這楚墨風從懷中摸出一個小瓷瓶,有些吃力地打開,從中取出一粒藥丸送入口中,一旁的薛仁貴見狀,剛忙端了一杯水遞給楚墨風,將藥丸吞下之後,楚墨風輕聲說到:“去,將門外的薛雲將軍喚進來,就說本王有要事交待。”
薛仁貴聞言趕忙跑到門外,隻見薛雲等人滿臉焦急地候在大帳外,一見薛仁貴出來,趕忙圍上來詢問,眼見眾人七嘴八舌地問東問西,薛仁貴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無奈之下拽著薛雲轉身向著大帳內跑去。
才跑進大帳內就看見臉色蒼白的楚墨風,依靠在床榻上對著自己招手,薛雲見狀掙脫了薛仁貴的手,三步並作兩步跑到楚墨風麵前,單膝跪下抬手抽了自己一個巴掌,“末將無能,沒有保護好殿下,以至於殿下受傷還依舊作戰,請殿下責罰末將。”話音一落,在戰場上殺伐冷血的薛雲,竟然眼圈一紅,眼淚不爭氣地流了出來。
眼見薛雲突然來了這麽一出,楚墨風望向對方的眼神中,不免多了些暖意,“傻小子,老子又不是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你忘了當年在磧口,老子把你們留下,自己去追頡利可汗的事了?那時候大王妃都沒有責罰你,老子現在責罰你做什麽?起來,聽我說完下麵的話。”
薛雲聞言先是一怔,而後有些木然地站起身,滿臉疑惑地望著楚墨風,似乎在猜測自己的這位殿下究竟要說什麽,此時楚墨風給自己的感覺好似臨終前的托孤,這讓薛雲心中不免有些害怕。
抬手指了指自己的傷口,楚墨風緩緩地說到:“第一,一會兒將飛鏢拔掉,尋一柄鋒利的刀子,用火淬熱之後,將傷口周圍青紫色的爛肉盡數割去,褳褡裏有你們側王妃配製的藥粉,記得給本王敷上。”隨後楚墨風抬手指了指一旁的薛仁貴,麵色凝重地說到:“從今日起,本王的盔甲就是他的了,而你們這六萬人盡數由他指揮,盡心盡力地配合他。”而後楚墨風又望向大帳外,有些無奈地說到:“此番本王受傷的事情,定然會由那些高句麗的援兵傳到安市城,屆時對方定然軍心大震,所以明日你們務必要與薛仁貴一起,打出一場勝仗,至於咱們這邊,如若有人問起,哪怕是陛下問及,也要說是本王略感風寒,切莫將本王受傷的事情說出去,以免動搖軍心。”
聽了楚墨風的話,薛雲沒有任何反駁,隻是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隨後對著薛仁貴施了一禮說到:“薛先生,既然我們殿下將衣缽傳給了您,那麽也希望您能夠做到以天下百姓的生死安危為己任,修羅鐵騎全軍共計六萬人會緊緊跟隨在您的身邊。”
薛仁貴聞言緩緩地點了點頭,轉身對著楚墨風恭敬地施了一禮說到:“殿下請放心,薛禮定當謹遵殿下遺誌,犯我中原大地者雖遠必誅不死不休。”
