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朱祁鈺登基 憲宗皇平庸

字數:18537   加入書籤

A+A-




    還接著說書,那行者回至花果山。按落雲頭,睜睛觀看,那山上花草俱無,煙霞盡絕;峰岩倒塌,林樹焦枯。此山被顯聖二郎神,率領那梅山七弟兄,放火燒壞了。

    後來跳出七八個小猴,圍住叩頭,垂淚告道,“自大聖擒拿上界,我們被獵人之苦,著實難捱!怎禁他硬弩強弓,黃鷹劣犬,網扣槍鉤,故此各惜性命,不敢出頭頑耍。隻是深潛洞府,遠避窩巢。饑去坡前偷草食,渴來澗下吸清泉。”此時小猴說的“大聖擒拿上界”,應該是指1398年朱元璋駕崩。此後直到1449年朱祁鎮的土木之變,明朝軍隊的作戰是斷續的,在宣德和正統年間更是稀少,十萬以上大軍團協同作戰能力已經多年沒有實踐過。而蒙古的戰爭是持續的,外戰和內鬥不休。蒙古雖然損失不小,軍隊總數由洪武年間的二十餘萬下降到正統年間的十幾萬,但是其戰鬥力始終能夠保持,甚至隻強不弱。土木之變,明朝大軍二十餘萬慘敗於瓦剌八、九萬之眾(初期兵困土木堡的確是也先率領的僅兩萬餘騎兵先鋒部隊,很快後續部隊(3-4萬)和阿剌軍(3-4萬)也合圍增援過來。還有一萬左右的騎兵由脫脫不花統領,遊弋在北京東北部起牽製作用。這三人的蒙古軍隊,合計為至少十萬。前麵已經說過了,明軍單兵作戰能力都已經下滑厲害,大軍團配合起來卻比烏合之眾強些兒。從小猴兒的口中還能得知,大明軍隊的軍餉供應早已經出現了大問題,各邊關重鎮統帥之間矛盾重重,即使某重鎮內部也是貌合神離。單兵戰鬥力、集團軍攻擊力、大軍團協同作戰都大大落後,因此土木之變失敗是必然的,即使由楊洪和石亨領軍,最後還得敗北,不過卻應該能避免全軍覆沒而已。

    可憐啊,接天崖天機初窺,摩耳岩耳漸滋生,這大聖剛傷心歸來,又遇上悲慘之事。凱撒斷定,現在如來的慧眼要是看見孫悟空的話,估計那猴兒耳朵已經至少快成四個了。

    那大聖(此大聖非前麵的大聖,已經由朱祁鎮轉為了朱祁鈺,這時還是郕王監國,也就是說的在1449年八月中下旬到九月初的時候)聞得此言,愈加淒慘,便問,“你們還有多少在此山上?”群猴道,“老者小者,隻有千把。”當時最強大之際花果山共有四萬七千多猴兒,二郎菩薩燒殺了大半,後來餓走了一半。這兩年,又被些打獵的搶了一半去,說起這獵戶可恨!他把中箭著槍的,中毒打死的,拿了去剝皮剔骨,醬煮醋蒸,油煎鹽炒,當做下飯食用。或有那遭網的,遇扣的,夾活兒拿去了,教他跳圈做戲,翻筋鬥,豎蜻蜓,當街上篩鑼擂鼓,無所不為的頑耍。

    (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中,二十來萬明軍不管是陣亡還是被俘,下場大都極其悲慘,從群猴兒的嘴裏便可見一斑。還有就是“餓走了一半”,什麽意思,無非是說大明的軍隊於宣德、正統年間存在大量的空頭兒現象。

    還有就是,老吳隱晦的點出,朱元璋和張士誠當年的戰鬥是慘烈的。二郎神竟然是“二郎菩薩”?隻是在說,吳承恩及李春芳先生對張士誠的高度認可,不以成敗論英雄。)

    這裏麵能看出老吳對於地方上的耍猴兒戲的矛盾心理,一方麵自己樂意看,一方麵為群猴兒哀歎。那麽為嘛說這個呢,最主要的還是老吳感歎戰爭對黎民的傷害和內戰的悲壯啊。這一看,就能聯想到當初元末張士誠和朱元璋對陣的情景。

    看到這裏的時候,也就明白了,那二郎神肯定是影射吳王張士誠或者還有張士信等兄弟的,也顯示了老吳對朱元璋和張士誠的看法是相當複雜的。

    但吳承恩先生真正表達想要的卻還是,1449年九月初五前朱祁鈺(此時還是郕王,負責監國事宜)正在麵臨將帥渙散軍心動搖、瓦剌又即將入侵北京的危險局麵。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再緬懷和痛定思痛已經來不及了,就看朱祁鈺如何處置啦。

    好在還有狗頭軍師在執事,消息也挺靈通的,還知道猴兒西天取經去了(甚麽“西天取經”,好聽點是在隱指朱祁鎮北狩,其實就是被人家瓦剌給俘虜了)。此時的馬流元帥尚在,崩芭將軍卻成了奔芭。原著寫道,“那馬流奔芭聞報,忙出門叩頭,迎接(大聖)進洞。這是為何,是筆誤麽?顯然不是,看曆史記載,截至1457年二月朱祁鈺駕崩。

    徐達爵位魏國公,徐氏輝祖(徐達長子)襲爵,之後為徐欽(輝祖之子),再後為徐顯宗(徐欽之子),徐顯宗的兒子年幼早夭,因此由徐顯宗的弟弟徐承宗襲爵魏國公。

    徐達的小兒子徐增壽1402年被朱允炆誅殺,朱棣追封其為定國公。徐增壽之子徐景昌於永樂二年襲爵,徐景昌的兒子徐顯忠在正統三年襲爵,徐顯忠的兒子徐永寧是景泰六年襲爵。

