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碧血劍(5)

字數:636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 !

    眾人叩拜已畢,站起身來,都是淚痕滿麵,悲憤難禁。孫仲壽對張朝唐道:“張兄大才,小弟這篇祭文有何不妥之處,請予刪削。”張朝唐連稱:“不敢。”孫仲壽命人拿過文房四寶來,說道:“小弟邀張兄上山,便是要借重海外才子大手筆,於我袁督師的勳業更增光華。也好教世人知道,袁督師蒙冤遭難,普天共憤,中外同悲,並非隻是我們舊部的一番私心。”

    張朝唐心想,你叫我上山,原來為此,不由得好生為難,袁崇煥為朝廷處死,是因崇禎胡塗昏庸,不明忠奸是非,聽信奸臣和太監的挑撥,天下都知冤枉,自己在浡泥之時,也曾聽得幾個廣東商人痛哭流涕的說起過。但既由皇帝下旨而明正典刑,再說冤枉,便是誹謗今上。皇帝倘若知道了,一紙詔書來到浡泥國,連父親都不免大受牽累。可是孫仲壽既這麽說,在勢不能拒絕,情急之下,靈機忽動,想起在浡泥國時所看過的兩部小說,一部是《三國演義》,一部是《精忠嶽傳》。他讀書有限,不能如孫仲壽那麽駢四驪六的大做文章,當下微一沉吟,振筆直書:“黃龍未搗,武穆蒙冤。漢祚待複,諸葛星殞。嗚呼痛哉,伏維尚饗。”他說的是古人,萬一這篇短短的祭文落入皇帝手中,也不能據此而定罪名。

    孫仲壽本想他是一個海外士人,沒什麽學問,也寫不出什麽好句子來,隻盼他稱讚幾句袁督師的功績,也就是了,待見他寫下了這六句,十分高興。張朝唐把袁崇煥比之於諸葛亮和嶽飛,自是推崇備至,無以複加。諸葛亮名垂古今,人人崇仰。清人為金人後裔,皆為女真族,自稱後金,滿清初立國時,國號便仍稱為“金”。嶽飛與袁崇煥皆抗金有功而死於昏君奸臣之手,兩人才略遭遇,頗有相同之處,倒不是胡亂瞎比的。

    孫仲壽把這幾句話向眾人解釋了,大家轟然致謝,對張楊兩人神態登時便親熱得多,不再以外人相待了。孫仲壽道:“張兄文筆不凡,武穆諸葛這兩句話,榮寵九泉。小弟待會叫他們刻在祠堂旁邊的石上,要令後人得知,我們袁督師英名遠播,連萬裏之外的異邦士民也盡皆仰慕。”張朝唐作揖遜謝。

    各人叩拜已畢,各就原位坐下。那讚禮的人又喊了起來:“某某營某將軍”、“某某鎮某總兵”,喊了一個武將官銜,便有一人站起來大聲說話。張朝唐聽了官銜和言中之意,得知這些人都是袁崇煥的舊部,他被害之後,各人憤而離軍,散處四方,今日是袁督師遭難的三周年忌辰,是以在他故鄉廣東東莞附近的聖峰嶂相聚,祭奠舊帥。聽他們話中之意,似乎尚有什麽重大圖謀。

    當讚禮人叫到“薊鎮副總兵朱安國”時,一人站了起來,張朝唐和楊鵬舉都心頭一震,原來這人便是引導他們躲入密室的那個農夫。楊鵬舉心想:“原來他是抗清的薊遼大將,那麽我敗在他手裏,也不枉了。”

    隻聽他朗聲說道:“袁公子這三年來身子壯健,武藝大有進步,書也讀了不少,我和倪、羅兩位兄弟的武功已盡數傳給了他,請各位另推明師。”孫仲壽道:“咱們兄弟中,還有誰武功高得過你們三位的,朱將軍不必太謙。”朱安國道:“袁公子學武聰明得很。我們三個已掏完了袋底身家,真的沒貨色啦,的確要另請名師,以免耽誤他功夫。”孫仲壽道:“好吧,這事待會再議。誅奸的事怎麽了?”

