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終極之戰 魂歸故裏
字數:8064 加入書籤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楚墨風卸甲,薛仁貴披掛,修羅鐵騎易主不忘初衷;大唐軍進攻,高句麗防守,十萬援軍或戰死或投降。這才引出兵發安市城大唐迎來終極一戰,一戰定乾坤天朝揚威番邦之地。
秋季,七月,辛未日(初五),大唐雄獅緩緩開拔,抵達安市城東嶺之後開始安營紮寨,擺出了一副進攻的架勢,安市城外連排的拋石機已然架設完畢,目標直指安市城那有些殘破的城牆。
由於連番大戰,大唐與高句麗雙方損傷無數,安市城下屍橫遍野,有感於戰死異鄉需魂歸故裏,加之為了防止屍體腐爛從而造成疫病,己卯日(十三日),李世民詔令將戰死的將士屍首標識姓名,等到回師返朝時一同帶回。
而此時被大唐大敗的高延壽和高恵真,決意徹底歸順大唐,二人隨即將安市城的布防情況以及兵員數量上報給李世民,得知這一情況之後,李世民頗為高興,遂於戊子日(二十二日),任命高延壽為鴻臚寺卿,高惠真為司農寺卿,而其餘降將各自都有封賞,這讓高延壽和高恵真這些人更加死心塌地的依附在大唐的麾下。
自從抵達安市城東嶺之後,李世民遂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在周邊不斷巡邏和搜查,以此防備高句麗的探子和突然而至的援軍,八月,甲辰日(初八),巡衛騎兵抓住了莫離支手下的間諜高竹離,將其反綁雙手押送到軍營。
鑒於這是進攻高句麗至今第一個前來刺探軍情的間諜,驚訝之餘李世民親自召見高竹離,見麵後的第一件事便是為高竹離親自鬆綁,並憂心忡忡地問到“你怎麽這麽瘦呢?”
發覺對方並沒有言辭犀利地審問自己,高竹離麵色不解地回答到“我偷偷地走小道,已經有幾天沒吃東西了。”
聞言李世民趕忙命人賜給他食物,態度誠懇地對他說到“你身為間諜,應當迅速回去複命。你替朕告訴莫離支想要知道我方軍中情形,可以派人直接到我們的營地,何必偷偷摸摸地這麽辛苦呢?”隨後李世民命人將高竹離放走,臨行前發覺高竹離光著腳,李世民遂賜給他草鞋打發他回去。
大唐營地內,一座最大的營帳中,李世民和堪堪傷愈的楚墨風此刻正坐在一起,抱著酒壇望著麵前的地圖,地圖上清晰地標注著大唐營寨與安市城周圍的地形地貌,此時的楚墨風似乎是因為有人繼承了衣缽,無論是行為舉止還是衣著上,儼然像是一個真正的大唐閑散王爺的做派了,隻見楚墨風半敞著衣袍,袖口與衣襟處依稀能看見殘留的酒漬,頭發就這樣肆無忌憚的披散著,全然沒有當初錦衣玉帶俏王爺,鮮衣怒馬血修羅的樣子,手中的酒壇似乎是已然僅剩半數,楚墨風緩緩地舉起酒壇,仰起頭手腕一翻,任由甘甜的美酒灑落,美美地灌了一通之後,楚墨風指著地圖上安市城的位置,冷冷地說到“圍而不打,留下一道生門,一方麵可以給予城內守軍壓迫感,另一方麵派薛仁貴帶領修羅鐵騎埋伏在安市城通往平壤城的必經之路上,伺機伏擊前來支援的援軍。”
聞言李世民緩緩地點了點頭,微微瞥了楚墨風一眼,而後有些嫌棄地說到“你小子倒是清閑了,手中的差事移交出去,也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了,怎麽說你也是當年太上皇親封的賢王,而軍中將士多以你為榜樣,你好歹也得注意點吧?”