話音一落隻聽薛雲‘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這位本家說話也是有意思,咱們殿下還沒死呢,這就整出了一個‘遺誌’,估計殿下現在得氣得快昏過去了,想到這薛雲忍不住偷偷地望向床榻上的楚墨風。
誰知此時卻聽到楚墨風有些嗔怒地喊到:“薛雲啊薛雲,你是不是還想配合這小子,再不給老子拔毒上藥,你們明日真得遵循老子的遺誌了。”
一番話嚇得薛雲一哆嗦,趕忙從褳褡裏摸出藥粉,而薛仁貴此時也回過神來,取布子,找刀子,二人一陣雞飛狗跳的忙碌過後,薛雲從腰間取過一根粗如兒臂的木棒,緩緩地塞到了楚墨風的口中,“殿下,忍著點,很快就好了。”
眼見楚墨風點了點頭,薛雲當即握住飛鏢的尾部,使勁向外一抽,一瞬間夾雜著腥臭味的血液潺潺地流了出來,薛仁貴見狀趕忙取過一些幹淨的布子細細地為楚墨風擦拭著,將手中的短刀湊在蠟燭上反複烤了許久,隨即薛雲麵色凝重地將傷口周圍的腐肉輕輕地割除,每一刀下去,楚墨風的身軀便會傳來一絲輕微的顫動,待傷口周圍的腐肉盡數割除之後,楚墨風早已是大汗淋漓,幾欲昏死過去,見狀薛雲趕忙將藥粉均勻地灑在傷口上,隨後替楚墨風仔細地包裹好。
二人將楚墨風緩緩地平放到床榻上,躡手躡腳地收拾完滿地狼藉,隨即悄悄地離開了大帳。帳外,當年那些龍城軍的老班底盡數集結於此,眼見薛雲和薛仁貴二人再度出來,瞬間將二人圍在中央,隻聽其中一人有些焦急地問到:“薛雲,這個小子不敢說話,你快說,咱們殿下他老人家怎麽樣了?為什麽會受傷?你小子在殿下身後是怎麽護住殿下的?”
一句話引起了眾人的共鳴,薛雲見狀緩緩地搖了搖頭,伸手指了指大帳內,而後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吵什麽?把殿下吵醒了你們就高興了是嗎?方才給殿下服了藥裹了傷,殿下現在已無大礙了。”說完對著方才說話的那人抬手就是一個爆栗,隨後將薛仁貴往眾人麵前一推,“別什麽那小子那小子的,殿下方才發話了,明日起咱們修羅鐵騎盡數歸薛先生指揮,誰若是有意見,自己滾進去跟殿下說的。”
眾人聞言先是看了看薛仁貴,而後又看了看薛雲,發覺對方不像是在開玩笑,隨即趕忙對著薛仁貴施了一禮,見狀薛雲忿忿地說到:“既然都沒有異議,咱們這就回去準備,明日不管朝廷大軍如何進攻,咱們的主要任務就是逮住那個傷了殿下的狗崽子,不把他的牛黃狗寶捏出來,誰也別說是跟著殿下這麽多年的老人,都明白了嗎?”
眾人聞言紛紛點了點頭,隨即領著薛仁貴向著修羅鐵騎駐紮的營地走去。
這邊楚墨風受傷在大帳內靜養的同時,安市城內高延壽也迎來了高惠貞的殘部,望著麵前僅剩不到兩萬人的高惠貞本部,高延壽有些詫異地問到:“怎麽就剩下這些人了?我們高句麗那些勇士呢?不會是還在後麵沒有趕到吧?”