    那個先前會過的姓倪的農夫站起身來,說道:“那姓範的奸賊是羅參將前個月趕到浙江誅滅的。姓史的奸賊,十天前給我在潮州追到。兩人的首級在此。”說罷從地上提起布囊,取出兩個人頭來。

    眾人有的轟然叫好,有的切齒痛罵。孫仲壽接過人頭,供在神像桌上。

    張朝唐這才明白,他們半夜裏在箱中發現的人頭,原來是袁黨的仇人,那定是與陷害袁崇煥一案有關的奸人了。這時不斷有人出來呈獻首級,一時間神像前的供桌上擺了十多個人頭。聽這些人的稟報,人頭中有一個是當朝姓高的禦史,他是魏忠賢的黨羽,曾誣奏袁崇煥通敵賣國。另一個是參將謝尚政,本是袁崇煥的同鄉死黨,袁崇煥對他一向提攜,但他為圖升官,竟誣告恩人造反,眾人對他憤恨尤深。

    各人稟告完畢,孫仲壽說道:“小奸誅了不少,大仇卻尚未得報,韃子皇太極和昏君崇禎仍然在位。如何為督師公報仇雪恨,各位有什麽高見?”一個矮子站了起來,說道:“孫相公!”孫仲壽道:“趙參將有什麽話請說。”那矮子說道:“依我說……”

    剛說了三個字,門外一名漢子匆匆進來稟道:“山西三十六營王將軍派了人來求見。”眾人一聽,都轟叫起來。孫仲壽道:“趙參將,咱們先迎接三十六營的使者。”趙參將道:“對。”首先搶出,眾人都站起身來。

    大門開處,兩條大漢手執火把,往旁邊一站,走進三個人來。楊鵬舉已久聞三十六營的名頭,知道山西二十餘萬起義民軍結成同盟,稱為“三十六營”,以“紫金梁”王自用為盟主,這幾年來殺官造反,聲勢極大,三十六營之中以闖王高迎祥最為出名,他麾下外甥李自成稱為闖將,英雄了得,威震晉陝。

    隻見當先一人四十來歲年紀,滿臉麻皮,頭發蓬鬆,身穿粗布衫褲,膝蓋手肘處都已擦壞,到處打滿補釘,腳下赤足穿草鞋,腿上滿是泥汙,純是個莊稼漢模樣。他身後跟著兩人,一個三十多歲,皮膚白淨;另一個廿多歲,身材魁梧,麵容黝黑,也是農夫模樣。這三人看上去忠厚老實,怎知他們竟是橫行秦晉的“流寇”。

    當先那人走進大殿,先不說話,往神像前一站。那白臉漢子從背後包袱中取出香燭,在神像前點上,三人拜倒在地,磕起頭來。那小牧童在供桌前跪下磕頭還禮。

    三人拜畢,臉有麻子的漢子朗聲說道:“我們王將軍知道袁督師在關外打韃子,立了大功,很是佩服。袁督師為昏君冤枉害死,天下老百姓都氣憤得很。王將軍、高闖王、李闖將派我們來代他向督師的神位磕頭。現今官逼民反,我們為了要吃飯,隻好抗糧殺官。求袁大元帥英魂保佑,我們打到北京,捉住昏君奸臣,一個個殺了,給大元帥和天下的老百姓報仇。”說完又拜了幾拜。眾人見王自用的使者尊重他們督師,都心存好感,聽了他這番話,雖然語氣粗陋,卻是至誠之言。

    孫仲壽上前作揖,說道:“多謝,多謝。請教高姓大名。”那漢子說道:“我叫田見秀。王將軍得知今日是袁大元帥忌辰,因此派我前來在靈前拜祭,並和各位相見。”孫仲壽道:“多承王將軍厚意盛情,在下姓孫名仲壽。”那白淨麵皮的人道:“啊,相公是孫祖壽將軍的弟弟。孫將軍和韃子拚戰陣亡,我們一向是很敬仰的。”