    常遇春被朱元璋封為了鄂國公,其兒子常茂襲爵,常茂無子,因此其弟常升被改封為開國公,永樂年間被貶為庶人,常升的兒子常繼祖,7歲的時候就被貶斥到了雲南。

    鄧愈是衛國公,其子鄧鎮先襲封衛國公,後改封申國公,再後受胡惟庸案牽連被殺,革除爵位。鄧鎮本來無子,便過繼了弟弟鄧銘的孩子為嗣子鄧源。

    湯和乃信國公,長子湯鼎襲爵,湯鼎的兒子湯晟以及孫子湯文瑜,去世較早,沒來及繼承爵位。湯文瑜的兒子湯傑長大以後,請求襲爵。但是明英宗認為你湯家已經快五十年沒有繼承信國公了,過了時效,便將湯家的信國公爵位免除了。

    朱祁鈺登基後,正直用人之際,便打算從功臣後裔中選將,真正能夠起用的是,1450年魏國公徐承宗掌前軍都督府事;湯和的曾孫湯胤勣,在1450年七月被朱祁鈺封為百戶,後升為千戶,但是在天順年間卻被朱祁鎮革職為民。總的來說,功勳後代是指望不上了,挑大梁的還得是新銳石亨及老將楊洪。關於楊洪父子,曆來頗有爭議。但是對其貶斥的起因及內容均來源自官方記載,以此來作為定論的話,很有失公允。於謙是很公正的,識人很準,如果楊氏一家的確當初諱敗不報、持兵觀望的話,還能被其繼續推薦且重用嗎?京師保衛戰中,明軍還會上下一心戰勝強敵嗎?楊洪的兒子楊俊,缺點不少,但其軍事、政治眼光還是有的。他知道就憑朱祁鎮的話,早晚還得出問題。於是他在1450年和部下發牢騷,說明英宗如果能重返大明,就是禍事的根源。不想被卻某些人出賣,成了楊俊被誅殺的最大內因。朱祁鎮肯定不能拿這個來作為借口吧,便冠以其它“合理”的名義將其殺害,且史上抹黑楊俊。肯定了楊俊也就意味著否定明英宗,史家和儒家們該如何下結論呢?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楊俊都會在曆史上被“描繪”成逆臣。

    繼續看書,那大聖要報仇啊,果然獵人來了,閃上有千餘人馬,都架著鷹犬,持著刀槍。猴王仔細看那些人,來得凶險。心中大怒,手裏撚訣,口內念念有詞,往那巽地上吸了一口氣,呼的吹將去,便是一陣狂風。好風!把那些千餘人馬,一個個-石打烏頭粉碎,沙飛海馬俱傷。人參官桂嶺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難歸故裏,檳榔怎得還鄉?屍骸輕粉臥山場,紅娘子家中盼望。

    有詩為證,人亡馬死怎歸家?野鬼孤魂亂似麻。可憐抖擻英雄將,不辨賢愚血染沙。

    現在猴兒憂憤交加,四個耳朵已然徹底成型了,初步到了不辨賢愚的地步了。但是,宰了許多所謂的獵人軍團之後,猴兒的心性倒安詳下來不少的,參悟了些許造化,作了些許元功。順便扯一句哈,老吳在西遊記裏麵引用本草綱目的東東可真不少啊,將中藥和人都能給扯到一塊兒的。

    大聖按落雲頭,鼓掌大笑道,“造化,造化!自從歸順唐僧,做了和尚,他每每勸我話道,千日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自有餘。真有此話!我跟著他,打殺幾個妖精,他就怪我行凶。今日來家,卻結果了這許多獵戶。”

    這就是佛門給的造化啊,有因有果呀,但唯有如此或許才能成就元功。老吳的想象力太豐富了,沒邊沒沿了都。

    (朱祁鈺的母親吳氏,是名門之後。永樂末年作為朱瞻基的侍女,直到1428年給明宣宗生下朱祁鈺後,才被封為賢妃。不久,母子搬出大內居住。1434年二月,朱瞻基封朱祁鈺為郕王,諸多大臣以前光知道朱瞻基還有個次子,但長什麽模樣極少有人知道,現在母子才為眾人所知。吳氏對明代宗的儒家教育,頗有建功。朱祁鈺幼年、少年時期被冷落和猜忌,隻好深居簡出,好像隻有一些特殊場合才會出席。正統十年,朱祁鎮才給弟弟選妃,而此時朱祁鈺已經18歲了,按理說去年就可以婚娶了。即使如此,明英宗也未將其外放作為藩王,始終看管在天子腳下。1449年七月,朱祁鎮出征前,令朱祁鈺監國。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明英宗隻有這麽一個兄弟。這一年,朱祁鈺22歲。他迎來了姍姍來遲的轉機,爆發出了人生的璀璨,卻是以透支生命為代價。1457年二月,景泰帝含恨、含冤、含悲、含苦去世。不到一個月前,於謙被殺害,遂為後人敬作漢族英雄。朱祁鈺,亦可視為英雄也。他的文治武功和於謙的功績,理應為後世所牢記。明代宗也是個仁義的儒家,如果他當初將朱見深等幾個侄子全部秘密殺害,清除異己,甚至滅掉太上皇,或許自己的兒子朱見濟就能生存下來。朱祁鈺做不到這般心狠,所以他成不了李世民、朱棣一般的人物,最後將自己也搭了進去。獨子朱見濟離奇早夭薨逝,女兒後來也應該沒有後代延續,就像書中後來所說,“至今絕此一種”,令人嗟歎惋惜。

    另,朱祁鎮的倆兒子朱見湜和朱見淳,分別早夭於1451年和1453年。1450年八月後,太上皇一大家子都在大內南宮被軟禁,故此二子之死和朱祁鈺絕對沒有必然關係。)