“陛下,臣弟看京城那些閑散王公不都是這樣一副德行,臣弟今日才發現,原來做一個閑散王爺是如此愜意。”長長地伸了一個懶腰,楚墨風漸漸地說到“若是現在再有個唱曲兒的,那就更加舒服了。”
聽到楚墨風這番話,李世民抬手給了對方一個爆栗,“是不是朕再命人去對麵的安市城或者是遼東城內給你找兩個女子前來,你小子就更加愜意了?”
眼見李世民有些不悅,楚墨風趕忙正襟危坐,整理了一番衣衫之後,瞬間恢複原本該有的姿態,“另外擇日可以派遣那些高句麗降將先行去招降,無論成敗與否陛下都不要激動,縱然是那些降將被城內守軍射殺在城下也無所謂,別忘了咱們現在是在對方的地界之上,高句麗的人可是善變的很啊。”
楚墨風的這番想法,與自己起初的想法不謀而合,對於安市城,李世民並未打算采取正式的進攻,畢竟高句麗的十五萬援軍在大唐的多番蠶食之下已然損失殆盡,安市城內的守軍如果識相的話,應該主動投降才對,就算圍而不打,時間一長這座孤城也會因為食物短缺而爆發內亂的。
第二日,李世民首先就讓高延壽帶領一幫降將到安市城門下招降,得到命令的高延壽和高恵真等人,以為這是大唐卸磨殺驢的計策,誰知臨行前李世民卻出言安慰到“諸位大可放心,爾等前去招降,乃是朕不忍再生靈塗炭,且朕會派遣士兵隨行保護諸位,無論招降成功與否,朕皆有賞賜。”話音一落就見軍陣中分出大約千餘名士兵,隨著高延壽等人緩緩地向著安市城走去。
眼見李世民真的派兵保護自己這些人,高延壽等人皆是感動不已,眾人緩緩地開到了安市城下,望著城牆上的守軍高延壽大聲喊到“各位高句麗的兒郎們,我是北部傉薩高延壽,大唐前來討伐我們,皆是因為淵蓋蘇文那個家夥,殺害了咱們的莫離支把持了朝政,大唐與高句麗一衣帶水應該和平共處,諸位為了城內以及整個高句麗的百姓考慮,應該打開城門,讓大唐的大軍安然通過,前去平壤城討伐淵蓋蘇文那個亂臣賊子,我高延壽在此誠懇地請求諸位開門,拜托了!”
隨著高延壽的話音一落,身旁其餘的高句麗降將紛紛開口應和,然而勸降的話喊了十數遍,整個安市城依舊紋絲不動,像是一座死城一般沒有任何反應,無奈之下李世民隻得命人鳴金收兵,將高延壽等人喚了回來。
眼見高延壽等人招降絲毫沒有作用,李世民還以為是因為對方乃是降將,安市城的守軍心中難免有一絲抵觸的情緒,遂命人將自己的旗幟豎起,以彰顯自己的誠意,在李世民看來,自己貴為大唐皇帝,親自來安市城招降,城內守軍定然會感動不已從而打開城門盡數歸降,誰知李世民的大旗豎起的瞬間,安市城內突然戰鼓震天,喊殺聲四起,不明所以的大唐士兵見狀,唯恐李世民有什麽閃失,紛紛抽出兵刃四下戒備起來。
李世民見狀惱怒不已,你安市城守軍見到高延壽等人像是鵪鶉一般默不作聲,而見到朕就喊殺聲四起,看來這是對朕的招降有些不屑一顧啊,想到這李世民轉頭望向了身旁的李世勣,有道是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安市城的守軍既然對李世民輕視,那就是對整個大唐的侮辱,想到這李世勣上前一步,對著李世民恭敬地施了一禮,而後大聲說到“請陛下下令,破城之日,城中所有男子一律誅殺。”
此刻怒不可遏的李世民緩緩地點了點頭,而後忿忿地說到“卿之所請朕準了!”
