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巧借開糧倉試探,城外八十裏設伏

字數:8031   加入書籤

A+A-


    宰輔大人是細作!
    我看著周護,他似乎知道很多事情。
    與此同時,我對顧遠的興趣更濃了。
    既然是元哲的人,為何滿門抄斬,不去搭救?
    突然,周護湊過來,嚇了我一跳!
    “裴大人,今日這話,說出來實屬大逆不道。”周護兩隻手死死掐住我的胳膊,雙眼通紅“今日既敞開了,便不怕再多一項罪名——”
    “你要說什麽?”我被他掐得生疼。
    周護向周圍看了看,壓著聲音道“這荼州刺史,有問題。”
    這我自然猜得到,但周護知道的太多,這個節骨眼上,裝傻是最合適不過的“周大人,慎言。你現在可是在汙蔑朝廷命官。”
    周護似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咬牙切齒道“我沒有證據,不便多說。裴大人,本來這種話應該爛在肚子裏,但我見您與馮睿之流不同,您眼中,有這些百姓。在馮睿眼裏,百姓不過是他邀功的螻蟻,與這種人共事,還是要留個心眼。”
    我佯裝震驚,拉著他邊走邊說“周大人一番話,我自會考量。若馮大人支持修渠治水,不管出於怎樣的目的,於這荼州百姓都是有利的。屆時還望周大人能撇開偏見,多多助力才好。”
    周護緩了緩心緒,低頭道了聲“好”。
    走了一陣,看到了馬車的影子。
    天暗了下來,我再三推脫,周護卻依舊堅持送我回刺史府。
    下車之時,天已經黑了。
    “不如在這休息一晚,明日再回。”
    周護笑著搖了搖頭“明日還要招呼楊家兩兄弟,下官這就回去了。”
    我看了看那四處透風的馬車,開口道“你且等一下。”
    周護站在原地,點了點頭。
    我扯了扯外衫,跑進院子,直奔廂房。
    “裴大人。”
    “裴大人。”
    沒有理會旁邊的丫鬟小廝,直接鑽進屋中。
    翻出箱子,拿出我常穿的大氅,又跑了出去。
    “給你!”
    周護接過大氅“這是?”
    我彎著腰大口喘氣,心髒咚咚咚跳得厲害。
    指著他手中的大氅,咽了咽口水道“別看,別看春天了,晚上還是有些涼的。這馬車又不擋風,穿上它暖和些。”
    周護抱著大氅,抿嘴笑了起來。
    “你笑什麽?”我叉著腰,勉強直起身來。
    “難怪李景浩喜歡您,謝了,裴大人。”周護說完,抱著大氅上了馬車“早點休息。”
    “嗯,走吧。”我衝他揮了揮手。
    轉身剛入院,便看到一名小廝拎著燈籠跑過來“裴大人,馮大人邀您書房一敘。”
    我抬頭向書房的方向看了看,深吸一口氣,淡淡道了聲“好”。
    進書房一看,薛沛林也在。
    馮睿背對站著,聽到門開的聲音,轉過身來,笑道“裴大人一路辛苦,怎麽這麽晚才回來?”
    我抬手蹭了蹭鼻子,又用力撣了撣身上的塵土“不瞞大人們,我們才剛進祁水郡,便被村民攔下了,馬車裏的東西一搶而光,耽誤了不少時間。”
    薛沛林起身走過來,拽著我的胳膊前後看了一番“裴大人可有受傷啊?”
    我笑著搖了搖頭。
    再看向馮睿,他半眯著眼,若有所思。
    我接過丫鬟奉上的熱茶,坐了下來“眼下我與薛大人隻是大概走了一趟荼州各郡,了解的並不深。雖說有地形圖,但郡守們繪製地形圖要費些時間。”
    馮睿回過神來,緩緩坐下“裴大人可是有何計劃?”
    我故作猶豫,向旁邊落座的薛沛林看去。薛沛林見我怯懦,直起腰杆道“裴大人,你是陛下親派來荼州治水的,你若有想法,盡可向我們提,我們自然是要全力配合的。”
    我又看向馮睿,他臉上掛著晦暗不明的笑“薛大人所言極是。”
    “今日到祁水郡,頗有感觸。那裏的百姓已經吃不上糧食、喝不到幹淨水了。”我將茶盞置於桌上,探著身道“不如我與薛大人兵分兩路,我繼續在荼州各地查看,薛大人為百姓發放賑災糧。”
    薛沛林扭頭看向馮睿,燭火飄忽,照得馮睿的臉,忽明忽暗。
    片刻,馮睿開口道“雖說荼州有糧倉,但開倉賑糧,還需要陛下的聖諭才是。”
    薛沛林撫了撫胡須笑道“這事我寫在奏疏裏了,過幾天趙德勳回來,定會有結果。若陛下允準,望馮大人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助老夫發放賑災糧款。”
    馮睿僵硬地扯了扯嘴角“自然,自然。”
    “不知馮大人身邊,可有武藝高強之人?”
