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龍女的命盤
字數:3567 加入書籤
逆輪之重度輪回!
第九十一章?龍女的命盤
“怎樣回事?”
“姐姐要問的這個女箏命盤似乎被人動過手腳……”花雲縉偷瞥了她一眼又說道,“不過也無礙,姐姐要的隻是一段記憶,末來預無見,過去猶可循。”
“那便好!”
“姐姐可否告之所索求的這段記憶事關何人何物,雲縉求解起來也能方便些。”
帝魃冷目幽深看著她,緩緩地說道,“太古精獸!”
花雲縉心中一震動容道,“這小小龍女竟與太古精獸有牽扯?姐姐……”她正眸看見一臉冷肅的帝魃和一旁臉帶笑容目中卻高深莫測的金發魔者,自然知曉自己必須慎思謹言,免得戳中兩者的猜忌之心,以遭滅神之禍,“姐姐能得到這等消息,也是天命機緣啊!”
帝魃神色淡淡,“現在也是你的機緣。”
“姐姐是知道的,太古精獸命格尚在天乙之上,雲縉才疏學淺隻能盡力一試,若力有不逮還望姐姐寬諒。”
“花雲縉雖然你神職位卑,但畢竟曾是摩黎神主的舊寵,有些事我不願說破為難於你,但你也休想敷衍於我。”
花雲縉幽幽地歎了口氣,甚是淒憐,“雲縉一心為姐姐辦事怎敢敷衍,實是心怯罷了。”她自火蓮座上飄搖移起,降在九泉水旁,將女箏的命盤以符印施放在水中,又取出顆回光丹投入命盤中,回光丹浮浮沉將符印吸收後便沉了下去。
帝魃和金發魔者一前一後也跟著掠了過來。
“要多久?”
“神族的命盤最是難解,姐姐又非是不知,首執大權的是妠霥,摩黎早就被擠到邊緣修習些末流技法了。”
金發魔者甚有興趣地說,“美人兒說神族的命盤最難解,難道魔族的命盤竟比神族更易解?這實在沒有道理呀!”
花雲縉哧笑道,“道理我說不上來,以解法相對而論,魔族的命盤不算太難。”
金發魔者目光幽沉,雖然魔界也在自構小輪回,但始終要借取靈界輪回道的力量,無法自成一體自我生滅。
帝魃見他陷入沉思而神色凝重的模樣,唇角勾起一抹冷笑。
河麵異響,一大株青蓮苞箭出水,緩緩綻開了花盤。
“姐姐留意,這記憶隻能開啟片刻,否則會被龍女和神司所察。”
青蓮孕開一團雲霧,化作晞光雲景變幻著,將收藏了龍女三千年的歲月展現。
隻是一個天資不俗的秀雅小女子,從一個淘氣的小女童長成初顯鋒芒的龍公主。這些記憶長短不均甚至有模糊跳躍之處,大都是她踏浪禦風的快意景致,以及對海岸人界的凝目觀望。
她好奇地探究著一方天地。
在她這短短的歲時,這個僻遠震源的世界還算安寧詳和。她也不需要背負著使命開拓疆域,不需要與魔族殊死博鬥,不需耍掃蕩妖族的禍亂,她隻需要巡視海境地脈,清除毒瘴邪穴,壓製一些失衡的低階族群。
她並不執著於神職的榮耀,隻是因為屬意於天地中的逍遙。
她並不傾意追求無上的法力,隻是沒有領略過掌握力量的暢快。
天真!
這一切並不算出奇,畢竟是在這僻遠的震源孕化出來的,不知道上界乃至神域的廣遼浩瀚。
終於,她登上了琉豐島,動了凡心,惹了塵孽。
琉豐島?金發魔者神色微凝,起手掐算,卻一直不得解,“這座島究竟是什麽來曆?”
帝魃冷淡不語。
花雲縉卻道,“我也聽說過這座島的傳說,但似乎追溯不到它的源頭。”
金發魔者笑道,“我原本以為是人界的杜撰,卻不料神族領域尚有這許多不解之迷,難怪神的命盤難解,嗬嗬!”
花雲縉並不清楚他的稟性,聞言不禁一怔,便向帝魃看去。
帝魃微挑著秀眉,不屑地翻了翻眼,“神界傳說多不勝數,魔者好奇心如此旺盛,難不成要一一求證?哈,先把太古精獸弄到手再論其它罷!”
“想來太古精獸與那冊殘卷有關,若是己被收繳,該如何是好?”
“雖是被收繳,但龍女仍在龍族神籍,她的法器不會被帶出東海。”花雲縉望著水中蓮花葉有了凋零的跡象說道,“姐姐可看出什麽端倪?”
帝魃目光精晞,“桃花島……”
一片,二片,三片
片片蓮花瓣落下,落入水中化作絲絲煙氣遁去無蹤。
花雲縉看著最後一段影像中出現的少年丁琰,輕咦一聲,“姐姐,這少年如此神俊,又看似昊炎之體,莫不是你蕩卮族新晉的後生?”
帝魃略有惱怒,“擁有昊炎之體的神嗣怎會出現在這種遠僻的地界?”
金發魔者輕笑道,“山主何必意氣,我瞧這少年契入龍女的命軌非是偶然,且在琉豐島內出入自如,就算不是蕩卮……”他忽然瞥見最後一片蓮瓣散落時,一雙微斂的眼睛輕啟而開,清幽深燧,寧秀無雙。
“這是……”他心頭一窒,那雙眼睛的影象轉瞬而逝,蓮瓣亦旋飛入水,消融於茫茫九泉之中。
毫無防備,這雙眼睛雖然清冽,卻充滿神秘誘惑,動人之極。
“何事?”帝魃正瞧著孤孑的蓮芯化作一團青焰,飄向火焰山口,見到金發魔者失神失態的神情,難免疑惑。
“呃……無事。”
“魔者心思隱詭,不說也罷。”帝魃收回目光轉投到金發魔者身上,“往桃花島探秘,此事交魔者如何?”
魔者收斂心神搖搖頭,“不妥不妥。”
帝魃哂道,“魔族歲月悠長,是否此界日子太過安逸消磨了心誌,魔者便隻等獵物送上門來的好事。”
“哪裏哪裏,我族在靈界苟苟營營,向來低調小心。”金發魔者輕歎道,“這桃花島嘛,在東海之上,為龍族所居之地,非到必要時你我皆不宜闖,還是挑兩個異能者先去探探。”
帝魃對他的謹小慎微頗不為然,但此舉亦不失穩妥,便也不加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