殊不知此時眾人是在安市城邊,李勣這番請命可是被安市城守軍聽了個真真切切,起初高延壽等人一番招降,其實城內守軍已然有些鬆動,然而就讓自己這些人就這樣投降,安市城的守軍紛紛覺得有些憋屈,眼見李世民的旗幟豎起,安市城的守軍本想著戲弄一番以此解恨,待過後如若對方執意招降,也就順水推舟開門獻城歸降,誰知玩笑開大了,對方竟然決定攻下城池之後屠城,這樣安市城中所有守軍就失去了生的希望了,為今之計隻有死戰到底,且這是一場隻能夠依靠安市城守軍自己的死戰,沒有援兵沒有補給,殊不知具備這樣信念的守軍那是非常不好攻打的,就好似當年在磧口的楚墨風本部,抱定死戰的決心才能以一當十,從而徹底覆滅的頡利可汗部。
《孫子兵法》有雲圍城必闕,窮寇莫追。如果四麵合圍敵人,就可能促使敵軍指揮官下定拚個魚死網破的決心。相反,如果故意留一個缺口,就可能使敵軍指揮官在逃跑還是死戰之間搖擺不定,同時也使得敵軍士兵鬥誌渙散。
這也是楚墨風前一夜與李世民商議的計策,誰知卻被李世勣一番話給破壞殆盡,無奈之下李世民隻好命令麾下大軍開始攻城。
各路大軍緊急攻打安市城,期間李世民聽見了城中雞和豬的鳴叫聲,隨即對李世勣說到“圍城的時間很長,城中炊煙日見稀少,如今雞和豬叫得厲害,這一定是在犒勞士兵,想要夜間出來偷襲我們,應當嚴加防範。”
是夜,高句麗幾百人順著繩索爬出城外,趁著夜色準備潛入大唐軍營,誰知才離開安市城城牆沒有幾步,黑暗中突然刀光一閃,為首的一名高句麗士兵瞬間捂著脖子倒在了地上,見此情景一眾高句麗士兵以為行藏暴露,紛紛抄著兵刃向著大唐的大營衝去,大營內李世民聽說後,迅速召集士兵緊急圍攻,待眾人趕到現場的時候才發現,楚墨風與薛仁貴二人帶著幾名修羅鐵騎已經與對方戰成一團,隨即李世民趕忙命人加入戰場,一場廝殺之餘剿殺了幾十名前來偷襲的高句麗士兵,其餘人眼見偷襲無望,紛紛轉身逃回城中。
第二日,有感於高句麗的偷襲,李世民隨即下令加大了進攻的力度。正麵戰場之上,李世勣自安市城西側開始進攻,進攻的套路依舊是拋石機轟炸,火箭覆蓋,輔以鐵甲衝車啃噬城牆的三段保底式打法,安市城守軍見狀隻得拚死防守,漫天巨石箭雨之中,安市城的守軍竭盡全力守護著搖搖欲墜的城牆,一旦發現城牆出現缺口,迅速將石頭、木頭丟下去填補,到了最後石頭、木頭都丟完了,隻得拆卸門板填充,故而正麵的李世勣並未占到什麽便宜,反而是鐵甲衝車被砸毀了好幾輛,連帶著衝車內的大唐士兵損失不少。
而側麵戰場之上,江夏王李道宗率領本部頂著對方的箭雨,用最原始的攻城方式進攻安市城的東麵,步兵排成一個個方陣,高高舉起盾牌抵擋著漫天墜落的箭雨,身後則是負責架設雲梯的敢死隊,這些從軍中挑選出來的身體強健腳力優秀的士卒們,著上身十人一隊,抬著長長的雲梯,在上官的號令中,快速向著城牆方向衝去,行進的過程中但凡有人中箭倒地,其餘人也裝作視而不見,待衝到城牆之下,迅速豎起長長的雲梯,緊隨其後的士兵褪去了沉重的鎧甲,一身布衣咬著障刀快速地爬上雲梯,身後的不遠處,大唐的弓箭手一刻不曾停歇地與城牆上的守軍對射著,雲梯豎起不長時間便被城牆上的守軍推到,伴隨著一陣陣的慘叫聲跌落在地,隨後雲梯再度被豎起,連綿不斷的士卒繼續向上攀爬。