此時的高惠貞已然沒有前來馳援之時那般意氣風發,渾身的鎧甲已然缺邊少角,頭發淩亂不堪,嘴角還有殘存的血漬,腰間僅剩一個刀鞘晃蕩晃蕩地掛著,回想起此前那場大戰,高惠貞依舊沒有從彼時的夢魘中清醒過來,“沒了,都沒了,大唐的那個惡鬼,對,那個惡鬼帶著一群厲鬼,整整六萬大軍,就剩下這些了。”
聽到這個消息,已然筋疲力盡的高延壽胸口一陣氣血翻湧,強行將原本要噴薄而出的鮮血壓下去之後,高延壽扳著高惠貞的肩膀,有些氣急敗壞地說到:“你這是在說笑嗎?要知道咱們此番帶來的十五萬大軍,已經是咱們高句麗所有的兵力了,你這一番沒頭沒腦的話告訴我,已經損失了將近四萬兵馬,你高惠貞莫不是昏了頭了?此事若是讓大對盧知道了,你的命能不能保住還是個問題。”
說到這高延壽抬起手對著高惠貞就是一陣掌摑,清脆的‘啪啪’聲在屋內瞬間響起,似乎是被高延壽一通掌摑打醒了,高惠貞突然掙脫了對方的束縛,抬起腳踹在了高延壽的腹部,而後捂著有些腫痛的臉頰忿忿地說到:“你瘋了,沒事打我做什麽?老子可是把對方那個什麽賢王給弄死了,大對盧要是知道了非但不會懲罰我,反而會獎賞我的。”
聽聞高惠貞這麽一說,高延壽也顧不上腹部的疼痛,抬起頭急切地問到:“你說的是真的?如若真是如此,此番你算是立了大功了,對方此番定然士氣大跌,明日咱們強攻對方本陣,太好了,太好了。”
當夜,楚墨風身死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安市城,得知對方親王戰死,安市城的守軍頓時激動萬分,恨不得太陽趕緊升起,好一鼓作氣將那些大唐士兵趕出高句麗。
是夜,營帳內,薛仁貴依舊沒有安歇,反而是操著一塊幹淨的布子,緩緩地擦拭著楚墨風的那尊鎧甲,望著鎧甲上刀劈劍戳,斧鑿箭吻的痕跡,薛仁貴不免有些出神,自己年幼時習武還是受了楚墨風事跡的影響,那時候整個大唐傳頌最多的就是這位賢王殿下,什麽‘六騎衝萬人’、‘千裏馳援秦王’、‘收複東都’、‘上元節鋤奸’、‘磧口大戰’等等,那時候薛仁貴就在想,究竟是什麽樣的意誌能夠讓一個人數十年如一日地為大唐奮戰,直至此番被招募軍中,薛仁貴才有了答案,望著這套鎧甲,薛仁貴忍不住自言自語地說到:“殿下,您放心吧,薛禮定然竭盡全力不負重托。”
第二日,按照李世民製定的作戰計劃,由李勣部率領一萬五千精銳步兵,於安市城西邊開闊地布陣迎敵,這是正麵主力大軍;長孫無忌率領牛進達等副將統帥精銳騎兵一萬一千人,部署在李勣部北部山穀之中,待李勣接敵之後,從背後殺入合擊高麗軍;李世民統帥四千步騎坐鎮李勣後方高山之上,攜帶戰鼓旗幟居中調度。
清晨大軍集結的號角聲緩緩響起,早早起床的薛仁貴將楚墨風的修羅鎧甲一件件穿好,隨即提起一旁的亮銀色長槍,伸手掀開布簾走出了營帳,清晨的陽光傾灑在營帳外修羅鐵騎的鎧甲上,反射出幽暗的光芒,眼見薛仁貴走出來,一瞬間薛雲等人不免有些失神,這一身鎧甲穿在薛仁貴身上,似乎讓眾人又看到了年輕時候的楚墨風,偉岸挺拔的身姿,不怒自威的氣勢,見狀六萬修羅鐵騎齊聲高呼到:“修羅鐵騎見過大帥,請大帥訓示。”
震耳欲聾的呼喊聲讓薛仁貴一時間有些出神,正在這時隻見楚墨風牽著追雲緩緩地走了過來,將手中的韁繩遞給薛仁貴之後,楚墨風取出自己的焚天滅世塞到了對方的懷中,“去吧,老子這一身行頭可是都給你了。”