    大聖讓小的們出來把那打死的獵戶衣服,剝得來家洗淨血跡,穿了遮寒;把死人的屍首,都推在那萬丈深潭裏;把死倒的馬,拖將來,剝了皮,做靴穿,將肉醃著,慢慢的食用;把那些弓箭槍刀,與你們操演武藝;將那雜色旗號,收來我用。

    (戰爭給雙方的傷害,是巨大的。然而對比瓦剌和明代宗對待敵手的態度,就能看出來,朱祁鈺-好人啊。)

    那大聖做一麵雜彩花旗,上寫著“重修花果山複整水簾洞齊天大聖”,逐日招魔聚獸,積草屯糧,不題和尚二字。他的人情又大,手段又高,便去四海龍王,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前栽榆柳,後種鬆楠,桃李棗梅,無所不備。逍遙自在,樂業安居不題。

    西元1449年九月初六,明代宗朱祁鈺即位。由於明軍在八月十四(也有可能是八月十五中秋佳節,但為了好聽些,明實錄記載為八月十四)土木堡之變的時候,損失了二十餘萬兵馬,朱祁鎮也給人家逮住了。群臣憤恨之下,將王振的黨羽給誅殺了一批,可惜沒有宰完啊,至少還留下了曹吉祥這個閹人。然朱祁鈺在危難之間,任用於謙等人,軍民合力,成功指揮十月京師保衛戰。此後,又數次擊退瓦剌,迫使也先後來放回了太上皇朱祁鎮。沒有朱祁鈺一共做了7年多的皇帝,雖然也有不少弊政和不足,但總算是國泰民安。

    明代宗效法朱元璋,全國動員,那些藩王、大臣、商人、財主、和尚還有老道們紛紛咬牙放血支援大明軍隊建設,盡管談不上明顯的中興,可也是拯萬民於水火的好君主。1450-1455年,或可稱之為“景泰治世”。在朱祁鈺做皇帝的時候,瓦剌的也先漸漸打消了繼續大規模入侵大明的念頭,轉而擊敗脫脫不花,自稱可汗。後來,1454年也先被部下殺害。也先其人,可歎可惱可憫可惜。

    回來看書,卻說唐僧執意趕走妖猴,山路崎嶇,卻又鬆林叢簇,樹木森羅,切須防備妖邪妖獸。正行處,那長老其實饑了,八戒便自告奮勇尋些齋飯吃,吹牛不帶喘氣的。哪知道那呆子走得辛苦,心內就念起猴哥的好兒來了。丟倒頭,隻管睡起。

    八戒現在對悟空的離去,先是開心,自個成大徒弟了啊。不久就意識到這個老大不好當的,認識到了猴兒當時付出的可不少亦不輕鬆。不過八戒和悟空在這一點上有點類似,雖然對旁人有點意見,但真情更多一些,都屬於心熱嘴欠型的。

    不言八戒在此睡覺,卻說長老餓的耳熱眼跳,身心不安,急回叫沙僧道,“悟能去化齋,怎麽這早晚還不回?”沙僧道,“師父,你還不曉得哩,他見這西方上人家齋僧的多,他肚子又大,他管你?隻等他吃飽了才來哩。”果然,一點兒也沒栽沙僧的,就自個的時候,言語利索了,也話多了。心內得意,總算給整走了一個猴兒了,該說說八戒的壞話了,不過,也不算冤枉了那頭豬,不是光顧著自己吃飽就是偷懶睡覺了。這頭豬嘴兒太甜,哄得唐僧團團轉,還真不好對付哩。

    三藏道,“正是呀,倘或他在那裏貪著吃齋,我們那裏會他?天色晚了,此間不是個住處,須要尋個下處方好哩。”沙僧道,“不打緊,師父,你且坐在這裏,等我去尋他來。”三藏道,“正是,正是。有齋沒齋罷了,隻是尋下處要緊。”唐僧心裏明鏡一樣,知道靠豬八戒啊,就準備好挨餓吧,但現在對趕走猴兒是一點也沒有後悔的意思。

    沙僧綽了寶杖,徑出鬆林來找八戒。唐僧十分悶倦,隻得強打精神,跳將起來,把行李攢在一處;將馬拴在樹上,取下戴的鬥笠,插定了錫杖;整一整緇衣,徐步幽林,權為散悶。那長老看遍了野草山花,聽不得歸巢鳥噪。隻因他情思紊亂,卻走錯路了。

    這一段的描寫,也驗證了唐僧現在的心性修行,差得還很遠啊,更是沒有栽他的呀。按說,這個時候應該念佛打坐吧,他呢,看花草散悶呢,完全是披著袈裟的普通凡人一個。

    長老轉了一會,卻走向南邊去了,見一座寶塔,就撒腿便跑,連行李白馬也不要了,就為了能歇會兒,還不是為了拜佛。不想卻遇到一個妖魔給抬將去,其實人家認識唐僧,果然是你。正要吃你哩,拿去綁了。

    卻說那沙僧找八戒,發現正在睡覺說夢話哩。便稱呼呆子長呆子短的,口氣一點也沒拿八戒當回事啊。兩人一塊回去見師傅,發現丟了,繼續找,到了碗子山波月洞口。沙僧道,“哥啊,這不是什麽寺院,是一座妖精洞府也。我師父在這裏,也見不得哩。”八戒道,“兄弟莫怕,你且拴下馬匹,守著行李,待我問他的信看。”果然,八戒早就看出來了,這沙僧別看長得凶,其實膽小鬼一個。這沙悟淨很有點意思的,膽小的時候還有求人或是耍壞的時候,一般叫人“哥啊”的。

    妖怪出來了,鬧了個小插曲,那黃袍老怪出得門來,請八戒沙僧也進去吃一個人肉包兒。這呆子認真就要進去,沙僧一把扯住道,“哥啊,他哄你哩,你幾時又吃人肉哩?”這從哪裏看出沙和尚是個傻子啊?