眼見自己這邊傷亡有些慘重,為了扭轉局勢,降低將士的傷亡,李道宗命令部下停止進攻,到附近山上砍樹,利用樹木包裹土壤做成一個個“土袋子”,將這些土袋子堆積在安市城外,隨即唐軍晝夜不停地築土山,總共用了六十天,用去勞力五十萬人次,山頂離城隻有幾丈,可以向下俯瞰城中,李道宗隨即命果毅都尉傅伏愛領兵駐守在山頂,以防備高麗兵趁勢前來進攻。在這個高台之上,李道宗派遣五十名弓箭手無差別地俯射城內守軍。
在這種情形之下,安市城守軍瞬間感到崩潰,此前丟木頭的戰術已然失去了作用,畢竟人縱然力氣再大,也無法將木頭向上丟。隨著土山越堆越高,根基不穩之餘土山坍毀壓向城牆,頃刻間將城牆崩塌,誰知正趕上傅伏愛私自離開營所,高麗幾百名士兵從城牆缺口處出來迎戰,麵對近戰犀利的步兵,五十名擅於遠戰的弓箭手瞬間被對方剿殺,隨即安市城守軍占據了土山,並迅速挖溝塹守護。
眼見原本十拿九穩的事情功虧一簣,無奈之下李道宗手持戰報親自來到李世民麵前請罪,請求李世民懲罰自己而饒恕麾下的士兵,誰知李世民雖然在後陣觀望,現場的情況卻是看的一清二楚,孰是孰非李世民自然是心中有數,寬慰了李道宗一番之後,李世民遂命人將擅離職守的果毅都尉傅伏愛擒獲,並當著大軍的麵親自處斬了此人,隨即下令麾下士卒奪回高台。
麵對眼前這座比安市城城牆還要高的高台,大唐將士接連衝鋒多次未果,高台下的道路上布滿了大唐士卒的屍首,鮮血順著高台一直流到高台下的土地上,整個高台被鮮血染成了紅色。
而就在李世民這邊拚死攻城的同時,此前薛仁貴早已帶著修羅鐵騎在安市城通往平壤城的官道附近埋伏了將近一個月,援軍沒有遇到多少,反而是擊殺了不少前來安市城刺探軍情的斥候,得知官道上有埋伏,一時間平壤城內再也不敢派斥候出來,沒有了消息來源,這不免讓平壤城內的淵蓋蘇文憂心不已,如若安市城被拿下,估計平壤城也就是旦夕之間的事情。
不過轉念一想,安市城地勢險要、士兵精良,而且其城主智勇雙全,當初自己叛亂時,城主不服命,自己率領麾下大軍久攻不能取勝,待取得大權之後,自己並未因為此人當初抵擋自己而責罰他,反而是將安市仍舊交給對方管理。念及於此淵蓋蘇文隻得自我安慰,而心中則是默默祈禱,祈求安市城能夠頂住大唐的進攻。
眼見即將進入九月,而一旦進入九月,可謂是深秋了。而高句麗的深秋之後馬上就要迎來大雪紛飛的寒冬。寒冬時節,後勤補給就成為非常麻煩的事情,故而對於遠征高麗而言,每年隻有幾個月的時間,過去這段黃金時間之後,如若還沒有達成目標,那麽必須放棄,否則繼續攻擊,即使敵人不把自己擊垮,此地惡劣的天氣便是最好的敵人,君不見當年前隋一戰未死多少人,反而是因為隋煬帝的一意孤行,導致大軍凍死凍傷無數。
而此時大軍始終進攻無果,安市城就像是一個烏龜殼一般,任憑大唐軍如何敲打也無濟於事,無奈之下,鑒於遼東一帶早寒,草木幹枯水結冰,士兵馬匹都不宜久留,而且糧食快要用光了,癸未日(十八日),李世民敕令班師還朝。
首先讓遼東、蓋牟二城的百姓舉家渡過遼水,隨即在安市城下顯耀兵力而後凱旋,城中高句麗人都藏身不出。
得知大唐軍終於撤退,安市城的城主登上城樓答禮為唐軍送行,李世民稱讚他能夠堅守城池,賜給城主綢段一百匹,用來鼓勵他事奉高麗國王。
為了防止高句麗人趁勢前來襲擾,李世民留下四萬大軍殿後,而楚墨風則是命令薛仁貴率領修羅鐵騎在殿後大軍的側翼掠陣,以防備對方繞背襲擊。