眼見楚墨風突然到來,一眾修羅鐵騎盡數翻身下馬跪在原地,楚墨風見狀不由地笑著說到:“都起來,今日一戰,打狠點,別忘了咱們的規矩。”
話音一落隻見六萬修羅鐵騎齊聲高呼到:“不要俘虜。”說完就見楚墨風對著眾人行了一個軍禮說到:“去吧,放開了打,老子在大營內準備好酒好菜等著你們。”
一旁的薛仁貴見狀,將焚天滅世往背後一掛,翻身上馬對著楚墨風施了一禮,而後緩緩地說到:“諸位,遂我出擊,目標高句麗安市城。”隨即就見薛仁貴雙腿一夾馬腹,率先衝出了大營,身後六萬人則是寸步不離地緊隨其後,望著眾人離去的背影,楚墨風再也抑製不住胸口的沉悶,大聲地咳嗽起來。
戊午日(二十二日),大戰就在漫天箭矢和巨石飛舞中悄然開始,這邊大唐的攻城器械不停地發力,那邊高延壽等人隻得望洋興歎,雖然安市城內防守嚴密,但是對於這種拋石機卻始終沒有任何對策,好容易趁著拋石機不再發力的空隙,高延壽等人正待喘息一陣,卻發現城下李勣在排兵布陣,心中大罵大唐士兵狡詐,利用投石機和弓箭的掩護,趁勢進入指定位置準備進攻,好在自己這邊發現了,隨即高延壽便勒令士兵準備迎戰。
此番大唐是以不足五萬大軍對陣高句麗將近十萬大軍,故而每一步都不敢走錯,至於楚墨風麾下的那六萬人,原本就沒算在出征大軍的序列內,畢竟那是楚墨風的兵馬,除了楚墨風其餘人誰也指揮不動,眼見長孫無忌的部隊塵土飛揚,負責居中調度的李世民趕忙命令擂鼓、吹號角,高舉大旗,各路兵馬鼓噪呐喊著一同進攻,高延壽等大為驚慌,想要分兵幾路擊退唐軍,然而高麗軍的陣形已經亂了。
霎時間戰場上喊殺聲、戰馬嘶鳴聲交織在一起,處處都是小戰場,人人都殺的雙目赤紅,念及此前高惠貞提及的楚墨風一事,高延壽當即大聲喊到:“高句麗的勇士們,現在是考驗我們的時候了,對方的戰神昨日已經被高惠貞大人斬殺,咱們一鼓作氣將大唐人趕出去。”話音一落,戰場上的高句麗大軍瞬間爆發出震天的喊聲。
見此情景李世民有些不解地望著身旁的尉遲敬德,“賢王究竟怎麽了?聽聞昨日返回大營之後就一直避不見客,莫不是真的出了什麽事?”
尉遲敬德聞言有些不解地搖了搖頭,“陛下,這些高句麗人嘴裏就沒有一句實話,臣聽聞賢王殿下是因為感染了風寒,並無大礙的。”
得知楚墨風沒有大礙,李世民點了點頭,將目光再度投向了戰場之上。
戰場的側翼,身穿修羅鎧甲的薛仁貴,聽到對方的喊話,蓮花山那個露出了一絲初入戰場的興奮和猙獰,“諸位,該咱們上了,全軍,突擊!”話音落,薛仁貴一騎當先,挺著手中的亮銀槍向著戰場中央殺了過去,正在此時隻聽天空中先是傳來陣陣滾雷聲,天色瞬間暗了下來,隻見天空中突然傳來‘哢嚓’一聲,一道閃電自天空瞬間劈向大地,原本昏暗的場麵霎時間被點亮,緊接著一滴、兩滴,大雨就這樣劈裏啪啦地從天而降,伴隨著雷電交加,給戰場增添了一份詭異的感覺,正在指揮大軍抵抗的高延壽,隻覺得側翼不停地往回收縮,正在詫異之際偶然抬頭一看,雷電光影中,一尊暗黑色的鎧甲夾雜著凜冽的殺氣向著自己的側翼襲來。
此前聽高惠貞大致形容過楚墨風的裝扮,而眼前這人不正是高惠貞所說的被殺死了地楚墨風嗎?信奉鬼神一說的高句麗人,眼見楚墨風死而複生,加之身後六萬鐵騎也如同鬼魅一般,頃刻間鬥誌全無。
而這邊的薛仁貴才不管對方是否有戰意,手中亮銀槍挾裹著閃電向前一點,瞬間刺死了兩名失神的高句麗士兵,身後的薛雲等人也趁勢掩殺而來。