    呆子卻才省悟,跟妖怪倆打一,還是在小佛神們的幫助下才不分勝負,不是倆人笨,是妖怪太厲害,能力大概是倆人加起來的十倍以上。

    (吳老爺子是在客觀的講述,朱祐樘和陸地上的朱瞻基二者親身指揮作戰能力,其實一般,和朱元璋有相當大的差距。雲棧洞的八戒也就是朱棣才相當的不錯,水中的沙僧-朱瞻基也還行。那麽此時,這個妖怪竟然如此厲害,說明其映射人物不簡單的。)

    唐僧此時就哭,被百花羞給放跑了。公主又使計策騙妖怪回來,讓唐僧師徒得以聚合,前往寶象國捎書寄信,路上八戒沙僧兩個嚌嚌嘈嘈,埋埋怨怨,三藏隻是解和,都嚇破膽了,沒了猴兒,就亂了。那倆個就吵鬧,唐僧沒法還得勸架。此時的三人其實已經萌生了一個念頭,要是猴兒還在,真好。但是呢,沒過多久,就淡化了,這個也很正常,一來是拉不下臉來請悟空回來,一個是後來發生的事情太多,顧不上了。

    到了都城,國王想讓和尚們去救閨女,八戒、沙僧逞能,喝了點酒兒膽子大了,忘了先前抱頭鼠竄了。結果他們返回碗子山,和妖怪戰經捌玖個回合,八戒一溜往那蒿草薜蘿,荊棘葛藤裏。沙僧措手不及,被怪一把抓住。

    沙和尚一點也不傻,甚能說會道的,言語雄壯,就忽悠了妖怪,利己利他呀,自個兒也得意非凡。那百花羞公主是婦人家水性,老吳對當官家的女子可就毫不客氣了。

    妖精變個美男子到了寶象國,一番說辭之後,形勢逆轉,反倒將唐僧變了個老虎,自己就去喝酒吃人了。

    白馬本是西海小龍王,自己認唐僧為師傅,可唐僧可沒拿它當徒弟。但是白馬仍然試圖滅妖,未果反受傷,恰好八戒回來,勸其到花果山找猴兒。白馬對悟空盲目的崇拜啊,也說明了兩人的影射關係匪淺的。那當然了,朱祁鎮是朱見深他親爹;而且朱祁鈺雖然廢了朱見深的太子位,但是也沒怎麽為難過他。

    金順木馴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兄和弟會成三契,妖與魔色應五行。這詩文說的一語雙關的,既是五行糾纏,又是影射所指的。金生水,水生木。金木成就“丹元”(老吳肯定不敢寫丹明)指的還是水。朱見深和他的兄弟們相處融洽,倒是值得一提。朱見潾,1448年—1517年,封為德王,善終;朱見湜,1449年-1451年(景泰二年),早夭,無封號;朱見淳,1450年-1453年(景泰四年),封許王,早夭,諡號許悼王;朱見澍,1452年-1472年,封為秀懷王,病逝;朱見澤1454-1505年,封為崇王,善終;朱見浚,1456-1527年,封為吉王,善終;朱見治,1458年―1472年,封為忻王,善終;朱見沛,1560年-1506年,封為徽王,善終。但是朱見深寵信(妖)僧繼曉、太監汪直和(魔)奸佞李孜省、萬安、梁芳,是他的敗筆。

    還說齊天大聖,我老孫身回水簾洞,心逐取經僧。那師父步步有難,處處該災,有情有義美猴王之善賢表露無疑。五行相生,易理變化,合著大聖該歸來!

    八戒義激美猴王,果然猴兒便順坡下驢,就去救師傅。這時候的猴兒修養了陣子,心性反倒成熟了,修行順利深厚了不少,還打算取經功成之後,仍回來與小的們共樂天真呢。然而山重水複峰回路轉的,悟空的悟空之路哪有那麽簡單啊?

    (1457年,朱祁鈺駕崩。明代宗和於謙他們當初眾誌成城、同甘共苦,吳承恩寫到此處,恐怕也是淚濕衣襟。老吳和老李多麽希望景泰帝能夠長命百歲,子孫滿堂,盡在“共樂天真”中。

    還有就是,能夠看出,朱祐樘對自己叔爺爺朱祁鈺的態度也很是友善。明孝宗也想向其學習,有所作為。)

    那大聖才帶著八戒攜手駕雲,離了洞,過了東洋大海,至西岸還下海去淨淨身子。因為自從回來,這幾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氣了。師父是個愛幹淨的,恐怕嫌我。八戒於此始識得行者是片真心,更無他意。八戒原先是認為猴兒對師傅假心假意的,那麽沙僧更是如此啊。八戒和沙僧對唐僧才心意不純的,但也是在此後,漸漸的和師兄看齊的。

    孫悟空洗澡是為啥?朱祁鎮複辟後,就琢磨著怎麽給自己洗白(太上皇雖然聽著挺好,但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是個窩囊事兒;還有就是自己乃石亨等人發動政變給擁立上台的,怎麽堵住大臣和萬民之口呢)。徐有貞給其出了不少主意,大都被采納。比如明英宗打算下詔廢了弟弟的帝位,自己重新上位。可是老徐說,郕王始終就不是天下之主,您才始終是大明的皇上,又何來再度登基之說?

    繼續看書,猴兒到了妖怪洞裏了,高高在上等沙僧前來。噫!那沙僧一聞“孫悟空”的三個字,好便似醍醐灌頂,甘露滋心。一麵天生喜,滿腔都是春,也不似聞得個人來,就如拾著一方金玉一般。你看他螟手佛衣,走出門來,對行者施禮道,“哥哥,你真是從天而降也!萬乞救我一救!”