    孫祖壽是抗清大將,在邊關多立功勳,於清兵入侵時隨袁崇煥捍衛京師。袁崇煥下獄後,孫祖壽憤而出戰,在北京永定門外和大將滿桂同時戰死,名揚天下。孫仲壽文武全才,向為兄長的左右手,在此役中力戰得脫,憤恨崇禎冤殺忠臣,和袁崇煥的舊部散在江湖,撫育幼主,密謀複仇。他精明多智,隱為袁黨的首領。

    孫祖壽慷慨重義,忠勇廉潔,《明史》上記載了兩個故事:

    孫祖壽鎮守固關抵抗女真時,出戰受傷,瀕於不起。他妻子張氏割下手臂上的肉,煮了湯給他喝,同時絕食七日七夜,祈禱上天,願以身代。後來孫祖壽痊愈而張氏卻死了。孫祖壽感念妻恩,終身不近婦人。

    他身為大將時,有一名部將路過他昌平故鄉,送了五百兩銀子到他家裏。在當時原甚尋常,但他兒子堅決不受。後來他兒子來到軍中,他大為嘉獎,請兒子喝酒,說:“不受贈金,深得我心。倘若你受了,這一次非軍法從事不可。”《明史》稱讚他“其秉義執節如此。”

    孫仲壽為人處事頗有兄風,是以為眾所欽佩。

    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

    眾人正要敘話,田見秀的黑臉從人忽然從後座上直縱出去,站在門口。眾人出其不意,不知發生何事,都站了起來。隻見那黑臉少年指著人群中兩個中年漢子喝道:“你們是曹太監的手下,到這裏來幹什麽?”

    此言一出,眾人都大吃一驚,均知崇禎皇帝誅滅魏忠賢和客氏之後,宮中朝中奄豎逆黨雖一掃而空,然而皇帝生性多疑,又秉承自太祖、成祖以來的習氣,對大臣多所猜忌,所任用的仍是他從信王府帶來的太監,其中最得寵的是曹化淳。此人統率皇帝的禦用探子“東廠”和錦衣衛衛士,即所謂“廠衛”,刺探朝中大臣和各地將帥的隱私,文武大臣往往不明不白為皇帝下旨誅殺,或任意逮捕,不必有罪名便關入天牢,所謂“下詔獄”,都是由於曹化淳的密報。曹太監的名頭,當時一提起來,當真人人談虎色變。

    那兩人一個滿腮黃須,四十上下年紀,另一個卻麵白無須,矮矮胖胖。那矮胖子麵色倏變,隨即鎮定,笑道:“你是說我嗎?開什麽玩笑?”黑臉少年道:“哼,開玩笑!你們兩個鬼鬼祟祟在客店裏商量,要混進山宗來,又說已稟告了曹太監,要派兵來一網打盡,這些話都給我聽見啦!”

    黃須人拔出鋼刀,作勢便要撲上廝拚。那白臉胖子卻哈哈一笑,說道:“王自用想收並山宗的朋友,成為第三十七營,居心險惡,那一個不知道了?你想來造謠生事,挑撥離間,那可不成。”他說話聲又細又尖,儼然太監聲口,可是這幾句話卻也生了效。袁黨中便有多人側目斜視,對王自用的使者起了疑心。

    田見秀雖出身農家,但久經戰陣,百煉成鋼,見了袁黨諸人的神色,知道此人的言語已打動眾心,便即喝道:“閣下是誰?是山宗的朋友麽?”這句話問中了要害,那人登時語塞,隻是冷笑。

    孫仲壽喝問:“朋友是袁督師舊部麽?我怎地沒見過?你是那一位總兵手下?”