    馮睿聽到我的話,眸子一震“裴大人此言何意?”
    “倒沒有旁的意思,”我扯著身上髒兮兮的衣服道“這百姓如餓狼般,見到糧食怕是命都不要,恐屆時引起哄亂。不如派幾個武藝高強的人,在旁也好保護好二位大人。”
    馮睿收起假笑,半眯著眼睛看著我“沒有,不過可以讓各知縣派出衙役來管理此事。”
    我點了點頭“甚好。”
    不知道我看向他的眼神,是什麽樣的。是厭惡?警惕?還是殺意。
    馮睿的眼神中,透出一絲恐懼,更多的,是殺氣。
    “今日天色已晚,二位大人早些休息吧。待趙大人回來再另行商議。”馮睿起身拂袖。
    小廝拎著燈籠在書房門口候著,見我與薛沛林出來,領著我們到了廂房。
    “薛大人,”我叫住薛沛林,笑道“今日祁水郡的情況,還沒跟薛大人匯報。”
    薛沛林掃眼看了看小廝,開口道“老夫也正想了解,眼下也不困。你們先退下吧。”
    小廝低著頭,拎著燈籠離開。
    我推開門,從懷中掏出火折子,點燃了桌上的燭台。
    薛沛林進屋坐下,我拎起茶壺,水有些涼了。
    “在書房喝了不少,眼下不渴,莫要讓他們燒水了。”
    我將茶壺放下,關緊房門。壓低聲音問道“薛大人可是早就想到這一步,才早早將奏疏準備好,讓趙兄弟帶回去?”
    薛沛林笑了笑“老夫也沒有未卜先知的本事。當年這祁水郡郡守”
    “您是說,顧遠顧大人?”
    薛沛林看著我,點了點頭“對,他是個好官。當年治水曾說過,凡有水患之地,百姓必受兩害,一是疫病之害,二是饑餓之害。若要治水,必要先想到百姓兩害的問題,備下些藥材、郎中,糧食、錢財。”
    聽薛沛林這麽一說,我忽想起,裴啟桓在治水論上也曾提到,突發水患帶來的時疫,若不能得到有效控製,將會大麵積爆發,引起百姓恐慌。
    “所以,您在奏疏裏都寫了什麽?”
    薛沛林道“奏請陛下,開倉賑糧,下撥賑災款。”
    我起身握拳,朝著薛沛林深鞠一躬“還是薛大人思慮深遠,晚生還要多學習。”
    薛沛林起身托住我的胳膊道“不過是經驗之談。今日看馮睿的神情,怕是此事不會順利,老夫擔心趙德勳那孩子會有危險。”
    “薛大人放心,我來想辦法。”
    趙德勳往回趕還需要一段時間,薛沛林決定和我一起再到荼州各郡看看。各郡守因繪製地形圖,便不再作陪,為確保我二人安全,周護特意讓楊義組織百姓十幾人,跟著我們。
    待他們聚集在刺史府,我撲哧笑出聲來。
    這不就是山寨裏的兄弟們麽。
    楊義手拿著鏟子,憨笑道“薛大人,裴大人,我們兄弟幾個跟著二位大人一起去到各處,保護大人安全。”
    我拍了拍楊義的肩膀道“好。”
    還是就近先看了郢江郡,莊上的農戶見此陣仗,唬得站在原地不敢動。
    “楊義,你們去周護府上拿糧食了麽?”
    楊義在旁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去了。”
    “拿了多少?”
    楊盛在前麵陪著薛沛林,聽到我們對話,轉過頭道“不到一斛吧,周大人說,他還要給其他人留點。可我看周大人家的米缸裏,還有不少哩。”
    楊義怒道“你懂個屁!這大災年的,每家一斛,米缸裏的都不夠!還在這裏嘰歪,回去看我怎麽收拾你!”
    薛沛林一聽,直起腰向楊義看去,楊義紅了臉,低頭不再說話。
    楊盛癟了癟嘴,也不再言語。
    薛沛林看向我,問道“這周大人是?”