    行者笑道,“你這個沙尼!師父念緊箍兒咒,可肯替我方便一聲?都弄嘴施展!要保師父,如何不走西方路,卻在這裏蹲什麽?”沙僧道,“哥哥,不必說了,君子既往不咎。我等是個敗軍之將,不可語勇,救我救兒罷!”行者道,“你上來。”沙僧才縱身跳上石崖。哎,猴兒說沙僧是個傻尼,卻不知道沙僧其實是個真猴兒精啊,悟空一個靈明石猴相反倒是個傻尼的。不過沙僧此時也開始接受這個大師兄了,一個是猴兒的確本事大西天路上妖怪真厲害;一個是對師弟們還是有點真心照顧的啊。

    卻說那八戒停立空中,看見沙僧出洞,即按下雲頭,叫聲,“沙兄弟,心忍!心忍!”沙僧見身道,“二哥,你從那裏來?”這沙僧對八戒的態度也有點緩和了,現在的二哥叫的多了些真情流露。

    (那當然了,朱祁鎮複辟,他的後裔就可以繼承大明江山了麽。所以這裏的八戒和沙僧,是順便還影射了朱佑樘和朱載垕在內。)

    至此,這兄弟三人之間的關係開始解凍,但融洽還差得遠呢,別著急,慢慢來吧。

    (豬八戒逃過了一劫,沙僧卻是可憐的,被妖怪抓住了。老沙獲救出來後給大師兄和二師兄磕頭認錯、討好的,說明有問題。聯想到此時提及郭貴妃的殉葬問題,我們來做大膽的推測。

    就是朱瞻基在被朱高熾派往南京,負責和鄭和一道來管理遷都的事宜。但是朱瞻基並不情願,於是辦事拖拖拉拉。那麽朱高熾就得到了錦衣衛的小報告,心裏十分不高興。朱高熾早年經曆坎坷,心理脆弱,但是遷都是自己目前最大的心願,可以有效的給國家節約開支,幫助百姓民生。明仁宗先找自己的皇後張氏訴說一番,說太子不理解父親作為一個君主,既要考慮打仗也要關心百姓疾苦。然而朱瞻基那是張氏的親生兒子啊,皇後便光顧著給太子說好話,就忘了多遷就自己的丈夫了。朱高熾更是鬱悶,不由來到郭貴妃那裏想散心解悶。郭貴妃卻施展手段,夜裏和朱高熾幾番纏綿後,建議將太子之位轉交給自己生的一個兒子。因為朱棣駕崩還不足一年,朱高熾仍在守孝期間,理論上不能那個啥的。但是明仁宗受不了誘惑挑逗,卻還保持了一絲冷靜就沒有答應她撤換太子的無理要求。郭貴妃便接連幾天晚上頻頻和丈夫歡好,白天發動自己的父母向朱高熾繼續建議,以便能夠達成心願。結果事與願違,目的不僅沒有達成,相反體胖多病心情壓抑的朱高熾卻一命嗚呼猝然駕崩了。皇後張氏肯定是知道了,便對郭貴妃新仇舊恨一起算,務必致其於死地。最後,朱瞻基裝作不知道,任由太後張氏下令將郭貴妃給殉葬。

    唯有如此,可以解釋為何郭氏有三個兒子出生,自己卻被殉葬?那麽群臣們大多有些理解張氏和明宣宗,畢竟郭氏很可能幹涉朝政且引發朱高熾的放縱欲念,故沒有提出反對意見。但是大家也都更看好明仁宗這個賢君,因此對朱瞻基在南京的拖拉做法刺激了朱高熾,便有了不小的怨言。包括吳承恩和李春芳,後來也是如此罷了。)

    悟空以儒家孝道批了百花羞一通兒,變作公主騙吃了妖怪的舍利子玲瓏內丹。好東西耶!這件物不知打了多少坐工,煉了幾年磨難,配了幾轉雌雄,煉成這顆內丹舍利。

    妖怪既然有內“丹”,說明他映射的人物絕非小可,勢必曾經權傾朝野。

    這個地方的描寫要注意的,吃內丹可以增加修為,這個大家可以理解接受的。但是,老吳的用意卻是很深的,後來的妖怪吃人為什麽?道佛倆家的高級神仙維護吃人的一些妖怪又是為什麽?肯定有關聯,老吳是在慢慢一點點的逐步指引著,要指向一個凡人不知道的秘密啊。

    然後悟空和妖怪就打,猴兒更厲害些,妖怪跑了,猴兒認出是天上得神仙了,就上天查訪,原來是奎木狼下界十三日了。原來那寶象國王公主,非凡人也。他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與奎木狼私通。恐點汙了天宮勝境,他思凡先下界去,托生於皇宮內院,是奎木狼不負前期,變作妖魔,占了名山,攝他到洞府,與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被孫大聖到此成功。

    原來如此,好像很簡單的故事啊。但是仔細一分析就發現,天上是允許夫妻生活兒的,但得是明媒正娶的。私通是要犯大罪的,官並不大的神仙肯定要給哢嚓的。

    但是有意思的是,按說猴兒在這呢,應該要宰了的,罪名肯定比沙僧、八戒還要大的多呀才對。玉帝聞言,隻是貶他去兜率宮與太上老君燒火。

    嗯?玉帝這個時候心軟了麽?被兩人的愛情故事感動了嗎?門兒也沒有啊。玉帝收了奎木狼腰間的金牌,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還打發到老君那兒去了。