    那白臉人知道事敗,向黃須人使個眼色,兩人陡地躍起,雙雙落在門口。黃須人揮刀向黑臉少年砍去。那白臉人看似半男半女,行動卻甚迅捷,腕底翻處,已抽出判官雙筆,向黑臉少年胸口點到。

    黑臉少年因是前來拜祭,為示尊崇,又免對方起疑,上山來身上不帶兵刃。眾人見他雙手空空,驟遭夾擊,便有七八人要搶上救援。不料那少年武功了得,左手如風,施展擒拿手法,便抓黃須客的手腕,同時右手駢起食中兩指,搶先點向白臉人的雙目。這兩招遲發先至,立時逼得兩名敵人都退開了兩步。

    袁黨眾人見他隻一招之間便反守為攻,暗暗喝采,俱各止步。那兩人見衝不出門去,知道身處虎穴,情勢凶險之極,剛向內退得兩步,便又搶上。黑臉少年使開雙掌,在單刀雙筆之間穿梭來去,攻多守少。那兩人幾次搶到門邊,都讓他逼了回來。

    三人在大殿中騰挪來去,鬥到酣處,黃須人突然驚叫一聲,單刀脫手向人叢中飛去。朱安國躍起伸手抄出,接在手中。就在此時,黑臉少年踏進一步,左腿起處,飛腳把黃須人踢倒。他左腿尚未收回,右腿乘勢又起,白臉人一驚,隻想逼開敵人,奪門逃走下山,奮起平生之力,雙筆一先一後反點敵胸。黑臉少年右手陡出,抓住左筆筆端,使力扭轉,已把判官筆搶過。這時對方右筆跟著點到,他順手將筆梢砸去。雙筆相交,當的一聲,火星交迸,白臉人虎口震裂,右筆跟著脫手。

    黑臉少年一聲長笑,右手抓住他胸口,一把提起,左手扯住他的褲腰,雙手分處,嗤的一聲,白臉人一條褲子已扯將下來,裸出下身。眾人愕然之下,黑臉少年笑道:“你是不是太監,大家瞧瞧!”眾人目光全都集到那白臉人的下身,果見他是淨了身的。哄笑聲中,眾人圍了攏來,見這黑臉少年出手奇快,武功高明,都甚欽佩。

    這時早有人擁上去將白臉人和黃須人按住。孫仲壽喝問:“曹太監派你們來幹什麽?還有多少同黨?怎麽混進來的?”兩人默不作聲。孫仲壽使個眼色,羅參將提起單刀,呼呼兩刀割下兩人首級,放在神像前供桌上。

    孫仲壽拱手向田見秀道:“若不是三位發現奸賊,我們大禍臨頭還不知道。”田見秀道:“那也是碰巧。我們在道上遇見這兩個家夥,見他們神色古怪,身手又甚靈便,晚上便到客店去查探,僥幸查明了他們的底細。”

    孫仲壽向田見秀的兩位從人道:“請教兩位尊姓大名。”兩人報了姓名,膚色白淨的叫劉芳亮,黑臉少年名叫崔秋山。朱安國過去拉住崔秋山的手,說了許多讚佩的話。

    田見秀和孫仲壽及袁黨中幾個首腦人物到後堂密談。田見秀說道,王將軍盼望大家攜手造反,共同結盟,他們三人是闖將李自成的麾下,闖將是闖王高迎祥的外甥,是三十六營中聲勢最盛的一支。袁黨的人均感躊躇。眾人雖然憎恨崇禎皇帝,決意暗中行刺,殺官誅奸之事也已作了不少,但人人本來都是大明命官,要他們造反,卻是不願,隻求刺死崇禎後,另立宗室明君。何況王自用總是“流寇”,雖然名頭極大,但打家劫舍,流竄擄掠,幹的是強盜勾當,大家心中一直也不大瞧得起。而且三十六營遠在晉陝,也支援不到。袁黨眾人離軍之後,為了生計,有時也難免做幾樁沒本錢買賣,卻從來不公然自居盜賊。雙方身分不同,議論良久難決。

    最後孫仲壽道:“咱們的事已給曹太監知道,如不和王將軍合盟以舉大事,不但刺殺崇禎為袁督師報仇之事難以成功,隻怕曹太監還要派人到處截殺。咱們勢孤力弱,難免遭了毒手。田兄,咱們這樣說定成不成?我們山宗幫王將軍打官兵,王將軍大事成功之後,須得竭力去打建州韃子。咱們話可說明在先,日後王將軍要做皇帝,我們山宗朋友卻不奉命,須得由太祖皇帝子孫姓朱的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