望著戰場上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李世民指著對方問到:“那人是誰?朕為何覺得此人不是賢王,如若不是賢王,為何修羅鐵騎會跟隨此人征戰呢?過後將此人喚來見朕。”
李世民這個沒頭沒腦的問題,任誰也答不出來,這一番衝鋒之下,薛仁貴率部共斬殺敵軍近兩萬人。戰後李世民接見薛仁貴,這才知道楚墨風身負重傷,將自己的衣缽交給了薛仁貴,遂李世民下旨賜他馬二匹、絹四十匹及俘虜十人為奴,並升其為遊擊將軍、雲泉府果毅。
隨著這場戰役的勝利,大唐開始步步急逼,大敗而歸的高延壽等人帶領殘餘士兵依山固守,李世民遂命令各路兵馬合圍,長孫無忌將所有橋梁撤掉,以斷絕其歸路。
己未日(二十三日),高延壽、高惠貞率領高麗士兵三萬六千八百人請求投降,走到軍門跪下用膝蓋前行磕頭請罪。李世民見狀氣憤地對他們說到:“東夷少年,可以在僻壤海隅橫行,至於摧毀堅固堡壘決戰取勝,肯定趕不上一位老年人,今後還敢與大唐天子交戰嗎?”高延壽等人都趴在地上不敢答話。
為了彰顯大唐的仁慈,李世民命人挑出耨薩以下酋長三千五百人,給他們軍服職位,將他們遷居內地,其餘將士都放了,讓他們返回平壤;眾人都高舉雙手以頭撞地,歡呼聲聞幾十裏外。
然而靺鞨部被俘的三千三百名士兵被李世民下旨全部活埋,為的是給予對方一個教訓,此戰總共獲得五萬匹馬,五萬頭牛,一萬領鐵甲,各種器械上萬。得知消息後高句麗全國震驚,而後黃城、銀城百姓都空城逃走,幾百裏內不再有人煙。
盡管高延壽和高惠貞的援軍盡數被滅,然而安市城依舊橫亙在李世民和大唐雄獅麵前,此處是除去平壤城之外,高句麗最後一座城池了,李世民深知,隻要攻下安市城,那麽剩下隻有守軍無幾的平壤城了。
是夜,大營之內,李世民和楚墨風就這樣站在原地怔怔地望著天空的月亮,“你小子此前嚇死朕了,朕還以為你真的不行了。”
“陛下怎麽年紀越大膽子越小了?”緩緩地灌了一口酒之後,楚墨風有些感動地說到:“放心吧,臣弟還得給您守著這個王朝呢,怎麽會如此輕易死去了?隻不過這一次的確危險,若不是鎧甲防護好,估計臣弟真的死定了。”
“成吧,你好生養傷就是了,這一次朕還得感謝你,替朕找了一個年輕有為的將軍,那個薛仁貴,不錯,朕很欣慰的。”抬手拍了拍楚墨風的肩膀,李世民隨即緩緩地說到:“玄菟月初明,澄輝照遼碣。映雲光暫隱,隔樹花如綴。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臨城卻影散,帶暈重圍結。駐蹕俯丸都,佇觀妖氛滅。怎麽樣,朕這首遼城望月還不錯吧?”
聞言楚墨風微微一笑,“馬馬虎虎吧,打吧,還有最後一戰了,打完了就可以班師回朝了,此番出來這麽久,臣弟有些想家了。”
一旁的李世民聞言沒有出聲,而是仰起頭將美酒大口地灌入口中,殊不知安市城之戰,卻是給大唐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
有詩為證:青山處處埋忠骨, 何須馬革裹屍還。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且看大唐雄獅征戰安市城,再看終極一戰功成萬骨枯,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