乙酉日(二十日),大唐軍移師至遼東城。丙戌日(二十一月),本部盡數渡過遼水,誰知時值深秋,遼澤一帶道路泥濘,車馬難以通行,李世民遂命長孫無忌率領一萬人割草填道,水深的地方用車做橋梁,而李世民則是親自將薪木等拴在馬鞍後幫助鋪路。
冬季,十月,丙申朔(初一),李世民本部到達蒲溝停下,為了加快行程遂督促填道鋪路的各路軍渡過渤錯水,不料卻趕上天降暴風雪,士兵們衣濕多被凍死,心中悲痛不已的李世民敕令在道上點上火堆,以供行進的士兵烤火取暖。
馬車緩緩地前行,李世民的車駕上,大唐皇帝李世民與賢王楚墨風並排而坐,望著車窗外時不時飄落的雪花,李世民不免歎了口氣,此次征伐高句麗,先後攻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白岩、遼東、卑沙、麥穀、銀山、後黃十座城,遷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加入唐朝戶籍共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次較大的戰役,殺死高麗兵四萬多人,唐朝將士死近二千人,戰馬損失十分七八。對於一生征戰無往不利的李世民來說,這樣的戰果是十分不滿意的,念及於此李世民親自為楚墨風斟了一杯茶水,而後忿忿地說到“朕覺得這一次有些倉促了,如若魏征在的話,不會讓我此番出兵的!”
聽了李世民的話,楚墨風緊了緊身上的袍子,瞥了李世民一眼,緩緩地抄起茶杯湊到唇邊,輕輕地抿了一口,而後低聲說到“雖然臣弟不喜歡魏征此人,但是對於外族的政策,此人還是頗有見解的,隻不過陛下不是罷除魏征的兒子魏叔玉娶公主一事,並毀坍所撰碑石麽?”
念及於此李世民趕忙喚來侍從,命人乘驛馬晝夜兼程到京城,用豬和羊祭祀魏征,重新豎立貞觀十七年曾毀壞的石碑,征召他妻子兒女到李世民所在行宮,額李世民則是親自前來慰問賞賜。
丙午日(十一日),大軍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回到營州。才抵達營州的時候,李世民便下詔命人將在遼東陣亡的士兵的屍骨一並匯集在柳城東南,遂敕令有關部門擺設牛羊豬祭祀,李世民親自寫文祭奠亡靈,並親臨靈堂痛哭,十分悲哀。
陣亡士兵的父母們聽說此事後,紛紛感慨到“我們的兒子死了,皇上親自為他們哭靈,死還有什麽遺憾!”
柳城東南祭奠處,望著遍地隻留下姓名的袍澤,薛仁貴一臉悲憤地站在原地,一場大戰死傷無數,這對於初入軍中的薛仁貴來說也是一種震撼,身後六萬修羅鐵騎麵無表情地策馬而立,眼見薛仁貴前來祭奠,李世民來到對方麵前,麵色凝重地對薛仁貴說到“朕手下的各位將領都已經老了,考慮能得到驍勇善戰的後起之秀為統兵將領,沒有人能趕得上你了,朕對於得到遼東並不高興,高興的是得到了你。既然賢王將自己的衣缽交予你,那麽朕也希望你能夠秉承他的誌向,此生以中原百姓的安危為己任。”
望著遍地袍澤的屍體,以及那些哭泣不已的家眷,薛仁貴一言不發地跪在了李世民的麵前
俗話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且看高句麗上表臣服,再看薛延陀再度生事,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