    我答道“是咱們見到的祁水郡郡守,周護。”
    薛沛林恍然大悟,拍了拍腦袋“這記性,想起來了。你們怎麽會去郡守家取糧?”
    楊盛稍稍抬頭看了看我,我笑道“祁水郡打不出糧食來,周大人便將自己的俸祿拿出來,把糧食分給百姓了。”
    薛沛林長長地歎了口氣。
    我提議道“不如咱們去周大人府上看看。”
    薛沛林道“也好,老夫正好也去祁水郡看看。”
    浩浩蕩蕩的隊伍,臨時改了路線,直奔祁水郡周護府邸。
    “周大人!”楊家兩兄弟興致衝衝地走在前麵,絲毫不畏懼周護這個郡守大人。
    待我和薛沛林進了院子,見周護正挽著袖子,手持葫蘆瓢,往一個男人手中的布袋裏裝糙米。
    “你們怎麽來了?”周護衝楊義笑了笑,隨後見到我們,忙將瓢放下,整了整衣衫,小跑過來道“薛大人,裴大人。”
    薛沛林指著米缸前麵站著的人道“這是在做什麽?”
    周護笑道“這是永安縣百姓,來拿糧食的。”
    說罷,周護朝著那人招了招手,那人將布袋係緊,走了過來。
    “你先回吧,過兩日發了糧餉,便設粥鋪,記得帶你小妹妹來領。”
    那人朝著周護深鞠一躬,又衝我們鞠了一躬,將布袋托在懷中,跑了出去。
    我轉過身看著那人的背影,一身粗布衣裳,後背貼滿了補丁,褲子短了些,鞋也爛得不成樣,跑起來險些掉了。
    “二位大人,屋裏坐吧。”
    聽到周護的聲音,我回過頭,薛沛林已經朝著米缸走了過去。
    我緊走兩步跟了上去。
    薛沛林朝米缸一望,指著裏麵道“這,這是怎麽回事?”
    我不明所以,湊到跟前看了一眼,缸中僅剩兩捧糙米,與其說是米,不如說米糠來得更貼切,幾乎看不到幾粒米,全都是皮。
    周護局促地搓了搓手“下官也是實在沒辦法,朝廷發的精米,實在難解這百姓之困。不如將精米多換些糙米和米糠,百姓隻要能填飽肚子,吃什麽都是一樣的。”
    旁邊的楊義輕點了點頭“這就很好了,最黑暗的時候,易子而食,想想都是噩夢。”
    一陣沉默過後,薛沛林仰起頭,眼淚順著臉上的溝壑流淌到嘴邊。
    “待陛下聖旨下來,一切都會好轉的。”我掏出汗帕遞給薛沛林,輕聲安慰。
    楊盛笑嘻嘻湊過來道“裴大人,陛下是不是要放糧了?”
    楊義在旁邊瞪了他一眼,看向我的眼神中也充滿了期盼。
    我咧開嘴笑了笑“也許吧。”
    身後的幾個壯漢聽到我的回答,紛紛議論起來,引發一陣騷亂。
    周護低頭擦了擦眼角,抬起頭來,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周護的府邸停留片刻,回到刺史府時已接近黃昏。
    馮睿還沒回來。
    府上的丫鬟備好晚膳,依照我們的吩咐,端到了我的房中。
    屋內隻有我和薛沛林,幾個色香味俱全的熱菜,在我看來像是莫大的諷刺。
    “真真是應了那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薛沛林夾起眼前的蝦,苦笑一聲。
    我給他倒了溫酒“眼下還不是哀歎的時候。薛大人,之後的幾天,我會想辦法去城外接應趙兄弟,您需要幫我打個掩護,咱們一起出去勘察,還要一起回來才是。”
    薛沛林收起悲戚模樣,正色道“好。明日老夫在郢山郡等你,不論多晚。”
    是夜,薛沛林早早回去休息。
    我坐在桌前看書。
    聽到一陣叩門聲“裴大人,晏大夫求見。”
    我未動,隻是喊了一聲“進來吧。”
    小廝從外麵將門推開,晏楚榮拎著藥箱走了進來。
    “你先退下吧。”我衝門口的小廝說應了一聲,他點頭退去。
    晏楚榮將門關上,又站在門口愣了一會,方走過來。
    “可是有消息了?”我倒了盞熱茶,遞給晏楚榮。
    晏楚榮並未喝茶,坐在我對麵道“明日中午,城外八十裏,設伏。”