    我們來推測,這奎木狼和批香殿侍女有沒有私通,不能考證,都是奎木狼說的。先不管這倆個之間到底有沒有,那並不太重要。但說明,天上的許多神仙們甚至高級神仙,甭管結沒結婚,都有私通別人的可能性啊,春心欲念大大的有,人數也絕對少不了的。嘿嘿。那麽,玉帝其實是派奎木狼下界的,是取一些特殊土特產的,回來給老君的爐子裏麵煉製一番,再交給玉帝的罷了,那個金牌肯定是土特產詳細清單啊。這是玉帝暗地裏第一次出手,那麽,老君能不知道麽?老君就那麽省油嗎?你走你的朝天路,安上俺的獨木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看原著,“玉帝聞言,收了金牌,貶他(奎木狼)去兜率宮與太上老君燒火,帶俸差操,有功複職,無功重加其罪。行者見玉帝如此發放,心中歡喜,朝上唱個大喏,又向眾神道,‘列位,起動了。’天師笑道,‘那個猴子還是這等村俗,替他收了怪神,也倒不謝天恩,卻就喏喏而退。’玉帝道,‘隻得他無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這段描述,還透露出來在弘治和正德年間,朝鮮發生了一些動蕩。而且也順便說了,這個奎木狼隱指的明朝人物,是出生在正統、景泰、天順(即1436-1464)年間,更為精確的來說,應該是景泰年間,也就是1449-1457年。且其過世的時候,大約也是在正德、嘉靖年間。也許,其最後被朱祐樘或是朱厚照或朱厚熜給發往朝鮮任差。

    李?,1476年-1506年人,也叫燕山君是朝鮮王朝第10代君主,1494年-1506年在位。明實錄記載了,在正德二年五月,朝鮮方麵上奏,國王李?沒有子嗣,且生病不能處理國事。明武宗朱厚照便任命朝鮮國王李?的弟弟晉城君李懌署理國事,加封號一事以後再說。直到該年十二月,朱厚照才正式任命李懌為朝鮮國王。

    但真正的情況是,李?在位期間曾經滅佛、滅儒,招致臣民一致反對。1506年四月一些大臣發動政變,迫使燕山君退位。不久,燕山君病死,其後代均被賜死。因其以暴君身份被廢,所以他弟弟即位後沒有給燕山君上廟號、諡號。

    甭管了,猴兒下界來,找到可憐的唐僧,別人看他是虎,獨行者看他是人,一語雙關啊。行者笑道,“師父啊,你是個好和尚,怎麽弄出這般個惡模樣來也?你怪我行凶作惡,趕我回去,你要一心向善,怎麽一旦弄出個這等嘴臉?”

    八戒道,“哥啊,救他一救罷,不要隻管揭挑他了。”行者道,“你凡事攛唆,是他個得意的好徒弟,你不救他,又尋老孫怎的?原與你說來,待降了妖精,報了罵我之仇,就回去的。”猴兒勁兒還上來了,前不久在花果山和小猴兒們是這麽說的麽?嗬嗬,這非得要八戒和沙僧徹底認錯,給的臉足夠大才肯罷休。

    沙僧近前跪下道,“哥啊,古人雲,不看僧麵看佛麵。兄長既是到此,萬望救他一救。若是我們能救,也不敢許遠的來奉請你也。”沙和尚也是沒辦法,不過呢,“大丈夫能屈能伸”,摸透了猴兒的性格,使個小手段肯定沒問題。

    行者這才解了虎氣,長老現了原身,定性睜睛,才認得是行者,一把攙住道,“悟空!你從那裏來也?”三藏謝之不盡道,“賢徒,虧了你也,虧了你也!這一去,早詣西方,徑回東土,奏唐王,你的功勞第一。”行者笑道,“莫說莫說!但不念那話兒,足感愛厚之情也。”悟空的嘴巴呀,還是欠抽啊。除了八戒悟空,唐僧和沙僧現在還真是叫個虛偽。師徒四人包括白馬之間的關係要想真的五行相生相克渾成一體,那還得經受各種考驗才行。

    西遊記第二十九回的篇目是脫難江流來國土,承恩八戒轉山林。說的是朱高熾幾個皇帝的一些事情,還有就是提及了老豬“承恩”。此時的豬八戒很顯然就是朱祐樘了,他為何要“承恩”?

    看明孝宗的身世,生於1470年,1505年駕崩。朱見深第三子,其生母為孝穆紀後。朱見深的皇長子乃萬貴妃所生,1466年生,第二年便早薨;次子朱祐極1469年生,母賢妃柏氏。1471年受封皇太子,然1472年早薨,追封為悼恭太子。那麽朱祐樘卻是出生於1470年,他幼年之命運是很坎坷的。事情要追溯到1465年,這一年,廣西發生暴亂,朱見深派遣韓雍率領大軍前去平叛。該年十月,韓雍攻打大藤峽,1466年獲勝。大藤峽江麵之上有根大藤,故而得名。韓雍將其砍斷,遂改名為斷藤峽。就是在瑤苗起義戰役中,明軍將一些瑤族少男少女抓往北京,送入皇宮。這裏麵就有一男一女,日後大名鼎鼎也下場淒慘。男孩是汪直,也就是現在書中的奎木狼映射對象之一;女孩原名李唐妹,幼年即被當地一紀姓土官收養,故改姓為紀氏。1466年的時候她已經17歲,因為聰明伶俐,做了一個女官兒。1469年被朱見深所寵幸,第二年生下了朱祐樘。因為紀氏出身瑤族,所以朱見深和太後對朱祐樘也不是很喜歡。此時朱祐極尚且活著呢,於是在第二年便冊立朱祐極為太子,不想1472年朱祐樘剛剛做了不到倆月的太子便早薨。朱見深很是傷心,看朱祐樘和紀氏便心裏堵得慌,對其母子更加疏遠起來。

    時光飛逝,朱祐樘的幼年日子並不好過啊。然而隨著歲月流淌,朱見深由於太寵愛萬貴妃,一直沒有旁的皇子出世。太後周氏著急起來,於是對朱祐樘開始加以關愛,畢竟這是自己的親孫子啊。朱見深對這個“寶貝疙瘩”的態度則要遜色了些,否則小朱祐樘的命運怎麽會那麽坎坷呢?能夠猜測得到,太後曾經苦勸兒子,但是明憲宗聽不進去。

    朱祐樘的人生迎來了轉機,到了1475年六月,此時朱見深目前唯一的兒子朱祐樘已經6歲。應該是太後周氏授意大臣們,反正群臣開始在六月初七日上書要求早立太子。大臣們的用意是好的,但是他們未必知道皇子母親紀氏背後的故事。

    可是朱見深肯定知道啊,但不能說出來吧。或許有的大臣也清楚,然而嚇死他也不敢透露出來告訴旁人。於是朱見深便推說朱祐樘歲數還小,不著急(對比看,朱祐極當初是在僅3歲的時候就被立為太子,現在朱祐樘都已經6歲了)。大臣們不甘心,一個勁兒的上書,最後朱見深無奈之下,和太後商議怎麽辦啊。

    具體母子二人說的什麽無從判斷,隻是在該月二十六,皇子的生母紀氏忽然生病且已沉重;二十八日,紀氏就順理成章的薨逝了。

    群臣一看,都傻眼了。再笨也就知道這裏麵肯定有故事,於是紛紛緘口不言,誰也不提立太子了。就這麽過去大概倆月,朱見深沉不住氣了,這些家夥們,不該叫喚的時候叫囂的凶;到了關鍵時候,倒又都啞巴了。於是授意大臣們繼續上書要求立太子,大家眨巴眼睛一會便紛紛照辦。

    就這樣在1475年九月好戲上演了半個月左右,終於朱見深“順應天意臣心民願”,讓禮部商議擇日冊寶。很快沒幾天,就議定在1475年的十一月十八日。

    朱見深同意後,心裏既是長出了一口氣,但是又想起來那個紀氏,不由得心內傷感。於是他罕見的沒有去找萬貴妃,卻在夜裏皇宮內四處溜達。不想又遇見一個女官邵氏,正在吟詩彈唱。倒是有點佩服朱見深的眼力和能力,就這麽巧,1476年七月初二,朱祐杬出生。邵氏之命運也是坎坷的,十五歲成人後,曾先後婚聘七人,但他們竟然都在結婚前不幸過世。父親邵林也看女兒不順眼,便將邵氏賣給了個太監,得以進入皇宮做了宮女。

    此後朱見深陸續又有幾個兒子出生(最後一個兒子朱祐楷竟然出生在成化二十三年正月,該年九九重陽日朱見深駕崩),但是朱祐樘已經被立為太子,地位無可動搖。“承恩八戒轉山林”,或許這就是背後的故事。朱祐樘長大成人後逐漸知道了過去的以往,對其日後的所作所為影響深遠。明孝宗之所以沒有正式擴充後宮,恐怕也有很大的因素是不想自己親生母親的故事再度重演罷了。

    再來分析一下百花羞公主,毫無疑問,她身上也還有萬貴妃的影子或是靈魂。明實錄記載,她是青州諸城縣人,宣德年間出生,很小就進入皇宮,因為聰明伶俐受到朱祁鎮的母親的喜愛。在她15歲時,成為孫太後的侍女。19歲開始服侍年僅2歲的太子朱見深,十幾年過去,倆人就日久生情成了忘年戀。明憲宗登基後,曾和萬氏生下一子也是朱見深的長子,萬氏因此被封為貴妃。這個孩子卻早夭,以後萬氏再沒有生育(這其中,或許有些隱秘在內,是有人不希望萬氏還能再度生子)。成化十二年的時候,也就是朱見深做皇帝的第十三個年頭,被封為皇貴妃,僅在皇後之下。

    其實萬氏遠沒有明史說的那樣壞,甚至還是個可憐人。隻是因為朱見深愛屋及烏,將丈人萬貴由一介平民封為錦衣衛正千戶,後升錦衣衛指揮僉事。然而成化七年,萬貴退休。為人還不錯,受了賞賜卻憂心忡忡,勸誡自己的兒子不要奢侈。隻是其長子萬通是個敗家子,根本不聽老父的規勸,先是也做了錦衣衛正千戶。成化十二年,朱見深封自己的舅子萬通為指揮僉事,萬達為副千戶。成化十四年,升錦衣衛指揮使萬喜為都指揮,同知指揮僉事萬通為指揮使正千戶,萬達為指揮僉事。

    成化十八年,萬通總算死了。成化二十三年正月,皇貴妃萬氏薨,朱見深十分傷心,同年也駕崩。

    西遊記書裏麵,百花羞幾次強調“十三年”,應該就是指其在朱見深登基的第十三個年頭被封為皇貴妃而已。

    萬貴妃比朱見深大了17歲,是明憲宗的精神寄托(尤其是1452-1457年)。隻是因為其歲數緣故和出身低微,再兼明憲宗對萬家照顧有加,自己卻沒有堅決的反對,所以被大臣和儒家們詬病。還有個要命的就是,萬氏聽了太監的挑唆,試圖說服朱見深廢掉朱祐樘的太子之位。

    野史和明史對萬貴妃也都很不客氣,但從西遊記裏麵來看,其還算本分。作者對待萬氏也是有褒有貶,最大的意見恐怕就是私通朱見深,並離間明憲宗和朱祐樘的父子關係。

    這個百花羞公主回到寶象國,父女姐妹團聚,敘說的十分簡單。這裏麵有問題,那麽此時的公主映射對象或許由萬貴妃轉為了紀氏。明孝宗朱祐樘登基後,才追尊生母紀氏為孝穆慈慧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純皇後,遷葬茂陵,別祀奉慈殿。嘉靖十五年的時候,最終定為諡號曰孝穆慈慧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皇後,降了半個級別。

    接著來分析奎木狼的身份,實在是過於複雜多樣化,很不好理解的。碗子山波月洞者,廣西大藤峽羅淥洞也。在碗子山的黃袍怪就是說的汪直,上麵說了,1467年瑤族的汪直進了皇宮,歲數大概10歲左右。不久被分配到萬貴妃的身邊(從西遊記書中屢次提到十三年來看,或許此時是指的1471年)。從此,汪直得到了萬氏的喜愛,朱見深也逐漸對其看重,任命為禦馬監太監。

    到了1476年,妖人李子龍潛藏進入皇宮,後被誅殺。朱見深命令汪直去調查此事的來龍去脈,汪直和王越很快就搞清楚了,於是明憲宗對汪直甚為滿意,這是個特務苗子啊。

    1477年正月,朱見深建立西廠,由汪直負責。一時間屢興大獄,群臣忌憚,乃內閣、六部九卿上書請罷西廠。明憲宗無奈之下,暫時廢止。一個月後,西廠重開。

    1478年開始,汪直負責遼東處置邊務,汪直和陳鉞多有建功;1480年汪直和王越到大同提督軍務,並在貓兒莊夜襲韃靼小王子;1481年,韃靼複仇,被汪直擊退;1482年汪直再度戰勝韃靼人;1483年汪直被調離大同,降職為禦馬監六品,王越革職為民。

    就在汪直走後,韃靼入侵,大同總兵官許寧等人大敗,卻冒功受到封賞。此時內閣(首輔乃是萬安)和群臣因為汪直的事情,生怕會降罪於己,便聯合欺瞞朱見深。第二年,明憲宗終於知曉真相,然不願意事情搞得太大,隻好繼續擱置不用汪直。直到朱祐樘的弘治十一年,明孝宗打算啟用汪直,最終未果。

    汪直是個頗有爭議的人物,在西廠固然可恨,然當時的官場就那麽清明麽?何況汪直守邊多有戰功,若能始終鎮守大同、宣府,未嚐不可取也。

    然而這個黃袍怪一旦進了寶象國後,就搖身一變,隱指了妖僧繼曉等人。朱見深自己雖然專寵萬貴妃,後來在這個假和尚及其同黨的蠱惑下,服用藥物,接連寵幸後宮她人,頻頻生子若幹,煥發了第二春(並不是想象中的萬貴妃權勢滔天,恃寵生驕)。其最後一個兒子,就是在朱見深駕崩前一年懷上的。有關繼曉等人的事情以後還要再說的,現在暫且不提,還說奎木狼的倆“兒子”。此二子者,乃汪直手下倆助手大將,王越、陳鉞也。

    王越者,1426年—1499年人,景泰二年進士,朱見深的時候官至兵部尚書,封威寧伯。因為和汪直交好,1483年被奪爵除名,謫居安陸。王越一心為國效力,多次上疏鳴冤未果。直到朱祐樘繼位,逢大赦得以回到家鄉。繼續上書朝廷,獲得重新做官。王越嫌棄官小不滿意,尚思為國禦敵,還是陳冤。為了達到目的,於是走了太監李廣的門路。但是1494年朱祐樘聽煩了,便升其做了左都禦史,卻勒令趕緊申請退休。1497年,韃靼騷擾邊關。王越於是起複原職,多有戰功。1498年十月李廣畏罪自殺,連累到王越。王越心灰意冷,不久於1494年初病逝。

    王越的人生“汙點”,恐怕莫過於和汪直、李廣倆太監關係走的近。但是當時的官場大都壓製王越的施展,難道就那麽心安理得麽?王越一來不得已,二者汪直的確能力在己之上,對耶非耶,如何評說?

    陳鉞者,天順元年進士,水平要次於王越不少。但和汪直在一起,也頗立戰功。陳鉞最大的罪過,就是陷害馬文升。後來離間汪直和王越,油滑騎牆。1482年,汪直已經到了大同,陳鉞(任兵部尚書)留在京師,三月被參劾後退休。其生平事跡,明實錄對其記載不詳,功過難以客觀定論。

    整體來看,其實是在說憲宗及其任用的“權臣**佞”罷了。老吳對玉龍十分憐憫又可氣,終於還是筆下留情了許多。

    玉龍力主請回來孫悟空,恐怕就是吳承恩對朱見深的一些認可。朱見深一生平庸,較為公正對待叔叔朱祁鈺倒還真是個亮點。貶斥商輅和馬文升、任用汪直寵愛繼曉,是最讓吳老爺子憤慨的。

    如果朱見深隻是個普通老百姓,或許他和萬氏的故事被人津津樂道。隻是明憲宗乃是大明皇帝,沉湎於此甚至為卿而崩,很難不被世人指指戳戳。

    很多人都認為明朝朱祁鎮廢除了妃嬪殉葬,其實應該是明憲宗的功勞。不管明英宗是否生前有此遺詔,朱見深若是堅持陪殉製度,也不是沒有可能實現的。即使朱祁鎮後來“其言也善”,那也是彭時和李賢的主要功勞。

    玉龍在這幾回書裏麵,和奎木狼戰鬥了一場,又給八戒指明請回來“有情有義”的美猴王,說明老吳對其的評價還是公正客觀的,畢竟朱見深後來還是棄用了妖僧繼曉。

    朱見深曾經對手下人的汙貪情況也很不滿,但是自己卻不願意懲罰他們。隻是說自己的繼承人以後如果追究你們的責任,你們就不害怕麽?

    明憲宗對待叔父朱祁鈺的確很好,給其做了不少平反工作,處理得要比朱棣對待侄子朱允炆好得多。也從側麵說明了,老吳對朱祁鈺的讚美洋溢於表,是要超過哥哥朱祁鎮的。

    最後說一句,朱見深比較信仰道教,這點和父親朱祁鎮倒是不太一樣,

    他師徒繼續西去,畢竟不知此後又有甚事,幾時得到西天,請聽下回還接著胡說。

    另,西遊釋厄傳作者吳承恩先生,極有可能是在朱祐樘的弘治十三年(也就是西元1500年1月31日至1501年1月18日,這幾回書中多次提到“十三”年)出生,或許也是“承恩八戒轉山林”的一個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